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四 第 1a 页
渭南文集卷第四十四
山 阴 陆 游 务观
入蜀记第二
七月一日犁明离瓜洲便风挂帆晚至真州泊
鉴远亭州本唐扬州扬子县之白沙镇杨溥
有淮南徐温自金陵来觐溥于白沙因改曰
迎銮镇或谓周世宗征淮时诸将尝于此迎
谒非也国朝乾德中升为建安军祥符中建
玉清昭应宫即军之西北小山置冶铸 玉
山 阴 陆 游 务观
入蜀记第二
七月一日犁明离瓜洲便风挂帆晚至真州泊
鉴远亭州本唐扬州扬子县之白沙镇杨溥
有淮南徐温自金陵来觐溥于白沙因改曰
迎銮镇或谓周世宗征淮时诸将尝于此迎
谒非也国朝乾德中升为建安军祥符中建
玉清昭应宫即军之西北小山置冶铸 玉
卷四十四 第 1b 页
皇 圣祖 太祖 太宗四圣像既成遣丁
谓李宗谔为迎奉使副至京车驾出迎肆赦
建军曰真州而于故冶筑仪真观政和中修
九域图志又名曰仪真郡旧以水陆之冲为
发运使治所今废
二日见知州右朝奉郎王察市邑官寺比数年
前颇盛携统游东园园在东门外里馀自建
炎兵火后废坏涤地漕司租与民岁入钱数
千昔之闳壮巨丽复为荆棘荒墟之地者四
谓李宗谔为迎奉使副至京车驾出迎肆赦
建军曰真州而于故冶筑仪真观政和中修
九域图志又名曰仪真郡旧以水陆之冲为
发运使治所今废
二日见知州右朝奉郎王察市邑官寺比数年
前颇盛携统游东园园在东门外里馀自建
炎兵火后废坏涤地漕司租与民岁入钱数
千昔之闳壮巨丽复为荆棘荒墟之地者四
卷四十四 第 2a 页
十馀年乃更葺为园以记考之惟清宴堂拂
云亭澄虚阁粗复其旧与右之清池北之高
台尚存若所谓流水横其前者湮塞仅如一
带而百亩之园废为蔬畦者尚过半也可为
太息登台望下蜀诸山平远可爱裴回久之
过报恩光孝寺少留辛巳之变仪真焚荡无
馀而此寺独存堂中僧百人长老妙湍常州
人
三日右迪功郎监税务闻人尧民来尧民茂德
云亭澄虚阁粗复其旧与右之清池北之高
台尚存若所谓流水横其前者湮塞仅如一
带而百亩之园废为蔬畦者尚过半也可为
太息登台望下蜀诸山平远可爱裴回久之
过报恩光孝寺少留辛巳之变仪真焚荡无
馀而此寺独存堂中僧百人长老妙湍常州
人
三日右迪功郎监税务闻人尧民来尧民茂德
卷四十四 第 2b 页
删定之兄子以恩科入官北山永庆长老蕴
常来郡集于平易堂遍游澄澜阁快哉亭遂
至壮观以归壮观旧有米元章所作赋石刻
今亡矣初问王守仪真观去城远近云在城
南里许方怪与国史异既归亟往游则信城
南也有老道士出迎年七十馀自言庐州人
能述仪真本末云旧观实在城西北数里小
土山之麓祥符所铸乃金铜像并座高三丈
以黄麾全仗道门幢节迎赴京师皆与国史
常来郡集于平易堂遍游澄澜阁快哉亭遂
至壮观以归壮观旧有米元章所作赋石刻
今亡矣初问王守仪真观去城远近云在城
南里许方怪与国史异既归亟往游则信城
南也有老道士出迎年七十馀自言庐州人
能述仪真本末云旧观实在城西北数里小
土山之麓祥符所铸乃金铜像并座高三丈
以黄麾全仗道门幢节迎赴京师皆与国史
卷四十四 第 3a 页
合故当时乐章曰范金肖像申严奉宫馆状
