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卷四 第 1a 页 WYG0674-058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直斋书录解题卷四   宋 陈振孙 撰
  正史类
史记一百三十卷
 汉太史令夏阳司马迁子长撰宋南中郎参军河东
 裴骃集注案班固云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
 述楚汉春秋接其后事迄于大汉斯以勤矣十篇缺
 有录亡书张晏曰迁没之后亡景武纪礼乐兵书汉
卷四 第 1b 页 WYG0674-0587b.png
 兴将相年表三王世家日者龟筴传靳歙傅宽列传
 元成之间褚先生补作武纪三王世家日者龟筴传
 (案原本脱元成以下二十/字今据文献通考补入)言辞鄙陋非迁本意也颜
 师古曰本无兵书张说非也今案此十篇者皆具在
 褚所补武纪全写封禅书三王世家但述封拜策书
 二列传皆猥酿不足道而其馀六篇景纪最疏略礼
 乐书誊荀子礼论河间王乐记傅靳列传与汉书同
 而将相年表迄鸿嘉则未知何人所补也褚先生者
卷四 第 2a 页 WYG0674-0588a.png
 名少孙裴骃即注三国志松之之子也始徐广作史
 记音义骃本之以成集解窃尝谓著书立言述旧易
 作古难六艺之后有四人焉摭实而有文采者左氏
 也凭虚而有理致者庄子也屈原变国风雅颂而为
 离骚及子长易编年而为纪传皆前未有其比后可
 以为法非豪杰特起之士其孰能之
汉书一百卷
 汉尚书郎扶风班固孟坚撰唐秘书监京兆颜师古
卷四 第 2b 页 WYG0674-0588b.png
 注本传称字籀恐当名籀而以字行也固父彪叔皮
 以司马氏史记太初以后阙而不录故作后传数十
 篇固以所续未详探撰前纪缀集所闻以为汉书起
 高祖终孝平王莽之诛二百三十年为春秋考纪表
 志传凡百篇自永平受诏至建初中乃成案班昭传
 云八表并天文志未竟而卒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
 踵成之今中兴书目以为章帝时非也固坐窦宪死
 永元初不在章帝时师古以太子承乾之命总先儒
卷四 第 3a 页 WYG0674-0588c.png
 注解服虔应劭而下二十馀人删繁补略裁以己说
 遂成一家世号杜征南颜监为左氏班氏忠臣
后汉书九十卷
 宋太子詹事顺阳范蔚宗撰唐章怀太子贤注案唐
 艺文志为后汉史者有谢承薛莹司马彪刘义庆华
 峤谢沈袁山松七家其前又有刘珍等东观记至蔚
 宗乃删取众书为一家之作其自视甚不薄谓诸传
 序论精意深旨实天下之奇作然颇有略取前人旧
卷四 第 3b 页 WYG0674-0588d.png
 文者注中亦著其所从出至于论后有赞尤自以为
 杰思殆无一字虚设自今观之几于赘矣蔚宗父泰
 祖宁皆为时名臣蔚宗乃以怨望反逆至于灭族其
 与迁固之人祸天刑不侔矣然则岂作史之罪哉十
 志未成而诛为谢俨蜡以覆车故惟存纪传贤高宗
 太子招集诸儒庶子张大安洗马刘讷言等共为之
 注贤坐明崇俨得罪武后废死大安讷言亦流贬
续后汉书四十二卷
卷四 第 4a 页 WYG0674-0589a.png
 庐陵贡士萧常撰(案原本脱此句今/据文献通考校补)周益公序云曹
 氏代汉名禅实篡特新莽之流亚丕方登禅坛自形
 舜禹之言固不敢欺其心矣今隔千载好恶岂复相
 沿而苏轼记王彭之说以为途人谈三国时事儿童
 听者闻刘败则颦蹙闻曹败则称快遂谓君子小人
 之泽百世不斩兹岂人力强致也欤(案通考此上/序语节去)
 寿身为蜀人徒以仕屡见黜父又为诸葛亮所髡于
 刘氏君臣不能无憾著三国志以魏为帝而指汉为
卷四 第 4b 页 WYG0674-0589b.png
 蜀与孙氏俱谓之主设心已偏故凡当时祫祭高帝
 以下昭穆制度皆略而弗书方且乞米于人欲为佳
 传私意如此史笔可知矣其死未几习凿齿作汉晋
 春秋起汉光武终晋悯帝以蜀为正魏为篡谓汉亡
 仅一二年则已为晋炎兴之名天实命之是盖公论
 也然五十四卷徒见于唐艺文志及本朝太平御览
 之目逮仁宗时修崇文总目其书已逸或谓世亦有
 之而未之见也幸晋史载所著论(案原本此下不载/系以随斋批注盖)
卷四 第 5a 页 WYG0674-0589c.png
 (有脱误今据文献通考/所存周平园序校补)千三百馀言大旨昭然刘知
 几史通云备王道则曹逆而刘顺本朝欧阳修论正
 统而不黜魏其宾客章望之著明统论非之见于国
 史近世张栻经世纪年直以先主上继献帝为汉而
 附魏吴于下皆是物也今庐陵贡士萧常潜心史学
 谓古以班史为汉书范史为后汉书乃起昭烈章武
 元年辛丑尽后主(案通考作少/帝今校改)炎兴元年癸未为续
 后汉书既正其名复择注文之善者并书之积勤二
卷四 第 5b 页 WYG0674-0589d.png
 十年成帝纪年表各二卷列传十八卷吴载纪十一
 卷魏载纪九卷别为音义四卷惜乎寿疏略于前使
 不得追记英贤宪章于后以释裴松之之遗恨也
后汉志三十卷
 晋秘书监河内司马彪绍统撰梁剡令平原刘昭宣
 卿补注蔚宗本书隋唐志皆九十七卷今书纪传共
 九十卷盖未尝有志也刘昭所注乃司马彪续汉书
 之八志尔序文固云范志今阙乃借旧志注以补之
卷四 第 6a 页 WYG0674-0590a.png
 其与范氏纪传自别为一书其后纪传孤行而志不
