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卷五十 第 1a 页
皇朝文鉴卷第五十
 奏疏
   应诏言朝政阙失 司马 光
   论钱榖宜归一 司马 光
   请罢韩琦等转官 吕 诲
   请诸路安抚举辟士人 吕 诲
   论选部 吕 诲
   论王安石 吕 诲
    应诏言朝政阙失 司马 光
臣准西京牒准三月三十日诏敕朕涉道日浅晻
卷五十 第 1b 页
于致治政失厥中以干阴阳之和乃自冬迄春旱
暵为虐四海之内被灾者广间诏有司损常膳避
正殿冀以塞责消变历日滋久未蒙休应嗷嗷下
民太命近止中夜以兴震悸靡宁永惟其咎未知
攸出意者朕之听纳不得于理欤狱讼非其情欤
赋敛失其节欤忠谋谠言郁于上闻而阿谀壅蔽
以成其私者众欤何嘉气之不效也应中外文武
臣寮并许实封直言朝政阙失朕将亲览考求其
当以辅政理三事大夫务悉心交儆成朕志焉臣
伏读诏书喜极以泣昔成汤以六事自责今 陛
卷五十 第 2a 页
下以四事求諌圣人所为异世同符凡诏书所言
皆即日之深患 陛下既已知之群臣夫复何云
曾子曰尊其所闻则高明矣行其所知则光大矣
陛下诚知其如是复能断志无疑不为左右所移
则安知今日之灾沴不如大戊之桑谷高宗之雊
雉成王之雷风宣王之旱魃更为宗庙生民之福
乎然自诏下以来臣不知中外之臣亦有以当今
之急务生民之疾苦力为 陛下别白言之者乎
盖必有之矣而臣未得闻也臣窃不自揆伏念父
子受国厚恩备位侍从向在朝廷屡以狂瞽尘浼
卷五十 第 2b 页
圣聪间以衰疾自求闲官不敢复预国家之议四
年于兹矣幸遇 陛下发不世之诏问以朝政阙
失斯实千载一时古人虽在畎亩犹不忘君况
位食禄者乎是以不敢畏当涂避众怒爱微躯保
妻子心知时事之可忧而塞嘿不言也窃观 陛
下英睿之性希世少伦即位以来锐精求治耻为
继体守文之常主高欲慕尧舜之隆下不失汉唐
之盛擢俊杰之才使之执政言无不听计无不从
所誉者超迁所毁者斥退垂衣拱手听其所为谁
心置腹人莫能间虽齐桓公之任管仲蜀先主之
卷五十 第 3a 页
任诸葛亮殆不及也执政者亦悉心竭力以副
陛下之欲耻为碌碌守法循故事之臣每以周公
自任是宜百度交正四民丰乐颂声旁洽嘉瑞沓
至乃其效也然六年之间百度纷扰四民失业怨
愤之声所不忍闻灾异之大古今罕比其故何哉
岂非执政之臣所以辅 陛下者未得其道欤所
谓未得其道者在于好人同已而恶人异己是也
陛下既全以威福之柄授之使之制作新法以利
天下是宜与众共之舍短取长以求尽善而独任
已意恶人攻难群臣有与之同者则擢用不次与
卷五十 第 3b 页
之异者则祸辱随之人情谁肯弃福而取祸去荣
而就辱于是天下之士躁于富贵者翕然附之争
劝 陛下益加委信顺从其言严断刑罚以绝异
议如是者往往立取美官比年以来中外执事权
者皆此属矣其怀忠直守廉耻者皆摈斥废弃或
罹罪谴无所容立至于台谏之官天子耳目所以
规朝政之阙失纠大臣之专恣此 陛下所当自
择而亦使执政择之彼专用其所亲爱之人或小
有违忤即加贬逐以惩后来必得佞谀之尤者然
后为之如是则政事之愆谬群臣之奸诈下民之
卷五十 第 4a 页
疾苦远方之冤抑 陛下何从得见闻之乎又奉使
询访利害于四方者亦其所亲爱之人皆先禀其意
指凭其气势以驱迫州县之吏善恶系其笔端升黜
由其唇吻彼州县之吏承迎奉顺之不赡何暇与之
讲利害立同异哉及其入奏则云州县守宰咸以为
便经久可行 陛下但见其文书粲然可观以谓法
