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一 第 1a 页 WYG0677-033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义考卷三十一
翰林院检讨朱彝尊撰
易(三十/)
朱子(熹/)易传
宋志十一卷
佚
周易本义
经义考卷三十一
翰林院检讨朱彝尊撰
易(三十/)
朱子(熹/)易传
宋志十一卷
佚
周易本义
卷三十一 第 1b 页 WYG0677-0331b.png
宋志十二卷
存
易学启蒙
宋志三卷
存
古易音训
宋志二卷
未见
存
易学启蒙
宋志三卷
存
古易音训
宋志二卷
未见
卷三十一 第 2a 页 WYG0677-0331c.png
蓍卦考误
一卷
存
朱子自序启蒙曰圣人观象以画卦揲蓍以命爻使
天下后世之人皆有以决嫌疑定犹豫而不迷于吉
凶悔吝之途其功可谓盛矣然其为卦也自本而干
自干而支其势若有所迫而不能已其为蓍也分合
进退纵横顺逆亦无往而不相值焉是岂圣人心思
一卷
存
朱子自序启蒙曰圣人观象以画卦揲蓍以命爻使
天下后世之人皆有以决嫌疑定犹豫而不迷于吉
凶悔吝之途其功可谓盛矣然其为卦也自本而干
自干而支其势若有所迫而不能已其为蓍也分合
进退纵横顺逆亦无往而不相值焉是岂圣人心思
卷三十一 第 2b 页 WYG0677-0331d.png
智虑之所得为也哉特气数之自然形于法象见于
图书者有以启于其心而假手焉耳近世学者类喜
谈易而不察乎此其专于文义者既支离散漫而无所
根著其涉于象数者又皆牵合傅会而或以为出于
圣人心思智虑之所为也若是者予窃病焉因与同
志颇辑旧闻为书四篇以示初学使毋疑于其说云
朱子自序考误曰揲蓍之法见于大传虽不甚详然
熟读而徐究之使其前后反复互相发明则亦无难
图书者有以启于其心而假手焉耳近世学者类喜
谈易而不察乎此其专于文义者既支离散漫而无所
根著其涉于象数者又皆牵合傅会而或以为出于
圣人心思智虑之所为也若是者予窃病焉因与同
志颇辑旧闻为书四篇以示初学使毋疑于其说云
朱子自序考误曰揲蓍之法见于大传虽不甚详然
熟读而徐究之使其前后反复互相发明则亦无难
卷三十一 第 3a 页 WYG0677-0332a.png
晓者但疏家小失其旨而辨之者又大失焉是以说
愈多而法愈乱也因读郭氏辨疑为考其误云
陆游曰易道广大非一人所能尽坚守一家之说未
为得也元晦尊程氏至矣然其为说亦已大异读者
当自知之
陈振孙曰晦庵初为易传用王弼本复以吕氏古易
经为本义其大指略同而加详焉首列九图末著揲
蓍法大略兼义理占象而言启蒙之目曰本图书原
愈多而法愈乱也因读郭氏辨疑为考其误云
陆游曰易道广大非一人所能尽坚守一家之说未
为得也元晦尊程氏至矣然其为说亦已大异读者
当自知之
陈振孙曰晦庵初为易传用王弼本复以吕氏古易
经为本义其大指略同而加详焉首列九图末著揲
蓍法大略兼义理占象而言启蒙之目曰本图书原
卷三十一 第 3b 页 WYG0677-0332b.png
卦画明蓍筮考变占凡四篇
陈淳曰自秦以来易幸全于遗烬而道则晦而不彰
溺于象数者既牵合附会而失其源流泥于文义者
又支离散漫而无所根著至康节邵子之图出于是
乎文王周孔之蕴因卦以发者始可得而明今晦庵
先生本义之书发挥邵图之法象申明程传之旨趣
本末兼该精粗具举推本四圣所以作述本然之义
而易道之盛至是无馀蕴矣
陈淳曰自秦以来易幸全于遗烬而道则晦而不彰
溺于象数者既牵合附会而失其源流泥于文义者
又支离散漫而无所根著至康节邵子之图出于是
乎文王周孔之蕴因卦以发者始可得而明今晦庵
先生本义之书发挥邵图之法象申明程传之旨趣
本末兼该精粗具举推本四圣所以作述本然之义
而易道之盛至是无馀蕴矣
卷三十一 第 4a 页 WYG0677-0332c.png
李方子曰先生于易推本画之本体辨三圣之指归
专主筮占而实该万变以还㓗静精微之旧
魏了翁曰朱文公易得于邵子为多盖不读邵易则
茫不知启蒙本义之所以作
王应麟曰淳熙四年文公易本义成十二卷又为诸
图冠首为原象述旨明筮稽类警学五赞及筮仪附
于末音义二卷十三年三月易学启蒙成四篇以本
图书原卦画明蓍策考变占为次又有蓍卦考误揲
专主筮占而实该万变以还㓗静精微之旧
魏了翁曰朱文公易得于邵子为多盖不读邵易则
茫不知启蒙本义之所以作
王应麟曰淳熙四年文公易本义成十二卷又为诸
图冠首为原象述旨明筮稽类警学五赞及筮仪附
于末音义二卷十三年三月易学启蒙成四篇以本
图书原卦画明蓍策考变占为次又有蓍卦考误揲
卷三十一 第 4b 页 WYG0677-0332d.png
蓍之法见于大传郭雍为蓍卦辨疑三卷熹谓疏家
小失其指而辨之者又大失焉说愈多而法愈乱因
为考误
王希旦曰善读易者要识圣人画卦作易来处无非
太极河图理数自然之妙则系辞启蒙是其机括又
须分别四圣之易通名卦义然后以本义程传相参
考沿流溯源由缊探精分合看之远近取之则数陈
象列言尽理得上极天地自然之易于是始信易与
小失其指而辨之者又大失焉说愈多而法愈乱因
为考误
王希旦曰善读易者要识圣人画卦作易来处无非