 显至本朝乾兴初判国子监孙奭始建议校勘但云
 补亡补阙而不著其为彪书也馆阁书目乃直以百
 二十卷并称蔚宗撰益非是今考章怀注所引称续
 汉志者文与今志同信其为彪书不疑彪晋宗室高
 阳王睦之长子多所著述注庄子及九州春秋之类
 是也
三国志六十五卷
卷四 第 6b 页 WYG0674-0590b.png
 晋治书侍御史巴西陈寿承祚撰宋中书侍郎河东
 裴松之世期注寿书初成时人称其善叙事张华尤
 善之然乞米作佳传以私憾毁诸葛亮父子难乎免
 物议矣王通谓寿有志于史依大义而黜异端然要
 为率略松之在元嘉时承诏为之注鸠集传记增广
 异闻大抵本书固率略而注又繁芜要当会通裁定
 以成一家而未有奋然以为已任者丰祐间南丰吕
 南公锐意为之题其斋曰衮斧书垂成而死遂弗传
卷四 第 7a 页 WYG0674-0590c.png
 又绍兴间吴兴郑知几维心尝为之乡里前辈多称
 其善而书亦不传近永康陈亮亦颇有意焉仅成论
 赞数篇见集中而书实未尝修也
晋书一百三十卷
 唐宰相房玄龄等修题御撰案唐艺文志为晋书者
 有王隐虞预臧荣绪谢灵运干宝等诸家太宗以为
 未善命玄龄修之与其事者褚遂良许敬宗令狐德
 棻李延寿敬播赵宏智等二十人(案新唐书艺文志/预修晋书者有房)
卷四 第 7b 页 WYG0674-0590d.png
 (玄龄褚遂良许敬宗来济陆元仕刘子翼令狐德棻/李义甫薛元超上官仪崔行功李淳风辛丘驭刘引)
 (之阳仁卿李延寿张文恭敬播李安期李怀/俨赵宏智等二十一人此书云二十人误)宣武纪
 题其陆机王羲之传论太宗自为之故称制曰而总
 书曰御撰其凡例则发于敬播云
宋书一百卷
 齐太子家令吴兴沈约休文撰约永明中兼著作郎
 被𠡠撰本何承天山谦之苏宝生所撰至徐爰勒为
 一史起义熙迄大明自永光以来阙而不录今新史
卷四 第 8a 页 WYG0674-0591a.png
 始义熙终升明三年本纪列传七十卷志三十卷独
 阙到彦之传馆阁书目谓其志兼载魏晋失于限断
 揆以班马史体未足为疵至其所创符瑞一志不经
 且无益其赘甚矣约后入梁为仆射侍中
齐书五十九卷
 梁吴兴太守萧子显景阳撰本传称六十卷子显者
 齐豫章王嶷之孙也
梁书五十六卷
卷四 第 8b 页 WYG0674-0591b.png
 唐宏文馆学士京兆姚思廉撰思廉名简以字行
陈书三十六卷
 姚思廉撰初思廉父察尝修梁陈二史未成以属思
 廉后受诏与魏徵共撰思廉采谢炅顾野王等诸书
 综括为二史以卒父业
后魏书一百三十卷
 北齐中书令兼著作郎钜鹿魏收伯起撰始魏初邓
 彦海撰代记十馀卷其后崔浩典史为编年体李彪
卷四 第 9a 页 WYG0674-0591c.png
 始分作纪表志传收搜采遗亡缀续后事备一代史
 籍上之时论言收著史不平诏与诸家子孙共加论
 讨前后诉者百有馀人众口諠然号为秽史仆射杨
 愔高德正与收皆亲抑塞诉辞遂不复论今纪阙二
 卷传阙二十二卷又三卷不全志阙天象二卷收既
 以史招怨齐亡之岁竟遭发冢弃骨之祸隋文帝命
 魏澹等更撰魏书九十二卷(案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俱一百七卷)
 以西魏为正东为伪义例简要唐志又有张太素后
卷四 第 9b 页 WYG0674-0591d.png
 魏书一百卷今皆不传而收书独行中兴书目谓所
 阙太宗纪以澹书补之阙志以太素书补之二书既
 亡惟此纪志独存不知何据也(案宋史存澹纪一卷/太素天文志二卷)
北齐书五十卷
 唐中书舍人定武李百药重规撰百药父德林先已
 创纪传诸篇百药因父业受诏成之
后周书五十卷
 唐秘书监华原令狐德棻撰初德棻武德中建言近
卷四 第 10a 页 WYG0674-0592a.png
 代无正史诏德棻及诸臣论撰历年不能就罢之贞
 观二年复诏撰定议者以魏有收澹二家书为已详
 唯五家史当立德棻与岑文本崔仁师次周史李百
 药次齐史姚思廉次梁陈史魏徵次隋史房元龄总
 监而修撰之原自德棻发之
隋书八十五卷
 唐秘书监魏徵颜师古等撰其十志高宗时始成上
 总梁陈齐周之事俗号五代志
卷四 第 10b 页 WYG0674-0592b.png
唐书二百卷
 五代晋宰相涿郡刘煦等撰
新唐书二百二十五卷(案曾公亮进新唐书表及文献/通考郑樵通志所著卷并与此)
 (同惟宋史艺文志作二百五十五卷于李绘补/注者仍作二百二十五卷其互异所由不可考)
 翰林学士庐陵欧阳修永叔端明殿学士安陆宋祁
 子京撰初庆历中诏王尧臣张方平等刊修久而未
 就至和初乃命修为纪志祁为列传范镇王畴宋敏
 求吕夏卿刘羲叟同编修嘉祐五年上之凡废传六
卷四 第 11a 页 WYG0674-0592c.png
 十一增传三百三十一志三表四故其进书上表曰
 其事则增于前其文则省于旧第赏增秩训词刘敞
 原父所作最为古雅曰古之为国者法后王为其近
 于已制度文物可观故也唐有天下且三百年明君
 贤臣相与经营扶持之其盛德显功美政善谋固已
 多矣而史官非其人记述失序使兴坏成败之迹晦
 而不章朕甚恨之肆择廷臣笔削旧书勒成一家具
 官欧阳修宋祁创立统纪裁成大体范镇王畴宋敏
卷四 第 11b 页 WYG0674-0592d.png
 求等网罗遗逸厥协异同凡十有七年大典乃立闳
 富精覈度越诸子矣校雠有功朕将据古鉴今以立
 时治为朕得法其劳不可忘也皆增秩一等布其书
 于天下使学者咸观焉旧例修书止著官高一人名