之至善询谋佥同岂知其在外之所为哉或者更增为条
目务求新巧互陈利病各事改张使画一之法日殊月
异久而不定吏民莫知所从盖由袭故则无功出奇则
有赏彼皆进身之私计非有益国便民之志也又令使者
卷五十 第 4b 页
督责所在监司监司督责州县上下相驱竞为苛刻
(有坏新法立行停替或未熟新法误有/行新法稍不尽力则谓之非才不职及)违犯皆不理
赦降去官与犯赃者罪同而重于犯私罪者州县之吏
唯奉行文书救免罪戾之不暇民事不复留心矣又
潜遣逻卒听市道之人谤议者执而刑之又出榜
立赏募人告捉诽谤朝政者臣不知自古圣帝明
王之政固如是耶昔尧稽于众舍已从人舜戒群
臣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有后言此其所以为帝
王称首者也 秦恶闻其过杀直谏之士禁偶语
之人及其祸败行道之人皆知之而已独不知此所
卷五十 第 5a 页
以为万世戒者也子产相郑郑人游于乡校以论
执政然明请毁之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
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
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
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
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
药之也何今之执政异于古之执政乎齐景公谓梁丘
据曰惟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
和如和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宰夫和之齐
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
卷五十 第 5b 页
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
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
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今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
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以水济水谁能食之今
朝廷之臣对扬启沃亦有异于梁丘据者乎卫君
言计非是而群臣和者如出一口子思曰以吾观
卫所谓君不君臣不臣者也人主自臧则众谋不
进事是而臧之犹却众谋况和非以长恶乎夫不
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已闇莫甚焉不度理之所
在而阿谀求 謟莫甚焉君闇臣謟以在民上民
卷五十 第 6a 页
不与也若此不已国无类矣子思言于卫侯曰君
之国事将日非矣君出言自以为是而卿大夫莫
敢矫其非卿大夫出言自以为是而士庶人莫敢