翚飞万灵拱卫瑞烟披堤柳映黄麾道士又
言赐号瑞应福地则史所不载也今所谓仪
真观者昔黄冠入城休憩道院耳晚大风舟
人增缆
四日风便解缆挂帆发真州岸下舟相先后发
者甚众烟帆映山缥缈如画有顷风愈厉舟
行甚疾过瓜步山山蜿蜒蟠伏临江起小峰
颇巉峻绝顶有元魏太武庙庙前大木可三
翚飞万灵拱卫瑞烟披堤柳映黄麾道士又
言赐号瑞应福地则史所不载也今所谓仪
真观者昔黄冠入城休憩道院耳晚大风舟
人增缆
四日风便解缆挂帆发真州岸下舟相先后发
者甚众烟帆映山缥缈如画有顷风愈厉舟
行甚疾过瓜步山山蜿蜒蟠伏临江起小峰
颇巉峻绝顶有元魏太武庙庙前大木可三
卷四十四 第 3b 页
百年一井巳眢传以为太武所凿不可知也
太武以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南侵至瓜步
建康戒严太武凿瓜步山为蟠道于其上设
毡庐大会群臣疑即此地王文公诗所谓丛
祠瓜步认前朝是也梅圣俞题庙云魏武败
忘归孤军驻山顶按太武初未尝败圣俞误
以佛狸为曹瞒耳山出玛脑石多虎豹害人
往时大将刘宝每募人捕虎于此周世宗伐
南唐齐王瓜景达自步渡江距六合二十里
太武以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南侵至瓜步
建康戒严太武凿瓜步山为蟠道于其上设
毡庐大会群臣疑即此地王文公诗所谓丛
祠瓜步认前朝是也梅圣俞题庙云魏武败
忘归孤军驻山顶按太武初未尝败圣俞误
以佛狸为曹瞒耳山出玛脑石多虎豹害人
往时大将刘宝每募人捕虎于此周世宗伐
南唐齐王瓜景达自步渡江距六合二十里
卷四十四 第 4a 页
设栅亦此地也入夹行数里沿岸园畴衍沃
庐舍竹树极盛大抵多长芦寺庄出夹望长
庐楼塔重复自江淮兵火官寺民庐莫不残
坏独此寺之盛不减承平至今日常数百众
江面渺瀰无际殊可畏李太白诗云维舟至
长芦目送烟云高是也晚泊竹筱港有居民
二十馀家距金陵三十里
五日大风将晓覆裌衾晨起凄然如暮秋过龙
湾浪涌如山望石头山不甚高无峭立江中
庐舍竹树极盛大抵多长芦寺庄出夹望长
庐楼塔重复自江淮兵火官寺民庐莫不残
坏独此寺之盛不减承平至今日常数百众
江面渺瀰无际殊可畏李太白诗云维舟至
长芦目送烟云高是也晚泊竹筱港有居民
二十馀家距金陵三十里
五日大风将晓覆裌衾晨起凄然如暮秋过龙
湾浪涌如山望石头山不甚高无峭立江中
卷四十四 第 4b 页
缭绕如垣墙凡舟皆由此下至建康故江左
有变必先固守石头真控扼要地也自新河
入龙光门城上旧有赏心亭白鹭亭在门右
近又创二水亭在门左诚为壮观然赏心为
二亭所蔽颇失往日登望之胜泊秦淮亭说
者以为钟阜艮山得庚水为宗庙水秦凿淮
本欲破金陵王气然庚水反为吉天下事信
非人力所能胜也见留守右朝请大夫秘阁
修撰唐瑑通判右朝散郎潘恕建康行宫在
有变必先固守石头真控扼要地也自新河
入龙光门城上旧有赏心亭白鹭亭在门右
近又创二水亭在门左诚为壮观然赏心为
二亭所蔽颇失往日登望之胜泊秦淮亭说
者以为钟阜艮山得庚水为宗庙水秦凿淮
