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六十一 第 1a 页 WYG0679-0219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义考卷一百六十一
翰林院检讨朱彝尊撰
礼记(二十四/)
高氏(攀龙/)大学知本大义
一卷
存
攀龙序曰谓大学有错简者疑诚意章引淇澳而下
经义考卷一百六十一
翰林院检讨朱彝尊撰
礼记(二十四/)
高氏(攀龙/)大学知本大义
一卷
存
攀龙序曰谓大学有错简者疑诚意章引淇澳而下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b 页 WYG0679-0219d.png
也谓大学有缺传者疑首章此谓知本二语也夫此
谓知本必从修身为本明矣有修身为本之揭则有
此谓知本之结有此谓知至之结则知其为格物致
知之释文理不辨自明也独诚意章引淇澳而下则
曲解不可得而通明道先生之易古本以此也伊川
先生再易之晦庵先生三易之未定也以三先生之
信古而卒不能信于斯简以天下后世之信三先生
而卒不能信其所易则心之同然者不可强也愚盖
谓知本必从修身为本明矣有修身为本之揭则有
此谓知本之结有此谓知至之结则知其为格物致
知之释文理不辨自明也独诚意章引淇澳而下则
曲解不可得而通明道先生之易古本以此也伊川
先生再易之晦庵先生三易之未定也以三先生之
信古而卒不能信于斯简以天下后世之信三先生
而卒不能信其所易则心之同然者不可强也愚盖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a 页 WYG0679-0220a.png
往来胸中结疑不化有年矣一日读崔后渠先生集
有曰大学当挈古本引淇澳以下置之诚意章之前
格物致知之义明矣乃始沛然如江河之决不觉手
舞足蹈而不能已也吾何以决之吾决之于此谓知
本此谓知至之二语也此二语者以为不释格致则
自天子以下两条亦属无谓以为果释格致则自天
子以下两条似未明备固知其旁引曲畅有如淇澳
诸条所云也此诸条也以为不释知本则不宜结以
有曰大学当挈古本引淇澳以下置之诚意章之前
格物致知之义明矣乃始沛然如江河之决不觉手
舞足蹈而不能已也吾何以决之吾决之于此谓知
本此谓知至之二语也此二语者以为不释格致则
自天子以下两条亦属无谓以为果释格致则自天
子以下两条似未明备固知其旁引曲畅有如淇澳
诸条所云也此诸条也以为不释知本则不宜结以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b 页 WYG0679-0220b.png
知本以为果释知本则不宜别附他章固知其前后
起结必随于此谓知至之后也夫以三先生不能定
敢谓定于今日乎然而天下万世之心目固有愈推
而愈明论久而后定自三先生表章大学之后越三
百年而崔先生之说益近自然故敢申明之以俟后
之君子观夫同然之心果何如也若夫割裂推移人
人自为大学则何所底极之有嗟乎圣人之学未有
不本诸身者六经无二义也大学之道知止而已知
起结必随于此谓知至之后也夫以三先生不能定
敢谓定于今日乎然而天下万世之心目固有愈推
而愈明论久而后定自三先生表章大学之后越三
百年而崔先生之说益近自然故敢申明之以俟后
之君子观夫同然之心果何如也若夫割裂推移人
人自为大学则何所底极之有嗟乎圣人之学未有
不本诸身者六经无二义也大学之道知止而已知
卷一百六十一 第 3a 页 WYG0679-0220c.png
止之道知本而己昜简而天下之理得盖沛然无疑
于日用非独以残编之似缺而复完已也
吴氏(炯/)大学古本解
一卷
存
张鼐曰大学出于礼经原无分经分传之说读古本
可思而宋人以义理训诂遂经之传之而私补其所
未备余不敢谓朱子为非而于大义亦窃有未安者
于日用非独以残编之似缺而复完已也
吴氏(炯/)大学古本解
一卷
存
张鼐曰大学出于礼经原无分经分传之说读古本
可思而宋人以义理训诂遂经之传之而私补其所
未备余不敢谓朱子为非而于大义亦窃有未安者
卷一百六十一 第 3b 页 WYG0679-0220d.png
盖古本联属而章句头绪支离古本完整而章句反
觉有未备是以不免于补缀耳此吴先生力学湛思
三十年有当于古本之旨也
按侗初张氏序吴氏大学谓有当古本之旨
所云古本亦伪石经也
区氏(大伦/)大学定本
一卷
未见
觉有未备是以不免于补缀耳此吴先生力学湛思
三十年有当于古本之旨也
按侗初张氏序吴氏大学谓有当古本之旨
所云古本亦伪石经也
区氏(大伦/)大学定本
一卷
未见
卷一百六十一 第 4a 页 WYG0679-0221a.png
李氏(日华/)大学心诠
一卷
未见
刘氏(洪谟/)续大学衍义
十八卷
未见
黄虞稷曰南昌人万历乙未进士太仆寺少卿是书
于崇祯二年进呈
一卷
未见
刘氏(洪谟/)续大学衍义
十八卷
未见
黄虞稷曰南昌人万历乙未进士太仆寺少卿是书
于崇祯二年进呈
卷一百六十一 第 4b 页 WYG0679-0221b.png
刘氏(宗周/)大学古文参疑
一卷
存
宗周自序曰立国必有学大学王制也而训学有记
则孔门私之矣后之人以其本为王制也故言礼之
家收之则戴氏又私之矣戴氏非通儒也其言礼也
庞亦何有于大学六经同出于秦火之馀区区断简
残编初无完本而人各以记诵所得缀而成篇章其
一卷
存
宗周自序曰立国必有学大学王制也而训学有记
则孔门私之矣后之人以其本为王制也故言礼之
家收之则戴氏又私之矣戴氏非通儒也其言礼也
庞亦何有于大学六经同出于秦火之馀区区断简
残编初无完本而人各以记诵所得缀而成篇章其
卷一百六十一 第 5a 页 WYG0679-0221c.png
