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八 第 1a 页 WYG1086-0167c.png

小畜集卷十八 宋 王禹偁 撰
书
上太保侍中书
荐丁谓与薛太保书
上许殿丞论𣙜酒书
与冯伉书
与李宗谔书
卷十八 第 1b 页 WYG1086-0167d.png

答张知白书
答郑裒书
答张扶书
上史馆吕相公书
答丁谓书
上太保侍中书
卷十八 第 2a 页 WYG1086-0168a.png

黄阁之下某闻古者天子有诤臣七人虽无道不失
其天下后代帝王因而设谏官辟谏垣盖所以顺考
古道而乐闻己过也旧制谏议大夫五品补阙七品
拾遗八品皆卑其秩而薄其俸使无所顾惜而尽其
謇谔也国家又以谏官因循缄默为事故诏改司谏
正言之号循
体者岂宜居其位乎某亦何人辄玷是命待罪三馆
卷十八 第 2b 页 WYG1086-0168b.png

国而下有蠹于民乃名教中罪人耳但以圣君贤相
共成大化群材品物茂育长养而不有功力故假此
而偷安矣昨奉御札以边事未宁许百官各上封事
为谏官者得不内愧于心乎某因诣上閤陈所见十
其五事言外任其人其五事言内修其德且引汉
文帝时事迹以为比类所恨不知兵事不游边土则
外任其人之事皆臆说也适足资帷幄之戏笑矣且
卷十八 第 3a 页 WYG1086-0168c.png

内修其德之说皆实事也用之则朝行而夕效
某道孤势危辞理直切心甚惧焉非大丞相论思之
际救援开释之以来天下言路则斥而逐之犹九牛
之一毛也敢露腹以乞嗟悯某惶恐再拜
荐丁谓与薛太保书
三月一日左司谏知制诰王某谨致书于淮海薛侯阁
下先民有言曰贵视其所举贫视其所取今天下贵而
卷十八 第 3b 页 WYG1086-0168d.png

下非为已也将为人也非止为人也又将为道也唯阁
下详择焉有进士丁谓者今之巨儒也其道师于六经
汎于群史而斥乎诸子其文类韩柳其诗类杜甫其性
孤特其行介洁亦三贤之俦也先君尝为泾原从事幼
而侍
知人也如是去年冬携文百篇游辇毂下两制司言之
臣览之振骇佥谓今之举人未有出乎其右者仆与之
卷十八 第 4a 页 WYG1086-0169a.png

以给妻子斯亦圣朝之遗贤吾道之深耻也且念世之
服儒冠而得禄者位至尚书则月俸五万而给长幼者
三分有二其下者从可知矣又焉能哀王孙而知国士
乎至于分茅土为公侯者仆又希识其面矣惟阁下以
名相之子得大将军官而能市义礼贤读书好古知丁
谓者非侯而谁是以裁书荐才不远千里至止之日幸
解榻焉勿使郭代公于襄阳辈独称义于前代也某白
卷十八 第 4b 页 WYG1086-0169b.png

殿丞阁下某闻可言而不可行君子不言也可行而不
可言君子不行也今之所贡皆可言之事有可行之利
故不谋名位之相县不虞枢机之见辱也望阁下留意
焉某自前岁策名起家作吏于成武无功无过偶历一
考而国家有长洲之命越江而来涖事亦未浃旬亦尝
聚簿书以阅之则见长洲之民著版图分地利者止七
八千家岁出租钱馀一万七千缗秋输赋米复不下十
卷十八 第 5a 页 WYG1086-0169c.png

台五邑之右是阁下旧治之地不待一小吏言而后知
也今又闻朝廷以浙江𣙜酤于民不便比岁多犯禁者
是用择能臣
为措刑而爱人也某窃听舆言以为阁下将取一郡𣙜
酒之数分于编户然后听自酿而沽诸是亦割赤子之
肉饫倖民之腹也某实惑焉且钱氏据十三郡垂百馀
年以琛赆为名而肆烦苛之政邀勤王之誉而残民自
卷十八 第 5b 页 WYG1086-0169d.png

