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八 第 1a 页 WYG1207-0669c.png

道园学古录卷四十八
元 虞集 撰
碑
崇寿观碑
大茅山之下当华阳南洞之便门有崇寿观者本晋洞
天观馆主任敦故宅宋元嘉十一年路太后始建坛宇
大始中庐陵太守孔嗣之重立以奉曲阿高士华文贤
卷四十八 第 1b 页 WYG1207-0669d.png

帝以太子时至焉唐贞观初敕改为崇元观有太极元
年所树碑石完而文泯可识者左拾遗孙处玄文扬幽
经书数字而已天宝七年李玄静先生奉敕重修复民
百家备修葺宝历三年主者有贺思宝则因器物铭识
而考见者也宋大中祥符七年敕赐今名大元至治二
年句曲外史张君嗣真始来主之顾瞻方台近
左峰叠玉右引大茅之支而回合焉定录君㖟言大茅
卷四十八 第 2a 页 WYG1207-0670a.png

口有好流水而多石出便平比有王文清居之则此观
是矣乃叹曰山中馆宇自齐梁唐宋至于今代有增益
求诸晋人之旧惟此与玉晨许长史宅耳而吾所治乃
倾废隘陋特甚岂不在我耶于是度材鸠工更后堂为
大元殿以复旧规象三茅君于中东为任华王李贺五
君祠西为陶隐居祠充前殿基为弘道坛自制铭其上
坛东为玄武祠西为广惠祠后为文贤讲堂而前为都
卷四十八 第 2b 页 WYG1207-0670b.png

南得昭明太子读书台台东有井曰福乡井福乡者因
昭明道馆名也出诸榛莽著文刻石覆之以亭而岩洞
泉石之胜近在百步内者皆按图表之可以观览泰定
元年上清四十五代宗师刘君大彬朝京师授予始末
乃为
别号贞居年二十弃家入道遍游天台括苍诸名山吴
人周大静先为许宗师弟子得杨许遗书张君从而以
卷四十八 第 3a 页 WYG1207-0670c.png

传显受教门擢任非其志也即自誓不希荣进因从三
茅之招追奉任君而下五君为文而告之愿毕力兹宇
所著外史山世集三卷碧岩玄会录二卷又寻山志十
五卷考索极精博云乌乎自任君始居此馀数百年才
五人传焉其自致于久远者果何托也岂若后世各诱
门人系以私属如家人父子者哉故宁希阔而有待今
张君无前代赐予之助徒草衣木食以营此而旷然思
卷四十八 第 3b 页 WYG1207-0670d.png

与君为方外友奇其能先予远举也故系之以诗曰
大茅南垂元气积阴开阖扉阳洞辟曲穴流泉保灵宅
任君
构宫方严自王伯清跸临止灵响格虚林森爽化赫奕
福乡帝子发甘液不食何年丧遗甓白云(阙/) 开
元全盛烦百役持节旁午致纁璧尔来萧条出代隔(阙/)
文土漫画谁其启之规古昔句曲外史美冠舄研书
卷四十八 第 4a 页 WYG1207-0671a.png

仙都山新作玉虚宫碑
缙云县仙都山者道家书以为祈仙总真洞天相传黄
帝曾于此炼丹而仙去唐天宝中赐号仙都山祠黄帝
禁樵猎三百里李阳冰所为题黄帝祠宇者也宋治平
三年赐名玉虚宫天禧中连年敕修醮宣和三年燬于
寇道士游大成作之开庆中郡守安刘相阴阳更定面
势命道士陈观定改作之内附国朝主宫事者四方之
卷四十八 第 4b 页 WYG1207-0671b.png

兹山去而学仙武夷山数年后入京师朝中贵人喜之
延祐元年钦奉圣旨主领宫事始重新之三年刻铜印
授之视五品五年受宣命住持兼领本路诸宫观嗣汉
三十九代天师及玄教大宗师请以宫中师弟子甲乙
相次主其宫事闻有旨从之泰定二年也嗣祺遂承诏
遍祀东南名山归主建康玄妙观得谒今上皇帝于潜
邸至顺二年来见因求归仙都不获请有旨更赐号曰
卷四十八 第 5a 页 WYG1207-0671c.png

