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卷一百六十五 第 1a 页 WYG0679-026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义考卷一百六十五
          翰林院检讨朱彝尊撰
   通礼(三/)
朱氏(升/)三礼旁注
   未见
董氏(彝/)二戴礼解
   佚
卷一百六十五 第 1b 页 WYG0679-0261b.png
 乐平县志董彝字宗文至正间领乡荐授庆元学正
 洪武初为国子学录
王氏(廉/)三礼纂要
   未见
夏氏(时正/)三礼仪略举要
  十卷
   未见
 浙江新志夏时正字季爵仁和人正统乙丑进士历
卷一百六十五 第 2a 页 WYG0679-0261c.png
 官南京大理寺卿
杨氏(守陈/)三礼私抄
   未见
 守陈自序曰古之经礼三百曲礼三千至秦皆缺亡
 矣汉人仅求得仪礼十七篇其馀亡篇断简稍有存
 者大戴氏掇拾为八十五篇小戴氏损益之为四十
 三篇而曲礼檀弓杂记各分上下马氏又益以月令
 明堂乐记共四十九篇后世总谓之礼记列在五经
卷一百六十五 第 2b 页 WYG0679-0261d.png
 而大戴氏仅存四十篇不与列焉宋朱子尝欲析仪
 礼诸篇而取戴记中可为仪礼传者分附其间馀仍
 别为记其后编仪礼经传则又杂取诸事不专于二
 戴卷帙繁重人不能遍览焉元草庐吴氏以礼记之
 完篇无几其馀多掇拾残篇断简未始诠次而杂乱
 无章者皆为之科分栉剔以类相从而上下文理联
 属亦颇精审然人各异见不尽从也蒙近者不幸当
 大事而平昔未能讲礼故仓卒不能合礼徒抱恨于
卷一百六十五 第 3a 页 WYG0679-0262a.png
 无穷垩室哀慕之馀块然无事日取三礼诵且味之
 久而粗识其梗槩乃仿朱子而析经附传仿吴氏而
 类序乱篇亦以二戴记之不附经者别自为记然传
 取二戴有正附之异不能尽同于朱子类序诸篇自
 以意次又不能尽同于吴氏盖二儒皆务著述之精
 蒙但取检阅之便是以不同至于传注虽择抄诸家
 而识见庸愚亦未知其当否也夫顾米粟者欲以饱
 其腹睇布帛者欲以暖其躬蒙之所以抄此礼者岂
卷一百六十五 第 3b 页 WYG0679-0262b.png
 徒以检阅而已哉诚欲究其本末源委以治其心而
 践诸躬穷则措之家达则布之国与天下耳孔子曰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服膺是训其敢
 失乎
程氏(材/)三礼考
   未见
 徽州府志程材字良用歙县人弘治丙辰进士除汀
 州府推官擢监察御史疏劾刘瑾马永成谷大用不
卷一百六十五 第 4a 页 WYG0679-0262c.png
 报嘉靖初召还已卒
湛氏(若水/)二礼经传测
  六十八卷
   存
 若水自序曰夫礼二而已矣曰曲礼曰仪礼小大举
 矣先其小后其大礼之序也始乎敬礼之本也子思
 子曰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夫威仪者其曲
 礼乎礼仪者其仪礼乎故曰礼二而已孔子曰经礼
卷一百六十五 第 4b 页 WYG0679-0262d.png
 三百曲礼三千其致一也是故礼一而已夫礼也者
 体也体也者道也与道为体者也形而下者谓之文
 形而上者谓之道粗放乎度数之末而精入乎性命
 之微其体一也故善求道者求诸礼焉思过半矣夫
 曲礼所以备威仪之细仪礼所以具礼仪之大二礼
 无馀蕴矣余于读礼之后隐居西樵之烟霞洞因究
 观二礼而窃有感焉进少仪参曲礼为上经而仪礼
 为下经定冠义等十六篇为仪礼正传其王制等二
