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卷五十二 第 1a 页
皇朝文鉴卷第五十二
 奏疏
   进十事 吕 公著
   论韩维不当责降 吕 公著
   请议恕私罪 韩 维
   论敕不由银台司 韩 维
   请不汎于诸家为颍王择妃 韩 维
   论初御殿三事 韩 维
   请举遗逸 郑 獬
   请置经略副使判官参谋 吕 大防
卷五十二 第 1b 页
   论章悙 范 纯仁
   论黄河 范 纯仁
   请宽蔡确贬责 范 纯仁
   请放吕大防等逐便 范 纯仁
    进十事 吕 公著
臣近准诏书令臣发来赴阙已于今月二十日朝
见讫窃闻近日臣寮未有上殿班次臣虽忝先朝
执政之臣亦未获一亲 座少奉德音然自忖累
世蒙被厚恩惓惓报国之诚不能自已辄具奏对
陈其一二冒渎圣聪臣无任惶惧之至臣伏睹
卷五十二 第 2a 页
皇帝陛下绍履尊极方逾数月临朝穆穆有君人
之度 太皇太后陛下勤劳庶政保佑圣躬德泽
流行已及天下臣远从外服召至左右窃思人君
即位之初宜讲求修德为治之要以正其始然后
日就月将学以缉熙于光明新而又新以至于大
治是用罄竭愚诚考论圣道槩举十事仰赞聪明
一曰畏天二曰爱民三曰修身四曰讲学五曰任
贤六曰纳谏七曰薄敛八曰省刑九曰去奢十曰
无逸皆随事解释粗成条贯不为繁辞以便观览
伏望 陛下留神幸察如言有可采即乞置之御
卷五十二 第 2b 页
座朝夕顾省庶于盛德少助万一谨列如右
     畏天
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惟上帝不常作善
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盖天虽高远日监在
下人君动息天必应之若修已以德待人以诚谦
逊静悫慈孝忠厚则天必降福享国永年灾害不
生祸乱不作若慢神虐民不畏天命则或迟或速殃
咎必至自古禹汤文武以畏天而兴桀纣幽厉以
慢神而亡如影随形罔有差忒然自两汉以来言
天道者多为曲说以附会世事间有天地变异日
卷五十二 第 3a 页
月灾眚时君方恐惧修省欲侧身脩行而左右之
臣乃据经传或指外事为致灾之由或陈虚文为
消变之术使主意怠于应天此不忠之甚者诗曰
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然则有天下者固
当饬已正事不敢戏豫使一言一行皆合天心然
后社稷民人可得而保也天人之际焉可忽哉
     爱民
书曰抚我则后虐我则雠人君既即尊位则为民
之父母万方百姓皆为已子父固不可以不爱子
君固不可以不爱民若布德施恩从民所欲则民
卷五十二 第 3b 页
必欣戴欣戴不已(天/则)降之福若取民之财不忧其
困用民之力不恤其劳好战不休烦刑以逞则民
必怨叛怨叛不已则国从而危故曰民惟邦本本
固邦宁然自古人君临朝听政皆以赤子为忧一
旦用兵则不复以生灵为念此盖献策之臣设奸
言以导上意以开边拓境为大功以暂劳永逸为
至计此世主所以甘心而不悟也夫用兵不息少
壮从军旅老弱疲转饷伏尸流血而胜负得失犹
未可知也民劳则中国先敝夫何足以为功兵兴
则朝廷多事亦不得而安逸也故凡献用兵之策
卷五十二 第 4a 页
者欲生事以希宠败公而营私耳岂国家之利哉
     修身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夫欲家
齐国治而天下化莫若修身修身之道以正心诚
意为本其心正则小大臣庶罔敢不正其意诚则
天地神明皆可感动不诚则民不信不正则令不
行况人君一言一动史臣必书若身有失德不唯
