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卷五 第 1a 页 WYG0677-005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义考卷五
          翰林院检讨朱彝尊撰
   易(四/)
竹书易经
  五篇
   佚
 晋书太康二年汲郡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墓或言安
卷五 第 1b 页 WYG0677-0050b.png
 釐王冢得竹书数十车其易经二篇与周易上下经
 同易繇阴阳二篇与周易略同繇辞则异卦下易经
 一篇似说卦而异
 杜预曰汲郡汲县有发旧冢者大得古书周易上下
 篇与今正同别有阴阳说而无彖象文言系辞疑于
 时仲尼造之于鲁尚未播之于远国也
竹书公孙氏(段/)邵氏(陟/)论易
  二篇
卷五 第 2a 页 WYG0677-0051a.png
   佚
 晋书竹书公孙段二篇公孙段与邵陟论易
卜子(商/)易传伪本
  隋志二本(唐志同中经簿四卷七录六卷释文/序录三卷国史志中兴书目十卷)
   佚(今存别本/十一卷)
 家语卜商卫人字子夏好论精微时人无以尚之
 刘歆曰汉兴韩婴传
 荀勖曰丁宽所作
卷五 第 2b 页 WYG0677-0051b.png
 张璠曰或馯臂子弓所作薛虞记(陆德明曰虞/不详何许人)
 唐会要开元七年三月六日诏子夏易传近无习者
 令儒官详定四月七日刘知几议曰按汉志易有十
 三家而无子夏作传者至梁阮氏七录始有子夏易
 六卷或云韩婴作或云丁宽作然据汉书韩易二
 篇丁易八篇求其符会则事殊隳刺者矣夫以东鲁
 服膺文学与子游同列西河告老名行将夫子连踪
 而岁越千龄时经百代其所著述沉翳不行岂非后
卷五 第 3a 页 WYG0677-0051c.png
 来假凭先哲亦犹石崇谬称阮籍郑璞滥名周宝必
 欲行用深以为疑司马贞议曰按刘向七略有子夏
 易传但此书不行已久今所存多失真本又荀勖中
 经簿云子夏传四卷或云丁宽所作是先达疑非子
 夏矣又隋书经籍志云子夏传残阙梁六卷今二卷
 知其书错谬多矣又王俭七志引刘向七略云易传
 子夏韩氏婴也今题不称韩氏而载薛虞记又今秘
 阁有子夏传薛虞记其质觕略旨趣非远无益后学
卷五 第 3b 页 WYG0677-0051d.png
 不可将帖正经五月五日诏子夏传逸篇令帖易者
 停
 崇文总目此书篇第略依王氏决非卜子夏之文又
 其言近而不笃然学者尚异颇传习之
 国史志子夏易传假托真子夏传一行所论定然残
 阙
 中兴书目按隋志周易二卷魏文侯师卜子夏传残
 阙唐志卜商传二卷今乃十卷考陆德明音义所引
卷五 第 4a 页 WYG0677-0052a.png
 与今本间有合者若云地得水而柔水得地而流故
 曰比今本作地藏水而泽水得地而安但小异尔至
 束帛戋戋作残残又云五匹为束三玄二纁象阴阳
 今本并无此文盖后人附益者多
 孙坦曰世有子夏易传以为亲得孔子之蕴观其辞
 略而不粹间或取左氏春秋传语證之晚又得十八
 占称夫子则曰县官尝疑汉杜子夏之学及读杜传
 见引明𡰥对策疑始释然不然班固序儒林何以言
卷五 第 4b 页 WYG0677-0052b.png
 易始于商瞿子木而遽遗卜商也哉
 程伯子曰子夏易虽非卜商作必非杜子夏所能为
 必得于师传也
 晁说之曰古今咸谓子夏受于孔子而为易传然太
 史公刘向父子班固皆不论著唐刘子玄知其伪矣
 书不传于今今号为子夏传者唐张弧之易也弧唐
 大理评事亦不详何时人
 晁公武曰子夏传唐艺文志已亡今此书约王弼注
卷五 第 5a 页 WYG0677-0052c.png
 为之者止杂卦
 洪迈曰孔子弟子惟子夏于诸经独有书虽传记杂
 言未可尽信然要为与他人不同矣于易则有传于
 诗则有序而毛诗之学子夏授高行子四传而至小
 毛公或云传曾申五传而至大毛公于礼则有仪礼
 丧服传一篇于春秋所云不能赞一辞盖亦尝从事
 于斯矣公羊高实受之于子夏榖梁赤者风俗通亦
 云子夏门人于论语则郑康成以为仲弓子夏等所
卷五 第 5b 页 WYG0677-0052d.png
 撰定也后汉徐防上疏云诗书礼乐定自孔子发明