卷一百六十五 第 5a 页 WYG0679-0263a.png
 十三篇杂论不可以分系而有以相表里发明者为
 二礼杂传通传盖不传之传也又别小戴郊特牲等
 五篇与夫大戴公符等四篇为仪礼逸经传庶见存
 羊之意耳起丁丑迄乙酉凡九年编次既成章为之
 测藏之家塾名曰二礼经传测以补礼经之残缺焉
 黄虞稷曰大指以曲礼仪礼为经礼记为传其王制
 等二十三篇杂论不可以分系而有以相表里发明
 为二礼杂传通傅又别小戴郊特牲等五篇与大戴
卷一百六十五 第 5b 页 WYG0679-0263b.png
 公符等四篇为仪礼逸经传嘉靖十五年若水为南
 京吏部尚书以其书进呈
 陆元辅曰嘉靖十五年南京吏部尚书湛若水进所
 纂二礼经传测大略以曲礼仪礼为经礼记为传礼
 部尚书夏言谓其立论以曲礼为先与孔子之言相
 戾不可以传示后学惟其好学之心老而不倦宜加
 旌奖上曰既戾孔子之言何以传示后学罢其书不
 省
卷一百六十五 第 6a 页 WYG0679-0263c.png
三礼订疑
   未见
刘氏(绩/)三礼图
  二卷
   存
 绩自序曰三代制度本于义故推之而无不合自汉
 以来失其传而率妄作间有微言训诂者又误遂使
 天下日用饮食衣服作止皆不合夫人而流于异端
卷一百六十五 第 6b 页 WYG0679-0263d.png
 矣绩甚病之既注易以究其原又注礼以极其详顾
 力于他经不暇故作此图以总之凡我同志留心焉
 则可以一贯矣
贡氏(汝成/)三礼纂注
  四十九卷
   存
 汝成自序周礼注曰周礼者周公所创一代治天下
 之典也成王幼冲周公相之兼三王监二代纲之以
卷一百六十五 第 7a 页 WYG0679-0264a.png
 六官纪之以众职而礼乐制度备散于三百六十官
 之中其制作之良要非圣人莫之能者惟是冬官散
 失俞氏吴氏考而正之力非不勤也顾博采他经杂
 参记传而不知正之本经不免矫枉过正汝成之愚
 窃有以惜圣制不昭于后世王治终不见于天下也
 即其所定更考经文以天官之卿考六卿之属事以
 类从官以职别序次其官于首详列其职于后博之
 以诸家之说约之以一得之愚小为之注以昭古者
卷一百六十五 第 7b 页 WYG0679-0264b.png
 设官之本意非敢以掩前作将以俟夫后之君子且
 庶几成周之治复见于今也于乎如有用我执此以
 往至是而可以自信矣乎礼记本二礼之传记中如
 王制月令诸篇皆国家制度合于周官者今仍附于
 周官之后
 又自序仪礼注曰仪者威仪也礼者冠昏丧祭燕射
 朝聘等礼也张淳以为汉初未有仪礼之名后学见
 其中不惟详次礼经之大目而又一礼始终威仪节
卷一百六十五 第 8a 页 WYG0679-0264c.png
 文无不具焉有仪有礼是故合而名之也女叔齐谓
 守其国行其政令为礼自郊劳至赠贿无违为仪此
 礼与仪之分也圣人本天理酌人事制为礼仪以为
 人伦品式俾天下为是事则有是礼行是礼则有是
 仪举贵贱贤不肖莫能有过不及焉此所谓修道之
 教也夫子曰夫礼必本乎天殽于地列于鬼神达于
 丧祭朝聘圣人以礼示之故天下可得而治也先儒
 遂以此礼为周公相成王制礼作乐兴致太平时作
卷一百六十五 第 8b 页 WYG0679-0264d.png
 自今观之郁郁乎文诚非周公莫之能也当时以此
 藏之有司布之邦国太史执之以涖事小史读之以
 谕众卿大夫受之以教万民保氏掌之以教国子无
 事则君臣相与讲习有事则以为据依而行此有周
 盛时上自朝廷下及里巷雍容揖逊相率而约于礼
 义准绳之中而文度蔼然刑措而兵寝治迹独为古
 今冠此其道也但先王时事制曲防礼外无事物外
 无礼周衰诸侯恶其害已而皆去之此十七篇者特
卷一百六十五 第 9a 页 WYG0679-0265a.png