言不得不归之庞亦何有于礼然则戴氏之传大学
早已成一疑案矣后之人因而致疑也故程子有更
本矣朱子又有更本矣皆疑案也然自朱本出而格
致补传之疑更垂之千载而不决阳明子曰格致未
尝缺传也盍从古本是乃近世又传有曹魏石经与
古本更异而文理益觉完整以决格致之未尝缺传
彰彰矣余初得之酷爱其书近见海盐吴秋圃著有
大学通考辄辨以为赝鼎余谓言而是虽或出于后
早已成一疑案矣后之人因而致疑也故程子有更
本矣朱子又有更本矣皆疑案也然自朱本出而格
致补传之疑更垂之千载而不决阳明子曰格致未
尝缺传也盍从古本是乃近世又传有曹魏石经与
古本更异而文理益觉完整以决格致之未尝缺传
彰彰矣余初得之酷爱其书近见海盐吴秋圃著有
大学通考辄辨以为赝鼎余谓言而是虽或出于后
卷一百六十一 第 5b 页 WYG0679-0221d.png
人也何病况其足为古文羽翼乎吾友高忠宪颇信
古文亦以为格致未尝缺传也因本高中玄相国所
定次诚意一章于此谓知本以下则在古今之间乎
余尝为之解其略见者韪之而终不敢信以为定本
于是后之儒者人人而言大学矣合而观之大学之
为疑案也久矣古本石本皆疑案也程本朱本高本
皆疑案也而其为格致之完与缺疏格致之纷然异
同种种皆疑案也呜呼斯道何由而明乎宗周读书
古文亦以为格致未尝缺传也因本高中玄相国所
定次诚意一章于此谓知本以下则在古今之间乎
余尝为之解其略见者韪之而终不敢信以为定本
于是后之儒者人人而言大学矣合而观之大学之
为疑案也久矣古本石本皆疑案也程本朱本高本
皆疑案也而其为格致之完与缺疏格致之纷然异
同种种皆疑案也呜呼斯道何由而明乎宗周读书
卷一百六十一 第 6a 页 WYG0679-0222a.png
至晚年终不能释然于大学也积众疑而参之快手
疾书得正文一通不敢辄为之解听其自解自明以
存古文之万一犹之乎疑也而滋庞矣因题之曰参
疑时乙酉春三月
大学古记
一卷
存
宗周自序曰大学本出于小戴礼盖大学为训学校
疾书得正文一通不敢辄为之解听其自解自明以
存古文之万一犹之乎疑也而滋庞矣因题之曰参
疑时乙酉春三月
大学古记
一卷
存
宗周自序曰大学本出于小戴礼盖大学为训学校
卷一百六十一 第 6b 页 WYG0679-0222b.png
之经义故礼家收之自是一篇文字其分经分传始
于宋儒且特表章之以配四书嘉惠后学其功良伟
而后之人犹以不睹古全经为恨至朱子格致之传
理本经旨事同射覆不善读者又以为支离而王文
成之古本出矣自诚意下合瞻彼数节至此谓知本
通为一章云释诚意而格致在其中故古本序首言
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矣然独不曰欲诚其意者先致
其知致知在格物乎又曰修身为本而不及诚意则
于宋儒且特表章之以配四书嘉惠后学其功良伟
而后之人犹以不睹古全经为恨至朱子格致之传
理本经旨事同射覆不善读者又以为支离而王文
成之古本出矣自诚意下合瞻彼数节至此谓知本
通为一章云释诚意而格致在其中故古本序首言
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矣然独不曰欲诚其意者先致
其知致知在格物乎又曰修身为本而不及诚意则
卷一百六十一 第 7a 页 WYG0679-0222c.png
诚意章不可以提宗明矣且以后杂引诗书凡以畅
明新止至善之义而于诚意无当也其云格致在其
中凡以迁就其知行合一之说而已又百年而高氏
古本出实本后渠崔氏中玄高氏所定谓大学不分
经传只是六段文字挈淇澳以下置知至之后文理
焕然通前为一段即以释格致之义而诚意以下自
分五段可谓独窥要领超出朱王之上千古残经一
朝完复后之人宜无所置喙矣顾愚犹有见焉大学
明新止至善之义而于诚意无当也其云格致在其
中凡以迁就其知行合一之说而已又百年而高氏
古本出实本后渠崔氏中玄高氏所定谓大学不分
经传只是六段文字挈淇澳以下置知至之后文理
焕然通前为一段即以释格致之义而诚意以下自
分五段可谓独窥要领超出朱王之上千古残经一
朝完复后之人宜无所置喙矣顾愚犹有见焉大学
卷一百六十一 第 7b 页 WYG0679-0222d.png
虽一篇文字而自始至终命意之法有纲领有支节
不可得而混也其立言之法或简严或曲畅不可得
而混也首言三纲次言知止次言知所先后次言所
先次言所后一开一阖文理完整更无欠剩至修身
一条明解物有本末之义其为更端而释格致也何
疑自修身以上其辞简以严自修身以下其辞曲以
畅又有经传之体焉然为经为传作者何人莫得而
定也汉儒贾逵云子思穷居于宋惧圣道之不明乃
不可得而混也其立言之法或简严或曲畅不可得
而混也首言三纲次言知止次言知所先后次言所
先次言所后一开一阖文理完整更无欠剩至修身
一条明解物有本末之义其为更端而释格致也何
疑自修身以上其辞简以严自修身以下其辞曲以
畅又有经传之体焉然为经为传作者何人莫得而
定也汉儒贾逵云子思穷居于宋惧圣道之不明乃
卷一百六十一 第 8a 页 WYG0679-0223a.png
作大学以经之中庸以纬之今紬绎二书中庸原是
大学注疏似出一人之手经纬之说殊自可思而篇
中又有曾子曰一条意其遗言多本之曾子而曾子
复得之仲尼所亲授故程子谓孔氏遗书而朱子遂
谓首篇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后篇为曾子之意
而门人记之有以也门人高弟非子思而何中庸一
书多仲尼之言而子思述之则大学一书多孔曾之
言而子思述之又何疑焉今姑据朱子之意首篇为
大学注疏似出一人之手经纬之说殊自可思而篇
中又有曾子曰一条意其遗言多本之曾子而曾子
复得之仲尼所亲授故程子谓孔氏遗书而朱子遂