本欲破金陵王气然庚水反为吉天下事信
非人力所能胜也见留守右朝请大夫秘阁
修撰唐瑑通判右朝散郎潘恕建康行宫在
卷四十四 第 5a 页
天津桥北桥琢青石为之颇精致意其南唐
之旧也晚小雨右文林郎监大军仓王烜来
王言京口人用七月六日为七夕盖南唐重
七夕而常以帝子镇京口六日辄先乞巧翌
旦驰入建康赴内燕故至今为俗云然埙太
宗皇帝时尝下诏禁以六日为七夕则是北
俗亦如此此说恐不然
六日见左朝散大夫太府少卿总领两淮财赋
沈夏武泰军节度使建康诸军都统郭振右
之旧也晚小雨右文林郎监大军仓王烜来
王言京口人用七月六日为七夕盖南唐重
七夕而常以帝子镇京口六日辄先乞巧翌
旦驰入建康赴内燕故至今为俗云然埙太
宗皇帝时尝下诏禁以六日为七夕则是北
俗亦如此此说恐不然
六日见左朝散大夫太府少卿总领两淮财赋
沈夏武泰军节度使建康诸军都统郭振右
卷四十四 第 5b 页
宣教郎知江宁县何作善右文林郎观察推
官褚意来作善字百祥意字诚叔晚见秦伯
和侍郎伯和名 故相益公桧之孙延坐画
堂栋宇闳丽前临大池池外即御书阁盖赐
第也家人病创托何令招医刘仲宝视脉
七日早游天庆观在治城山之麓地理家以为
此山脉络自蒋山来不可知也吴晋间城垒
大抵多因山为之观西有忠烈庙卞壸庙也
以嵇绍及壸二子眕盱配食绍死于惠帝时
官褚意来作善字百祥意字诚叔晚见秦伯
和侍郎伯和名 故相益公桧之孙延坐画
堂栋宇闳丽前临大池池外即御书阁盖赐
第也家人病创托何令招医刘仲宝视脉
七日早游天庆观在治城山之麓地理家以为
此山脉络自蒋山来不可知也吴晋间城垒
大抵多因山为之观西有忠烈庙卞壸庙也
以嵇绍及壸二子眕盱配食绍死于惠帝时
卷四十四 第 6a 页
在壸前且非江左事而以配壸非也庙后丛
木甚茂传以为壸墓墓东北又有亭颇疏豁
曰忠孝亭亭本南唐忠贞亭后避讳改焉忠
贞壸谥今曰忠孝则并以其二子死父难也
云堂道士陈德新字可久姑苏人颇开敏相
从登览久之遂出西门游清凉广慧寺寺距
城里馀据石头城下临大江南直牛头山气
象甚雄然坏于兵火旧有德庆堂在法堂前
堂榜乃南唐后主撮襟书石刻尚存而堂徙
木甚茂传以为壸墓墓东北又有亭颇疏豁
曰忠孝亭亭本南唐忠贞亭后避讳改焉忠
贞壸谥今曰忠孝则并以其二子死父难也
云堂道士陈德新字可久姑苏人颇开敏相
从登览久之遂出西门游清凉广慧寺寺距
城里馀据石头城下临大江南直牛头山气
象甚雄然坏于兵火旧有德庆堂在法堂前
堂榜乃南唐后主撮襟书石刻尚存而堂徙
卷四十四 第 6b 页
于西偏矣又有祭悟空禅师文曰保大九年
岁次辛亥九月皇帝以香茶乳药之奠致祭
于右街清凉寺悟空禅师按南唐元宗以癸
卯岁嗣位改元保大当晋出帝之天福八年
至辛亥实保大九年当周太祖之广顺元年
则祭悟空者元宗也建康志以为后主非是
长老宝馀楚州人留食赠德庆堂榜墨本食
巳同登石头西望宣化渡及历阳诸山真形
胜之地若异时定都建康则石当头仍为关
岁次辛亥九月皇帝以香茶乳药之奠致祭
于右街清凉寺悟空禅师按南唐元宗以癸
卯岁嗣位改元保大当晋出帝之天福八年
至辛亥实保大九年当周太祖之广顺元年
则祭悟空者元宗也建康志以为后主非是