太极河图理数自然之妙则系辞启蒙是其机括又
须分别四圣之易通名卦义然后以本义程传相参
考沿流溯源由缊探精分合看之远近取之则数陈
象列言尽理得上极天地自然之易于是始信易与
卷三十一 第 5a 页 WYG0677-0333a.png
天地准穷理尽性开物成务内圣外王之学备于斯
周密曰朱子语录云某作易本义欲将文王卦辞只
大纲依文王卦辞略说至其所以然之故于孔子彖
辞中发之如此乃不失文王本意但未暇整顿尔向
见老人括苍叶大庆云晦庵此语似乎不满孔子彖
辞之意别欲与文王重作彖辞无奈何孔子已作了
故不得已言却于孔子彖辞发之尔晦庵聪明过当
古人说话无一个中他意虽孔子彖易之辞亦不然
周密曰朱子语录云某作易本义欲将文王卦辞只
大纲依文王卦辞略说至其所以然之故于孔子彖
辞中发之如此乃不失文王本意但未暇整顿尔向
见老人括苍叶大庆云晦庵此语似乎不满孔子彖
辞之意别欲与文王重作彖辞无奈何孔子已作了
故不得已言却于孔子彖辞发之尔晦庵聪明过当
古人说话无一个中他意虽孔子彖易之辞亦不然
卷三十一 第 5b 页 WYG0677-0333b.png
之也
胡一桂曰自汉儒始变乱古易至有流为术数之归
而卒大乱于王弼且杂以虚无之论吾易遂晦蚀于
天下寥寥千载孰觉我人太极有图易通有书发往
古不传之秘开万世理学之源斯道始有系属迨夫
易传写胸中之成书皇极具经世之大法正蒙阐象
数之条目是虽古今变乱未就釐正而术数虚无之
学为之一洗吾易粲然复明未几陋儒妄作异端蜂
胡一桂曰自汉儒始变乱古易至有流为术数之归
而卒大乱于王弼且杂以虚无之论吾易遂晦蚀于
天下寥寥千载孰觉我人太极有图易通有书发往
古不传之秘开万世理学之源斯道始有系属迨夫
易传写胸中之成书皇极具经世之大法正蒙阐象
数之条目是虽古今变乱未就釐正而术数虚无之
学为之一洗吾易粲然复明未几陋儒妄作异端蜂
卷三十一 第 6a 页 WYG0677-0333c.png
起易置图书指斥邵子冒伪著述易道又几晦蚀朱
夫子勃兴探前圣之精微破俗学之缪妄本义启蒙
有作而后吾易复明于后世愚尝谓孔圣以来朱夫
子有功于易断断乎其不可及者盖以本义之为书
也图书位定而天地自然之易明先后天卦分而羲
文之易辨二篇十翼不相混杂易经始为之复古六
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两言以蔽之曰象占而观玩
不涉虚无至于崇阳抑阴进君子退小人发于坤初
夫子勃兴探前圣之精微破俗学之缪妄本义启蒙
有作而后吾易复明于后世愚尝谓孔圣以来朱夫
子有功于易断断乎其不可及者盖以本义之为书
也图书位定而天地自然之易明先后天卦分而羲
文之易辨二篇十翼不相混杂易经始为之复古六
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两言以蔽之曰象占而观玩
不涉虚无至于崇阳抑阴进君子退小人发于坤初
卷三十一 第 6b 页 WYG0677-0333d.png
六之爻者不过数语而天之经地之义人之纪易之
要领直包括无遗憾此本义不可少于天下也启蒙
之为书也本图书则揭天生神物章而易之本原正
原卦画则表易有太极章而易之位列明明蓍策则
发明大衍章而挂扐之法定考变占则博取左氏传
以明断例而吉凶趋避之见审合四篇大旨壹皆寓
尊阳之微意而小人盗贼不得窃取而用此启蒙不
可少于天下也 又曰朱子于易有周易本义复古
要领直包括无遗憾此本义不可少于天下也启蒙
之为书也本图书则揭天生神物章而易之本原正
原卦画则表易有太极章而易之位列明明蓍策则
发明大衍章而挂扐之法定考变占则博取左氏传
以明断例而吉凶趋避之见审合四篇大旨壹皆寓
尊阳之微意而小人盗贼不得窃取而用此启蒙不
可少于天下也 又曰朱子于易有周易本义复古
卷三十一 第 7a 页 WYG0677-0334a.png
易一十二篇之旧发明象占之学有易启蒙四篇发
明图书卦画蓍策变占之要又有蓍卦考误有论濂
洛诸儒易学有辨苏氏易有论魏伯阳参同契又为
之注及辨麻衣子华子关子明诸家易学之伪先生
尝谓程先生易传义理精字数足无一毫欠阙只是
于易本义不相合易本是卜筮之书程先生只说得
一理故先生解易只以卜筮为主就象数上理义自
见而立卦生爻之因先后之别一本之康节邵子使
明图书卦画蓍策变占之要又有蓍卦考误有论濂
洛诸儒易学有辨苏氏易有论魏伯阳参同契又为
之注及辨麻衣子华子关子明诸家易学之伪先生
尝谓程先生易传义理精字数足无一毫欠阙只是
于易本义不相合易本是卜筮之书程先生只说得
一理故先生解易只以卜筮为主就象数上理义自
见而立卦生爻之因先后之别一本之康节邵子使
卷三十一 第 7b 页 WYG0677-0334b.png
人得窥四圣人心传之秘旨其功甚大也
王浩翁曰紫阳夫子以爻变多寡顺而列之以定一
卦所变之序又以乾卦所变之次引而伸之为六十
四卦所变相承之序然后次第秩然各得其所虽出
于焦延寿而比焦尤密
董鸿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王辅嗣去三而存一于
道阙晦庵知其为非所以本义启蒙各以卜筮言之
然虽知其为卜筮之道而不知其所以为卜筮之道