 以士大夫礼而王朝不与且于士详而大夫诸侯特
 略是其数果不止此十七篇也呜呼其亡逸者亦不
 幸而不得见其幸存而止此者犹足以仰窥先王盛
 德之一二顾以无用于今世为辞遂绝不讲则人类
 几何而不为禽兽乎是以朱子晚年于此特用心焉
 不幸通解未脱稿而殁然尚赖其书使人知所尊信
 而汝成之愚得与有闻焉是故自早岁即知所用力
 也按汉艺文志云经十七篇记一百三十一篇是经与
卷一百六十五 第 9b 页 WYG0679-0265b.png
 记别载也而丧服传又记后人作朱子并混淆于经
 是固未改削之故至吴幼清氏叙录既知非之及考
 注之作乃复因之且其为注简略特甚予窃病之故
 此编一仍古经之旧但记中如投壶奔丧文王世子
 明堂位诸篇亦经礼也经中未备合补其逸又如曲
 礼内则少仪玉藻深衣大传郊特牲檀弓诸篇亦威
 仪也大小仪文亦仪礼之馀也合补十七篇之绪馀
 至如冠昏燕射聘祭等义服问间传三年问杂记祭
卷一百六十五 第 10a 页 WYG0679-0265c.png
 法祭统等记本皆释经之传更不宜淆在礼记之中
 故今附著于各篇之末焉篇次并如郑本不间他篇
 但因朱子所分章次上下其文重加裁节古今先儒
 之论有禆于经者既所不遗至于一得之愚亦自附
 焉呜呼编次之列章节之分诸说之详归一之约视
 前作颇似明备学者苟以身体而循习之岂不验其
 信然乎
 又自序礼记注曰礼记者传习先王所制礼仪与其
卷一百六十五 第 10b 页 WYG0679-0265d.png
 义而记之也汉高堂生传礼经五传而戴德戴圣以
 礼为儒林宗德传记八十五篇今所谓大戴记是也
 圣传记四十六篇今礼记是也古言礼者曰经礼曰
 曲礼曰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世传周礼六官仪礼十
 七篇为经此记四十九篇为传岂不以为所记皆二
 经之馀绪也欤陆氏曰此记二经之遗缺故名礼记
 是也然二经词旨邃奥赖记以明谓之传非过也但
 自汉以来传习笺解又以三礼并称故予今亦不能
卷一百六十五 第 11a 页 WYG0679-0266a.png
 变仍称三礼云原记四十九篇程子取大学中庸以
 配论孟馀四十七篇内王制月令纪国家制度有禆
 周礼取附于周官之末凡二篇投壶奔丧文王世子
 明堂位有类仪礼取为逸经凡四篇又曲礼上下内
 则少仪玉藻深衣大传郊特牲檀弓上下并载大小
 仪文有禆仪礼取附仪礼之末凡十篇其冠义昏义
 乡饮酒义射义燕义聘义祭义本以义名为经之传
 无疑也而服问三年问丧服四制丧服小记问丧间
卷一百六十五 第 11b 页 WYG0679-0266b.png
 传丧大记杂记上下曾子问祭法祭统或释经之大
 意或摭经之未备并非记然记述者不伦应附在各
 经末简以广其义凡一十九篇以上通移收三十五
 篇馀存礼运而下一十二篇仍为礼记以其通论礼
 意于六官十七篇无所当也夫周官者周公致太平
 之书以官著礼以礼定官仪礼者制吉凶军宾嘉之
 通礼惟此戴记发挥二礼之旨趣与其节目也记曰
 其数可陈也其义难知也传习者尚知所重轻焉
卷一百六十五 第 12a 页 WYG0679-0266c.png
 宋仪望总序曰万历甲戌冬予行部宣州会东平守
 贡君安国出厥考翰林汝成甫纂注三礼示之细览
 连日然后知贡君于古人微言奥旨多所发明而折
 衷更定决自胸臆如云以天官之卿考五官之卿以
 六官之卿考六官之属事以类从官以职别斯其义
 虽周公复起不能易也至于考仪礼补传义正礼记
 而又更定王制诸篇以修二礼遗逸斯又其独断也
 自向歆父子以还考三礼者众矣有能总挈众论更
卷一百六十五 第 12b 页 WYG0679-0266d.png
 立体要如太史公所述岂可多哉宣守南海陈俊雅
 志好古愿亟刋布之东平君乃走数百里索予为序