 衔欧公曰宋公于我为前辈且于此书用力久且深
 何可没也遂于纪传各著之宋公感其退逊今案旧
 史成于五代文气卑陋之时纪次无法详略失中论
 赞多用俪语固不足传世而新书不出一手亦未得
卷四 第 12a 页 WYG0674-0593a.png
 为全善本纪用春秋例削去诏令虽太略犹不失简
 古至列传用字多奇涩殆类虬户铣溪体识者病之
 欧公尝卧听藩镇传序曰使笔力皆如此亦未易及
 也然其序全用杜牧罪言实无宋公一语然则欧公
 殆不满于宋名衔之著固恶夫争名抑亦以自表异
 耶温公通鉴多据旧史而唐庚子西直谓新唐书敢
 乱道而不好虽过甚亦不为亡谓也刘元城亦谓事
 增文省正新书之失处云
卷四 第 12b 页 WYG0674-0593b.png
 文简云进唐书表自言其文减于前其事多于旧此
 正其所为不逮迁固者顾以自衒何哉论语记夫子
 与弟子问答率不过数语而季氏将伐颛臾记所诘
 对甚详不如是不足以见体要各造其极也今唐史
 务为省文而拾取小说私记则皆附著无弃其有官
 品尊崇而不预治乱又无善恶可垂鉴戒者悉聚徒
 繁无补殆与古作者不侔始唐史置局时其同僚约
 日著旧史所无者三事则固立于不善矣弊必至于
卷四 第 13a 页 WYG0674-0593c.png
 此然其名臣关国治乱者如裴度陆贽魏徵传悉致
 其详则其有补亦不可掩(随斋/批注)
五代史一百五十卷
 宰相薛居正子平撰开宝中卢多逊扈蒙张澹李昉
 等所修居正盖监修官也
新五代史七十四卷
 欧阳修撰其为说曰昔孔子作春秋因乱世而立法
 余为本纪以治法而正乱君发论必以呜呼曰此乱
卷四 第 13b 页 WYG0674-0593d.png
 世之书也诸臣止事一朝曰某臣传其更事历代者
 曰杂传尤足以为世训然不为韩瞠眼立传识者有
 以见作史之难案韩通之死太祖犹未践极也其当
 在周臣传明矣惟王皞唐馀录史以入忠义传云
三朝国史一百五十卷
 景德四年诏王钦若陈尧佐赵安仁晁迥杨亿等修
 太祖太宗正史王旦监修祥符九年书成凡为纪六
 志五十五列传五十九目录一共一百一十卷天圣
卷四 第 14a 页 WYG0674-0594a.png
 四年吕夷简夏竦陈尧佐修真宗正史王曾提举八
 年上之增纪为十志为六十传为八十
两朝国史一百二十卷
 熙宁十年诏修仁宗英宗正史宋敏求苏颂王存黄
 履等编修吴充提举元丰五年王圭李清臣等上之
四朝国史三百五十卷(案文献通考作/二百五十卷)
 绍兴二十八年置修国史院修一朝正史三十一年
 提举陈康伯奏纪成乞选日进呈至乾道二年闰九
卷四 第 14b 页 WYG0674-0594b.png
 月始与太上圣政同上淳熙五年同修史李焘言修
 四朝正史开院已十七年乞责以近限七年十月修
 史王希吕奏志成十二月进呈至十三年修史洪迈
 奏昨得旨限一年内修成列传今已成书十一月与
 会要同进盖首尾三十年所历史官不知其几矣
史记音义二十卷
 唐崇贤馆学士刘伯庄撰贞观初奉𠡠讲授采鄹诞
 生徐广及隋柳顾言音义为此书(案唐书艺文志有/刘伯庄撰史记地)
卷四 第 15a 页 WYG0674-0594c.png
 (名二十卷又史记音义二十卷袁凯谓/或沿鄹诞生徐广旧名而并称之误也)
史记索隐三十卷
 唐宏文馆学士河内司马贞撰采摭异闻释文演注
 末二卷为述赞为三皇本纪世号小司马史记
附索隐史记一百三十卷
 淳熙中广汉张材介仲刊于桐川郡斋削去褚少孙
 所续而附以司马贞索隐其后江阴耿秉直之复取
 所削者别刋之
卷四 第 15b 页 WYG0674-0594d.png
史记正义三十卷(案唐宋艺文志俱作三十卷/此本作二十卷疑误今改正)
 唐诸王侍读张守节撰开元二十四年作序
三刘汉书标注六卷
 侍读学士清江刘敞原父中书舍人刘攽贡父端明
 殿学士刘奉世仲冯撰奉世敞之子也又本题公非
 先生刊误其实一书(案宋史艺文志三刘汉书标注/六卷刘攽汉书刊误四卷宋代)
 (著汉书刋误者四家张泌余靖刘攽其一亡其名氏/刘氏之书因宋仁宗读后汉书见垦田皆作恳字于)
 (是使侍中传诏中书刊正之攽为学官遂刋其误刘/氏书凡四卷赵希弁读书附志止云东西汉各一卷)
卷四 第 16a 页 WYG0674-0595a.png
 (吴仁杰两汉刋误补遗补刘氏之/遗也此书云其实一书未知何据)公非贡父自号也
 汉书自颜监之后举世宗之未有异其说者至刘氏
 兄弟始为此书多所辨正发明
唐书直笔新例四卷
 修书官温陵吕夏卿撰纪传志各一卷摘旧史繁阙
 又为新例须知附于后略举名数如目录之类
唐书音训四卷
 宣义郎汶上窦苹叔野撰
卷四 第 16b 页 WYG0674-0595b.png
唐书纠缪二十卷
 朝请大夫知蜀州成都吴缜廷珍撰其父师孟显于
 熙丰序言修书之时其失有八而纠摘其缪误为二
 十门侍读胡宗愈言于朝绍圣元年上之世传缜父
 以不得预修书故为此(案挥麈录嘉祐中宋景文欧/阳文忠诸公重修唐书时吴)
 (缜初登第因范景仁而请于文忠愿预官属之末文/忠以年少轻佻拒之缜恚甚而去迨新书成乃指摘)
 (瑕疵为纠缪一书此云世传其/父不能预修故为此未知何据)
五代史纂误五卷(案宋史艺文/志作三卷)杂录一卷
卷四 第 17a 页 WYG0674-0595c.png
 吴缜撰宇文峕中守吴兴以郡庠有二史板遂取二
 书刻之后皆取入国子监初郡人思溪王氏刻藏经
 有馀板以刋二史寘郡庠中兴监书多阙遂取其板
 以往今监本是也