王浩翁曰紫阳夫子以爻变多寡顺而列之以定一
卦所变之序又以乾卦所变之次引而伸之为六十
四卦所变相承之序然后次第秩然各得其所虽出
于焦延寿而比焦尤密
董鸿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王辅嗣去三而存一于
道阙晦庵知其为非所以本义启蒙各以卜筮言之
然虽知其为卜筮之道而不知其所以为卜筮之道
卷三十一 第 8a 页 WYG0677-0334c.png
不过复以理言之则亦何异于辅嗣哉
熊良辅曰古今易说传千有馀家据所见闻由宋以
前何啻百家由宋以来亦二百家矣或见其书而取
之或见其书而未暇遍览或见其姓名而不及见其书
或有其姓名而亡其书是何学易者之多也虽然天
地之间理一而已易自朱子而本义大明象占义理
殆无馀蕴则夫千有馀家之说纵或有之徒蔓辞耳
虽多亦奚以为
熊良辅曰古今易说传千有馀家据所见闻由宋以
前何啻百家由宋以来亦二百家矣或见其书而取
之或见其书而未暇遍览或见其姓名而不及见其书
或有其姓名而亡其书是何学易者之多也虽然天
地之间理一而已易自朱子而本义大明象占义理
殆无馀蕴则夫千有馀家之说纵或有之徒蔓辞耳
虽多亦奚以为
卷三十一 第 8b 页 WYG0677-0334d.png
董真卿曰朱子周易本义上下经二篇十翼十篇前
述九图后附五赞筮仪其书以淳熙四年丁酉岁成
凡分经异传尽从东莱吕氏所定非但取其章句之
近至若正文亦多从古易系辞诸篇分章亦不尽从
吕氏也
吴师道曰自汉魏以来王辅嗣之说单行虽未尽善
而数百年实宗之至宋而邵子阐伏羲之秘程子衍
周孔之文朱子又发明易专为卜筮作融会义理象
述九图后附五赞筮仪其书以淳熙四年丁酉岁成
凡分经异传尽从东莱吕氏所定非但取其章句之
近至若正文亦多从古易系辞诸篇分章亦不尽从
吕氏也
吴师道曰自汉魏以来王辅嗣之说单行虽未尽善
而数百年实宗之至宋而邵子阐伏羲之秘程子衍
周孔之文朱子又发明易专为卜筮作融会义理象
卷三十一 第 9a 页 WYG0677-0335a.png
数之旨说者无以复加矣
朱升曰易为卜筮而作朱子所以融会程邵之说而
发明易之本旨也九图之冠于本义者传于古也六
图之特笔于启蒙者所以推邵子一生二之义与程
子加一倍法之说同也
薛瑄曰程子之易主孔子朱子之易主邵子 又曰
朱子本义依古易次序自为一书不与程传杂最可
见象占卜筮教人之本意后儒摘以附程传之次失
朱升曰易为卜筮而作朱子所以融会程邵之说而
发明易之本旨也九图之冠于本义者传于古也六
图之特笔于启蒙者所以推邵子一生二之义与程
子加一倍法之说同也
薛瑄曰程子之易主孔子朱子之易主邵子 又曰
朱子本义依古易次序自为一书不与程传杂最可
见象占卜筮教人之本意后儒摘以附程传之次失
卷三十一 第 9b 页 WYG0677-0335b.png
朱子之意矣 又曰朱子本义简切明白深得圣人
作易之意
洪常曰周易序次有古经今经之异程子因今经作
传朱子因古经作本义后世以本义附于传而一之
故今本义之序亦今经也奉化邑庠教谕成君矩谓
世之读易者先本义而后传乃独刻本义传于世
钱一本曰朱子于四书集注悔其误已误人不小又
欲更定本义而未能后人以信守朱说为尊事朱子
作易之意
洪常曰周易序次有古经今经之异程子因今经作
传朱子因古经作本义后世以本义附于传而一之
故今本义之序亦今经也奉化邑庠教谕成君矩谓
世之读易者先本义而后传乃独刻本义传于世
钱一本曰朱子于四书集注悔其误已误人不小又
欲更定本义而未能后人以信守朱说为尊事朱子
卷三十一 第 10a 页 WYG0677-0335c.png
此徒以小人之心事朱子耳
郝敬曰朱元晦本义直欲悬空说影俟占者自合究
竟将易作卜筮之书而其说愈隘 又曰元晦以易
道㓗静精微秪可悬空说影不得将人事搭配及作
本义三百八十四爻搭配三百八十四人占者是自背
其说也
吴肃公曰王弼以老庄虚无之学害道之论至淆乱
经文程子一代大儒其著易传曾不之釐正迨朱子
郝敬曰朱元晦本义直欲悬空说影俟占者自合究
竟将易作卜筮之书而其说愈隘 又曰元晦以易
道㓗静精微秪可悬空说影不得将人事搭配及作
本义三百八十四爻搭配三百八十四人占者是自背
其说也
吴肃公曰王弼以老庄虚无之学害道之论至淆乱
经文程子一代大儒其著易传曾不之釐正迨朱子
卷三十一 第 10b 页 WYG0677-0335d.png
始用东莱之说悉复古本名曰本义明初取士以诏
学官永乐儒臣编大全则兼采程朱而书仍弼本惜
乎当时未有能正之者然朱子本义之书自若也至
成化时教谕成矩始刋今易注从朱而书则从弼袭
名为本义其实非朱子之书功令所在家沿户习而
易之古本益废然无有问者矣
顾炎武曰易自伏羲画卦文王作彖辞周公作爻辞
谓之经经分上下二篇孔子作十翼谓之传传分十
学官永乐儒臣编大全则兼采程朱而书仍弼本惜
乎当时未有能正之者然朱子本义之书自若也至
成化时教谕成矩始刋今易注从朱而书则从弼袭
名为本义其实非朱子之书功令所在家沿户习而
易之古本益废然无有问者矣
顾炎武曰易自伏羲画卦文王作彖辞周公作爻辞
谓之经经分上下二篇孔子作十翼谓之传传分十
卷三十一 第 11a 页 WYG0677-0336a.png