矫其非君臣既自贤矣而群下同声贤之贤之则
顺而有福矫之则逆而有祸如此则善安从生今
执政主新法群下同声贤之有以异于卫国之政
乎是以士大夫愤懑郁结视屋窃叹而不敢言庶
人饥寒憔悴怨叹号泣而无所控告此则 陛下
所谓忠谋谠言郁于上闻而阿谀壅蔽以成其私
者也苟忠谠退伏阿谀满侧而望百度之正四民
卷五十 第 6b 页
之乐颂声之洽嘉瑞之臻固亦难矣方今朝之阙
政其大者有六而已一曰广散青苗钱使民有负
债日重而县官无所得二曰免上户之役敛下户
之钱以养浮浪之人三曰置市易司与细民争利
而实耗散官物四曰中国未治而侵扰四夷得少
失多五曰结保甲教习凶器以疲扰农民六曰信
狂狡之人妄兴水利劳民费财若其他琐琐米盐
之事皆不足为 陛下道也舍其大而言其细舍
其急而言其缓外有献替之迹内怀附会之心是
奸邪之尤者臣不敢为也凡此六者之为害人无
卷五十 第 7a 页
贵贱愚智莫不知之乃至 陛下左右前后之臣
日誉新法之善者其心亦知其不可但欲希合圣
心附会执政盗富贵耳一旦 陛下之意移则彼
之所言亦异矣臣今不敢复费简札叙利害以烦
圣聪但愿 陛下勿询阿谀之党勿徇权臣之意
断志罢之必有能为 陛下言其详者矣此六者
之中青苗免役钱尤大夫力者民之所生而有也
谷帛者民可耕桑而得也至于钱者县官之所铸
民不得而私为也自未行新法之时民间之钱固
已少矣富商大贾藏镪者或有之彼农民之富者不
卷五十 第 7b 页
过占田稍广积榖稍多室屋脩完耕牛不假而已未
尝有积钱巨万于家者也其贫者蓝缕不蔽形糟
糠不充腹春指夏熟夏望秋成或为人耕种资采
拾以为生亦有未尝识钱者矣是以古之用民者
各因其所有而取之农民之役不过出力税不过
榖帛及唐末兵兴始有税钱者故白居易讥之曰
私家无钱炉平地无铜山言责民以所无也今有
司为法则不然无问市井田野之民由中及外自
朝至暮唯钱是求农民值丰岁贱粜其所收之榖
以输官比常岁之价或三分减二于斛㪷之数或
卷五十 第 8a 页
十分加二以求售于人若值凶年无谷可粜吏责其
钱不已欲卖田则家家卖田欲卖屋则家家卖屋欲
卖牛则家家卖牛无由可售不免伐桑枣撤屋材卖
其薪或杀牛卖其肉得钱以输官一年如此明年将
何以为生乎故自行新法以来农民尤被其患农者
天下之本农既失业馀民安所取食哉今货益重物
益轻年虽饥谷不甚贵而民倍困为国计者岂可不
少思其故哉此皆敛钱之咎也北尽塞表东被海涯
南踰江淮西及邛蜀自去岁秋冬绝少雨雪井泉溪涧
往往涸竭二麦无收民已绝望孟夏过半秋种未入
卷五十 第 8b 页
中户以下大抵乏食采木实草根以延朝夕若又如
是数月将如何哉当此之际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
助役钱不敢少缓鞭笞缧绁唯恐不迨妇子皇皇如
在汤火之中号泣呼天无复生望臣恐鸟穷则啄兽
穷则攫民穷困已极而无人救恤羸者不转死沟壑
壮者不聚为盗贼将何之矣若东西南北所在啸聚
连群结党日滋月蔓弥漫山泽蹈藉城邑州县不能
禁官军不能讨当是时方议除去新法将奚益哉绿
林赤眉黄巾黑山之徒自何而有皆疲于赋敛复值
饥馑穷困无聊之民耳此乃宗庙社稷之忧而庙堂
卷五十 第 9a 页
之上方晏然自得以为太平之业八九已成此臣
所为痛心疾首昼则忘食夜则忘寝不避死亡欲
默而不能者也易复之初九曰不远复无祗悔元
吉言过而能改虽悔不大也其上六曰迷复凶有
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