唐书列传辨證二十卷
 端明殿学士玉山汪应辰圣锡撰专攻列传不及纪
 志以元祐名贤谓列传记事毁于镌削暗于藻绘故
 随事辨證之
卷四 第 17b 页 WYG0674-0595d.png
西汉决疑五卷
 国子司业宛丘王来致君撰(案文献通/考作王述)一曰失实二
 曰引古三曰异言四曰杂證五曰注释
西汉刊误补遗十七卷(案宋史艺文/志作十卷)
 国子博士吴仁杰斗南撰补三刘之遗也
  别史类
南史八十卷北史八十卷
 唐崇贤馆学士邺李延寿撰初延寿父大师多识旧
卷四 第 18a 页 WYG0674-0596a.png
 事常以宋齐梁陈魏齐周隋天下分隔南谓北为索
 虏北谓南为岛夷详略訾美失传思所以改正刊究
 未成而没延寿追终先志凡八代合二书为百八十
 篇其书颇有条理删落酿辞过本书远甚
高氏小史一百三十卷(案唐书艺文志文献通/考俱作一百二十卷)
 唐殿中丞高峻撰本书六十卷其子迥分为一百二
 十盖钞节历代史也司马温公尝称其书使学者观
 之今案国史志凡一百九卷目录一卷中兴书目一
卷四 第 18b 页 WYG0674-0596b.png
 百二十卷止于文宗今本多十卷直至唐末峻元和中
 人则其书当止于德顺之间迥之所序但云分六十
 卷为百二十取其便易而已初未尝有所增加也其
 止于文宗及唐末者殆皆后人傅益之非高氏本书
 此书旧有杭本今本用厚纸装䙡夹面写多错误俟
 求杭本校之
唐馀录史三十卷(案文献通考/作六十卷)
 直集贤院益都王皞子融撰宝元二年上是时惟有
卷四 第 19a 页 WYG0674-0596c.png
 薛居正五代旧史欧阳修书未出此书有纪有志有
 传又博采诸家小说仿裴松之三国志注附其下方
 盖五代别史也其书列韩通于忠义传且表出本朝
 褒赠之典新旧史皆不及此馆阁书目以入杂传类
 非是皞曾之弟后以元昊反乞以字为名仕至集贤
 院学士
古史六十卷
 门下侍郎眉山苏辙子由撰因马迁之旧上观诗书
卷四 第 19b 页 WYG0674-0596d.png
 下考春秋及秦汉杂录为七本纪十六世家三十七
 列传盖汉世古文经未出战国诸子各自著书或增
 损古事以自信其说迁一切信之甚者或采世俗相
 传之语以易古文旧说故为此史以正之然其称迁
 浅近而不学疏略而多信迁诚有可议者而以为不
 学浅近则过矣
东都事略一百五十卷
 承议郎知龙州眉山王称季平撰其书纪传附录略
卷四 第 20a 页 WYG0674-0597a.png
 具体但无志耳附录用五代史例也淳熙中上其书
 得直秘阁其所纪太简略未得为全善
新唐书略三十五卷
 吕祖谦授徒患新史难阅摘要抹出而门人钞之盖
 节本之有伦理者也
  编年类
汉纪三十卷
 汉侍中汝南荀悦仲豫撰献帝好典籍常以班固汉
卷四 第 20b 页 WYG0674-0597b.png
 书文繁难省乃令悦依左氏传体以为汉纪诏尚书
 给笔劄辞约事详论辨多美其自序曰立典有五志
 焉曰达道义章法式通古今著功勋表贤能
后汉纪三十卷
 晋东阳太守阳夏袁宏彦伯撰以后汉书烦秽杂乱
 撰集为此记
晋春秋略二十卷
 唐秘书省正字杜延业撰自王隐而下诸书及诸僭
卷四 第 21a 页 WYG0674-0597c.png
 伪传记皆所详究而以萧方等三十国春秋删缉为
 此书馆阁书目作杜光业案唐志亦曰延业考新旧
 史他无所见未详何时人
元经薛氏传十五卷
 称王通撰薛收传阮逸补并注案河汾王氏诸书自
 中说之外皆唐艺文志所无其传出阮逸或云皆逸
 伪作也今考唐神尧讳渊其祖景皇讳虎故晋书戴
 渊石虎皆以字行薛收唐人于传称戴若思石季龙
卷四 第 21b 页 WYG0674-0597d.png
 宜也元经作于隋世而太兴四年亦书曰若思何哉
 意逸之心劳日拙自不能掩耶此书始得于莆田才
 三卷止晋成帝后从石林叶氏得全本录成之
唐历四十卷
 唐集贤学士河东柳芳仲敷撰芳所缉国史叙天宝
 后事不伦及谪黔中会高力士同贬因从之质开元
 天宝禁中事本末史已上送不可追刊乃用编年法
 作此书起隋义宁元年迄大历十三年
卷四 第 22a 页 WYG0674-0598a.png
续唐历二十二卷
 唐监修国史崔龟从元吉撰起大历十三年春尽元
 和十五年以续柳芳之书也艺文志载韦澳蒋偕李
 荀张彦远崔瑄等撰实大中时
大唐统纪四十卷
 唐江南西道观察判官陈岳撰用荀袁体起武德尽
 长庆为一百卷今止武后如意非全书也
通历十五卷
卷四 第 22b 页 WYG0674-0598b.png
 唐泉州别驾扶风马总会元撰书本十卷止于隋代
 今书直至五代增五卷者后人所续也晁公武志续
 通历十卷孙光宪撰太祖朝尝诏毁其书
唐年补录六十五卷
 后晋起居郎史馆修撰获鹿贾纬撰以武宗后无实
 录故为此书终唐末其实补实录之缺也虽论次多
 缺误而事迹粗存亦有补于史氏
五代通录六十五卷
卷四 第 23a 页 WYG0674-0598c.png
 宰相昭文馆大学士大名范质文素撰亦以实录繁
 冗节略而成此书
帝王照略一卷(案文献通考/照略作镜略)
 唐洺州刺史刘轲撰伪蜀冯鉴注并续唐祚以后唐
 志及馆阁书目有刘轲帝王历数歌一卷疑即此书
 也
纪年通谱十二卷
 丞相宋庠公序撰自汉文后元有年号之后以甲子
卷四 第 23b 页 WYG0674-0598d.png
 贯之曰正曰闰曰伪曰贼曰蛮夷以正为主而附列
 其左号统元为十卷其二卷曰类元因文之同各以
 汇别庆历中表上之宣义郎毕仲荀续补一卷止元