行也洎圣人有作钱氏不得已而纳其土焉均定已来
无名之租息比诸江北其弊犹多今若又以𣙜酒之数
益编户之赋何异负重致远者未有息肩之地而更加
石焉何以堪之谅阁下必不为尔况阁下居士大夫之
位读古圣人之书赫乎大名辉映朝右自当以兴利除
害为已任又非小吏之所及也然屋漏
下阁下试思之使江东之地百万家以至子孙受阁下
卷十八 第 6a 页 WYG1086-0170a.png

得失固不自知惟阁下宽而勿罪
与冯伉书
某读唐史见陆忠州之在相位也摈斥李吉甫不容于
朝及贽有南宾之贬而吉甫方为刺史贽之门人故吏
亦皆危之洎到贬所而吉甫待之颇厚有庶寮见宰相
礼又赞皇公之秉钧也排逐牛僧孺有循州之责及德
裕南迁奇章公量移在汝赞皇路由此郡而僧孺接之
卷十八 第 6b 页 WYG1086-0170b.png

贤哉二君子之操心也如是岂古之所谓以德报怨者
邪某向以紫微郎
于之命而亲友间往往相唁诚以阁下通理是郡也某
则独以为不然且夫以怨报怨皆私事也故虽睚眦必
报矣今某于阁下议刑公事也擢第同年也阁下岂以
为怨乎虽某之名位才业望忠州赞皇也远矣而阁下
读书为文立身行事岂不如吉甫僧孺之为人乎望阁
卷十八 第 7a 页 WYG1086-0170c.png

客之幸也某顿首
与李宗谔书
月日商州副使王某谨遣家仆致书于学士足下日者
痛仆自京师来辱惠手翰敦勉过厚幸甚幸甚因窃自
念某寒士也足下相门也某在罪谴之中足下处嫌疑
之地不当如
能不以炎凉为去就者虽贫贱之交固亦鲜得况贵胄
卷十八 第 7b 页 WYG1086-0170d.png

执义不以某为累耶若两不然者何其爱我之深也因
恃知已辄复云云唯足下始终留意焉某读唐史见元
和中刘禹锡拟刺播州播非人所处而梦得有母时柳
宗元同制贬柳州固欲以柳易播会宰臣裴度亦为启
奏其事宪宗遂移善地书诸信史以为美谈至今君子
伏裴柳之义而嘉章武之仁也区区之怀实望于此然
其待罪来斯未及满岁固宜慎言动而俟恩宥也今又
卷十八 第 8a 页 WYG1086-0171a.png

暂去乡里顷年前某为长洲县令侍亲
号为繁富鱼酒甚美俸禄甚优是时亲年方踰耳顺子
孙妇女聚在眼前尚念丘园忽忽不乐况今年愈衰家愈
远当非肉不饱之际旅食于商山中其为情况不待具
言而可知也脱不幸疾恙则地无医药何以慰人子之
心乎又父母之情惜其幼子家弟少失母爱叙婚甚晚
前年某忝职阁下始能为娶一妇今年闻有孙矣而家
卷十八 第 8b 页 WYG1086-0171b.png

者为是也前时家弟自荆南乞丐以来数日而去临岐
聚泣闻者泪下况昆仲三院妻女九人亡者未祔葬生
者待婚嫁散于彼者糊口于人系于此者绝俸于官其
为穷人亦无伍也某尝自计之一岁则仆马去矣冉岁
则囊橐竭
静思熟虑未免一诉然前事之非不敢较辨直以穷苦
闻于帝阍所望者移近乡园少得俸入乐偏亲聚穷族
卷十八 第 9a 页 WYG1086-0171c.png

望也默而不诉则有所恨也今已沥恳拜章附递入奏
惟足下极力振拔之某冉拜
答黄宗旦书(二首/)
秀才足下走仆枉书惠顾迁客幸甚幸甚且观来书之
旨似求知于某者何其误也又以某尝仕于朝与进士
孙何丁谓交二子皆得高第某能知人矣复引人不易
知知人则哲之义非知言也夫知人之道惟帝时难敢
卷十八 第 9b 页 WYG1086-0171d.png