谓首篇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后篇为曾子之意
而门人记之有以也门人高弟非子思而何中庸一
书多仲尼之言而子思述之则大学一书多孔曾之
言而子思述之又何疑焉今姑据朱子之意首篇为
卷一百六十一 第 8b 页 WYG0679-0223b.png
正经以还孔曾后六篇为正传以还子思而合之总
为训大学而设则亦还其为大学之记而已大学虽
是一篇文字既可割一而为六则断不可不割首段
之一而为二以釐正八目八目只是一事既可分诚
意以下逐段详明则断不可不分修身为本以下为
格致之传必分修身以下为格致传者心斋王氏启
其端而未竟其说愚尝窃取其义者也
大学古记约义
为训大学而设则亦还其为大学之记而已大学虽
是一篇文字既可割一而为六则断不可不割首段
之一而为二以釐正八目八目只是一事既可分诚
意以下逐段详明则断不可不分修身为本以下为
格致之传必分修身以下为格致传者心斋王氏启
其端而未竟其说愚尝窃取其义者也
大学古记约义
卷一百六十一 第 9a 页 WYG0679-0223c.png
一卷
存
大学杂言
一卷
存
按刘氏参疑亦误信伪石经大学为真其次
序以大学之道一节古之欲明二节为第一
章经也以物有本末一节诗云缗蛮一节知
存
大学杂言
一卷
存
按刘氏参疑亦误信伪石经大学为真其次
序以大学之道一节古之欲明二节为第一
章经也以物有本末一节诗云缗蛮一节知
卷一百六十一 第 9b 页 WYG0679-0223d.png
止而后一节诗云邦畿一节子曰听讼一节
自天子以一节此谓知本一节为第二章释
格物致知也以所谓诚其意四节为第三章
释诚意也以所谓修身三节为第四章释修
身之先义也以所谓齐其家三节为第五章
释齐家之先义也以所谓治国三节故治国
五节为第六章释治国之先义也以所谓平
天下三节秦誓曰四节诗云节彼一节是故
自天子以一节此谓知本一节为第二章释
格物致知也以所谓诚其意四节为第三章
释诚意也以所谓修身三节为第四章释修
身之先义也以所谓齐其家三节为第五章
释齐家之先义也以所谓治国三节故治国
五节为第六章释治国之先义也以所谓平
天下三节秦誓曰四节诗云节彼一节是故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0a 页 WYG0679-0224a.png
君子先慎四节诗云殷之一节楚书曰一节
是故言悖一节舅犯曰一节康诰曰一节生
财有大道五节为第七章释平天下之先义
也以是故君子有大道一节尧舜帅天下一
节康诰曰四节汤之盘铭四节诗云穆穆文
王三节为第八章释明明德于天下以畅全
经之旨也详其始末又与诸家不同
吴氏(极/)石经大学疏旨
是故言悖一节舅犯曰一节康诰曰一节生
财有大道五节为第七章释平天下之先义
也以是故君子有大道一节尧舜帅天下一
节康诰曰四节汤之盘铭四节诗云穆穆文
王三节为第八章释明明德于天下以畅全
经之旨也详其始末又与诸家不同
吴氏(极/)石经大学疏旨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0b 页 WYG0679-0224b.png
一卷
未见
葛氏(寅亮/)大学湖南讲
一卷
存
寅亮自述曰大学中庸皆出自礼记中庸郑康成注
子思子所作大学不注姓氏程子云孔氏之遗书晦
庵又云首章乃夫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
未见
葛氏(寅亮/)大学湖南讲
一卷
存
寅亮自述曰大学中庸皆出自礼记中庸郑康成注
子思子所作大学不注姓氏程子云孔氏之遗书晦
庵又云首章乃夫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1a 页 WYG0679-0224c.png
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按康成本不分经传至宋程
朱始分首章为经后各章为传阳明子欲从郑本郑
本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在首章末未之有也之
后文理尽相属若诗云瞻彼淇澳至没世不忘也接
以康诰曰克明德至止于信又接以子曰听讼至此
谓知本俱在君子必诚其意之后窃谓诚意章结以
故君子必诚其意己自收煞不应后面尚有许多说
话且其意义不类必系错简程朱提出置首章之后
朱始分首章为经后各章为传阳明子欲从郑本郑
本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在首章末未之有也之
后文理尽相属若诗云瞻彼淇澳至没世不忘也接
以康诰曰克明德至止于信又接以子曰听讼至此
谓知本俱在君子必诚其意之后窃谓诚意章结以
故君子必诚其意己自收煞不应后面尚有许多说
话且其意义不类必系错简程朱提出置首章之后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1b 页 WYG0679-0224d.png
颇为有理此后郑本与今本同事经秦火是非难以
悬断要当附于阙疑之义者尔
刘氏(元卿/)大学新编
一卷
未见
顾氏(起经/)大学衍义补要
未见
瞿氏(稷/)石经大学质疑
悬断要当附于阙疑之义者尔
刘氏(元卿/)大学新编
一卷
未见
顾氏(起经/)大学衍义补要
未见
瞿氏(稷/)石经大学质疑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2a 页 WYG0679-0225a.png
一卷
存
管志道曰瞿元立名稷号洞观常熟人以邵武守投