 符三年
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目录三十卷考异三十卷
 丞相温公河内司马光君实撰初光尝约战国至秦
 二世如左氏体为志八卷以进英宗悦之遂命论次
 历代君臣事迹起周威烈迄乎五代就秘阁置局神
卷四 第 24a 页 WYG0674-0599a.png
 宗御制序赐名资治通鉴及补外听以书局自随元
 丰七年书成上曰贤于荀悦汉纪远矣目录仿史记
 年表年经国纬用刘羲叟长历气朔而撮新书精要
 散于其中考异参诸家异同正其谬误而归于一总
 三百五十四卷
通鉴举要历八十卷
 司马光撰通鉴既成尚患本书浩大难领略而目录
 无首尾晚著是书以绝二累其藁在晁说之以道家
卷四 第 24b 页 WYG0674-0599b.png
 绍兴初谢克家任伯得而上之
累代历年二卷
 司马光撰即所谓历年图也治平初所进自威烈王
 至显德本为图五卷历代皆有论今本陈辉晦叔刻
 于章贡为方策以便观览而自汉高帝始
百官公卿表十五卷
 司马光撰其序曰朝廷所以鼓舞群伦缉熙庶绩者
 曰官曰差遣曰职而已所谓官者乃古之爵也所谓
卷四 第 25a 页 WYG0674-0599c.png
 差遣者古之官也所谓职者古之加官也自建隆以
 来文官知杂御史以上武官閤门使以上内臣押班
 以上迁转黜免存其实以先后相次为表本入职官
 类以稽古录序所谓建隆接乎熙宁臣又著之于百
 官表即谓此书盖与通鉴相为表里故著之于此案
 晁氏读书志有一百四十二卷未详
稽古录二十卷
 司马光撰其表云由三晋开国迄于显德之末造臣
卷四 第 25b 页 WYG0674-0599d.png
 既具之于历年图自六合为宋接于熙宁之元臣又
 著之于百官表乃威烈丁丑而上伏羲书契以来悉
 从论纂皆有依凭盖元祐初所上也此书始刻于越
 其后再刻于潭越本历年图诸论聚见第十六卷盖
 因图之旧也潭本诸论各系于国亡之时故第十六
 卷惟存总论
通鉴释文二十卷(案宋史艺文/志作六卷)
 司谏司马康公休撰温公之子也
卷四 第 26a 页 WYG0674-0600a.png
通鉴释文三十卷
 左宣义郎眉山史炤见可撰冯时行为之序今考之
 公休之书大略同而加详焉盖因其旧而附益之者
 也
通鉴前例一卷修书帖一卷三十六条四图共一卷
 司马光记集修书凡例诸帖则与书局官属刘恕范
 祖禹往来书简也其曾孙侍郎伋季思裒为一编又
 以前例分为三十六条而考其离合稽其授受推其
卷四 第 26b 页 WYG0674-0600b.png
 甲子括其卷帙列为四图
通鉴问疑一卷
 高安刘羲仲壮舆纂集其父道原与温公往复相难
 者亦附修书帖后
通鉴外纪十卷目录三卷
 秘书丞高安刘恕道原撰司马公修历代君臣事迹
 辟恕为属尝谓史记不及庖牺神农今历代书不及
 威烈之前欲为前纪而本朝为后纪将俟书成请于
卷四 第 27a 页 WYG0674-0600c.png
 公会道原病发绝意后纪乃改前纪为外纪云通鉴
 书成恕已亡范淳父奏恕于此书用力最多援黄鉴
 梅尧臣例官其子且以书赐其家道原父涣凝之家
 庐山欧阳公所为赋庐山高也
疑年谱一卷年略谱一卷杂年号附
 刘恕撰谓春秋起周平鲁隐史记本纪自轩辕列传
 首伯夷年表起共和共和至鲁隐其间七十一年即
 与春秋相接矣先儒叙庖牺女娲下逮三代享国之
卷四 第 27b 页 WYG0674-0600d.png
 岁众说不同惧后人以疑事为信书穿凿滋甚故周
 厉王以前三千五百一十九年为疑年谱而共和以
 下至元祐壬申一千九百一十八年为年略谱大略
 不取正闰之说而从实纪之四夷及寇贼僭纪名号
 附之于末
唐史论断三卷
 天章阁待制阳翟孙甫之翰撰甫以唐书烦冗遗略
 多失体法乃修为唐史用编年体自康定元年逮嘉
卷四 第 28a 页 WYG0674-0601a.png
 祐元年成七十五卷为论九十二首甫没朝廷取其
 书留禁中其从子察录以遗温公而世亦罕见闻蜀
 有刻本偶未得之今惟诸论存焉
编年通载十五卷
 集贤院学士建安章衡子平撰编历代帝系年号始
 自唐虞迄于圣宋治平四年总三千四百年熙宁七年
 上之其族父楶质夫为之序衡嘉祐二年进士首选
 也
卷四 第 28b 页 WYG0674-0601b.png
唐鉴十二卷(案文献通考/作二十卷)
 翰林学士成都范祖禹淳父撰祖禹与修通鉴分主
 唐史元祐初上此书考其治乱兴废之由为三百六
 篇
绍运图一卷
 诸葛深通甫撰元祐中人未详爵里其书颇行于世
 俗
历代帝王年运诠要十卷
卷四 第 29a 页 WYG0674-0601c.png
 左朝请大夫朱绘撰绍兴五年序未详何所人
历代纪年十卷
 济北晁公迈伯咎撰咏之之子也尝为提举常平使
 者其自为序当绍兴七年
读史管见三十卷
 礼部侍郎胡寅明仲撰以通鉴事备而义少故为此
 书议论宏伟严正间有感于时事其于熙丰以来接
 于绍兴权奸之祸尤拳拳寓意焉晦翁纲目亦多取
卷四 第 29b 页 WYG0674-0601d.png
 之(案朱子谓读史管见乃致堂谪岭表所作当时无/一册文字随行只是记忆而议论尽有好处与此)
 (所云宏伟严正有感时事大指相同要之其书不外/通鉴立义文献通考及宋史艺文志视解题分类较)
 (多故不入编年/而入史评史钞)
皇王大纪八十卷
 胡宏撰述三皇五帝至周赧王前二卷自盘古至帝
 喾年不可考信姑载其事而已自尧以后用皇极经
 世历起甲辰始著年纪博采经传时有论说自成一