也是二子取高第者命也某何力之有焉今足下之文
二子之文也天下将知之矣岂止某之一人哉必曰立
朝廷司文翰者能以心之公私轻重于后进间则非某
之所闻也杜紫微曰古之圣贤业大事钜道行则不肖
惧道不行则不肖喜故有不公今进士者业微事细如
其成名不肖未有所喜惧何不公邪足下诚能知求名
者文也成名者命也又何求乎某之知邪又何后乎二
卷十八 第 10a 页 WYG1086-0172a.png

又
某白秀才黄生足下淳化初某自西掖贬官商洛生走
仆赍书且引孙何丁谓之事求知于我后一年某徵拜
右正
学士留阁下者二年生未尝及吾门洎某黜守滁上生
复辱书惠文以寻前好是生不以位之高下专以道求
于我也甚善甚善观生之文辞理雅正读之忘倦若与
卷十八 第 10b 页 WYG1086-0172b.png

明白若抵诸掌虽古作者无以过此又颜子好学论援
经而證事义尽而语简使薛邕生而自为之未必至是
生道日益而文日新也某前书所谓生之文二子之文
也天下人将知之不诬矣然而谋道者贵乎有益求知
者贵乎尽心生之于我也厚矣我之于生也其有隐乎
何者某读生正汉臣策对一章文义诚为高古其间责
晁错不言王道谓汉文几于王矣
卷十八 第 11a 页 WYG1086-0172c.png

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说者曰小人不能行君子之行
非小人之过也夫行王道者禹汤文武周公而已汉文
何主哉言王道者孔子孟轲荀卿扬雄而已晁错何人
也故子长称错学申商刑名峭直刻深者也是以错之
对策不根古道直指时事而亦有讥焉其对国之大体
引五帝者盖言汉文不能行帝道也对人情之终始引
三王者盖言汉文不能行王道也对直言极谏引五伯
卷十八 第 11b 页 WYG1086-0172d.png

子亦霸臣之杰者也又其杀身奉国有足多者于王道
则远矣故曰责错太重者为是也夫西汉诸帝孝文最
贤节俭
政必自经界始而汉废古井田用秦阡陌是本已去矣
禹会涂山玉帛万国一防风后至而杀之不赦周公于
三叔亲可知也流言一作伐而灭之吴王称疾不朝文
帝赐之几杖养成大恶流患子孙行王道者果若是乎
卷十八 第 12a 页 WYG1086-0173a.png

黩祀五帝忿冯唐之谏而曰独亡閒处邪失德盈编不
可悉数故曰褒文稍过者为是也虽然生以大儒之行
专取王道亦无累于文也某以朋友切磋之道待生而
有是说也生以为何如某顿首
答张知白书
某白校书先辈足下辱示籍田赋污樽铭律赋歌行凡
五
卷十八 第 12b 页 WYG1086-0173b.png

足下少陈梗槩以叶大易同声之义哉夫赋之作本乎
诗者也自两汉以来文士若相如扬雄班固辈皆为之
盖六义之一也洎隋唐始以诗赋取进士而赋之名变
而为律则与古戾矣然拘挛声病以难后学至使鸿藻
硕儒有不能下笔者虽丈夫不为亦仕进之羽翼不可
无也铭之义本乎钟鼎孔悝之家庙详矣歌又杂诗之
伦也故书曰诗言志歌咏言又诗序云嗟叹之不足则
卷十八 第 13a 页 WYG1086-0173c.png

庙播管弦其失也语淫奔事诡怪而已凡是数者足下
尽知之矣仆又申明之者欲足
观直纶阁者数年矣天下举公以文相售固亦众焉如
足下之文实亦鲜得况可畏之年日新之业仆安敢测
其涯涘乎来书勤拳聊以此报某白
答郑褒书
某白郑生秀才足下前年八月仆自长洲令徵拜右正
卷十八 第 13b 页 WYG1086-0173d.png