克征言迷而不复凶且有灾于君道尤不利也昔
秦穆公败于殽作秦誓曰唯古之谋人则曰未就
予忌唯今之谋人姑将以为亲虽则云然尚猷询
兹黄发则罔所愆盖悔弃老成之远虑用利口之
浅谋以取覆败而思补其过也故能终雪前耻彊
卷五十 第 9b 页
霸西戎汉武帝征伐四夷中国虚耗贼盗群起又
丧贰师之军乃下哀痛之诏曰乃者以縳马书遍
示丞相御史二千石诸大夫议郎为文学者皆以
虏自缚其马不祥甚哉公车方士太史太卜皆以
为吉今计谋卦兆皆反谬盖始寤公卿方士之謟
谀对不以诚致误国事有悔于心也故禁苛暴止
擅赋力本农天下复安自国家行新法以来天下
之人心祈口祷唯冀 陛下之觉寤而拯救其失
以苏疲民如望上天之膏泽日复一日以至于今
及今改之犹可救也过是则民力屈竭一旦涣然
卷五十 第 10a 页
离散乃始劳心安集岂不难哉窃观 陛下诏书
畏天灾深自咎责丁宁恳切欲有所改为也若徒
著之空文而于新法无所变更是犹临鼎哀鱼之
烂而益薪不已将何补哉 陛下诚能垂日月之
明奋乾刚之断放远阿谀勿使壅蔽自择忠谠为
台諌官收还威福之柄悉从已出诏天下青苗钱
勿复散其见在民间逋欠者计从初官本分作数
年催纳更不收息其免役钱除放差役并依旧法
罢市易务其所积物依元买价出卖所欠官钱亦除
利催本罢拓土辟境之兵先阜安中国然后征伐
卷五十 第 10b 页
四夷罢保甲教阅使服田力穑所兴脩水利委州
县相度凡利少害多者悉罢之如此则中外欢呼
上下感悦和气薰蒸雨必沾洽矣彼阿谀之人附
会执政者皆缘新法以得富贵若 陛下以为非
而舍之彼如鱼失水必力固争执而不肯移愿
陛下勿问之也臣窃闻 陛下以旱暵之故避殿
撤膳其焦劳至矣而民终不预其泽不若罢此六
者立有溥博之德及于四海也又闻京师近虽获
雨而畿甸之外旱气如故王者以四海为家无有
远近皆 陛下之赤子愿 陛下虽徇群臣之请
卷五十 第 11a 页
御正殿复常膳犹应兢兢业业忧劳四方不遽自
宽以为无复灾也又诸州县奏雨往往止欲解
陛下之焦劳一寸云三寸三寸则云一尺多不以
其实不可不察也又闻青苗之法灾伤及五分则
倚阁其间官吏不仁者至有抑遏百姓止放四分
以下税此尤可罪也臣在冗散之地若朝政小小
得失臣固不敢预闻今坐视百姓困于新法如此
将为朝廷深忧而 陛下曾不知之又今年以来
臣衰疾寖增恐万一溘先朝露赍怀忠不尽之情
长抱恨于黄泉是以冒死一为 陛下言之傥
卷五十 第 11b 页
陛下犹弃忽而不之信此则天也臣不敢复言矣
干冒宸扆臣无任恳切惶惧之至
   论钱谷宜归一
臣窃以洪范八政食货为先故古者国用必使冢
宰制之 祖宗之制天下钱谷自非常平仓隶司
农寺外其馀皆总于三司一文一勺以上悉申帐
籍非条例有定数者不敢擅支故能知其大数量
入为出详度利害变通法度分画移用取彼有馀
济此不足指挥有司转运使诸州如臂使指朝廷
常选健吏精于理财者为三司官如陈恕林特李
卷五十 第 12a 页
参之类皆称职有名者也其馀非通晓钱谷者亦
罕得叨居其任理资序受厚俸而已故能仓库充
溢用度有馀民不匮疲邦家乂安自改官制以来
备置尚书省六曹二十四司及九寺三监各令有
职事将旧日三司所掌事务散在六曹及诸寺监
户部不得总天下财赋既不相统摄帐籍不尽申
(户部/户部)不能尽知天下钱谷之数五曹各得支用钱
物有司得符不敢不应副户部不能制户部既不
知天下钱谷出纳见在之数无由量入为出五曹
及内百司各自建白理财之法申奏施行户部不
卷五十 第 12b 页
得一一关预无由尽公共利害今之户部尚书旧