 家之言然或取庄周寓言以为实及叙邃古之初终
卷四 第 30a 页 WYG0674-0602a.png
 于无徵不信云尔(案赵希弁读书附志云五峰先生/所述皇帝王霸之事自尧以上六)
 (阏逢无纪尧之初载迄于赧王乙巳二千有三十年/贯通经典采摭史传又因事而为之论所以述去取)
 (之原释疑似之惑者至矣朱彝尊作皇王大纪跋谓/谯周苏辙撰古史胡卫撰通史缘起罗泌撰路史不)
 (尽出于雅驯惟此书/择之精而语之详云)
经世纪年二卷
 侍讲广汉张栻敬夫撰用皇极经世谱编有所发明
 则著之其言邵氏以数推知去外丙仲壬之年乃合
 于尚书成汤既没太甲元年之说今按孔氏正义正
卷四 第 30b 页 WYG0674-0602b.png
 谓刘歆班固不见古文谬从史记而张衡通载乃云
 以纪年推之外丙仲壬合于岁次尚书残缺而正义
 之说误盖三代而上帝王历年远而难考类如此刘
 道原所谓疑年者也然孟子亦有明文不得云史记
 谬
通鉴论笃三卷
 侍讲广汉张栻敬夫撰取通鉴中言论之精确者表
 而出之多或全篇少至一二语去取甚严可以见前
卷四 第 31a 页 WYG0674-0602c.png
 辈读书眼力之高
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
 工部侍郎袁枢机仲撰枢自太学官分教严陵为此
 书杨诚斋为之序
通鉴纲目五十九卷
 侍讲新安朱熹元晦撰始司马公通鉴有目录举要
 其后胡给事安国康侯又修为举要补遗朱晦翁因
 别为义例表岁以首年因年以著统大书以提要而
卷四 第 31b 页 WYG0674-0602d.png
 分注以备言自为之序乾道壬辰也大书者为纲分
 注者为目纲如经目如传此书尝刻于温陵别其纲
 谓之提要今板在监中庐陵所刊则纲目并列不复
 别也
国纪五十八卷
 吏部侍郎睢阳徐度敦立撰度丞相处仁择之之子
 也其书详略颇得中而不大行于世鄞学有魏邸旧
 书传得之
卷四 第 32a 页 WYG0674-0603a.png
续通鉴长编一百六十八卷
 礼部侍郎眉山李焘仁父撰长编云者司马公之为
 通鉴也先命其属为丛目既成乃修长编然后删之
 以为成书唐长编六百卷今通鉴惟八十卷尔焘所
 上表自言未可谓之通鉴止可谓之长编故其书虽
 繁芜而不嫌也其卷数虽如此而册数至馀三百盖
 逐卷又自分子卷或至十馀
续通鉴长编举要六十八卷
卷四 第 32b 页 WYG0674-0603b.png
 李焘撰大略皆温公旧规也
九朝通略一百六十八卷
 起居郎建安熊克子复撰
中兴小历四十一卷
 熊克撰克之为书往往疏略多牴牾不称良史
中兴遗史六十卷
 从义郎赵甡之撰庆元中上进其书大抵记军中事
 为详而朝政则甚略意必当时游士往来边陲出入
卷四 第 33a 页 WYG0674-0603c.png
 幕府者之所为及观其记张浚攻濠州一段自称姓
 名曰开封张鉴然则此书鉴为之而甡之窃以为已
 有也或曰鉴即甡之妇翁未知信否
丁未录二百卷
 左修职郎昭武李丙撰自治平丁未王安石初召用
 迄于靖康童贯之诛故以丁未名之每事皆全载制
 诏章疏甚详(原注靖康/亦丁未也)
思陵大事记三十六卷阜陵大事记二卷
卷四 第 33b 页 WYG0674-0603d.png
 李焘撰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二百卷
 工部侍郎陵阳李心传微之撰盖与李巽岩长编相
 续亦尝自隆兴后相继为之会蜀乱散失不可复得
大事记十二卷解题十二卷通释一卷(案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七卷)
 著作郎东莱吕祖谦伯恭撰自敬王三十九年以下
 采左氏传历代史皇极经世通鉴稽古录辑而广之
 虽上接获麟而书法则视太史公所录不尽用策书
卷四 第 34a 页 WYG0674-0604a.png
 凡例解题者略具本末或附以已意多所发明通释
 者经典纲要孔孟格言以及历代名儒大议论初意
 欲起春秋接于五代仅及汉武征和三年而止东莱
 年方强仕而得末疾平生论著大抵经始而未及成
 如读诗记书说是已是书之作当淳熙七年又二年
 而没使天假之年所传于世者宁止是哉
建隆编一卷
 陈傅良撰盖长编太祖一朝节略也随事考订并及
卷四 第 34b 页 WYG0674-0604b.png
 累朝始末庆元初在经筵所上
读书谱一卷
 陈傅良撰自伏羲迄春秋终以易书诗春秋诸经考
 世代而附著之共和而下始有年数
纪年统纪论一卷
 永嘉朱黼文昭撰黼从陈止斋学尝著记年备遗起
 陶唐终显德为百卷盖亦本通鉴稽古录而撷其中
 论正统者为统纪论是编叶水心序之
卷四 第 35a 页 WYG0674-0604c.png
皇朝编年举要三十卷备要二十卷(案文献通考备/要亦作三十卷)
兴编年举要十四卷备要十四卷
 太学生莆田陈均平甫撰均丞相俊卿之从孙端平
 初有言于朝者下福州取其书由是得初品官大抵
 依仿朱氏通鉴纲目举要者纲也备要者目也然去
 取无法详略失中未为善书
续百官公卿表十卷质疑十卷
 兵部尚书永嘉蔡幼学行之撰续温公旧书起熙宁
卷四 第 35b 页 WYG0674-0604d.png
 至靖康质疑者考异也
续稽古录一卷
 秘书丞历阳龚颐正养正撰以续司马光前录而序
 述繁酿其记绍熙甲寅事归功于韩侂胄颐正本名