凑吾门其中杰出群萃者得富春孙何济阳丁谓而已
吾尝以其文誇天子宰执公卿间有业荒而行悖者既
疾孙何丁谓之才又忿吾之无曲誉也聚而造谤焉以
吾平居议论尝道浮图之蠹人者乃代为吾沙汰释氏
疏盛于髡褐之徒又云孙何论著以无佛京城钜僧侧
目尤甚未几吾坐
舌益滑也明年孙丁俱取高第又明年吾被召赴阙而
卷十八 第 14a 页 WYG1086-0174a.png

委过于往时而僧之不乐吾者复以前事啅吠吾以为
无能为也在内庭果百日而罢然迁秩临民恩也去近
侍治小郡罪也将理装之官有进士林介者食于吾家
七年矣私谓吾曰今兹诏罢贡举而足下出郡进士皆
欲疾走滁上以文求知吾谓介曰为吾谢诸公慎勿来
滁上吾不复议进士之臧否以贾谤矣今携文而来者
吾悉曰韩柳也贽赋而来者悉曰裴李也赍诗而来者
卷十八 第 14b 页 WYG1086-0174b.png

柳裴李陈杜之多也且吾学圣人之道受明主
掌制诰一入翰林以文章负天下之望何其多可易与
胸中混混乎无分别之若是邪不如绝之可也介亦以
为然既登舟中夕思之心又甚悔夫士君子立身行道
是是而非非造次颠沛不易其心吾以一失职而不交
贤士斯自弃也下车以来有进士皆接焉数日前得生
书读之因自贺曰向如前谋则失郑矣洎与生语见生
卷十八 第 15a 页 WYG1086-0174c.png

其文句辞甚简理甚正虽数千百言无一字冗长真得
古人述作之旨耳会吾疡生颐颔中心无憀未遑与生
款生复贻书诋吾览其言可谓直而不肆者也且出孙
氏昆仲在陜郊时送生二序孙之为人刚果公正未尝
轻许可人序生之文
是生之道与孙丁同而命未偶矣吾又欲生谒滁之僚
属生固拒吾曰某数千里来所求见者执事耳诣他人
卷十八 第 15b 页 WYG1086-0174d.png

非不陨穫于贫贱者欤又非谋道不谋食者欤以生之
文高行修之如此而患无所立吾不信矣生宜爱其身
而有待也生之书首引孙丁之事故吾述其始末文不
觉繁生持吾文而往道如孙丁者示之可也苟非其人
不独厚吾之谤也又将窒生之进也生志之七月十三
日尚书工部郎中典滁阳郡王某顿首
答张扶书
卷十八 第 16a 页 WYG1086-0175a.png

兄
致书问道于我虽他人宜有答也况子之于我哉然仆
顷尝为长洲令因病起抄书得目疾不喜视书书不读
数年矣虽强之少顷必息其目不数日不能竟一卷用
是见仆道益荒而文益衰也又四年之中再为谪吏顿
挫摧辱殆无生意以私家衣食之累未即引去黾勉于
簿书间以度朝夕尚有意讲道而评文乎为子力读十
卷十八 第 16b 页 WYG1086-0175b.png

俗矣夫文传道而明心也古圣人不得已而为之也且
人能一乎心至乎道修身则无咎事君则有立及其无
位也惧乎心之所有不得明乎外道之所畜不得传乎
后于是乎有言焉又惧乎言之
信哉不得已而为之也既不得已而为之又欲乎句之
难道邪又欲乎义之难晓邪必不然矣请以六经明之
诗三百篇皆俪其句谐其音可以播管弦荐宗庙子之
卷十八 第 17a 页 WYG1086-0175c.png

者无出于此则曰惠迪吉从逆凶又曰德日新万邦惟
怀志自满九族乃离在礼儒行者夫子之文也则曰衣
冠中动作慎大让如慢小让如伪云云者在乐则曰鼓
无当于五声五声不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不得
不彰在春秋则全以属辞比事为教不可备引焉在易
则曰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日月运行一寒一暑夫岂句
之难道邪夫岂义之难晓邪今为文而舍六经又何法
卷十八 第 17b 页 WYG1086-0175d.png