长老宝馀楚州人留食赠德庆堂榜墨本食
巳同登石头西望宣化渡及历阳诸山真形
胜之地若异时定都建康则石当头仍为关
卷四十四 第 7a 页
要或以为今都城徙而南石头虽守无益盖
未之思也惟城既南徙秦淮乃横贯城中六
朝立栅断航之类缓急不可复施然大江天
险都城临之金汤之势比六朝为胜岂必依
淮为固耶左迪功郎新湖州武康尉刘炜右
迪功郎监比较务李膺来炜秦伯和馆客也
言秦氏衰落可念至屡典质生产亦薄问其
岁入几何曰米十万斛耳
八日晨至钟山道林真觉大师塔焚香塔在太
未之思也惟城既南徙秦淮乃横贯城中六
朝立栅断航之类缓急不可复施然大江天
险都城临之金汤之势比六朝为胜岂必依
淮为固耶左迪功郎新湖州武康尉刘炜右
迪功郎监比较务李膺来炜秦伯和馆客也
言秦氏衰落可念至屡典质生产亦薄问其
岁入几何曰米十万斛耳
八日晨至钟山道林真觉大师塔焚香塔在太
卷四十四 第 7b 页
平兴国寺上宝公所葬也塔中金铜宝公像
有铭在其膺盖王文公守金陵时所作僧言
古像取入东都启圣院祖宗时每有祈祷启
圣及此塔皆设道场考之信然塔西南有小
轩曰木末其下皆大松髯甲夭矫如蛟龙往
往数百年物木末盖后人取王文公诗木末
北山云冉冉之句名之建康志谓公自命此
名非也塔后又有定林庵旧闻 先君言李
伯时画文公像于庵之昭文斋壁着帽束带
有铭在其膺盖王文公守金陵时所作僧言
古像取入东都启圣院祖宗时每有祈祷启
圣及此塔皆设道场考之信然塔西南有小
轩曰木末其下皆大松髯甲夭矫如蛟龙往
往数百年物木末盖后人取王文公诗木末
北山云冉冉之句名之建康志谓公自命此
名非也塔后又有定林庵旧闻 先君言李
伯时画文公像于庵之昭文斋壁着帽束带
卷四十四 第 8a 页
神彩如生文公没斋常扃闭遇重客至寺僧
开户客忽见像皆惊耸觉生气逼人写照之
妙如此今庵经火尺椽无复存者予乙酉秋
尝雨中独来游留字壁间后人移刻崖石读
之感叹盖已五六年矣归途过半山少留半
山者王文公旧宅所谓报宁禅院也自城中
上钟山此为中途故曰半山残毁尤甚寺西
有土山今谓之培塿亦后人取文公诗所谓
沟西顾丁壮担土为培塿名之也寺后又有
开户客忽见像皆惊耸觉生气逼人写照之
妙如此今庵经火尺椽无复存者予乙酉秋
尝雨中独来游留字壁间后人移刻崖石读
之感叹盖已五六年矣归途过半山少留半
山者王文公旧宅所谓报宁禅院也自城中
上钟山此为中途故曰半山残毁尤甚寺西
有土山今谓之培塿亦后人取文公诗所谓
沟西顾丁壮担土为培塿名之也寺后又有
卷四十四 第 8b 页
谢安墩文公诗云在冶城西北即此是也
九日至保宁戒坛二寺保宁有凤凰台揽辉亭
台有李太白诗云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
分白鹭洲今已废为大军甲仗库惟亭因旧
趾重筑亦颇宏壮寺僧言亭榜本朱希真隶
书已为俗子易之法堂后有片石萤润如黑
玉乃宋子嵩诗题云凤台山亭子陈献司空
乡贡进士宋齐丘司空者徐知诰也后改姓
名曰李昪是为南唐烈祖而齐丘为大臣后
九日至保宁戒坛二寺保宁有凤凰台揽辉亭