篇彖传上下二篇象传上下二篇系辞传上下二篇
文言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各一篇自汉以来为费
直郑玄王弼所乱取孔子之言逐条附于卦爻之下
程正叔传因之及朱元晦本义始依古文洪武初颁
五经天下儒学而易兼用程朱二氏亦各自为书永
乐中修大全乃取朱子卷次割裂附之程传之后其
凡例曰程传本义既已并行而诸家定本又各不同
故今定从程传元本而本义仍以类从是也于是朱
文言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各一篇自汉以来为费
直郑玄王弼所乱取孔子之言逐条附于卦爻之下
程正叔传因之及朱元晦本义始依古文洪武初颁
五经天下儒学而易兼用程朱二氏亦各自为书永
乐中修大全乃取朱子卷次割裂附之程传之后其
凡例曰程传本义既已并行而诸家定本又各不同
故今定从程传元本而本义仍以类从是也于是朱
卷三十一 第 11b 页 WYG0677-0336b.png
子所定之古文乃复混乱彖即文王所系之辞传者
孔子所以释经之辞也后凡言传仿此此乃彖上传
条下义今乃削彖上传三字而附于大哉乾元之下
象者卦之上下两象及两象之六爻周公所系之辞
也乃象上传条下义今乃削象上传三字而附于天
行健之下此篇申彖传象传之意以尽乾坤二卦之
蕴而馀卦之说因可以例推云乃文言条下义今乃
削文言二字而附于元者善之长也之下其彖曰象
孔子所以释经之辞也后凡言传仿此此乃彖上传
条下义今乃削彖上传三字而附于大哉乾元之下
象者卦之上下两象及两象之六爻周公所系之辞
也乃象上传条下义今乃削象上传三字而附于天
行健之下此篇申彖传象传之意以尽乾坤二卦之
蕴而馀卦之说因可以例推云乃文言条下义今乃
削文言二字而附于元者善之长也之下其彖曰象
卷三十一 第 12a 页 WYG0677-0336c.png
曰文言曰字皆朱子所本无复依程传添入后来士
子厌程传之多弃去不读专用本义而大全之本
乃朝廷所颁不敢辄改遂即监板传义之本刋去程
传而以程之次序为朱子次序相传且二百年矣惜乎
朱子定正之书竟不得见于世岂非此经之不幸也夫
黄宗炎曰本义卷首所载蒙杂不伦邵氏先后天
图以外又收乾为天坤为地等八段是京氏易传
之所谓游魂归魂子寅辰午申戌丑卯己未酉亥也
子厌程传之多弃去不读专用本义而大全之本
乃朝廷所颁不敢辄改遂即监板传义之本刋去程
传而以程之次序为朱子次序相传且二百年矣惜乎
朱子定正之书竟不得见于世岂非此经之不幸也夫
黄宗炎曰本义卷首所载蒙杂不伦邵氏先后天
图以外又收乾为天坤为地等八段是京氏易传
之所谓游魂归魂子寅辰午申戌丑卯己未酉亥也
卷三十一 第 12b 页 WYG0677-0336d.png
后世火珠林因之与揲蓍四十九策之法迥乎不同
又不明言其故亦何所取义而赘之于此其六十四
卦歌括及三连六断之类岂可错诸学士简编之内
况又缀以堆积无稽之卦变图误矣
陈廷敬曰程子易传因王弼本未暇更正晁说之考
订古经釐为八卷吕祖谦定为经二卷传十卷朱子
本义从之故朱子曰经则伏羲之画文王周公之辞
也并孔子所作之传十篇凡十二篇中间颇为诸儒
又不明言其故亦何所取义而赘之于此其六十四
卦歌括及三连六断之类岂可错诸学士简编之内
况又缀以堆积无稽之卦变图误矣
陈廷敬曰程子易传因王弼本未暇更正晁说之考
订古经釐为八卷吕祖谦定为经二卷传十卷朱子
本义从之故朱子曰经则伏羲之画文王周公之辞
也并孔子所作之传十篇凡十二篇中间颇为诸儒
卷三十一 第 13a 页 WYG0677-0337a.png
所乱近世晁氏始正其失而未能尽合古文吕氏又
更定著为经二卷传十卷乃复孔氏之旧云按朱子
此言载于本义篇端盖幸古经之复正也明永乐时
修五经大全易则从程传元本而本义则以类从夫
以程子未及更定之经取朱子从古经说易之辞割
裂参错于其间使古经已正而复乱其最缪戾者简
首仍载朱子幸古经复正之说而又不言其从古经
之故是则所谓复孔氏之旧者果安在乎至使前贤
更定著为经二卷传十卷乃复孔氏之旧云按朱子
此言载于本义篇端盖幸古经之复正也明永乐时
修五经大全易则从程传元本而本义则以类从夫
以程子未及更定之经取朱子从古经说易之辞割
裂参错于其间使古经已正而复乱其最缪戾者简
首仍载朱子幸古经复正之说而又不言其从古经
之故是则所谓复孔氏之旧者果安在乎至使前贤
卷三十一 第 13b 页 WYG0677-0337b.png
之意乖刺不明盖于今三百年未有能正之者成化
间奉化学教谕成矩谓世之读易者先本义而后传
遂独刻本义行世今家传户诵者成矩之书也夫朱
子因古经作本义明初以本义参附于传而一之仍
从今经已失朱子之意矣然犹曰未专朱子之书也
今矩所订俨然朱子之书而不考其本末颠错淆乱
则尤为朱子之罪人矣矩之陋无足深责然以一俗
士乱圣经而举世人莫有正之者岂不可慨也哉
间奉化学教谕成矩谓世之读易者先本义而后传
遂独刻本义行世今家传户诵者成矩之书也夫朱
子因古经作本义明初以本义参附于传而一之仍
从今经已失朱子之意矣然犹曰未专朱子之书也
今矩所订俨然朱子之书而不考其本末颠错淆乱