劾归
钱一本曰近有石经大学虞山瞿元立考辨至为精
核其为伪造之书无疑而管登之崛强不服真所谓
师不必贤于弟子
吴氏(三极/)大学测
存
管志道曰瞿元立名稷号洞观常熟人以邵武守投
劾归
钱一本曰近有石经大学虞山瞿元立考辨至为精
核其为伪造之书无疑而管登之崛强不服真所谓
师不必贤于弟子
吴氏(三极/)大学测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2b 页 WYG0679-0225b.png
一卷
存
吴氏(瑞登/)续大学衍义
三十四卷
未见
唐氏(自明/)大学原本阐义
一卷
佚
存
吴氏(瑞登/)续大学衍义
三十四卷
未见
唐氏(自明/)大学原本阐义
一卷
佚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3a 页 WYG0679-0225c.png
郝敬序曰闽有理学真儒一人曰唐自明先生著为
大学原本阐义钻坚研微发挥名理使群蒙顿惺疑
网尽彻区区荒耄愿窃有请盖道在天地间原不待
讲夫子忧学不讲在春秋时云尔自与七十子开发
后论语二十篇豁然大路四教雅言入孝出弟谨言
慎行寻常日用饮食知味出入由户孰非天命人性
明新至善实地而世儒疑其肤浅别收戴圣礼记中
庸大学二篇补凑为四书专讲性命明德以为理学
大学原本阐义钻坚研微发挥名理使群蒙顿惺疑
网尽彻区区荒耄愿窃有请盖道在天地间原不待
讲夫子忧学不讲在春秋时云尔自与七十子开发
后论语二十篇豁然大路四教雅言入孝出弟谨言
慎行寻常日用饮食知味出入由户孰非天命人性
明新至善实地而世儒疑其肤浅别收戴圣礼记中
庸大学二篇补凑为四书专讲性命明德以为理学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3b 页 WYG0679-0225d.png
夫理者里也一事一物之里而道者蹈也天下古今
共由之路理隐而道显理虚而道实圣人言道不言
理道达于天下即理行乎其中矣二篇在礼则为根
蒂礼失此二篇则成枯槁二篇离礼则堕空虚道与
礼礼与性命非二也礼即天命也率性也即明德即
新民即至善即正心诚意也离心意性命别求礼老
氏所谓忠信之薄也故子夏有素绚礼后之喻而子
夏之言亦未尽是也以礼为后必求所以为礼先者
共由之路理隐而道显理虚而道实圣人言道不言
理道达于天下即理行乎其中矣二篇在礼则为根
蒂礼失此二篇则成枯槁二篇离礼则堕空虚道与
礼礼与性命非二也礼即天命也率性也即明德即
新民即至善即正心诚意也离心意性命别求礼老
氏所谓忠信之薄也故子夏有素绚礼后之喻而子
夏之言亦未尽是也以礼为后必求所以为礼先者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4a 页 WYG0679-0226a.png
不主静穷理流为佛氏之空寂而焉往哉故夫子仅
与之言诗不与之言礼也而儒者顾谓此二篇曾子
子思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则是道与礼二也圣人
教学者约礼复礼执礼好礼学礼即学道也蹈曰道
履曰礼即诚也中庸诚身大学诚意皆所谓敦厚以
崇礼非空虚也教颜子为仁惟复礼复礼惟视听言
动岂空谈性命如佛老云乎哉故曰民可使由之不
可使知之知而不由则惟有明心见性为浮屠之空
与之言诗不与之言礼也而儒者顾谓此二篇曾子
子思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则是道与礼二也圣人
教学者约礼复礼执礼好礼学礼即学道也蹈曰道
履曰礼即诚也中庸诚身大学诚意皆所谓敦厚以
崇礼非空虚也教颜子为仁惟复礼复礼惟视听言
动岂空谈性命如佛老云乎哉故曰民可使由之不
可使知之知而不由则惟有明心见性为浮屠之空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4b 页 WYG0679-0226b.png
寂而己故大道以人伦庶物为实地学道以论语为
證盟以先圣孔子为宗师舍此而言明德至善以为
理学秪为浮屠假羽翼作逋逃主萃渊薮耳荒耄鄙
儒所见如此若云天地之大无所不有劈破籓篱乃
成大家吾侪小人也硁硁信果见笑于大方之家复
何辞
杨氏(文泽/)大学衍义会补节略
四十卷
證盟以先圣孔子为宗师舍此而言明德至善以为
理学秪为浮屠假羽翼作逋逃主萃渊薮耳荒耄鄙
儒所见如此若云天地之大无所不有劈破籓篱乃
成大家吾侪小人也硁硁信果见笑于大方之家复
何辞
杨氏(文泽/)大学衍义会补节略
四十卷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5a 页 WYG0679-0226c.png
未见
沈氏(曙/)大学古本说义
一卷
存
曙自述曰大学与中庸厥初俱杂于戴记之中至有
宋诸儒始表而出之仍为之诠释其启佑之功诚不
小第是书初行其中文义未甚明晰遂以诚意一传
裂而为五复增补致知之传更之而辞既乱补之而
沈氏(曙/)大学古本说义
一卷
存
曙自述曰大学与中庸厥初俱杂于戴记之中至有
宋诸儒始表而出之仍为之诠释其启佑之功诚不
小第是书初行其中文义未甚明晰遂以诚意一传
裂而为五复增补致知之传更之而辞既乱补之而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5b 页 WYG0679-0226d.png
旨愈离自是为宋儒之大学非复孔氏之大学矣赖
阳明先生奋臂大呼天下始翕然知有古本大学呜
呼吾辈读古人书安能如矮人观场人嘻亦嘻人笑
亦笑哉今古本具在试一展卷把玩则文意如是段
落如是尽好读尽可思也