台有李太白诗云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
分白鹭洲今已废为大军甲仗库惟亭因旧
趾重筑亦颇宏壮寺僧言亭榜本朱希真隶
书已为俗子易之法堂后有片石萤润如黑
玉乃宋子嵩诗题云凤台山亭子陈献司空
乡贡进士宋齐丘司空者徐知诰也后改姓
名曰李昪是为南唐烈祖而齐丘为大臣后
卷四十四 第 9a 页
又有题字云升元三年奉敕刻石盖烈祖既
有国追念君臣相遇之始而表显之昪齐丘
虽皆不足道然当攘夺分裂横溃之时其君
臣相遇不如是亦不能粗成其功业也戒坛
额曰崇胜戒坛寺古谓之瓦棺寺有阁因冈
阜其高十丈李太白所谓钟山对北户淮水
入南荣者又横江词一风三日吹倒山白浪
高于瓦棺阁是也南唐后主时朝廷遣武人
魏丕来使南唐意其不能文即宴于是阁因
有国追念君臣相遇之始而表显之昪齐丘
虽皆不足道然当攘夺分裂横溃之时其君
臣相遇不如是亦不能粗成其功业也戒坛
额曰崇胜戒坛寺古谓之瓦棺寺有阁因冈
阜其高十丈李太白所谓钟山对北户淮水
入南荣者又横江词一风三日吹倒山白浪
高于瓦棺阁是也南唐后主时朝廷遣武人
魏丕来使南唐意其不能文即宴于是阁因
卷四十四 第 9b 页
求赋诗丕揽笔成篇末句云莫教雷雨损基
扃后主君臣皆失色及南唐之亡为吴越兵
所焚国朝承平二百年金陵为大府寺观竞
以崇饰土木为事然阁终不能复绍兴中有
北僧来居讲惟识百法论誓复兴造求伟材
于江湖间事垂集者屡矣会建宫阙有司往
往辄取之僧不以此动心愈益经营卒成卢
舍那阁平地高七丈雄丽冠于江东旧阁基
相距无百步今废为军营秦伯和遣医柴安
扃后主君臣皆失色及南唐之亡为吴越兵
所焚国朝承平二百年金陵为大府寺观竞
以崇饰土木为事然阁终不能复绍兴中有
北僧来居讲惟识百法论誓复兴造求伟材
于江湖间事垂集者屡矣会建宫阙有司往
往辄取之僧不以此动心愈益经营卒成卢
舍那阁平地高七丈雄丽冠于江东旧阁基
相距无百步今废为军营秦伯和遣医柴安
卷四十四 第 10a 页
恭来视家人疮柴邢州龙冈人晚褚诚叔来
诚叔尝为福州闽清尉获盗应格当得京官
不忍以人死为己利辞不就至今在选调又
有为它邑尉者亦获盗营赏甚力卒得京官
将解去入郡过刑人处辄掩目大呼数日神
志方定后至他郡见通衢有石幢问此何为
从者曰法场也亦大骇叫呼几坠车自此所
至皆迂道以避刑人之地人之不可有愧于
心如此移舟泊赏心亭下秦伯和送药
诚叔尝为福州闽清尉获盗应格当得京官
不忍以人死为己利辞不就至今在选调又
有为它邑尉者亦获盗营赏甚力卒得京官
将解去入郡过刑人处辄掩目大呼数日神
志方定后至他郡见通衢有石幢问此何为
从者曰法场也亦大骇叫呼几坠车自此所
至皆迂道以避刑人之地人之不可有愧于
心如此移舟泊赏心亭下秦伯和送药
卷四十四 第 10b 页
十日早出建康城至石头得便风张帆而行然
港浅而狭行亦甚缓宿大城冈金陵冈陇重
复如梅岭冈石子冈佘(蛇/读如)婆冈尤其著者
也居民数十家亦有店肆
十一日早出夹行大江过三山矶烈洲慈姥矶
采石镇泊太平州江口谢玄晖登三山还望
京邑李太白登三山望金陵皆有诗凡山临
江皆曰矶水湍急篙工并力撑之乃能上然