民受其害载之史策将为万代讥笑故当夙兴夜寐
以自修为念以义制事以礼制心虽小善不可不
行虽小恶不可不去然人君进德修业实系乎左
卷五十二 第 4b 页
右前后夫习与正人居不能无正犹生长于齐不
能不齐言也习与不正人居不能无不正犹生长
于楚不能不楚言也故曰仆臣正厥后克正仆臣
谀厥后自圣
     讲学
王者继祖宗之业君亿兆之上礼乐征伐之所自
出四方万里之所视效智足以穷天下之理则谗
邪不能惑德足以服天下之心则政令无不行自
非隆儒亲学何以臻兹然天子之学与凡庶不同
夫分文析字考治章句此世之儒者以希禄利取
卷五十二 第 5a 页
科级耳非人主之所当学也人主之所当学者观
古圣人之所用心论历代帝王所以兴亡治乱之
迹求立政立事之要讲爱民利物之术自然日就
月将德及天下书曰王人求多闻时惟建事又曰
念终始典于学厥德修罔觉故傅说之告高宗者
修德立事而已至汉之晁错以为人主不可不学
术数错之意欲人主用机权巧谲以参制群下而
景帝用之数年之间汉罹亡国之祸而错受东市
之诛盖其所主者不出于诚信而已由是观之择
术不可不审也
卷五十二 第 5b 页
     任贤
昔成王初涖政召康公作卷阿之诗以戒之言求
贤用吉士盖为治之要在乎任贤使能能者不必
贤故可使贤者必有德故可尊小贤可任以长民
大贤可与之谋国若夫言必顾国家之利而行足
以服众人之心夷险一节而终始可任者非大贤
则不能也人君虽有好贤之心而贤犹或难进者
盖君子志在于道小人志在于利志在于道则不
为苟念志在于利则惟求苟得忠言正论多咈于
上意而佞辞邪说惠媚于君心故君子常难进而
卷五十二 第 6a 页
小人常易入不可不察也自古虽无道之君莫不欲
治而恶乱然而治君少而乱国多者其所谓忠者
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书曰有言逆于汝心必
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人主诚存此
心以观臣下之情则贤不肖可得而知矣
     纳谏
昔书称成汤之德曰从谏弗咈改过不吝汤圣君
也不曰无过而曰改过者言能舍已而从谏则不
害其为圣也及纣为天子强足以拒谏智足以饰
非纣非无才智也然身灭国亡而天下之恶皆归
卷五十二 第 6b 页
之者言愎谏自用则才智适足为害也前代帝王
无不以纳谏而兴拒谏而亡著在史册一一可考
盖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贵则骄心易生富则侈心
易动一日万几则不能无失固当开道而求谏和
颜色而受之其言可用则用其言而显其身言不
可用则恕其罪以来谏者夫忠直好谏之臣初若
逆耳可恶然其意在于爱君而忧国謟佞阿谀之
士始若顺意可喜然其情在于媚上而徼宠人君
诚能察此则事无过举身享美名故曰木从绳则
正后从谏则圣
卷五十二 第 7a 页
     薄敛
古人有言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
与足人君恭俭节用取于民有制则民力宽裕衣
食滋殖自然乐输租赋以给公上若暴征峻敛侵
夺民利物力已屈而驱以刑辟势必流转沟壑散
为盗贼为人上者将何利于此故善言治道者尤
恶聚敛之臣曰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前代
帝王或耽于声色或盘于游畋或好治宫室或快心
攻战于是小人乘间而肆其邪谋为之敛财以任
其横费世主不悟以为有利于国而不知其终为
卷五十二 第 7b 页
害也赏其纳忠于君而不知其大不忠也嘉其以
身当怨而不知其怨归于上也昔鹿台之财钜桥
之粟商纣聚之以丧国周武散之以得民由是观