缪泳曰沈君字明孺吴江人
林氏(日正/)大学管窥
一卷
阳明先生奋臂大呼天下始翕然知有古本大学呜
呼吾辈读古人书安能如矮人观场人嘻亦嘻人笑
亦笑哉今古本具在试一展卷把玩则文意如是段
落如是尽好读尽可思也
缪泳曰沈君字明孺吴江人
林氏(日正/)大学管窥
一卷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6a 页 WYG0679-0227a.png
未见
程氏(智/)大学定序
一卷
存
金侃曰云庄程氏论易不规随宋儒所撰大学定序
亦不袭朱子章句
吴氏(钟峦/)大学衍注
未见
程氏(智/)大学定序
一卷
存
金侃曰云庄程氏论易不规随宋儒所撰大学定序
亦不袭朱子章句
吴氏(钟峦/)大学衍注
未见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6b 页 WYG0679-0227b.png
郁氏(文初/)大学郁溪记
一卷
存
按郁氏大学记以大学之道一节古之欲明
明德一节物格而后一节为经一章其释明
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仍朱子本删去释本末
传而以物有本末一节次以知止而后有定
一节又次以子曰听讼一节又次以此谓知
一卷
存
按郁氏大学记以大学之道一节古之欲明
明德一节物格而后一节为经一章其释明
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仍朱子本删去释本末
传而以物有本末一节次以知止而后有定
一节又次以子曰听讼一节又次以此谓知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7a 页 WYG0679-0227c.png
本二句为释格物致知传自诚意以后悉仍
朱子本
张氏(岐然/)古本大学说
一卷
未见
黄宗羲曰君讳岐然字秀初杭州人国变后寄迹僧
寮后四年落发丛林称为仁庵禅师自荐方外尚穷
六经其于易诗春秋皆有论著不尚雷同所著大学
朱子本
张氏(岐然/)古本大学说
一卷
未见
黄宗羲曰君讳岐然字秀初杭州人国变后寄迹僧
寮后四年落发丛林称为仁庵禅师自荐方外尚穷
六经其于易诗春秋皆有论著不尚雷同所著大学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7b 页 WYG0679-0227d.png
古本辨绎义论格物于七十二家之说最为确当
王氏(立极/)大学肤见
一卷
未见
广平府志崇祯中诸生
陈氏(道永/)大学辨
一卷
存
王氏(立极/)大学肤见
一卷
未见
广平府志崇祯中诸生
陈氏(道永/)大学辨
一卷
存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8a 页 WYG0679-0228a.png
按乾初蕺山高弟讲学海壖晚著大学辨一
篇其略曰子言之矣下学而上达易称蒙养
即圣功学何大小之有论语二十篇于易诗
书礼乐三致意焉而不及大学小戴置其篇
于深衣投壶之后垂二千馀年莫有以为圣
经者而程子始目为孔氏之遗书又疑其错
简而变易其文朱子又变昜程子之文且为
之补传以绝无證据之言强以为圣经尊之
篇其略曰子言之矣下学而上达易称蒙养
即圣功学何大小之有论语二十篇于易诗
书礼乐三致意焉而不及大学小戴置其篇
于深衣投壶之后垂二千馀年莫有以为圣
经者而程子始目为孔氏之遗书又疑其错
简而变易其文朱子又变昜程子之文且为
之补传以绝无證据之言强以为圣经尊之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8b 页 WYG0679-0228b.png
论语之上即其篇中两引夫子之言则自听
讼两节而外皆非夫子之言可知一引曾子
之言则自十目一节而外皆非曾子之言可
知乃自汉至宋并无一人称是孔曾之书谓
二千年来无一学人吾不信也于时闻者皆
骇桐乡张履祥考父山阴刘汋伯绳仁和沈
兰先甸华海盐吴蕃昌仲木交移书争之而
乾初不顾具言大学言知不言行格致诚正
讼两节而外皆非夫子之言可知一引曾子
之言则自十目一节而外皆非曾子之言可
知乃自汉至宋并无一人称是孔曾之书谓
二千年来无一学人吾不信也于时闻者皆
骇桐乡张履祥考父山阴刘汋伯绳仁和沈
兰先甸华海盐吴蕃昌仲木交移书争之而
乾初不顾具言大学言知不言行格致诚正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9a 页 WYG0679-0228c.png
之功先后失其伦序且以朱子补传一旦豁
然贯通近于禅宜仍还戴记其言虽咈于众
心然其人不失为躬行君子也
吴氏(肃公/)孔门大学述
一卷
存
肃公自序曰大学本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程子谓
为孔氏遗书者也自朱子章句行而郑注孔疏并废
然贯通近于禅宜仍还戴记其言虽咈于众
心然其人不失为躬行君子也
吴氏(肃公/)孔门大学述
一卷
存
肃公自序曰大学本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程子谓
为孔氏遗书者也自朱子章句行而郑注孔疏并废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9b 页 WYG0679-0228d.png
戴记中遂削原文所幸存者旧十三经郑注耳号称
古本废置弗道偶或信从不以为好异辄曰反古功
令绳之灾且及身于是大学永为朱子之书而孔门