其语而谓之古亦文之弊也近世为古文之主者韩吏
部而已吾观吏部之文未始句之难道也未始义之难
晓也其间称樊宗师之文必出于已不袭蹈前人一言
一句又称薛逢为文以不同俗为主然樊薛之文不行
于世吏部之文与六籍共尽此盖吏部诲人不倦进二
子以劝学者故吏部曰吾不师今不师古不师难不师
易不师多不师少惟师是尔今子年少志专雅识古道
卷十八 第 18a 页 WYG1086-0176a.png

使句之易道义之易晓又辅之以学助之以气吾将见
子以文显于时也某顿首
又
则六经韩文以为證生继为书启谓扬雄以文比天地
而下云云者甚乎哉子之笃于道而好于古者也仆为
子条辨之庶知仆之用心也子之所谓扬雄以文比天
卷十八 第 18b 页 WYG1086-0176b.png

言也不可取而为法矣夫天地易简者也测天者知刚
健不息而行四时测地者知含弘光大而生万物天地
异矣何难测度哉若较其寻尺广袤而后谓之尽则天
地一器也安得言其广大乎且雄之太玄准易也易之
道圣人演之贤人注之列于六经悬为学科其义甚明
而可晓也雄之太玄既不用于当时又不行于后代谓
雄死已来世无文王周孔则信然
卷十八 第 19a 页 WYG1086-0176c.png

而以文比太玄仆未之闻也子又谓六经之文语艰而
义奥者十二三易道而易晓者十七八其艰奥者非故
为之语当然矣今子之文则不然凡三十篇语皆迂而
艰也义皆昧而奥也岂子之文也过于六籍邪若犹未
也子其择焉子谓韩吏部曰仆之为文意中以为好者
人必以为恶焉或时应事作俗下文字下笔令人惭及
示人人即以为好者此盖唐初之文有六朝淫风有四
卷十八 第 19b 页 WYG1086-0176d.png

部意中自是而人能是之者百不一二下笔自惭而人
是之者十有八九故吏部有是叹也今吏部自是者著
之于集矣自惭者弃之无遗矣
焉其略云儋石之储常空于私室方丈之食每盛于宾
筵此必吏部自惭而当时人好之者也今之世亦然也
子著书立言师吏部之集可矣应事作俗取祭裴文可
矣夫何惑焉又谓汉朝人莫不能文独司马相如刘向
卷十八 第 20a 页 WYG1086-0177a.png

之列于汉书若相如上林赋喻蜀封禅文刘向谏山陵
扬雄议边事皆子之所见也曷尝语艰而义奥乎谓功
用深者取其理之当尔非语迂义暗而谓之功用也生
其志之向有江翊黄者自谓好古仆见文义尚浅故答
之曰脩之不已则为闻人今子希慕高远欲专以绝俗
为主故仆欲于子之文句易道义易晓也孔子曰由也
兼人
卷十八 第 20b 页 WYG1086-0177b.png

礼丞晁君足下某始识足下时年未冠身未婚逮今四
十有四娶妻生子长子复纳妇矣足下策名十八载官
未出奉常丞青衫白发司关市之税某擢第后足下一
年为尚书起曹郎典大邦被金紫其间又再为制诰舍
人一为翰林学士以某之所得较足下之所屈用时态
观之某不为不多然道不行则一也某褊狷刚直为众
所知虽强损之未能尽去夫今之领藩服当冲要者必
卷十八 第 21a 页 WYG1086-0177c.png

黄无善誉矣某皆不能也唯官谤是待又眼病虚花不
欲久视髭苍发白老相
名钱谷重轻欺诈间用机械以决胜负其于文学无一
点墨落纸岂吾道之所欲也今得足下书暨东阳西楚
文赋二编览之无斁乃知足下屈于官而大伸于道者
也某缺于道而微得于官者也江都彭门亭里连袤长
淮芳草与春色俱绿把袂未期秉笔无赖强食自爱以
卷十八 第 21b 页 WYG1086-0177d.png