则尤为朱子之罪人矣矩之陋无足深责然以一俗
士乱圣经而举世人莫有正之者岂不可慨也哉
卷三十一 第 14a 页 WYG0677-0337c.png
按程子易传依王辅嗣本朱子本义用吕伯
恭本原不相同自克斋董氏合之移朱子本
以就程子之书明初兼用之取士其后学者
多置程传专主朱义于是姑苏成矩叔度为
奉化教谕削去程传乃不更正以从朱子之
旧当新锓时杨文懿守陈序之有云是编异
朱子元本亦以便士也好事者何容喙哉文
懿盖心非之而不能夺也今用之三百年习
恭本原不相同自克斋董氏合之移朱子本
以就程子之书明初兼用之取士其后学者
多置程传专主朱义于是姑苏成矩叔度为
奉化教谕削去程传乃不更正以从朱子之
旧当新锓时杨文懿守陈序之有云是编异
朱子元本亦以便士也好事者何容喙哉文
懿盖心非之而不能夺也今用之三百年习
卷三十一 第 14b 页 WYG0677-0337d.png
易者茫然不知本义元本若矩者岂非朱子
之罪人与
朱文公易说
二十三卷
存
董真卿曰文公孙鉴子明集语录为易说二十三卷
淳祐壬子序之鉴仕至吏部侍郎湖广总领
杨士奇曰晦庵先生易说二十三卷分为三册先生
之罪人与
朱文公易说
二十三卷
存
董真卿曰文公孙鉴子明集语录为易说二十三卷
淳祐壬子序之鉴仕至吏部侍郎湖广总领
杨士奇曰晦庵先生易说二十三卷分为三册先生
卷三十一 第 15a 页 WYG0677-0338a.png
于易自本义启蒙之外凡杂著及门人所记口授之
言其精义皆在此书盖先生之孙鉴所会粹而学易
之士所不可无者
徐乾学曰文公易说公适孙子明守富川时所辑淳
祐中锓板盖取门人记录问答之语会粹而成多与
本义启蒙相发明大有功于学者嗣后董正叔胡庭
芳董季真各有采辑是为之权舆也
陈氏(淳/)周易讲义
言其精义皆在此书盖先生之孙鉴所会粹而学易
之士所不可无者
徐乾学曰文公易说公适孙子明守富川时所辑淳
祐中锓板盖取门人记录问答之语会粹而成多与
本义启蒙相发明大有功于学者嗣后董正叔胡庭
芳董季真各有采辑是为之权舆也
陈氏(淳/)周易讲义
卷三十一 第 15b 页 WYG0677-0338b.png
三篇
存
陈宓志墓曰先生讳淳字安卿漳之龙溪北溪人淳
熙己酉与计偕嘉定丁丑该除特恩明年授迪功郎
主泉州安溪簿以恩循修职郎
按北溪先生易说一曰原画二曰原辞三曰
原旨
林氏(至/)易裨传
存
陈宓志墓曰先生讳淳字安卿漳之龙溪北溪人淳
熙己酉与计偕嘉定丁丑该除特恩明年授迪功郎
主泉州安溪簿以恩循修职郎
按北溪先生易说一曰原画二曰原辞三曰
原旨
林氏(至/)易裨传
卷三十一 第 16a 页 WYG0677-0338c.png
宋志一卷(通考二卷/外篇一卷)
存
至自序曰易之为道生生而不穷其蓍之卦变皆本
于气数之自然非私智之能及乎昔河南夫子为易
传一书使学者因辞以达义象数之说夫子虽未尝
言亦曰得其义则象数在其中矣今世之言易者往
往喜谈象数或出已智或摭先儒之说牵合傅会似
若可听者然其巧愈甚其失弥远不知易之所谓象
存
至自序曰易之为道生生而不穷其蓍之卦变皆本
于气数之自然非私智之能及乎昔河南夫子为易
传一书使学者因辞以达义象数之说夫子虽未尝
言亦曰得其义则象数在其中矣今世之言易者往
往喜谈象数或出已智或摭先儒之说牵合傅会似
若可听者然其巧愈甚其失弥远不知易之所谓象
卷三十一 第 16b 页 WYG0677-0338d.png
数者初不若是其纷纷也至不佞窃有意于此辄本
之易大传为禆传三篇曰法象曰极数曰观变法象
则本之太极极数则本之天地之数观变则本之蓍
之十有八变是三者大传之中尝言之矣惟其论太
极者惑于四象之说而失卦画之本论天地之数者
惑于图书之文而失参两之宗论揲蓍者惑于挂扐
之间而失阴阳之变今各釐而正之使不失其条理
则知象数皆自然而然果非私智之能及也至于数
之易大传为禆传三篇曰法象曰极数曰观变法象
则本之太极极数则本之天地之数观变则本之蓍
之十有八变是三者大传之中尝言之矣惟其论太
极者惑于四象之说而失卦画之本论天地之数者
惑于图书之文而失参两之宗论揲蓍者惑于挂扐
之间而失阴阳之变今各釐而正之使不失其条理
则知象数皆自然而然果非私智之能及也至于数
卷三十一 第 17a 页 WYG0677-0339a.png
变之说曰反对曰相生曰世应曰互体曰纳甲曰变爻
曰动爻曰卦气谓非易之道则不可谓易尽在于是则
非也要之易道变通不穷得其一端皆足以为说以其
大传未尝有言故亦总其大略以为外篇或曰子之于
易皆本之大传是也而诸儒之说皆略之毋乃自谓是
不韪也盖易虽寓之象数孰知论象数者至大传而无
馀矣凡大传之所不言亦何敢言哉故宁得是不韪而不辞也
陈振孙曰至撰凡三篇曰法象本之太极曰极数本
曰动爻曰卦气谓非易之道则不可谓易尽在于是则
非也要之易道变通不穷得其一端皆足以为说以其
大传未尝有言故亦总其大略以为外篇或曰子之于
易皆本之大传是也而诸儒之说皆略之毋乃自谓是
不韪也盖易虽寓之象数孰知论象数者至大传而无
馀矣凡大传之所不言亦何敢言哉故宁得是不韪而不辞也
陈振孙曰至撰凡三篇曰法象本之太极曰极数本
卷三十一 第 17b 页 WYG0677-0339b.png