今年闰馀秋早水落巳数尺矣则盛夏可知
港浅而狭行亦甚缓宿大城冈金陵冈陇重
复如梅岭冈石子冈佘(蛇/读如)婆冈尤其著者
也居民数十家亦有店肆
十一日早出夹行大江过三山矶烈洲慈姥矶
采石镇泊太平州江口谢玄晖登三山还望
京邑李太白登三山望金陵皆有诗凡山临
江皆曰矶水湍急篙工并力撑之乃能上然
今年闰馀秋早水落巳数尺矣则盛夏可知
卷四十四 第 11a 页
也三山自石头及凤凰台望之杳杳有无中
耳反过其下则距金陵财五十馀里晋伐吴
王浚舟师过三山王浑要浚议事浚举帆曰
风利不得泊即此地也是日便风击鼓挂帆
而行有两大舟东下者阻风泊浦溆见之大
怒顿足诟骂不巳舟人不答但抚掌大笑鸣
鼓愈厉作得意之状江行淹速常也得风者
矜而阻风者怒可谓两失之矣世事盖多类
此者记之以寓一笑烈洲在江中上有小山
耳反过其下则距金陵财五十馀里晋伐吴
王浚舟师过三山王浑要浚议事浚举帆曰
风利不得泊即此地也是日便风击鼓挂帆
而行有两大舟东下者阻风泊浦溆见之大
怒顿足诟骂不巳舟人不答但抚掌大笑鸣
鼓愈厉作得意之状江行淹速常也得风者
矜而阻风者怒可谓两失之矣世事盖多类
此者记之以寓一笑烈洲在江中上有小山
卷四十四 第 11b 页
曰烈山草木极茂密有神祠在山巅慈姥矶
矶之尤巉绝峭立者徐师川有慈姥矶诗序
云矶与望夫石相望正可为的对而诗人未
尝挂齿牙故其诗云离鸾只说闺中恨舐犊
谁知目下情然梅圣俞护母丧归宛陵发长
芦江口诗云南国山川都不改伤心慈姥旧
时矶师川偶忘之耳圣俞又有过慈姥矶下
及慈姥山石崖上竹鞭诗皆极高奇与此山
称采石一名牛渚与和州对岸江面比瓜洲
矶之尤巉绝峭立者徐师川有慈姥矶诗序
云矶与望夫石相望正可为的对而诗人未
尝挂齿牙故其诗云离鸾只说闺中恨舐犊
谁知目下情然梅圣俞护母丧归宛陵发长
芦江口诗云南国山川都不改伤心慈姥旧
时矶师川偶忘之耳圣俞又有过慈姥矶下
及慈姥山石崖上竹鞭诗皆极高奇与此山
称采石一名牛渚与和州对岸江面比瓜洲
卷四十四 第 12a 页
为狭故隋韩擒虎平陈及本朝曹彬下南唐
皆自此渡然微风辄浪作不可行刘宾客云
芦苇晚风起秋江鳞甲生王文公云一风微
吹万舟阻皆谓此矶也矶即南唐樊若冰献
策作浮梁渡王师处初若冰不得志于李氏
诈祝发为僧庐于采石山凿石为窍及建石
浮图又月夜系绳于浮图棹小舟急渡引绳
至江北以度江面既习知不谬即亡走京师
上书其后王师南渡浮梁果不差尺寸予按
皆自此渡然微风辄浪作不可行刘宾客云
芦苇晚风起秋江鳞甲生王文公云一风微
吹万舟阻皆谓此矶也矶即南唐樊若冰献
策作浮梁渡王师处初若冰不得志于李氏
诈祝发为僧庐于采石山凿石为窍及建石
浮图又月夜系绳于浮图棹小舟急渡引绳
至江北以度江面既习知不谬即亡走京师
上书其后王师南渡浮梁果不差尺寸予按
卷四十四 第 12b 页
隋炀帝征辽盖尝用此策渡辽水造三浮桥
于西岸既成引趍东岸桥短丈馀不合隋兵
赴水接战高丽乘岸上击之夌铁杖战死始
敛兵引桥复就西岸而更命何稠接桥二日
而成遂乘以济然隋终不能平高丽国朝遂
下南唐者实天意也若冰何力之有方若冰
之北走也江南皆知其献南征之策或请诛