 章句始于子夏斯其證云
    按洪氏申明子夏传经之功可谓得其要矣
    韩非子自孔子之死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
    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
    有仲良氏之儒有公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
    儒而子夏之门人若高行子曾申公羊高榖
    梁赤传诗及春秋者反不与焉不得其解也
卷五 第 6a 页 WYG0677-0053a.png
 程迥曰子夏易传京房为之笺先儒疑非卜商也近
 世有陋儒用王弼本为之注鄙浅之甚亦托云子夏
 凡先儒所引子夏传此本皆无之熙宁中房审权萃
 训诂百家凡称子夏者乃取后赝本
 吕祖谦曰崇文总目剟去子夏名以祛误惑最为有
 理
 陈振孙曰子夏易传陆德明李鼎祚亦时称引考汉
 志初无此书其经文彖象爻辞相错正用王弼本决
卷五 第 6b 页 WYG0677-0053b.png
 非汉世书以德明所引求之今传皆无有岂惟非汉
 世书亦非隋唐所传书矣
 章如愚曰子夏易传窃意非古所传观其书不依古
 易经次乃遵费氏郑氏王氏所合彖象文言于爻下
 而传之
 赵汝梅曰易家有子夏传先儒多引以断疑虽于其
 书不于其人然亦不容不辨盖由隋志以为卜商故
 后人承而弗察信之者以为京房为之笺疑之者以
卷五 第 7a 页 WYG0677-0053c.png
 为近世人以王弼本冒为之传世有两书今观诸儒
 所用二书中语皆不类洙泗气象纵微后人冒作亦
 决非卜商之书孙坦疑子夏传为杜子夏之学按杜
 钦杜邺与邓彭祖王商万章禽庆皆字子夏二杜于
 易未闻师授孙氏之论尚为可疑惟彭祖传梁丘之
 学如以子夏为彭祖犹有彷佛以为钦邺则无所依
 据
 王应麟曰帝乙归妹子夏传谓汤之归妹也京房载
卷五 第 7b 页 WYG0677-0053d.png
 汤嫁妹之辞曰无以天子之尊而乘诸侯无以天子
 之富而骄诸侯阴之从阳女之顺夫本天地之义也
 往事尔夫必以礼义荀爽对策引帝乙归妹言汤以
 娶礼归其妹于诸侯也张说鄎国公主铭云帝唐降
 女天乙归妹
 何乔新曰子夏之易不依古易篇次而遵费氏则为
 后人之假托可见
    按子夏易传见于隋经籍志止二卷释文序
卷五 第 8a 页 WYG0677-0054a.png
    录止三卷尔至宋中兴书目益为十卷而今
    本多至十一卷不独篇第悉依王弼并其本
    亦无异辞考陆氏释文所引如屯六二乘马
    班如乘音绳班如相牵不进貌比传地得水
    而柔水得地而流故小畜九五有孚挛如挛
    作恋思也上九月几望作近望履九四愬愬
    恐惧貌泰六四翩翩轻举貌上六城复于隍
    作堭大有九四匪其彭作旁谦卦作嗛云嗛
卷五 第 8b 页 WYG0677-0054b.png
    谦也豫六三旴作纡九四盍簪疾也噬嗑九
    四胏作脯贲六五束帛戋戋作残残传云五
    匹为束三玄二纁象阴阳复上六有灾𤯝传
    云伤害曰灾妖祥曰𤯝颐六二拂经作弗云
    辅弼也六四逐逐作攸攸坎上六寘于丛棘
    寘作湜离六五戚作磩咨惭也咸初六拇作
    遁上九传云肥饶裕晋九四鼫鼠作硕明
    夷六二夷于左股用拯马壮吉夷作睇传云
卷五 第 9a 页 WYG0677-0054c.png
    旁视曰睇拯作抍暌六二其牛掣作契传云
    一角仰也夬九四牵作掔姤初六柅作鑈九
    五包作苞困九四徐徐作荼荼传云内不定
    之意井九二鲋传谓虾蟆六四井甃传云修
    治也丰九三沛传云小也沬传云星之小者
    旅九四资斧作齐斧既济六二茀作髴六四
    繻有衣袽繻作□袽作茹今文皆不然又王
    氏困学纪闻引泰六五传云汤之归妹也今
卷五 第 9b 页 WYG0677-0054d.png
    亦无之且书中引周礼春秋传其伪不待攻
    而自破矣
    又按孙坦疑是杜邺徐几赵汝梅疑是邓彭
    祖盖两人俱字子夏也然绎其文义总不类
    汉人文字并不类唐人文字谓为张弧所作
    恐非今本
周易子夏十八章伪本
  一卷(崇文总目三卷/)