 黄虞稷曰汝成字玉甫宣城人正德癸酉举人翰林
 院待诏所纂周礼六卷周礼传二卷仪礼及附传十
 七卷仪礼逸经四卷仪礼馀八卷礼记十二卷
李氏(黼/)二礼集解
  十二卷
   存
卷一百六十五 第 13a 页 WYG0679-0267a.png
 黼自序曰礼有三周礼仪礼礼记是也说者谓周礼
 仪礼并周公之所作而礼记汉儒之所辑也朱子尝
 曰周官一书固为礼之纲领至其仪法度数则仪礼
 乃其本经而礼记郊特牲冠义等篇是其义疏耳深
 恨当时废经用传著仪礼经传通解惜乎未及笔削
 以诏万世慨自三代之后遭秦灭学礼乐先坏其幸
 存者周官五篇仪礼十七篇而已可终废哉方今圣
 天子在上大有作为于是二经独致意焉将以颁诸
卷一百六十五 第 13b 页 WYG0679-0267b.png
 学校而用之科目与礼记并行于世诚一代斯文之
 幸顾是二经自郑贾注疏之后皆为后儒所淆乱于
 周礼乃取五官以补冬官之缺而五官中又互有变
 更仪礼凡记文其附在后者取以足经不备之义今
 悉错之于前及其所注皆袭郑贾注疏之旧虽略有
 增损而无所发明惟吴兴陈君复周礼集说秦溪杨
 信斋仪礼图颇得其详亦非成书黼自早岁窃有志
 于是而未有所得研覃精思竭平生之力粗知一二
卷一百六十五 第 14a 页 WYG0679-0267c.png
 敢于是书重加订正凡周礼五官之全文考工记之
 补亡仪礼十七篇与夫记者之先后次第一复注疏
 之旧合二礼为一总名之曰二礼而所集之解更考
 注疏及求先儒议论间有文义之未属者窃以己意
 通之仍从周礼陈氏集说以官名各置本章之首仪
 礼杨氏图以逐节各分逐章之后庶是经无淆乱之
 病学者无难读之患将欲献之于上以副圣朝制作
 之意第草茅贱士不足以究其业尚当取正于有道
卷一百六十五 第 14b 页 WYG0679-0267d.png
 使一字一句一条一节皆至当归一大阐圣经精微
 之蕴无愧于诸儒五经之解而后可也
 陆元辅曰李君所解皆集诸家之说而间有出已独
 见者今载一二条于左以见梗槩于天官冢宰曰黼
 按治官之属自太宰卿一人至旅下士三十二人凡
 六十三人而府史胥徒不与焉除太宰卿与府史胥
 徒其馀六十二人自宫正以下凡中大夫即此小宰
 中大夫也凡下大夫即此宰夫下大夫也凡上中下
卷一百六十五 第 15a 页 WYG0679-0268a.png
 士即此上中下士也非此六十二人之外又有一项
 官也后五官仿此又按六官之属大宰大司徒大宗
 伯大司马大司寇大司空卿各一人凡六人小宰小
 司徒小宗伯小司马小司寇小司空中大夫各二人
 宰夫卿师肆师军司马士师下大夫各四人合司空
 凡二十六人上士各八人合司空凡四十八人礼记
 谓天子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与此多寡不同恐
 非周制今未之考也
卷一百六十五 第 15b 页 WYG0679-0268b.png
 黄虞稷曰合周礼仪礼为一集诸家之说间出已见
 以解之黼嘉靖间无锡人
袁氏(仁/)三礼穴法
   未见
 仁自序曰仪礼经也礼记传也周礼圣人见诸行事
 之书也古圣人所以叙彝伦范民物者所存惟此耳
 予谓乾坤既列礼制斯行圣人因民之蚩蚩而列为
 章服物采以教之其仪章可陈也其制度可测也其
卷一百六十五 第 16a 页 WYG0679-0268c.png
 精神统会若藏之有穴者则不尽于是也悬崖峻岭
 千里献奇而其穴乃在一席之地前不可后不可左
 不可右不可深不可浅不可一得其中正而千里气
 脉举罗括无遗矣是礼也经于五伦散于万物极之
 三千三百之繁岂无要会哉窃谓三礼之穴总在一
 中中者何喜怒哀乐未发者是也圣人因喜而为吉
 礼因怒而为军礼因哀而为丧礼因乐而为宾嘉之