 敦颐避崇陵讳改焉尝撰元祐党籍谱传得官韩氏
 用事时赐出身入馆非端士也此书正以右韩也
历代帝王纂要谱括二卷
 馀姚孙应符仲潜撰盖绍运图之详者也
卷四 第 36a 页 WYG0674-0605a.png
  起居注类
   唐志起居注类实录诏令皆附焉今惟存穆天
   子传及唐创业起居注二种馀皆不存故用中
   兴馆阁书目例与实录共为一类而别出诏令
穆天子传六卷
 晋武帝时汲冢所得书其体制与起居注正同郭璞
 为之注起居注者(案原本脱此四字今/据文献通考补入)自汉明德马
 皇后始汉魏以来因之
卷四 第 36b 页 WYG0674-0605b.png
唐创业起居注五卷(案唐书艺文/志作三卷)
 唐工部尚书晋阳温大雅彦宏撰所载自起义至受
 禅凡三百五十七日其述神尧不受九锡反复之语
 甚详愚尝书其后曰新史称除隋之乱比迹汤武汤
 武未易比也唐之受命正与汉高帝等尔其不受九
 锡足以扫除魏晋以来欺天罔人之态而犹不免曰
 受隋禅者乃以尊立代王之故曾不若以子婴属吏
 之为明白洞达也
卷四 第 37a 页 WYG0674-0605c.png
唐高祖实录二十卷
 唐给事中河东敬播撰案志称房玄龄监修许敬宗删
 改今本首题监修国史许敬宗奉敕定而第十一卷
 题司空房玄龄奉敕撰不详其故
唐太宗实录四十卷
 案艺文志有今上实录二十卷敬播等撰房玄龄监
 修又有长孙无忌太宗实录四十卷今本惟题中书
 令许敬宗奉敕撰盖敬宗当高宗时用事以私意窜
卷四 第 37b 页 WYG0674-0605d.png
 改国史中兴书目言之详矣但今本既云许敬宗撰
 而以为恐止是玄龄无忌所进则不可考也
唐高宗后修实录十九卷
 唐左散骑常侍彭城刘知几子元恒王傅汴州吴兢
 撰案志令狐德棻撰止乾封知几续成之故号后修
 书本三十卷今阙十一卷
唐则天实录二十卷
 吴兢撰案志魏元忠等撰刘知几吴兢删正今惟题
卷四 第 38a 页 WYG0674-0606a.png
 兢撰武氏罪大恶极固不应复入唐庙而题主犹有
 圣帝之称至开元中礼官有言乃去之武氏不应有
 实录犹正史之不应有本纪皆沿袭史汉吕后例惟
 沈既济之论为正而范氏唐鉴用之唐鉴中宗嗣圣
 元年书至二十一年案神龙元年黜武后光宅至长
 安并不用
唐中宗实录二十卷
 吴兢撰
卷四 第 38b 页 WYG0674-0606b.png
唐睿宗实录十卷
 刘知几撰志有二录五卷者为吴兢今此十卷当是
 知几也馆阁书目亦别有五卷者
唐玄宗实录一百卷
 题元载撰盖左拾遗令狐峘所为而载以宰相监修
 也史称事多漏略拙于取弃不称良史峘德棻五世
 孙也
唐肃宗实录三十卷(案文献通考/作二十卷)
卷四 第 39a 页 WYG0674-0606c.png
 亦元载监修不见史官姓名
唐代宗实录四十卷
 令狐峘撰尤为漏略不立房琯传不载颜真卿事迹
唐建中实录十卷
 唐史馆修撰吴郡沈既济撰其书止于建中二年十
 月既济罢史官之日
唐德宗实录五十卷
 称裴垍撰亦监修宰相也案志蒋乂樊绅林宝韦处
卷四 第 39b 页 WYG0674-0606d.png
 厚独孤郁撰垍字宏中河东人
唐顺宗实录五卷
 唐史馆修撰韩愈撰见愈外集案志称韩愈沈传师
 宇文籍撰李吉父监修新史谓议者閧然不息卒窜
 定无完篇以阉官恶其书禁中事切直故也
唐宪宗实录四十卷
 题路隋撰隋自长庆中与韦处厚同修撰历年久而
 未成至文宗太和中隋为监修乃上之案志称沈传
卷四 第 40a 页 WYG0674-0607a.png
 师郑瀚宇文籍蒋系李汉陈夷行苏景裔(案唐书艺/文志注作)
 (苏景/允)撰盖前后史官也又称杜元颖韦处厚路隋监
 修亦前后宰相也
唐穆宗实录二十卷
 亦路隋监修史官则苏景裔王彦威杨汉公苏涤裴
 休也
唐敬宗实录十卷
 监修李让夷史官陈商郑亚同修
卷四 第 40b 页 WYG0674-0607b.png
唐文宗实录四十卷
 监修魏谟史官卢耽蒋偕王沨卢告牛丛也
唐武宗实录三十卷
 监修韦保衡(案原本脱此句今据/唐书艺文志校补)
宣宗实录三十卷
懿宗实录二十五卷
僖宗实录三十卷
昭宗实录三十卷
卷四 第 41a 页 WYG0674-0607c.png
哀帝实录八卷
 案唐志惟有武宗实录三十卷其后皆未尝修纂更
 五代武录亦不存邯郸书目惟存一卷而已五录者
 龙图阁直学士常山宋敏求次道追述为书案两朝
 史志初为一百卷其后增益为一百四十八卷今案
 懿录三十五卷止有二十五卷而始终皆备非阙也
 实一百四十三卷馆阁书目又言阙第九一卷今本
 亦不阙云
卷四 第 41b 页 WYG0674-0607d.png
后唐庄宗实录三十卷
 监修赵凤史官张昭远撰天成四年上
后唐明宗实录三十卷
 监修姚顗史官张昭远等撰清泰三年上
后唐废帝实录十七卷
 张昭(案东都事略本传旧名/昭远避汉祖讳止称昭)尹拙刘温叟撰案昭本
 传撰梁均王郢王后唐悯帝废帝汉隐帝实录惟梁
 二王年祀浸远事皆遗失遂不修馀三帝实录皆藏
卷四 第 42a 页 WYG0674-0608a.png
 史阁周世宗时也盖昭本撰周祖实录以其历试之
 迹多在汉隐帝时故请先修隐录因并及前代云
晋高祖实录三十卷
晋少帝实录二十卷
 监修窦正固史官贾纬王伸窦俨等撰周广顺元年
 上正固字体仁同州人相汉至周罢归洛阳国初卒
汉高祖实录十七卷
 监修苏逢吉史官贾纬等撰乾祐二年上书本二十
卷四 第 42b 页 WYG0674-0608b.png