三司使之任也左曹隶尚书右曹不隶尚书天下
之财分而为二视彼有馀视此不足不得移用天
下皆国家之财而分张如此无专主之者谁为国
家公共爱惜通融措置者乎譬人家有财必使一
人专主管支(若/用)使数人主之各务已分所(者/有)多互
相侵夺又人人得取用之财有增益者乎故利权
不一虽使天下财如江海亦有时而竭况民力及
山泽所出有限剂乎此臣所以日夜为国家深忧
者也今纵未能大有更张欲乞且令尚书兼领左
卷五十 第 13a 页
右曹侍郎则分职而治其右曹所掌钱物尚书非
奏请得旨不得擅支诸州钱谷金帛隶 提举常
平仓司者每月亦须具文帐申户部六曹及寺监
欲支用钱物皆须先关户部符下支拨不得一面
奏乞直支应掌钱物诸司不见户部符不得应副
其旧日三司所管钱谷财用事有散在五曹及诸
寺监者并乞收归户部若以如此户部事多官少
难以办集即乞减户部冗末事务付闲曹比司兼
领而通隶户部如此则利权归一若更选用得人
则天下之财庶几可理矣
卷五十 第 13b 页
   请罢韩琦等转官 吕 诲
臣伏睹宰臣韩琦等转官制辞皆赏先议建储之
功于体似未为便且储贰者国家之根本根本未
立大臣不言谁其言之盖其职尔岂得为功言之
者是公于天下而赏之者私于己也且汉史载文
帝豫建太子但云有司所请不显其人讫景帝世
不闻赏建言者诚有旨哉自至和而后先帝服药
文武官请建储副者无虑百十人可尽录其功赏
之耶去岁赏定策之功今日赏建储之议恩宠便
蕃乃前世未闻之事也大庭宣扬是以爵禄诱人
卷五十 第 14a 页
妄者因事以言必思后福其可得乎 陛下自幼
鞠育宫中乃 先帝之意天命所属保护者 皇
太后之功也群臣何力之有借使臣下不言历数
何所归乎贪天之功以为己有古人羞之琦等岂
无是思臣所以愿 陛下不赏者为国家无穷之
计唯圣智察焉
   请诸路安抚举辟士人
臣窃以本朝取士之路最广入流之人寔繁常患
遗才似未得术非养之有素试之以事诚不可也
如前朝藩镇延辟士人既阅其实使之渐进庶几
卷五十 第 14b 页
得其用也臣欲乞今后藩镇带安抚使处许于本
路举人内选有行实曾得文解者岁辟一人权本
州司士参军且令差使观其能效可以远用候满
三考保荐闻上或赐以本科出身然后随其器使
必能适用与夫科场较艺取其一日之长其效远
矣朝廷久而行之士皆修饬风俗才无遗矣
   论选部
臣闻汉世诸侯自得置吏四百石以下其傅相大
官则汉置之郡吏督邮从事悉任之于牧守魏晋
而降始归吏部盖所以尊王朝而削郡国之权也
卷五十 第 15a 页
甄陶流品因袭于今以天下之广民政之本委牧
守自择贤良而佐之犹虑不得其人而况专于一
司乎矧用刀笔以量才按簿书而责实限岁月以
稽课待贤愚于一涂将使官无瘝旷民归治理其
可得也而又吏有定员入流之人无限官随岁积
铨衡日紊不得救僿以澄源其郡吏督邮从事及
县之司籍丞簿尉当令牧守举辟乃任命吏部谨
其簿籍俟考秩当迁则稽之以课最尚之以廉节
访之以时务较之以书判审此四实第为五等三
之上闻于朝当为进任四之下俾其叙进降此则
卷五十 第 15b 页
覆退及三载听叙前职如是州郡得人生民受赐
虽权重于牧守而命出于朝廷亦不减吏部铨覈
之要矣
   论王安石 吕 诲
臣窃以大奸似忠大诈似信惟其用舍系时之休
否也至如少正卯之才言伪而辨行伪而坚顺非
而泽强记而博非宣父圣明孰能去之唐卢杞天
下谓之奸邪惟德宗不知终成大患所以言知人
之难尧舜其犹病诸 陛下即位之初起王安石
就知江宁府未几召为学士搢绅皆庆 陛下之
卷五十 第 16a 页