之大学蔑矣且夫释经可也改经不可也儒者各鸣
所见纵刺谬于圣人指而驳之经文固自若也改之
则经非其经矣汉儒之释经也不敢增损即错简仍
之费直王弼移置周易传文朱子方定正之而于大
学乃身自蹈之分经分传为曾子为门人析之释之
古本废置弗道偶或信从不以为好异辄曰反古功
令绳之灾且及身于是大学永为朱子之书而孔门
之大学蔑矣且夫释经可也改经不可也儒者各鸣
所见纵刺谬于圣人指而驳之经文固自若也改之
则经非其经矣汉儒之释经也不敢增损即错简仍
之费直王弼移置周易传文朱子方定正之而于大
学乃身自蹈之分经分传为曾子为门人析之释之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0a 页 WYG0679-0229a.png
为错简为衍为阙移之补之使经文果有错简若衍
若阙而不可通当听之无可如何况本自明备而断
以已意仍不免其衍且阙何以改为哉所以然者解
经而不得其解故也不得其解因蹈改经之失窜以
已意而支离不免焉噫盍亦反诸孔门之旧乎
毛氏(奇龄/)大学證文
四卷
存
若阙而不可通当听之无可如何况本自明备而断
以已意仍不免其衍且阙何以改为哉所以然者解
经而不得其解故也不得其解因蹈改经之失窜以
已意而支离不免焉噫盍亦反诸孔门之旧乎
毛氏(奇龄/)大学證文
四卷
存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0b 页 WYG0679-0229b.png
颜氏(光敏/)大学订本
一卷
存
无名氏大学繁露
一卷
未见(载澹生堂书目/)
司马氏(光/)致知在格物论
一篇
一卷
存
无名氏大学繁露
一卷
未见(载澹生堂书目/)
司马氏(光/)致知在格物论
一篇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1a 页 WYG0679-0229c.png
存
刘氏(黻/)格物说
一卷
未见
蔡氏(烈/)大学格物致知传
一卷
未见
郎氏(瑛/)订正大学格物传
刘氏(黻/)格物说
一卷
未见
蔡氏(烈/)大学格物致知传
一卷
未见
郎氏(瑛/)订正大学格物传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1b 页 WYG0679-0229d.png
一卷
未见
湛氏(若水/)圣学格物通
一百卷
存
若水序曰夫圣学格物通何为者也明圣学也明圣
学何以谓之格物通也宋儒程颐曰格者至也物者
理也至其理乃格物也致知在所养养知莫过于寡
未见
湛氏(若水/)圣学格物通
一百卷
存
若水序曰夫圣学格物通何为者也明圣学也明圣
学何以谓之格物通也宋儒程颐曰格者至也物者
理也至其理乃格物也致知在所养养知莫过于寡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2a 页 WYG0679-0230a.png
欲夫以涵养寡欲言格物则格物有知行之实非但
闻见之粗矣然则何以至其理也知止知也定静安
虑行也知而弗去格物之功尽于此矣夫通有四伦
焉有总括之义焉有疏解之义焉有贯穿之义焉有
感悟之义焉夫圣人之道莫备于大学大学曰欲明
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
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
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闻见之粗矣然则何以至其理也知止知也定静安
虑行也知而弗去格物之功尽于此矣夫通有四伦
焉有总括之义焉有疏解之义焉有贯穿之义焉有
感悟之义焉夫圣人之道莫备于大学大学曰欲明
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
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
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2b 页 WYG0679-0230b.png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
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
天下平夫自天下逆推本于格物是格物乃其本始
用功之要也又自格物顺循其效于天下是格物乃
其本始致效之原也经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物格
者其本始之谓乎宋臣彭龟年曰大学之书其节虽
繁而道甚要格致而已张栻答曰自诚正以至治平
固无非格致事也伏睹我太祖高皇帝谕侍臣曰大
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
天下平夫自天下逆推本于格物是格物乃其本始
用功之要也又自格物顺循其效于天下是格物乃
其本始致效之原也经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物格
者其本始之谓乎宋臣彭龟年曰大学之书其节虽
繁而道甚要格致而已张栻答曰自诚正以至治平
固无非格致事也伏睹我太祖高皇帝谕侍臣曰大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3a 页 WYG0679-0230c.png