 卷今缺末三卷中兴书目作十卷
汉隐帝实录十五卷
 张昭等撰事已见前
周太祖实录三十卷
 张昭等撰显德五年上昭即昭远字潜夫濮上人避
 汉祖讳止称昭逮事本朝为吏部尚书开宝四年卒
 (案宋史本传/开宝五年卒)
周世宗实录四十卷
卷四 第 43a 页 WYG0674-0608c.png
 监修官晋阳王溥齐物修撰范阳扈蒙日用撰
太祖实录五十卷
 监修国史肥乡李沆太初史官集贤院学士河南钱
 若水淡成等重修初淳化中命李至张洎等修太祖
 史未成及咸平元年太祖实录成书以太祖朝事多
 漏略故再命若水修撰二年书成上之卷首有沆进
 书表叙前录之失及新书刊修条目甚详同修者直
 馆饶阳李宗谔昌武东平梁灏太素直集贤院河南
卷四 第 43b 页 WYG0674-0608d.png
 赵安仁乐道李焘云世传太祖自陈桥推戴马上约
 束诸将本太祖圣意前录无太宗叩马之语乃后录
 所增也前录既不传今不可考矣李焘长编具载而
 云旧录所无今从新录然则焘亦尝见旧录也耶近
 闻士大夫家亦多有之求之未获也
太宗实录八十卷
 钱若水等以至道三年十一月受命咸平元年八月
 上之九月而毕人难其速同修撰者给事中济阴柴
卷四 第 44a 页 WYG0674-0609a.png
 成务宝臣秘阁校理丹阳吴淑正仪直集贤院建安
 杨亿大年案亿传书凡八十篇而亿独草五十六卷
真宗实录一百五十卷
 学士承旨肥乡李维仲方学士临川晏殊同叔撰乾
 兴元年受诏天圣二年监修新喻王钦若定国上之
 同修者侍讲博平孙奭宗古知制诰赵郡宋绶公垂
 度支副使阆中陈尧佐舜元校理真定王举正伯中
 校勘河南李淑献臣
卷四 第 44b 页 WYG0674-0609b.png
仁宗实录二百卷
 学士华阳王圭禹玉范镇景仁知制诰常山宋敏求
 次道撰嘉祐八年奉诏历治平至熙宁二年七月书
 成宰臣韩琦提举
英宗实录三十卷
 学士寿春吕公著晦叔长社韩维持国知制诰浦城
 吴充冲卿撰熙宁元年正月奉诏二年七月宰臣提
 举曾公亮上之
卷四 第 45a 页 WYG0674-0609c.png
 英宗实录熙宁元年曾宣靖提举王荆公时已入翰
 林请自为之兼实录修撰不置官属成书三十卷出
 于一手东坡先生尝语刘壮舆羲仲云此书词简而
 事备文古而意明为国朝诸史之冠(挥麈第/三录)晁氏读
 书志云熙宁元年正月诏曾公亮提举吕公著韩维
 修撰孙觉曾巩检讨三月又以钱藻检讨四月又以
 王安石吴充为修撰二年七月书成上之(随斋/批注)
神宗实录朱墨本二百卷(案宋史艺文/志作三百卷)
卷四 第 45b 页 WYG0674-0609d.png
 元祐中兵部侍郎青社赵彦若元考著作郎成都范
 祖禹淳甫豫章黄庭坚鲁直撰绍圣中中书舍人莆
 田蔡卞元度长乐林希子中等重修其朱书系新修
 黄字系删去墨字系旧文其增改删易处则又有签
 贴前史官由是得罪卞王安石之婿大抵以安石日
 录为主陈瓘所谓尊私史而压宗庙者也
神宗实录考异二百卷
 监修解梁赵鼎元镇史官成都范冲元长等撰建炎
卷四 第 46a 页 WYG0674-0610a.png
 初有诏重修绍兴六年先进呈五十卷六年正月书
 成考异者备朱墨黄三书而明著其去取之意也阙
 百六十一至百七十一卷初蔡卞既改旧录每一卷
 成纳之禁中盖将尽泯其迹而使新录独行谓朱墨
 本者世不可得而见也及梁师成用事自谓苏氏遗
 体颇招延元祐诸家子孙若范温秦湛之流师成在
 禁中见其书为诸人道之诸人幸其书之出因曰此
 不可不录也师成如其言及败没入有得其书者携
卷四 第 46b 页 WYG0674-0610b.png
 以渡江遂传于世呜呼此可谓非天乎
哲宗实录一百五十卷
 监修赵鼎史官范冲等重修绍兴四年三月思陵尝
 谓宰臣朱胜非等曰神宗哲宗史录事多失实当别
 修定范祖禹之子冲已有诏命可趣来令兼史职冲
 至以宗正少卿兼直史馆辞不许上谓胜非等曰此
 事朕何敢私顷岁昭慈诞辰宫中置酒从容语及前
 朝事曰吾逮事宣仁求之古今母后之贤未见其比
卷四 第 47a 页 WYG0674-0610c.png
 奸臣私愤诬谤虽尝下诏辨明而史录未经删改岂
 足贻信后世吾意在天之灵不无望也朕每念及此
 惕然于怀欲降一语具载昭慈遗旨庶使中外知朕
 修史之本意于是以圣语系之哲录之末
徽宗实录一百五十卷
 监修宰相汤思退等上自绍兴七年诏修十一年先
 成六十卷至二十八年书成修撰官历年既久前后
 非一人至乾道五年秘书少监李焘请重修淳熙四
卷四 第 47b 页 WYG0674-0610d.png
 年成二百卷考异百五十卷目录二十五卷今百五
 十卷者前本也
钦宗实录四十卷
 乾道四年修撰洪迈等进
高宗实录五百卷
 庆元三年修撰济源傅伯寿景仁撰初进二百八十
 卷止绍兴十六年嘉泰二年修撰建安袁说友起岩
 等又进二百二十卷止三十二年
卷四 第 48a 页 WYG0674-0611a.png
孝宗实录五百卷
 嘉泰二年修撰傅伯寿等撰进中兴以来两朝五十
 馀载事迹置院既久不以时成涉笔之臣乍迁忽徙
 不可殚纪及有诏趣进则匆遽钞录甚者一委吏手
 卷帙猥多而纪载无法疏略牴牾不复可稽据故二
 录比之前世最为缺典观者为之太息
 
 
卷四 第 48b 页 WYG0674-0611b.png
 
 
 
 
 
 
 
 直斋书录解题卷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