卷五 第 10a 页 WYG0677-0055a.png
   佚
    按绍兴阙书目亦有之五行家言托名子夏
    尤不伦矣
汉淮南王刘(安/)道训
  汉志二篇(刘向别录七/略作十二篇)
   佚
 刘向曰九师道训者淮南王安所造王聘善为易者
 九人从之采获故中书著为淮南九师书
卷五 第 10b 页 WYG0677-0055b.png
 王通曰九师兴而易道微
 洪迈曰寿春有八公山正安所延致客之所传记不
 见姓名而高诱序以为苏飞李尚左吴田由雷被毛
 被伍被晋昌等八人
 何乔新曰九师之易王通以为易道因之而微则无
 资于圣经可知
    按陆氏释文于需蛊遁损诸卦其所引称师
    者当即九师本而鸿烈解引易曰剥之不可
卷五 第 11a 页 WYG0677-0055c.png
    遂尽也故受之以复此则道训之序卦传文
    矣
田氏(何/)易传
   佚
 汉书自鲁商瞿子木受易孔子以授鲁桥庇子庸子
 庸授江东馯臂子弓子弓授燕周丑子家子家授东
 武孙虞子乘子乘授齐田何子庄何以齐田徙杜陵
 号杜田生
卷五 第 11b 页 WYG0677-0055d.png
 崇文总目田何之易卦象爻彖与文言说卦等离为
 十二篇而自为章句易之本经也
 晁说之曰商瞿受易孔子五传而至田何汉之易书
 盖自田何始何而上未尝有书
王氏(同/)易传
  汉志二篇
   佚
 汉书杜田生授东武王同子中洛阳周王孙丁宽齐
卷五 第 12a 页 WYG0677-0056a.png
 服生同授淄川杨何齐即墨成广川孟但鲁周霸莒
 衡胡临淄主父偃
 皇甫谧曰自孔子授易五传至田何何以授弟子东
 武王同子中
 晁说之曰易家著书自王同始
周氏(王孙/)易传
  汉志二篇
   佚
卷五 第 12b 页 WYG0677-0056b.png
 汉书丁宽至洛阳从周王孙受古义号周氏传
丁氏(宽/)易传
  汉志八篇
   佚
 汉书儒林传宽字子襄梁人从田何受易复从周王
 孙受古义景帝时为梁孝王将军距吴楚号丁将军
 作易说三万言训故举大义而已今小章句是也宽
 授同郡砀田王孙王孙授施雠孟喜梁丘贺由是易
卷五 第 13a 页 WYG0677-0056c.png
 有施孟梁丘之学 又曰丁宽易家之始师
 胡一桂曰宽师田何而复师其同门之友以受古义
 可谓见善如不及者矣然所谓易说三万言不过训
 故大义又曰小章句窃意其学只是文义章句象数
 之学恐非所及也
 何乔新曰丁宽作易说三万言而训诂之学兴
服氏(光/)易传
  汉志二篇
卷五 第 13b 页 WYG0677-0056d.png
   佚
 汉书儒林传曰王同周王孙丁宽齐服生皆著易传数篇
杨氏(何/)易传
  汉志二篇
   佚
 史记杨何以易徵官至中大夫齐人即墨成以易至
 城阳相广川人孟但以易为太子门大夫鲁人周霸
 莒人衡胡临淄人主父偃以易至二千石然要言易
卷五 第 14a 页 WYG0677-0057a.png
 者本于杨何之家
 汉书杨何字叔元菑川人元光中徵为大中大夫
 晁说之曰易得立学官自杨何始所谓易杨者是也
韩氏(婴/)易传
  汉志二篇
   佚
 汉书韩婴燕人孝文时为博士景帝时至常山太傅
 婴言诗亦以易授人推易意而为之传燕赵间好诗
卷五 第 14b 页 WYG0677-0057b.png
 故其易微惟韩氏自传之孝宣时涿郡韩生其后也
 以易徵待诏殿中曰所受易即先大夫所传也尝受
 韩诗不如韩氏易深太傅故专传之
 王应麟曰盖宽饶受韩氏易其上封事引韩氏易传
 言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
施氏(雠/)周易章句
  汉志二篇
   佚
卷五 第 15a 页 WYG0677-0057c.png
 汉书施雠字长卿沛人从田王孙受易拜博士甘露
 中与五经诸儒杂论同异于石渠阁雠授张禹琅琊
 鲁伯禹授淮阳彭宣沛戴崇子平鲁伯授太山毛莫
 如少路琅琊邴丹曼容繇是施家有张彭之学
 隋书施氏易亡于西晋
    按施氏易见于后汉书者沛人戴宾以授陈
    留刘昆桓公又广汉景鸾亦受施易
孟氏(喜/)周易章句
卷五 第 15b 页 WYG0677-0057d.png
  汉志二篇(梁七录十卷隋书八卷释文/序录十卷新旧唐书志同)