 礼然皆末也非所谓未发也识情未动廓然太虚斯
卷一百六十五 第 16b 页 WYG0679-0268d.png
 为未发之中故不著喜怒哀乐之情然后可以行吉
 凶军宾嘉之礼予汇三礼为一帙随文演义颇涉支
 离而总之以中为本领世之人忘礼之所自起徒见
 先王所制之迹遂执章服物采目之为礼既已大谬
 矣沿习既久典礼尽湮举章服物采之粗迹亦颠倒
 泯灭不可复识则三经所存者乃空谷足音可喜不
 可厌也虽随文演义亦乌可以支离少之
李氏(经纶/)三礼类编
卷一百六十五 第 17a 页 WYG0679-0269a.png
  三十卷
   存
 经纶自述曰礼经类编首大学次曲礼次仪礼次周
 官次通传后中庸凡三十卷正记二十九卷一百二
 十四篇外记一卷
 陆元辅曰经纶字大经南丰诸生其书以礼仪三百
 威仪三千为纲目而引经传之文以实之书成未刋
 行侯学使峒曾购得抄本归予于嘉定兵后从书肆
卷一百六十五 第 17b 页 WYG0679-0269b.png
 得之
邓氏(元锡/)三礼编绎
  二十六卷
   存
 元锡自序曰三礼本曲礼仪礼周礼而名余闻之李
 大经云经先曲礼曲礼礼之本也盖德性之精微中
 庸毕具故致曲者知微者也是教之本也仪礼者先
 王以训齐天下为之冠以重成人为之昏以合二姓
卷一百六十五 第 18a 页 WYG0679-0269c.png
 为之乡饮射以教德让为之丧既夕虞丧服以哀死
 亡为之郊社飨馈以傧鬼神其亲邦国之交秩上下
 之礼又为朝觐聘问焉以将之此其行有时其用有
 地是仪法之大者而治要在论官故周礼建冢宰以
 仪天建司徒以象地建宗伯春官以广仁建司马夏
 官以成圣建司寇秋官以立义建司空冬官以干事
 盖三礼者周公明天道察民彝以兴王治者也韩起
 适鲁叹曰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以圣
卷一百六十五 第 18b 页 WYG0679-0269d.png
 人之道尽于礼也战国诸侯恶其害已经用播绝自
 孟子未之及见斯亡久矣汉兴河间献王购得周礼
 五官而亡冬官得考工记附经后高堂生实始传仪
 礼仅十有七篇大小戴次曲礼仅上下二篇又杂诸
 记中而仪礼冠昏丧既夕虞皆士礼大夫而上礼皆
 亡惟馈食有少牢有有司彻则太牢亡也特牲少牢
 惟馈食则飨礼亡也馈飨皆庙事则郊社礼亡也礼
 大问曰聘聘使大夫则间于事相朝礼亡也聘有公
卷一百六十五 第 19a 页 WYG0679-0270a.png
 食大夫则公再飨大夫礼亡也至王觐止觐则春朝
 夏宗冬遇殷见众頫礼亡也推斯而言礼阙逸甚矣
 呜呼周礼亡而朝无官守仪礼亡而国有失俗曲礼
 亡而人道或几乎息矣予读礼手录曲礼少仪内则
 玉藻诸篇为曲礼经上篇其非日用习行古今异宜
 难施行者为下篇其仪礼本古经为经经有义见戴
 记者类附经为传传错见他说中者摭取之为外记
 凡经十七篇传十七篇记各附其篇终周礼经仍五
卷一百六十五 第 19b 页 WYG0679-0270b.png
 篇考工记类附于后自为篇匪曰铨订庸便诵服云
吴氏(继仕/)三礼定正集注
  六十卷
   未见
柯氏(尚迁/)三礼全经释原
   未见
 尚迁自序曰三代圣人其所施宪度皆可制为经常
 之典今考其为治之迹垂于后世者其书曰周礼曰
卷一百六十五 第 20a 页 WYG0679-0270c.png
 仪礼曰曲礼皆周公之所笔削兼三王之旧章而立
 教者也周礼弥纶天地之道裁制万物之宜以经理
 天下仪礼制节人道之大使得其序曲礼于彝伦日
 用之常立其当然之则使人循行而不可须臾失焉
 斯三者皆于物我同体之中辨其异以合于同制其
 违以达于顺则文武虽亡而道存矣此周公之心也