之天地之数曰观变本之揲蓍十八变外篇则曰反
对世应互体纳甲卦气之类凡八条
陈泰曰林先生字德久松江府人宋淳熙释褐魁官
至秘书登晦庵朱先生之门是书乃庸田使康公出
授士子今太守刘公命锓于嘉兴郡学传示学者云
赵氏(善佐/)易疑问答
佚
姓谱善佐字佐卿宋室宗子居邵武累官知常德府
对世应互体纳甲卦气之类凡八条
陈泰曰林先生字德久松江府人宋淳熙释褐魁官
至秘书登晦庵朱先生之门是书乃庸田使康公出
授士子今太守刘公命锓于嘉兴郡学传示学者云
赵氏(善佐/)易疑问答
佚
姓谱善佐字佐卿宋室宗子居邵武累官知常德府
卷三十一 第 18a 页 WYG0677-0339c.png
尝受学于张敬夫又从朱元晦游
潘氏(柄/)周易集义
六十四卷
未见
闽书潘柄字谦之侯官人受学朱子有易解尚书解
学者号瓜山先生
何氏(镐/)易集义
佚
潘氏(柄/)周易集义
六十四卷
未见
闽书潘柄字谦之侯官人受学朱子有易解尚书解
学者号瓜山先生
何氏(镐/)易集义
佚
卷三十一 第 18b 页 WYG0677-0339d.png
闽书镐字叔京邵武人潭州善化令学者称台溪先
生有易论语说朱文公称其可传
闽大纪镐龟津先生兑之子以父荫为安溪主簿与
朱子为友后调善化令未至卒
许氏(升/)易解(升闽大/纪作弁)
佚
闽书许升字顺之同安人从朱文公游最早文公称
其恬淡静退无物欲之累所著有孟氏说礼记文解
生有易论语说朱文公称其可传
闽大纪镐龟津先生兑之子以父荫为安溪主簿与
朱子为友后调善化令未至卒
许氏(升/)易解(升闽大/纪作弁)
佚
闽书许升字顺之同安人从朱文公游最早文公称
其恬淡静退无物欲之累所著有孟氏说礼记文解
卷三十一 第 19a 页 WYG0677-0340a.png
易解等书
董氏(铢/)周易师训
未见
董真卿曰铢字叔重槃涧先生饶州德兴人朱子门
人登嘉定戊辰第迪功郎婺州金华尉黄勉斋志其
墓
詹氏(体仁/)周易象数总义
一卷
董氏(铢/)周易师训
未见
董真卿曰铢字叔重槃涧先生饶州德兴人朱子门
人登嘉定戊辰第迪功郎婺州金华尉黄勉斋志其
墓
詹氏(体仁/)周易象数总义
一卷
卷三十一 第 19b 页 WYG0677-0340b.png
佚
真德秀状曰体仁字元善其先固始人迁建之武夷
中进士乙科光宗朝为太常少卿陛对首陈父子至
恩之说以感动上意其略谓易于家人之后次之以
睽睽之上九曰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
之弧匪寇婚媾往遇雨则吉夫疑极而惑凡所见者
皆以为寇而不知实其亲也孔子释之曰遇雨则吉
群疑亡也盖人伦天理有间隔而无断绝方其未通
真德秀状曰体仁字元善其先固始人迁建之武夷
中进士乙科光宗朝为太常少卿陛对首陈父子至
恩之说以感动上意其略谓易于家人之后次之以
睽睽之上九曰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
之弧匪寇婚媾往遇雨则吉夫疑极而惑凡所见者
皆以为寇而不知实其亲也孔子释之曰遇雨则吉
群疑亡也盖人伦天理有间隔而无断绝方其未通
卷三十一 第 20a 页 WYG0677-0340c.png
也堙郁烦愦若不可以终日及其醒然而悟泮然而
释如遇雨焉何其和悦而条畅也官至司农卿
徐氏(侨/)读易记
三卷
佚
王袆曰侨字崇甫义乌人淳熙十四年进士受业朱
子之门累官集英殿修撰以宝谟阁待制致仕卒谥
文清著读易记三卷读诗纪咏一卷
释如遇雨焉何其和悦而条畅也官至司农卿
徐氏(侨/)读易记
三卷
佚
王袆曰侨字崇甫义乌人淳熙十四年进士受业朱
子之门累官集英殿修撰以宝谟阁待制致仕卒谥
文清著读易记三卷读诗纪咏一卷
卷三十一 第 20b 页 WYG0677-0340d.png
刘氏(爚/)易经说
佚
真德秀曰公蚤受学于屏山刘先生籍溪胡先生尽
得义理精微之蕴晦庵朱先生以道德为学者师公
出入其门切磨讲贯者数十年视他从游之士为最
久而所造为独深其学粹然一出于正
闽书爚字晦伯建阳人乾道八年举进士权工部尚
书兼太子右庶子兼讲读晚号云庄居士卒谥文简
佚
真德秀曰公蚤受学于屏山刘先生籍溪胡先生尽
得义理精微之蕴晦庵朱先生以道德为学者师公
出入其门切磨讲贯者数十年视他从游之士为最
久而所造为独深其学粹然一出于正
闽书爚字晦伯建阳人乾道八年举进士权工部尚
书兼太子右庶子兼讲读晚号云庄居士卒谥文简
卷三十一 第 21a 页 WYG0677-0341a.png
江氏(默/)周易训解
六卷
佚
姓谱默字德功崇安人乾道五年进士历安溪光泽
尉后知建宁县尝从朱文公游有易训解四书训诂
各六卷
孙氏(调/)易解
十卷
六卷
佚
姓谱默字德功崇安人乾道五年进士历安溪光泽
尉后知建宁县尝从朱文公游有易训解四书训诂
各六卷
孙氏(调/)易解
十卷
卷三十一 第 21b 页 WYG0677-0341b.png
佚
闽书孙调字和卿福宁州人其学得朱子之传以排
摈佛老推明圣经为本所著易书诗解中庸发题共
五十卷学者称龙坡先生
郑氏(文遹/)易学启蒙或问
佚
闽书郑文遹字成叔福州人嘉泰甲子贡士朱文公
尝命编次丧礼著有易学启蒙或问春秋集解丧礼