之人主所当务者仁义而已何必曰利
     省刑
夫临下以简御众以宽百王不易之道也昔汉高
祖去秦苛暴约法三章以顺民心遂定王业孝文
循之以清净而几至刑措然为治之要果在于省
刑而不在于烦刑也况人主 刑狱其势不能亲
临则必委之于臣下故峻推鞫则权在于狱吏
卷五十二 第 8a 页
广侦伺则权在于小人肆刑戮则权在于彊臣通
请谒则权在于近习自古奸臣将欲诛锄善人自
专威柄必数起大狱以摇人心何则狱犴之间其
情难知断鍊周致一系于狱吏及夫奏成狱具则
虽有冤抑人主亦何从而察之哉然则欲奸雄不
得肆其威善良有以安其性莫若省刑而已自三
代以还有天下者数十姓惟 宋受命逮今一百
二十有六年中原无事不见兵革稽其德政所以
特异前世者直以诛戮之刑内不施于骨肉外不
及于士大夫至于下民之罪一决于廷尉之平而
卷五十二 第 8b 页
上自天子下至有司不复措意轻重于其间故能
以好生之德感召和气而致无穷之福 祖宗所
以消恶运遏乱原者呜呼远哉虽甚盛德无以加

     去奢
昔夏禹克勤于邦克俭于家而为三王祖汉文帝
即位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而天下断狱
数百几至刑措然则节俭者固帝王之高致也况
以天子之尊富有天下凡有四方百物所以奉养
于上者盖亦备矣然而享国之日寖久耳目之所
卷五十二 第 9a 页
御者习以为常入无法家拂士出无敌国外患则
不期于侈而侈心自生佞谀之臣又从而导之于
是穷奢极侈无不为已是以先王制法作奇伎淫
巧以荡上心者杀无赦夫竭天下百姓所以相生
相养之具而以供人主无穷之欲致人主于丧德
损寿之地而以邀巳一时之荣虽诛戮而不赦固
未足以当其罪也昔纣为象箸而箕子谏夫以天
子而用象箸未为过侈也然箕子以为象箸不已
必金为之金又不已必玉为之故箕子之言所以
防微而杜渐也至汉公孙洪相武帝以为人主病
卷五十二 第 9b 页
不广大人臣病不节俭当是时帝方外伐四夷内
治宫室为千门万户由是天下户口减半盗贼蜂
起而洪犹病其不广大何其不忠之甚哉故人主
诚能不以箕子之言为太过而察见公孙洪之言
为大佞则夏禹汉文之德不难及已
     无逸
昔周公作无逸之篇以戒成王其略曰昔商王中
宗治民祗惧享国七十有五年其在高宗不敢荒
宁享国五十有九年厥后立王生则逸不闻小人
之劳惟耽乐之从自时厥后亦罔克寿或十年或
卷五十二 第 10a 页
七八年或五六年或四三年呜呼非爱君忧国之
深其言何以至此又曰继自今嗣王无淫于观于
逸于游于田无若商王受之迷乱酗于酒德哉
小人怨汝詈汝则皇自敬德乱罚无罪杀无辜怨
有同是丛于厥身盖人君初务纵逸小人必怨而
大臣必谏至于淫刑乱罚以杜言者之口然后流
连忘反不闻其过而终至于灭亡故曰无逸之书
后王之元龟也唐明皇初即位宋璟为相手写无
逸图设于帝座明皇勤于政事遂致开元之治其
后宋璟死所献图亦弊而彻去明皇遂怠于政亲
卷五十二 第 10b 页
见天宝之乱由是观之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人君
诚能慎终如始不敢逸豫则德有尧舜之名体有
乔松之寿岂不美哉
右臣闻孟子曰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
今朝廷始初清明臣虽学术浅陋惟是前代圣帝
明王所以致治之迹可以为法与夫暴君暗主所
以召乱之道可以为戒者乃敢告于左右古人有
言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夙夜以思去其不如舜
者就其如舜者是亦舜而已矣惟 陛下加意无
忽则社稷幸甚天下幸甚