学一书其要在修身而大学古本以修身释格致曰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经文两推天下国家身心
意皆归其要于格物则圣祖盖深契乎古本大学之
要矣乎由是言之圣人之学通在于格物矣故曰有
总括之义焉凡意之事则诚意之类举之矣凡心之
事则正心之类举之矣凡身之事则修身之类举之
矣凡家之事则齐家之类举之矣凡国之事则治国
之类举之矣凡天下之事则平天下之类举之矣辑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经文两推天下国家身心
意皆归其要于格物则圣祖盖深契乎古本大学之
要矣乎由是言之圣人之学通在于格物矣故曰有
总括之义焉凡意之事则诚意之类举之矣凡心之
事则正心之类举之矣凡身之事则修身之类举之
矣凡家之事则齐家之类举之矣凡国之事则治国
之类举之矣凡天下之事则平天下之类举之矣辑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3b 页 WYG0679-0230d.png
事以从其类取义以畅其情故曰有疏解之义焉列
诚意所以示人于意焉格之也列正心所以示人于
心焉格之也列修身所以示人于身焉格之也列齐
家所以示人于家焉格之也列治国所以示人于国
焉格之也列平天下所以示人于天下焉格之也意
身心之于家国天下之事非二也一以贯之也故大
学于诚意曰好恶曰慎独于正心曰忿懥曰忧患曰
恐惧曰好乐于修齐曰辟曰好恶于齐治曰孝弟慈
诚意所以示人于意焉格之也列正心所以示人于
心焉格之也列修身所以示人于身焉格之也列齐
家所以示人于家焉格之也列治国所以示人于国
焉格之也列平天下所以示人于天下焉格之也意
身心之于家国天下之事非二也一以贯之也故大
学于诚意曰好恶曰慎独于正心曰忿懥曰忧患曰
恐惧曰好乐于修齐曰辟曰好恶于齐治曰孝弟慈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4a 页 WYG0679-0231a.png
曰心诚求曰恕于治平曰絜矩曰辟曰好恶曰忠信
曰仁义皆以其心言之也而通之于各条因事以明
其理因理而会诸心通一无二故曰有贯穿之义焉
是故君子之学读诚意之事则感其意之理读正心
之事则感其心之理读修身之事则感其身之理读
齐家之事则感其家之理读治国之事则感其国之
理读平天下之事则感其天下之理理也者吾之良
知也学之者所以觉其良知也知也存之又存存存
曰仁义皆以其心言之也而通之于各条因事以明
其理因理而会诸心通一无二故曰有贯穿之义焉
是故君子之学读诚意之事则感其意之理读正心
之事则感其心之理读修身之事则感其身之理读
齐家之事则感其家之理读治国之事则感其国之
理读平天下之事则感其天下之理理也者吾之良
知也学之者所以觉其良知也知也存之又存存存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4b 页 WYG0679-0231b.png
而不息由一念而达诸万事皆行也故曰有感悟之
义焉是故读斯通者意心身家国天下之理皆备于
我矣故君得之以成其仁臣得之以成其敬学士得
之以成其德家国天下之民得之以会极而归极是
故圣人之学无馀蕴矣或曰诸通无格致者何也臣
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事无非格致
之地也夫又何赘焉或又曰夫格致而不及天下万
物者何也臣曰意心身家国天下一贯圣门切问近
义焉是故读斯通者意心身家国天下之理皆备于
我矣故君得之以成其仁臣得之以成其敬学士得
之以成其德家国天下之民得之以会极而归极是
故圣人之学无馀蕴矣或曰诸通无格致者何也臣
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事无非格致
之地也夫又何赘焉或又曰夫格致而不及天下万
物者何也臣曰意心身家国天下一贯圣门切问近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5a 页 WYG0679-0231c.png
思之学也然而天下万物同体无外矣虽位育配天
可也何别高远之求哉疑曰真德秀之衍义邱浚之
补具矣而乃又有格物通者何居臣应之曰孔门一
本无二之指臣幸得之于正经證之于诸儒仰稽于
我皇祖之训者上下十馀年而思欲效其愚见者久
矣乃今伏闻圣明四年七月初四日诏令文臣撮经
书史鉴有关帝王德政之要者直解进览臣实欣庆
圣学日升务求典要窃念臣亦旧忝词臣讲官也心
可也何别高远之求哉疑曰真德秀之衍义邱浚之
补具矣而乃又有格物通者何居臣应之曰孔门一
本无二之指臣幸得之于正经證之于诸儒仰稽于
我皇祖之训者上下十馀年而思欲效其愚见者久
矣乃今伏闻圣明四年七月初四日诏令文臣撮经
书史鉴有关帝王德政之要者直解进览臣实欣庆
圣学日升务求典要窃念臣亦旧忝词臣讲官也心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5b 页 WYG0679-0231d.png
在皇室忠切劝学故不揣疏愚远自伏羲二帝三王
与夫诸儒之格言近至我祖宗列圣之谟烈章采而
节释之不诡于衍义与补而容或少有发明而一助
焉庶或上裨圣明进德修业合一之要领且明经文
直以格物为诸条之统会枢纽也有随事体认之实
合孔门求仁一贯之指夫圣人之学体用一原本末
远近一致知行并进者也此臣格物通之所以作也
按是书盖仿真氏大学衍义而作诚意之目
与夫诸儒之格言近至我祖宗列圣之谟烈章采而
节释之不诡于衍义与补而容或少有发明而一助
焉庶或上裨圣明进德修业合一之要领且明经文