闽书孙调字和卿福宁州人其学得朱子之传以排
摈佛老推明圣经为本所著易书诗解中庸发题共
五十卷学者称龙坡先生
郑氏(文遹/)易学启蒙或问
佚
闽书郑文遹字成叔福州人嘉泰甲子贡士朱文公
尝命编次丧礼著有易学启蒙或问春秋集解丧礼
卷三十一 第 22a 页 WYG0677-0341c.png
长编
冯氏(椅/)厚斋易学
宋志五十卷
未见
宋史椅字仪之南康都昌人家居授徒所著易书诗
语孟太极图西铭辑说孝经章句丧礼小学孔子弟
子传读史记及诗文志录合二百馀卷
中兴艺文志宁宗嘉定十年冯椅为辑注辑传外传
冯氏(椅/)厚斋易学
宋志五十卷
未见
宋史椅字仪之南康都昌人家居授徒所著易书诗
语孟太极图西铭辑说孝经章句丧礼小学孔子弟
子传读史记及诗文志录合二百馀卷
中兴艺文志宁宗嘉定十年冯椅为辑注辑传外传
卷三十一 第 22b 页 WYG0677-0341d.png
以程沙随朱文公虽本古易为注犹未及尽正孔传
名义乃改彖曰象曰为赞曰以系辞之卦即为彖系
爻之辞即为象王弼本彖曰象曰乃孔子释彖象与
商飞卿说同又改系辞上下为说卦上中以隋经籍
志有说卦三篇云
董真卿曰按朱子谓彖传释彖辞象传释爻辞系辞
传则通释卦爻之辞故统名曰系辞传恐不可改系
辞传为说卦盖说卦之体乃分别八卦方位与其象
名义乃改彖曰象曰为赞曰以系辞之卦即为彖系
爻之辞即为象王弼本彖曰象曰乃孔子释彖象与
商飞卿说同又改系辞上下为说卦上中以隋经籍
志有说卦三篇云
董真卿曰按朱子谓彖传释彖辞象传释爻辞系辞
传则通释卦爻之辞故统名曰系辞传恐不可改系
辞传为说卦盖说卦之体乃分别八卦方位与其象
卷三十一 第 23a 页 WYG0677-0342a.png
类故得以说卦名之系辞传两篇释卦爻之义例辞
意为多恐不得名之说卦也此足以辨冯氏之非
胡一桂曰冯厚斋讲明夷六五箕子之明夷云箕字
蜀本作其字此继统而当明扬之时之象其指大君
当明扬之时而传之子则其子亦为明夷矣又谓文
王作爻辞移置君象于上六以初登于天后入于地
况明夷之主六五在下而承之明夷之主之子之象
也子继明夷之治利在于贞明不可以复夷也后世
意为多恐不得名之说卦也此足以辨冯氏之非
胡一桂曰冯厚斋讲明夷六五箕子之明夷云箕字
蜀本作其字此继统而当明扬之时之象其指大君
当明扬之时而传之子则其子亦为明夷矣又谓文
王作爻辞移置君象于上六以初登于天后入于地
况明夷之主六五在下而承之明夷之主之子之象
也子继明夷之治利在于贞明不可以复夷也后世
卷三十一 第 23b 页 WYG0677-0342b.png
以其为箕遂傅会于文王与纣事甚至以爻辞为周
公作而非文王盖箕子之囚在文王羑里之后方演
易时箕子之明未夷也李隆山深然其说
何孟春曰厚斋冯氏辑易注本吴斗南颇与朱子异
杨时乔曰汉初得说卦三篇后以上下二篇混作系
辞宋吴仁杰以今系辞上篇为说卦上系辞下篇为
说卦中今说卦为说卦下冯椅易辑如之说卦始全
而以俗所作大象上下者复正为系辞上下于是系
公作而非文王盖箕子之囚在文王羑里之后方演
易时箕子之明未夷也李隆山深然其说
何孟春曰厚斋冯氏辑易注本吴斗南颇与朱子异
杨时乔曰汉初得说卦三篇后以上下二篇混作系
辞宋吴仁杰以今系辞上篇为说卦上系辞下篇为
说卦中今说卦为说卦下冯椅易辑如之说卦始全
而以俗所作大象上下者复正为系辞上下于是系
卷三十一 第 24a 页 WYG0677-0342c.png
辞说卦各复其旧矣
蔡氏(渊/)周易经传训解
四卷
存(止三/卷)
弟沉后序曰圣人以体天地之撰以类万物之情而
与造化并者其功用固无伦也及其至也范围天地
而不过曲成万物而无遗而反有以主乎造物者其
功用之博约道体之精微岂苟简拘泥者所能读哉
蔡氏(渊/)周易经传训解
四卷
存(止三/卷)
弟沉后序曰圣人以体天地之撰以类万物之情而
与造化并者其功用固无伦也及其至也范围天地
而不过曲成万物而无遗而反有以主乎造物者其
功用之博约道体之精微岂苟简拘泥者所能读哉
卷三十一 第 24b 页 WYG0677-0342d.png
汉唐传注者数百家大抵泥于文辞淫于术数杂以
荒唐之说未有真得圣人之心者至皇朝邵子始明
象数之源程子断以义理之正先师文公先生先父
西山先生又推衍以致其极伯氏节斋蚤受是书沉
潜反复积之有年精神之极神明通之著为训解意
言辞象分为四卷数有条目其言平易而精深简洁
而该贯夫深莫深于象数而象数于是而益明微莫
微于义理而义理于是而益著钩深阐微诚若极思
荒唐之说未有真得圣人之心者至皇朝邵子始明
象数之源程子断以义理之正先师文公先生先父
西山先生又推衍以致其极伯氏节斋蚤受是书沉
潜反复积之有年精神之极神明通之著为训解意
言辞象分为四卷数有条目其言平易而精深简洁
而该贯夫深莫深于象数而象数于是而益明微莫
微于义理而义理于是而益著钩深阐微诚若极思
卷三十一 第 25a 页 WYG0677-0343a.png
而后得者自然至于圣人无思之妙凡伏羲之卦文
王之彖周公之象孔子之传如星之陈四面布列旋
绕居仰如日之升大明普照周遍华夷故即卦爻推
其义彖象传辞皆可逆而知之也至于易有太极之
说知至知终之义正直义方之语皆义理之大原为