 至宋邵子以易诗书春秋各得四时之府而礼乐则
 以配阴阳而升降污隆于四府之间是三礼非四经
卷一百六十五 第 20b 页 WYG0679-0270d.png
 比也四经明其理三礼行其事然四经明理之书解
 义或偏未即害事三礼致用之本臆见穿凿施之政
 治必致破坏天下流毒生民岂不尤难于四经也乎
 愚生也后不获大儒面命居僻海隅考究乏籍但以
 世所通传者诵习时有新得掩卷而叹以正经不亡
 但为儒者纷乱遂慨然有复全经之志乃于周礼则
 削去移官之论以遂人为冬官经以证经而六典复
 悟乡遂之职无府史胥徒为在民举教之官而乡举
卷一百六十五 第 21a 页 WYG0679-0271a.png
 里选之法定授民以十二职取以三征而赋敛明井
 田只定一夫之经界莱易薮牧有制而土地均表司
 徒司空必以亲民而民物得所以春官世妇掌女宫
 加男爵为六宫傅母与内宰掌奄人内外通令而万
 世无奄人女宠之祸表在位之职与在职之位赋禄
 有等而官制明明简稽之制有三番挑选之精而军
 政举五刑为墨劓宫刖大辟唐虞三代不可废而世
 道清明发大司乐三宫之制推明六代之乐辨天地
卷一百六十五 第 21b 页 WYG0679-0271b.png
 各有分合祀之礼则礼乐兴而神祗得所斯皆周礼
 大纲可复三代之旧者也仪礼则依朱子家乡邦国
 王朝四纲以士之冠昏丧祭为家礼相见射乡为乡
 礼朝觐聘享燕食大射为邦国礼而古经十七篇已
 备独缺王朝之礼乃以宗伯五礼为纲取诸官联职
 行五礼之事者定其大纲附以记传补吉凶军宾嘉
 之礼则太史大祭祀朝觐会同执书读礼协事之经
 虽亡可知其概矣于戴记中表曲礼为正经而内则
卷一百六十五 第 22a 页 WYG0679-0271c.png
 少仪皆统于曲礼玉藻文王世子乃曲礼之文散逸
 者聚而为篇汉儒取首句为之名此五篇乃遗经之
 幸存者乃以曲礼为纲标以篇目分其经传而类次
 之则三千之条可稽要皆彝伦日用执行天则者也
 又补学礼宗礼于末则曲礼为经亦全矣全经既备
 其有古人传述以翊经文之不及者则谓之记后贤
 发明其理者则谓之传仪礼曲礼传记必随经文之
 后义相联也周礼则纯备古经法不杂也取礼记中
卷一百六十五 第 22b 页 WYG0679-0271d.png
 王制月令明堂位内则中珍馔记外取逸司马法考
 工记为周礼内记取仲尼燕居哀公问孔子閒居礼
 运礼器乐记为仪礼通传取表记坊记缁衣儒行为
 曲礼通传自此之外戴记所存尽附仪礼从朱子之
 意也经传既定不揆愚陋释之原之释则博采先儒
 以参鄙见周礼幽微广远圣人精意所在则章为之
 原焉仪礼文辞高邃执礼协事之书则分章附记注
 释之外录甘泉湛子之测不别作原曲礼言近指远
卷一百六十五 第 23a 页 WYG0679-0272a.png
 则考古注而详释之其有一得要义所在或按或原
 以别之忘寝忘食殆三十载而后先王制礼圣人垂
 训之意复明于天下晚岁留滞南都文献所萃乃以
 旧业重新釐正删繁剔缪缮写成书藏之名山以俟
 后之君子
陈氏(与郊/)三礼广义
   未见
郑氏(失名/)三礼名义疏
卷一百六十五 第 23b 页 WYG0679-0272b.png
  宋志五卷
   佚
亡名氏三礼大义
  隋志十三卷
   佚
三礼杂大义
  隋志三卷
   佚
卷一百六十五 第 24a 页 WYG0679-0272c.png
三礼图
  宋志十二卷
   佚
三礼图駮议
  宋志二十卷
   佚
二礼分门统要
  宋志三十六卷
卷一百六十五 第 24b 页 WYG0679-0272d.png
   佚
 
 
 
 
 
 
 经义考卷一百六十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