其母妻李煜不敢但羁置池州而已其后若
冰自陈母妻在江南朝廷命煜护送煜虽愤
于西岸既成引趍东岸桥短丈馀不合隋兵
赴水接战高丽乘岸上击之夌铁杖战死始
敛兵引桥复就西岸而更命何稠接桥二日
而成遂乘以济然隋终不能平高丽国朝遂
下南唐者实天意也若冰何力之有方若冰
之北走也江南皆知其献南征之策或请诛
其母妻李煜不敢但羁置池州而已其后若
冰自陈母妻在江南朝廷命煜护送煜虽愤
卷四十四 第 13a 页
切终不敢违厚遗而遣之然若冰所凿石窍
及石浮图皆不毁王师卒用以系浮梁则李
氏君臣之暗且怠亦可知矣虽微若冰有不
亡者乎张文潜作平江南议谓当缚若冰送
李煜使甘心焉不然正其叛主之罪而诛之
以示天下岂不伟哉文潜此说实天下正论
也子自金陵得疾是日方小愈尚未能食夜
雨
十二日早移舟泛姑熟溪五里泊阅武亭初询
及石浮图皆不毁王师卒用以系浮梁则李
氏君臣之暗且怠亦可知矣虽微若冰有不
亡者乎张文潜作平江南议谓当缚若冰送
李煜使甘心焉不然正其叛主之罪而诛之
以示天下岂不伟哉文潜此说实天下正论
也子自金陵得疾是日方小愈尚未能食夜
雨
十二日早移舟泛姑熟溪五里泊阅武亭初询
卷四十四 第 13b 页
舟人云江口泊船处距城二十里须步乃可
入及至阅武乃止在城闉之外徽猷阁直学
士左朝请郎知州周元特(操)闻予病与医郭
师显俱来视疾自都下相别迨今八年矣太
平州本金陵之当涂县周世宗时南唐元宗
失淮南侨置和州于此谓之新和州改为雄
远军国朝开宝八年下江南改为平南军然
独领当涂一邑而已太平兴国二年遂以为
州且割芜湖繁昌来属而治当涂与兴国军
入及至阅武乃止在城闉之外徽猷阁直学
士左朝请郎知州周元特(操)闻予病与医郭
师显俱来视疾自都下相别迨今八年矣太
平州本金陵之当涂县周世宗时南唐元宗
失淮南侨置和州于此谓之新和州改为雄
远军国朝开宝八年下江南改为平南军然
独领当涂一邑而已太平兴国二年遂以为
州且割芜湖繁昌来属而治当涂与兴国军
卷四十四 第 14a 页
同时建置故分纪年以名之
十三日通判右朝请郎叶棼员外通判左朝奉
郎钱同仲耕军事判官左文林郎赵子覭知
当涂县右通直郎王权来午后入州见元特
呼郭医就坐间为予切脉且议所用药州正
据姑熟溪北土人但谓之姑溪水色正绿而
澄澈如镜纤鳞往来可数溪南皆渔家景物
幽奇两浮桥悉在城外其一通宣城其一可
至浙中姑熟堂最号得溪山之胜适有客寓
十三日通判右朝请郎叶棼员外通判左朝奉
郎钱同仲耕军事判官左文林郎赵子覭知
当涂县右通直郎王权来午后入州见元特
呼郭医就坐间为予切脉且议所用药州正
据姑熟溪北土人但谓之姑溪水色正绿而
澄澈如镜纤鳞往来可数溪南皆渔家景物
幽奇两浮桥悉在城外其一通宣城其一可
至浙中姑熟堂最号得溪山之胜适有客寓
卷四十四 第 14b 页
家其间故不得至又有一酒楼登望尤佳皆
城之南也往时溪流分一支贯城中湮塞已
久近岁尝浚治然惟春夏之交暂通今七月
已绝流矣李太白集有姑熟十咏予族伯父
彦远尝言东坡自黄州还过当涂读之抚手
大笑曰赝物败矣岂有李白作此语者郭功
父争以为不然东坡又笑曰但恐是太白后