卷五十二 第 11a 页
    论韩维不当责降 吕 公著
臣伏思 陛下自临政以来慈仁宽大判别忠邪
于辅弼之臣最加优礼故得上下安乐人情悦服
今来韩维必是进对之间语言乖缪上触龙鳞然
维昨与范百禄争论刑名等事若以为性彊好胜
则有之亦未见奸邪事迹若以 劾臣寮当有章
疏则自来大臣造膝密论亦未尝须有章疏此来
批语所罪恐未足以宣示四方兼维素有人望久
以直言废弃 陛下始初清明方蒙收用忽然峻
责罪状未明虑必有雠嫌之人飞语中伤以惑圣
卷五十二 第 11b 页
听况五六十年来执政大臣不闻有此降黜恐中
外闻之无不惊骇自此人情不敢自安臣又窃思
皇帝陛下春秋方富正赖 太皇太后陛下训以
仁厚之道调乎喜怒以复 仁祖之政若大臣仓
卒被罪则小臣何以自保臣受 陛下恩与常人
不同意欲致君于尧舜措国于不倾以报 陛下
故今来虽当雷霆之怒不敢爱身以陷 陛下于
有过之地伏望少回圣虑其批降指挥见只在臣
处收掌听候 圣旨
    请议恕私罪 韩 维
卷五十二 第 12a 页
臣数见良吏善人以小过留滞而背已便已之徒
不废迁擢窃寻其端盖朝廷之制私罪虽得轻法
常为仕进之累公坐虽大一时被责则复升进矣
伏以国家赋䘵命官本为治人而无状之吏废职
以遂苟且之意坏法以行姑息之政计其用意岂
复在公夫缘私致罪恶或止身废职坏法其害及
国二者相校孰为轻重伏望圣慈特诏有司议私
罪之可恕者稍遇留碍以通滞材公坐有害者重
加困抑以儆慢夷
    论敕不由银台司 韩 维
卷五十二 第 12b 页
臣近以黜吕诲等敕不由门下封駮司尝面具论
奏及两上章乞正官法并未蒙圣慈施行臣伏以
纪纲法度圣王所以维御邦国使不危而安者也
其所措意皆关诸盛衰固不为一日设也譬之犹
舟之有维楫马之有衔辔今有人于此将假二物
以出万里之涂而自毁其维楫绝其衔辔则人人
知其有奔偾沈溺之忧矣臣近对崇政殿亦尝以
此理上陈 陛下初不省察又以失职求赐罢黜
而圣慈再三敦谕不令投进文字臣僶俛而退犹
望 陛下寤前之失特诏有司修明旧法以防将来
卷五十二 第 13a 页
之患而章上辄不出使臣不得少伸职业坐守空
名以蒙贪禄旷官之谤进退实亦难处伏望 圣
慈以臣此状并前两奏降付中书门下商量施行
臣不敢枉道以阿人主之意爱身以坏祖宗之法
惟陛下裁处
    请不汎于诸家为颍王择妃 韩 维
臣累日以来传闻禁中汎至诸臣之家为颍王择
妃审如此者臣窃以为非便臣闻夫妇者居室之
大伦将以正家则承宗事以继万世之嗣故礼之
用惟婚姻为兢兢兢兢者慎之至也坊记曰诸侯
卷五十二 第 13b 页
不下渔色故君子远色以为民纪此言诸侯不得
自于其国网取容色若捕鱼然所以推远女 为
民之纪法也伏以皇子颍王孝友聪明动遵法度
方向经学以观成德今卜族授室其系尤重臣愚
以为宜历选勋望之家慎择淑哲之媛考古纳采
问名之义以礼之不宜苟取华色而已近世简弃
礼教不以为务婚娶之法自朝廷以及民庶荡然
无制故风俗流靡犯礼者众贤士大夫未尝不发
愤叹息窃幸国家有以振之今 陛下始初清明
为元子求妇而事出苟简殆非所以矫世厉俗反
卷五十二 第 14a 页
之雅正且无以示颍王使知室家之道在德而不
在色也传称尤物足以移人诗咏淑女几以配上
此诚智士仁人见微知终远览祸福之原为后世
戒也 陛下不可不加圣意焉臣获侍宸陛且官
王府苟益万一不敢不言干冒天威臣无任惶惧
激切之至
    论初御殿三事 韩 维
臣窃闻 陛下以来日御便坐听政臣愚虑所及
辄有三事以为慎始正本之助幸 陛下省察一
者 陛下新罹大忧方当以思亲 慕为意从权
卷五十二 第 14b 页
听政盖是不得已者惟大事急务特赐裁决其馀
且可阔略故事始见群臣及降坐入宫皆举音号
恸此高宗亮阴不言之意也二者执政皆两朝顾
命大臣人君所当与图天下之务者也 陛下即