直以格物为诸条之统会枢纽也有随事体认之实
合孔门求仁一贯之指夫圣人之学体用一原本末
远近一致知行并进者也此臣格物通之所以作也
按是书盖仿真氏大学衍义而作诚意之目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6a 页 WYG0679-0232a.png
八曰审几曰立志曰谋虑曰感应曰儆戒曰
敬天曰敬祖考曰畏民正心不列目修身之
目三曰正威仪曰慎言动曰进德业齐家之
目七曰谨妃匹曰正嫡庶曰事亲长曰养太
子曰严内外曰恤孤幼曰御臣妾治国之目
七曰事君使臣曰立教兴化曰事长慈幼曰
使众临民曰正朝廷曰正百官曰正万民平
天下之纲三曰公好恶曰用人曰理财目二
敬天曰敬祖考曰畏民正心不列目修身之
目三曰正威仪曰慎言动曰进德业齐家之
目七曰谨妃匹曰正嫡庶曰事亲长曰养太
子曰严内外曰恤孤幼曰御臣妾治国之目
七曰事君使臣曰立教兴化曰事长慈幼曰
使众临民曰正朝廷曰正百官曰正万民平
天下之纲三曰公好恶曰用人曰理财目二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6b 页 WYG0679-0232b.png
十曰学校曰举措曰课功曰任相曰任将曰
六官曰修虞衡曰抑浮末曰饬百工曰屯田
曰马政曰漕运曰劝课曰禁夺时曰省国费
曰慎赏赐曰蠲租曰薄敛曰恤穷曰赈济各
为之小序
瞿氏(汝稷/)大学格物训
二篇
存
六官曰修虞衡曰抑浮末曰饬百工曰屯田
曰马政曰漕运曰劝课曰禁夺时曰省国费
曰慎赏赐曰蠲租曰薄敛曰恤穷曰赈济各
为之小序
瞿氏(汝稷/)大学格物训
二篇
存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7a 页 WYG0679-0232c.png
沈氏(朝焕/)格物训
一篇
存
郑玥曰朝焕字伯含仁和人万历壬辰进士官至福
建参政格物训一篇杂以二氏之说不能使学者心
折也
程氏(时登/)大学本末图说
一卷
一篇
存
郑玥曰朝焕字伯含仁和人万历壬辰进士官至福
建参政格物训一篇杂以二氏之说不能使学者心
折也
程氏(时登/)大学本末图说
一卷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7b 页 WYG0679-0232d.png
佚
时登自序曰大学曰物有本末其本乱而末治者否
矣以是考之尧舜之所以帝禹汤文武之所以王汉
唐之所以仅治而旋乱秦隋之所以大乱而遂亡者
效盖可见也宋受天命以道治天下于是河南二程
子出始取是书而推明之崇正数劄叔子岂徒托之
空言哉自是厥后朱子有章句西山有衍义虽至治
之泽未溥而大道之要己明矣历代指掌旧尝有图
时登自序曰大学曰物有本末其本乱而末治者否
矣以是考之尧舜之所以帝禹汤文武之所以王汉
唐之所以仅治而旋乱秦隋之所以大乱而遂亡者
效盖可见也宋受天命以道治天下于是河南二程
子出始取是书而推明之崇正数劄叔子岂徒托之
空言哉自是厥后朱子有章句西山有衍义虽至治
之泽未溥而大道之要己明矣历代指掌旧尝有图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8a 页 WYG0679-0233a.png
顾纲目有图义例多舛因复为此以备观览名曰大
学本末图起春秋迄五季凡若干年君德之修否治
体之醇疵国祚之短长世道之否泰井然易见岁月
举而天时明正闰分而君道立灾异纪而人事验君
子小人内外之位定而盗贼僭乱消长之势分唐虞
三代之君其本正而末随之故修身而下四者之目
详天下国家事既简而治亦隆汉唐以来之君不反
其本而求其末故修身以下四者之目略天下国家
学本末图起春秋迄五季凡若干年君德之修否治
体之醇疵国祚之短长世道之否泰井然易见岁月
举而天时明正闰分而君道立灾异纪而人事验君
子小人内外之位定而盗贼僭乱消长之势分唐虞
三代之君其本正而末随之故修身而下四者之目
详天下国家事既简而治亦隆汉唐以来之君不反
其本而求其末故修身以下四者之目略天下国家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8b 页 WYG0679-0233b.png
事徒烦而治愈寡人知大学之道有时而不彰而不
知大学之道无时而可易也呜呼我之为是图也可
以感矣事及帝王而图始春秋大学帝王心法治法
春秋之法外意也欧阳子修五代史曰此乱世之书
也吾用春秋之法师其意不袭其文故述本纪以治
法而正乱君呜呼本之大学之道绳之以春秋之法
后之观是图者其必有所感矣
按许瑶作行状称大学本末图说自尧即位
知大学之道无时而可易也呜呼我之为是图也可
以感矣事及帝王而图始春秋大学帝王心法治法
春秋之法外意也欧阳子修五代史曰此乱世之书
也吾用春秋之法师其意不袭其文故述本纪以治
法而正乱君呜呼本之大学之道绳之以春秋之法
后之观是图者其必有所感矣
按许瑶作行状称大学本末图说自尧即位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9a 页 WYG0679-0233c.png
甲辰迄周显德己未今由自序绎之则图始
于春秋非自尧甲辰始也咸淳甲戌合试江
东九路士子时登居首入太学宋鼎既移入
元不仕
于春秋非自尧甲辰始也咸淳甲戌合试江
东九路士子时登居首入太学宋鼎既移入
元不仕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9b 页 WYG0679-0233d.png
经义考卷一百六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