后学之至要实发前贤之所未发者其书之作也亦
奇矣与学者授受于讲论之间毫分缕析众物之微
超然揭指晓谕使人开心明目获见羲文周公于数
王之彖周公之象孔子之传如星之陈四面布列旋
绕居仰如日之升大明普照周遍华夷故即卦爻推
其义彖象传辞皆可逆而知之也至于易有太极之
说知至知终之义正直义方之语皆义理之大原为
后学之至要实发前贤之所未发者其书之作也亦
奇矣与学者授受于讲论之间毫分缕析众物之微
超然揭指晓谕使人开心明目获见羲文周公于数
卷三十一 第 25b 页 WYG0677-0343b.png
千载之上忘其身世生于数千载之下是以求其书
者日众友人詹枢惧传写之差讹舛之谬故谨录之
以广吾兄之传以予习闻其说俾为序引顾沈小子
何足以发挥而播扬之然书之成也不易读其书者
可以易而得之乎理愈精言愈约惟深味者能得之
不敢僭书之首端附著其说如此以与四方学者共
讲焉庶乎有以得其中之旨趣矣
陈淳曰蔡伯静易解大槩训诂依本义而逐字分析
者日众友人詹枢惧传写之差讹舛之谬故谨录之
以广吾兄之传以予习闻其说俾为序引顾沈小子
何足以发挥而播扬之然书之成也不易读其书者
可以易而得之乎理愈精言愈约惟深味者能得之
不敢僭书之首端附著其说如此以与四方学者共
讲焉庶乎有以得其中之旨趣矣
陈淳曰蔡伯静易解大槩训诂依本义而逐字分析
卷三十一 第 26a 页 WYG0677-0343c.png
觉太细碎 又曰节斋易解虽训诂紬绎详于本义
而义理要归未能远脱王韩老庄之见
王应麟曰离九三鼓缶而歌蔡伯静解云当哀而乐
也大耋之嗟当乐而哀也盛衰之道天之常也君子
之心顺其常而已不乐则哀皆为其动心而失其常
者故凶此说长于古注
董真卿曰渊字伯静号节斋建安人西山文节公长
子也其书经二篇以孔子大象置逐卦辞之下彖传
而义理要归未能远脱王韩老庄之见
王应麟曰离九三鼓缶而歌蔡伯静解云当哀而乐
也大耋之嗟当乐而哀也盛衰之道天之常也君子
之心顺其常而已不乐则哀皆为其动心而失其常
者故凶此说长于古注
董真卿曰渊字伯静号节斋建安人西山文节公长
子也其书经二篇以孔子大象置逐卦辞之下彖传
卷三十一 第 26b 页 WYG0677-0343d.png
又置大象之后小象置各爻辞之后皆低一字以别
卦爻辞系辞文言说卦序卦杂卦亦低一字书又有
卦爻辞旨论六十四卦大义易象意言杂论卦爻十
翼象数馀论杂论易大义开禧乙丑自序
易象意言 卦爻辞旨 大传易说 象数馀论 古
易叶韵
俱佚
叶氏(味道/)周易会通
卦爻辞系辞文言说卦序卦杂卦亦低一字书又有
卦爻辞旨论六十四卦大义易象意言杂论卦爻十
翼象数馀论杂论易大义开禧乙丑自序
易象意言 卦爻辞旨 大传易说 象数馀论 古
易叶韵
俱佚
叶氏(味道/)周易会通
卷三十一 第 27a 页 WYG0677-0344a.png
佚
闽书叶味道初名贺孙以字行更名味道其先括苍
人居建阳之后山师事朱文公嘉定十三年进士太
学博士兼崇政殿说书迁秘书省著作佐郎卒谥文
修所著有四书说大学讲义易会通
戴诜曰一统志温州有叶味道处州有叶贺孙皆朱
子门人而事业微有不同盖本一人误析而为二也
戴氏(蒙/)易说
闽书叶味道初名贺孙以字行更名味道其先括苍
人居建阳之后山师事朱文公嘉定十三年进士太
学博士兼崇政殿说书迁秘书省著作佐郎卒谥文
修所著有四书说大学讲义易会通
戴诜曰一统志温州有叶味道处州有叶贺孙皆朱
子门人而事业微有不同盖本一人误析而为二也
戴氏(蒙/)易说
卷三十一 第 27b 页 WYG0677-0344b.png
佚
温州府志戴蒙字养伯永嘉人更名野中绍兴庚戌
榜进士调丽水尉弃官从朱子于武夷寻以原名复
官
吴氏(昶/)易论
佚
程敏政曰淳熙丙申文公以扫墓归婺源先生率先
执经馆下久之伪学党作弟子多更名他师而先生
温州府志戴蒙字养伯永嘉人更名野中绍兴庚戌
榜进士调丽水尉弃官从朱子于武夷寻以原名复
官
吴氏(昶/)易论
佚
程敏政曰淳熙丙申文公以扫墓归婺源先生率先
执经馆下久之伪学党作弟子多更名他师而先生
卷三十一 第 28a 页 WYG0677-0344c.png
徒步走寒泉精舍就正所学文公深嘉之先生所著
有易论及书说八十卷
戴诜曰昶字叔夏号友堂休宁人朱子门人所著有
易论书说
林氏(学蒙/)易解
佚
姓谱林学蒙一名羽字正卿永福人从朱文公学因
筑室龙门庵讲明道德性命之旨乡人师之
有易论及书说八十卷
戴诜曰昶字叔夏号友堂休宁人朱子门人所著有
易论书说
林氏(学蒙/)易解
佚
姓谱林学蒙一名羽字正卿永福人从朱文公学因
筑室龙门庵讲明道德性命之旨乡人师之
卷三十一 第 28b 页 WYG0677-0344d.png
陈氏(文蔚/)易传
佚
张时雨曰克斋先生名文蔚字方卿信州上饶人因
同乡余正叔得师朱子其学以求诚为本以躬行实
践为事著书立言俱得朱子旨趣隐居丘园累徵不
仕
经义考卷三十一
佚
张时雨曰克斋先生名文蔚字方卿信州上饶人因
同乡余正叔得师朱子其学以求诚为本以躬行实
践为事著书立言俱得朱子旨趣隐居丘园累徵不
仕
经义考卷三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