位之初尤宜推诚加礼每事咨访以尽其心 至
于博谋群臣究极理道虽是美德止可密禆圣虑
及至决议论发号令必须经由二府施行乃合政
体周公戒伯禽曰不使大臣怨乎不以盖谓此也
三者百执事各有职分惟当责任使人尽其能若
王者代有司行事最为失体孔子曰先有司是也
卷五十二 第 15a 页
三体既正矣若夫恭已倡率随事裁处则一系圣
断也天下大事不可猝为人君施设自有先后惟
陛下加意慎重以副四海观望臣不胜苦切涕泗
之至取进止
    请举遗逸
臣伏见日者尝诏诸郡敦遣遗逸之士致之阙下
者盖二十馀人覆试秘阁皆命以官于时猥有谬
举者士论哗沸于是不复再举今间年取进士擢
第者二百人其所失者为不少矣而士大夫不以
为怪一为敦遣而疵谤百出盖进士习熟之久而
卷五十二 第 15b 页
敦遣起于一日此论者未足以为轻重而亦有媢
疾者间之也臣欲乞复置此科而稍为增损盖孔
子为政必先正名汉之聘士不应召者则令敦遣
就道岂有朝入科场暮为敦遣者哉宜正其名谓
之举遗逸间岁随科场发解后有不预荐者开封
国学及诸路各举一人又至礼部奏名后有不预荐者
许主文共举五人并至御试时试策三两道中第
者别为一榜命官入仕即与正进士同如以为岁
增中第者差多即却乞于进士数内减不合格者
二十人以均之庶几郡县豪俊不至遗于草莱矣
卷五十二 第 16a 页
    请置经略副使判官参谋 吕 大防
臣窃观自古设官之意必先置贰立副不以名位
为限者所以纾艰危而适顺用聚聪明而济不及
也揔兵命将尤重其选以汉唐事言之大将军有
长史司马从事节度使有副使判官参谋其自小
官而登寄任立功效者不可胜数本朝 祖宗以
来实用此法故名臣不绝而夷狄畏服窃见今缘
边经略使独任一人而无僚佐谋议之助虽有副
揔管钤辖之属皆奉节制备行阵非有折冲决胜
之略预于其间朝廷每除一帅幸而得能者则一
卷五十二 第 16b 页
路兵民实受其赐不幸而得不 者与焉则是以
三军之众一听庸人之所为岂不可惧哉其弊盖
由朝廷不素养其材而取人之路又常太狭方今
戎人旅拒边患渐生若不早为准备阅试其能诚
虑临事用人不暇精选因而败事所系不细以臣愚
见经略使各置副使或判官一人朝廷选差素有
才略职司以上人充参谋一人委经略使奏辟知
边事有谋略知县以上充如此则可用之士不以
位下而见遗中材之帅又以人谋而获济兼得以
博观已试之效以备缓急之用讲缉边要莫先于
卷五十二 第 17a 页

    论章悙 范 纯仁
臣近见执政议论以章悙父将九十因明堂恩霈
之后欲请除一乡郡使便其亲臣但见其可禆仁
化不虑其他遂共以为当然继而闻三省奏上
陛下即赐俞允臣以 陛下天地之仁念其垂年
之亲不录往咎臣实喜不自胜遂于帘前仰赞圣
德以谓自古臣子无如今日遭逢继闻谏官有言
陛下遂寝前命亦是圣心从谏之美前日更蒙宣
谕此事三省有失思虑戒其今后不得如此臣愚
卷五十二 第 17b 页
恐有言者以谓朝廷所怒之人不当遽有开陈又
谓执政都徇人情必有主张之者致烦 陛下戒
敕宣谕丁宁微臣固佩服圣训然有未尽之恳亦
当罄竭敷陈方 陛下息于求治之时是臣子知
无不为之际岂宜顾虑形迹畜缩周防兼今所用
大臣多是老于患难 陛下奖之使进尚恐心志
不锐思虑太周若更戒使远嫌则恐顾避保身自
防不暇在 陛下爱惜诸臣则为恩德之厚若使
辅翊圣政却虑事无所禆盖人臣以匪躬自信为
难依阿固宠为易若今容其所易沮其所难则其
卷五十二 第 18a 页
间希意顾望之人翻为得计甚非朝廷之福臣昔
见 仁宗皇帝推委执政一无所疑凡所差除多
便从允而使台谏察其不当随事论奏小则旋行
改正大则罢免随之使君臣之恩意长存朝廷之
纪纲自正是以四十馀年不劳而治况 陛下方
稽 仁皇之治圣度如天从谏不倦任贤不疑录
人之功忘人之过皆是自古人君所难若更垂拱