上史馆吕相公书
月日右正言直史馆王某谨斋戒拜书有言于相公执
事某累日前以久不修谒求见相府相公以某馆中诸
生召坐与语某窃不自料遂以书日历为请相公因及
史氏废坠阙人编修且因国子博士李觉属以修撰二
朝政事某
何哉古者守道不如守官故以弓招虞人而不进者不
卷十八 第 22a 页 WYG1086-0178a.png

定褒贬之文不为僣也李觉位列国庠当教胄子以诗
书礼乐讲诵诲诱而已又安得授之史笔哉今馆中之
士先进者有若铨部员外郎安德裕左司谏兼直秘阁
宋泌皆砥砺名节老于文学俾之修撰舆论归焉其于
后进十数辈不敢自

之相公且曰史笔之难有三焉才也学也识也相公岂
以馆阁诸生才学识见皆不及觉邪则舍此而取彼可
卷十八 第 22b 页 WYG1086-0178b.png

馆两制非文士不居一旦又轻之益扫
至公塞浮议莫若遍召直馆与觉聚而庭试以考之则
是非较然矣若因而授之取笑千古之下则某耻之相
公亦耻之矧相公监修国史得不留意乎干犯廊庙躬
俟谴责某惶惧顿首
答丁谓书
学士谓之足下间者递中书至且与诗俱书之所指皆
卷十八 第 23a 页 WYG1086-0178c.png

有过人必知之传曰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易曰不远复
无祗悔此皆古圣贤之旨吾将践而行焉然书之所谓
为善无近名名者公器不可多得云名者吾亦有答焉
夫名之于人亟且大者也盖修之于身则为名节行之
于世则为名教名废则教几乎息矣且名恶可近邪恶
可得邪苟无其实虽欲近之远矣虽欲得之失矣是以
仲尼修春秋以名为主故曰求名而亡欲盖而彰彼齐
卷十八 第 23b 页 WYG1086-0178d.png

其恶名而圣人固书之甚哉仲尼之于名之急也今谓
之第一进士得一中允而欲与世浮沈自堕于名节窃
为谓之不取也又谓吾之去职由高亢刚直者夫刚直
之名吾诚有之盖嫉恶过当而贤不肖太分亦天性然
也而又齿少气锐勇于立事今四十有三矣五年之中
再被斥弃头白眼昏老态且具向之刚直不抑而自衰
矣孟子四十心不动养浩然之气先师五十而读易可
卷十八 第 24a 页 WYG1086-0179a.png

吾为主簿一年奔走事县令为县令三年奔走事郡守
郡守即柴谏议成务也县令即崔著作惟宁也今皆存
焉可问而后知也在三馆两制时倍吾年者皆父事之
长吾十年五年者皆兄事之如是而谓之高亢吾其如
何哉是盖以成败为是非以炎凉为去就者谓之云当
吾在内廷掌密命亲我者不曰予高亢刚直将不容于
朝矣又不当面折某人邪不当庭争某事邪及吾退而
卷十八 第 24b 页 WYG1086-0179b.png

如予何孟轲曰予之不遇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
予不遇哉谓之又谓韩吏部不当责阳城不谏小事不
当与李绅争台参以为不存远大者吾曰退之皆是也
夫守道不如守官
职而已矣舜作漆器谏者不止君岂有明于舜乎事岂
有小于漆器乎盖塞其渐也退之为大京兆兼御史大
夫不台参盖唐有制也故退之引推管中丞得免台参
卷十八 第 25a 页 WYG1086-0179c.png

察使牒部刺史皆曰故牒时王弘中廉问江西以吏部
钜贤特自损曰谨牒而退之致书恳请以为宜如旧制
夫如是退之可谓当官而行何强之有者也谓之其少
详焉虽然谓之之亲我昆弟不能及也吾敢不多谢而
自悔焉东闽风土与中土异善饭自爱是吾心也月日
某顿首
卷十八 第 25b 页 WYG1086-0179d.png

小畜集卷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