   佚
周易灾异
  汉志十一篇又六十六篇(盖合京/房言之)
   佚
 汉书孟喜字长卿东海兰陵人从田王孙受易举孝
 廉为郎曲台署长病免为丞相掾喜授同郡白光少
 子沛翟牧子兄繇是有翟孟白之学
卷五 第 16a 页 WYG0677-0058a.png
 陆德明曰无上经七录云又下经无旅至节无上系
 隋书孟氏京氏有书无师
 释一行曰十二月卦出于孟氏章句其说易本于气
 而后以人事明之
 王应麟曰许氏说文称易孟氏其文多异
 胡一桂曰孟既师田又不择所从复受之于赵赵死
 而遂倍之以至不见信于友不获用于上亦其宜矣
    按许氏说文解字序言易称孟氏则所引皆
卷五 第 16b 页 WYG0677-0058b.png
    孟氏易也其与今文异者如夕惕若厉无咎
    作夕惕若夤(句/)泣涕涟如涟作㦁再三渎作
    黩以往吝作遴履虎尾愬愬终吉愬愬作虩
    虩下有恐惧二字百榖草木丽乎土作䕻于
    地日昃之离昃作罔孚裕无咎罔作有其
    牛掣作觢天且劓作劓君子豹变其文蔚也
    蔚作斐用拯马壮吉拯作抍无用字繻有衣
    袽繻作需袽作絮夫乾确然确作鹤服牛乘
卷五 第 17a 页 WYG0677-0058c.png
    马服作重门击柝作柝天地絪缊作壹㚃
    杂而不越作莫暵乎火作离为的颡的作
    馰为黔喙之属无之属字又如孰饪(句/)埶□
    (句/)地可观者莫可观于木则今本无是文不
    知当日何所属也又按陆氏释文孟氏易咸
    其辅颊舌颊作侠晋卦作齐惩忿窒欲作恎
    浴偏辞也作遍辞日中则昃作稷阒其无人
    阒作窒隤然作退然大宝作保包牺作伏戏
卷五 第 17b 页 WYG0677-0058d.png
    皆与今文异
    又按东汉之为孟氏易者南阳洼丹子玉中
    山觟阳鸿孟孙广汉任安定祖
梁丘氏(贺/)周易章句
  汉志二篇
   佚
 汉书梁丘贺字长翁琅琊诸人为武骑从太中大夫
 京房受易(颜师古曰别一京/房非焦延寿弟子)房者淄川杨何弟子也
卷五 第 18a 页 WYG0677-0059a.png
 房出为齐郡太守贺更事田王孙宣帝时闻京房为
 易明求其门人得贺贺时为都司空令坐事论免为
 庶人待诏黄门数入说教侍中以召贺贺入说上善
 之以为郎贺以筮有应繇是近幸为大中大夫给事
 中至少府贺传子临临代五鹿充宗君孟为少府充
 宗授平陵士孙张仲方沛邓彭祖子夏齐衡咸长宾
 繇是梁丘有士孙邓衡之学
 隋书梁丘易亡于西晋
卷五 第 18b 页 WYG0677-0059b.png
 洪迈曰晋永嘉之乱梁丘之易亡
 胡一桂曰梁丘初师京房后虽更事田王孙卒以京
 显至其子临专行京法可见也再传而五鹿结党小
 人兼官受讥三传而衡咸为莽讲学大夫梁氏易至
 此扫地矣
 董真卿曰商瞿受易孔子传至田何又传至施孟梁
 丘为最著乃古易也又转而为费直则今易权舆矣
 若是则施孟梁丘之后正古今易因革之一会也
卷五 第 19a 页 WYG0677-0059c.png
    按东汉之为梁丘易者代郡范升辨卿升上
    疏曰臣与博士梁恭山阳太守吕羌俱修梁
    丘易又京兆杨政子行颍川张兴君上亦传
    其学
五鹿氏(充宗/)周易略说
  汉志三篇
   佚
 汉书少府五鹿充宗(字君/孟)贵幸为梁丘易自宣帝时
卷五 第 19b 页 WYG0677-0059d.png
 善梁丘氏说元帝好之欲考其异同令充宗与诸易
 家论充宗乘贵辩口诸儒莫能与抗
 汉纪元帝时五鹿充宗与石显皆贵幸治梁丘易帝
 令诸易家考合异同充宗乘贵口辨诸儒莫敢与抗
 皆称疾不会有荐朱云能说易者云摄齐升堂抗辞
 而请音动左右既论连折充宗诸儒为之语曰五鹿
 岳岳朱云折其角
 张华曰五鹿充宗受易于弘成子成子少时尝有人
卷五 第 20a 页 WYG0677-0060a.png
 过之授以文石大如燕卵成子吞之遂大明悟为天
 下通儒成子后病吐出此石以授充宗又为硕学也
 
 
 
 
 
 
卷五 第 20b 页 WYG0677-0060b.png
 
 
 
 
 
 
 
 经义考卷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