责成逸于委任台谏纠其误谬侍从罄其论思郡
臣一德一心 陛下无为无事自然不须防虑百
职具修坐致太平垂休万世天下幸甚
卷五十二 第 18b 页
    论黄河 范 纯仁
臣昨日伏睹内降指挥黄河未复故道终为何北
之患王孝先等所议已尝兴役不可中罢宜接续
功料向去决要回复故道者臣闻圣人有三宝曰
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言此三道人君当保而
持之不失者也又曰惟天为大惟尧则之盖天不
言而四时成所以尧舜垂衣拱手而天下大治者
由此道也且君心欲如盘水当使平正而无所趣
向则免偏侧倾覆之患盖天下大势惟人君所向
群下竞趍如山之摧小失其道则非一言之力可
卷五十二 第 19a 页
回故居上者不可不慎也臣今窃详所降指挥谓
决要回复故道以圣意已有所向而为天下先矣
臣闻先朝因人建议以谓夏国微弱若不早取必
为北虏所兼偶 先帝不出建议者之名但以御
批令边臣相度而希旨生事之徒以为万全必胜
剋日可得遂兴灵武之师后贻永乐之患致 先
帝独当其忧群臣无一人受其责者至今疲耗未
复此 陛下所亲见不可不为深鉴也臣乞面谕
执政前日降出文子卿等已是但一面商议却使
进入若别有所见亦须各自开陈如此则免希合
卷五十二 第 19b 页
之臣妄测圣意轻举大役上误朝廷所有黄河利
害乞付之郡臣有司子细商议以求必当如此则
圣心不劳而尧舜之治可致矣
    请宽蔡确贬责
臣伏见蔡确之罪天地不容而 陛下不速严诛
许其开析复令执政徐议其罪足见圣人存心正
合周书无逸皇自敬德不复含怒之意但 陛下
特以社稷为念故发于睿断行之不疑臣之愚心
虽知蔡确死有馀罪复忧圣政或有所亏盖
陛下临御以来政化清明如青天白日无轻氛薄
卷五十二 第 20a 页
翳道德纯备如精金美玉无纤瑕小疵今以一奸
臣之故烦朝廷行希阔之刑天下久安人所罕见
必生疑惧复恐贻之将来垂之史策薄有拟议则
于圣德圣功深为可惜在臣负恩窃位罪不容诛
盖如父母之有逆子雷霆鬼神所不能贷至若父
母亲置于必死之地则却恐伤恩臣之区区实在
于此 陛下保完社稷之心天地神明之所照鉴
而微臣爱惜 陛下圣政之心亦应 陛下可察
不避一身之万死而展补报之愚衷惟愿睿慈曲
加详虑所有再行重责伏乞付与帅臣已下商量
卷五十二 第 20b 页
所贵责归臣佐不累圣明无任爱君激切之至
    请放吕大防等逐便
臣遭逢虽久报德无闻衰病寖加叨逾为惧前年
陛辞之日亲承德音许其凡有奏陈但入文字臣
感噎受命缄默至今曾微片言上禆圣化愚衷惓
惓终觊一伸窃见吕大防等窜谪江湖已更年祀
未蒙恩旨久困拘囚其人等或年齿衰残或素萦
疾病不谙水土气血向衰骨肉分离举目无告将
恐陨先朝露客死异乡不惟上轸圣怀亦恐有伤
和气仰惟 陛下圣心仁厚天纵慈明法大舜之
卷五十二 第 21a 页
用中建皇极而在宥每颁赦令不间罪辜至于斩
绞重囚髡黥徒隶咸蒙原宥亦许放移岂有股肱
近臣簪履旧物肯忘轸恻常俾流离但虑一二执
政之臣责其往事嫉之太甚以谓今日之愆皆其
自取启迪之际不为详陈殊不思吕大防等得罪
之由只因持心失恕好恶任情以异已之人为怨
雠以疑似之言为谤讪违老氏好还之戒忽孟轲
反尔之言误国害公覆车可鉴岂可尚遵前辙靡
恤效尤在汉有党锢之冤在唐有牛李之祸后皆
沦胥善类贻患朝廷数十年间未能消弭比来若
卷五十二 第 21b 页
非宸衷独断圣虑详思灼见本根绝其萌渐尽屏
猜嫌之迹特垂旷荡之恩皆因大礼赦文放令逐便
使得自新改过免为羁旅之荧魂笼鸟鼎鱼咸获
相忘于至道神功圣德万世歌谣臣无任虔恳激
切之至取进止
皇朝文鉴卷第五十二
卷五十二 第 22a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