明擢有文之得以适其用也及进贰台席佥论未
允衡石之下果不得欺其重轻也古人曰庙堂之
上非草茅所当言正谓是也臣伏睹参知政事王
安石外示朴野中藏巧诈骄蹇慢上阴贼害物斯
众所共知者臣略疏十事皆目睹之实迹冀上寤
于宸监一言近诬万死无避安石向在嘉祐中判
纠察刑狱司因开封府争鹌鹑公事举駮不当御
史台累移文催促谢恩倨傲不恭相次 仁宗皇
帝上仙未几安石丁忧其事遂已安石服满托疾
坚卧累诏不起终 英宗朝不臣就如有疾 陛
卷五十 第 16b 页
下即位亦合赴阙一见稍有人臣之礼及就除江
宁府于私安便然后从命慢上无礼其事一也安
石任小官每一迁转逊避不已自知江宁府除翰
林学士不闻固辞 先帝临朝则有山林独往之
思 陛下即位乃有金銮侍从之乐何慢于前而
恭于后见利忘义岂其心乎好名欲进其事二也
人主延对经术之士讲解先王之道设侍讲侍读
常员执经在前乃进说非传道也安石居是职遂
请坐而讲说将屈万乘之重自取师氏之尊真不
识上下之仪君臣之分况明道德以辅益聪明者
卷五十 第 17a 页
乎但要君取名而已其事三也安石自居政府事
无大小与同列异议或因奏对留身进说多乞御
批自中而下以塞同列沮论是则掠美于己非则
敛怨于君用情罔公其事四也安石自纠察司举
駮多不中理与法官争论刑名不一常怀忿隙昨
许遵误断谋杀公事力为主张妻谋杀夫用按问
欲举减等科罪挟情坏法以报私怨两制定夺但
闻朋附二府看详亦皆畏避徇私报怨其事五也
安石初入翰林未闻进一士之善首率同列称弟
安国之才朝廷与状元恩例犹谓之薄主试者定
卷五十 第 17b 页
文卷不优其人遂罹中伤小惠必报纤仇必复及
居政府才及半年卖弄威福无所不至自是畏之
者勉意俯从附之者自鬻希进奔走门下唯恐其
后背公死党今已盛矣怙势招权其事六也宰相
不视事旬日差除自专逐近臣补外皆不附己者
妄言尽出圣衷若然不应是安石报怨之人丞相
不书敕 本朝故事未之闻也意示作威耸动朝
著然今政府同列依违宰臣避忌遂专恣而行何施
不可专威害政其事七也凡奏对黼座之前唯肆
强辨向与唐介争论谋杀刑名遂致諠哗众非安
卷五十 第 18a 页
石而是介介忠劲之人务守大体不能以口舌胜
不幸愤懑发疽而死自是同列尤甚畏惮虽丞相
亦退缩不敢较其是非任性陵轹同列其事八也
陛下方稽法唐尧敦睦九族奉亲爱弟以风天下
而小人章辟光献言俾歧王迁居于外离间之罪
固不容诛上寻有旨送中书欲正其罪安石坚拒
不从仍进危言以惑圣聪意在离间遂成其事朋
奸之迹甚明其事九也今邦国经费要会在于三
司安石居政府与知枢密者同制置三司条例兵
与财兼领之其掌握重轻可知矣又举三人者勾
卷五十 第 18b 页
当八人者巡行诸路虽名之曰商榷财利其实动
摇天下也臣未见其利先见其害其事十也臣指
陈猥琐烦黩高明诚恐 陛下悦其才辩久而倚
毗情伪不得知邪正无复辨大奸得路则贤者渐
去乱繇由生臣究安石之迹固无远略唯务改作
立异于人徒文言而饰非将罔上而欺下臣窃忧
之误天下苍生必斯人矣伏望陛下图治之宜
当稽于众方天灾屡见人情未和唯在澄清不宜
挠浊如安石久居庙堂必无安静之理臣所以沥
恳而言不虞横祸期感动于聪明庶判别于真伪
卷五十 第 19a 页
况 陛下志在刚决察于隐伏当质于士论然后
知臣之言中否然诋讦大臣之罪不敢苟逭孤危
若寄职分难安当复露章请避怨敌
皇朝文鉴卷第五十
卷五十 第 19b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