身所作耳功父甚愠盖功父少时诗句俊逸
前辈或许之以为太白后身功父亦遂以自
城之南也往时溪流分一支贯城中湮塞已
久近岁尝浚治然惟春夏之交暂通今七月
已绝流矣李太白集有姑熟十咏予族伯父
彦远尝言东坡自黄州还过当涂读之抚手
大笑曰赝物败矣岂有李白作此语者郭功
父争以为不然东坡又笑曰但恐是太白后
身所作耳功父甚愠盖功父少时诗句俊逸
前辈或许之以为太白后身功父亦遂以自
卷四十四 第 15a 页
负故东坡因是戏之或曰十咏及归来乎笑
矣乎僧伽歌怀素草书歌太白旧集本无之
宋次道再编时贪多务得之过也
十四日晚晴开南窗观溪山溪中绝多鱼时裂
水面跃出斜日映之有如银刀垂钓挽罟者
弥望以故价甚贱僮使辈日皆餍饫土人云
此溪水肥宜鱼及饮之水味果甘岂信以肥
故多鱼耶溪东南数峰如黛盖青山也
十五日早州学教授左文林郎吴博古敏叔员
矣乎僧伽歌怀素草书歌太白旧集本无之
宋次道再编时贪多务得之过也
十四日晚晴开南窗观溪山溪中绝多鱼时裂
水面跃出斜日映之有如银刀垂钓挽罟者
弥望以故价甚贱僮使辈日皆餍饫土人云
此溪水肥宜鱼及饮之水味果甘岂信以肥
故多鱼耶溪东南数峰如黛盖青山也
十五日早州学教授左文林郎吴博古敏叔员
卷四十四 第 15b 页
外教授左文林郎杨恂信伯来饭巳游黄山
东岳庙广福寺遂登凌歊台岳庙栋宇颇盛
本谓之黄山大监庙大监者不知何神盖淫
祠也今既为岳庙而大监反寓食庑下广福
本寿圣寺以绍兴壬午诏书改额败屋二十
馀间残僧三四人萧然如古驿主僧惠明温
州平阳人凌歊台正如凤凰雨花之类特因
山巅名之宋高祖所营面势虚旷高出氛埃
之表南望青山龙山九井诸峰如在几席龙
东岳庙广福寺遂登凌歊台岳庙栋宇颇盛
本谓之黄山大监庙大监者不知何神盖淫
祠也今既为岳庙而大监反寓食庑下广福
本寿圣寺以绍兴壬午诏书改额败屋二十
馀间残僧三四人萧然如古驿主僧惠明温
州平阳人凌歊台正如凤凰雨花之类特因
山巅名之宋高祖所营面势虚旷高出氛埃
之表南望青山龙山九井诸峰如在几席龙
卷四十四 第 16a 页
山即孟嘉登高落帽处九井山有桓玄僣位
坛稍西江中二小山相对云东梁西梁也北
户临和州新城楼橹历历可辨盖自绝江至
和州财十馀里李太白有黄山凌歊台送族
弟泛舟赴华阴诗即此地也台后有一塔塔
之后又有亭曰怀古云余初至当涂饮姑熟
溪水喜其甘滑巳而遍饮城中水皆甘盖泉
脉佳也
十六日郡集于道院历游城上亭榭有坐啸亭
坛稍西江中二小山相对云东梁西梁也北
户临和州新城楼橹历历可辨盖自绝江至
和州财十馀里李太白有黄山凌歊台送族
弟泛舟赴华阴诗即此地也台后有一塔塔
之后又有亭曰怀古云余初至当涂饮姑熟
溪水喜其甘滑巳而遍饮城中水皆甘盖泉
脉佳也
十六日郡集于道院历游城上亭榭有坐啸亭
卷四十四 第 16b 页
颇宜登览城濠皆植荷花是夜月白如昼影
入溪中摇荡如玉塔始知东坡玉塔卧微澜
之句为妙也
渭南文集卷第四十四
入溪中摇荡如玉塔始知东坡玉塔卧微澜
之句为妙也
渭南文集卷第四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