有记今既未克归惧因循无以示久远幸勒文表之乃
为著铭曰
缙云之虚有峻其高旁无引缘上干云霄轩后神明去
世遂辽祠宇在焉冲融消摇微音出空岂其下遨有宫
有庐有坛
祉室有寿耇孙曾妇子不知不识明粢甘醴维昔轩后
广成是师千二百岁而身不衰究观绪言澹乎无为以
卷四十八 第 5b 页 WYG1207-0671d.png

敕封显祐庙碑
至顺二年夏江西行省以文书白于朝曰吉安守臣言
其所统吉水州中鹄乡有神庙食于石砻之里者相传
神姓刘氏讳焕盖长沙定王之裔云旧志以为隋时始
有庙至唐而益大历五代及宋灵异甚著建炎初金兵
蹂江南隆祐太后入赣避之舟行为石所碍有巨人翼
其舟以出于险后物色之则神良是也遣人祠谢之自
卷四十八 第 6a 页 WYG1207-0672a.png

雨有蝗祷之蝗不至其旁近有群盗犯其境祷之贼恍
惚有所见而散去当是时州固县也而郡
必具官位姓名谨书祝辞于版而致敬焉敕赐其庙曰
孚应庙又封其神曰顺惠侯盖当时之制神灵之有功
于民者有司覈实其事以闻始赐庙额又有功则封之
以王其号自二字以上累封至八字极矣自入国朝来
凡水旱疾疫盗贼无有祷而弗应者而神封犹仍前代
卷四十八 第 6b 页 WYG1207-0672b.png

司长吏必谨具牲币奉祠境内诸神之在祀典者是以
石砻之祭岁月相望也请更大其封以答神庥而以慰
民人敢以为告于是中书下其事礼部礼部移书太常
而博士议曰宜因其旧而更其庙号曰显佑庙加封神
曰昭烈王吉水州道士某法师提点某观事刘学仙来
请书其事而刻诸石且曰为神求封者州民李从大也
奉成命以归报神者李思用某也新王之庙而大之者
卷四十八 第 7a 页 WYG1207-0672c.png

异之事至京师达方言于好事者甚多有之若至亦集
乃路蹇占山北见有烹羔桐酪祠龙湫数皮而沈之祝
曰神为我鞣而治之为期日而去至期复祠之则得成
革矣若有鬼工然不可测也其地往往有人在京师者
或从质学仙言则信盖其人习以为常而又不能言诸
人耳志怪若此者犹因学仙之言而传况石砻之事书
而识之何靳焉学仙好文学能为歌诗故又为享神之
卷四十八 第 7b 页 WYG1207-0672d.png

坎坎伐鼓石砻之下注醪盈觞解牲在俎神其来思胥
乐于舞我东日瞻云来如雨谁其从之昆弟如侣神固
王孙长沙伊祖惠我孔仁亦厉而武是耶非耶来即于
所神之享我自我祖父昔侯今王天子之祜裳衣有章
丹楹朱户肃肃孔容孰敢予侮驱我疠鬼去我蟊贼丰
我大田宁我屋宇尔受我依至于终古
卷四十八 第 8a 页 WYG1207-0673a.png

至顺二年夏上都大龙光华严禅寺住持僧法琳言昔
在宪宗皇帝癸丑之岁世祖皇帝尝命我开山温公统
释氏于中原后五年丙辰之岁始城上都又三年戊午
之岁作大龙光华严寺寺于城东北隅温公主之温去
世而少林雪庭裕公主之裕公去之二十年竹斋谊公
屏岩颙公云松微公至于我先师筠轩寿公六世矣在
寿公之时英宗皇帝念兹寺为世祖所筑作而新之加
卷四十八 第 8b 页 WYG1207-0673b.png

世祖豪卓瑰异有足称者宜表见于兹未及有所为而
殁盖
伐石纪事以成先司徒之志而不敢自专也乃七月二
十日上在上都清暑于洪禧殿之便坐侍臣有群王内
司亚尉阿尔斯兰布哈以琳之言闻且以臣某侍书奎
章间下在从官中请使属文以赐之敕曰可明日阿尔
斯兰布哈传敕至臣所臣从琳得温公事状云师讳至
卷四十八 第 9a 页 WYG1207-0673c.png

六岁其母携之至庞马村见寂照和尚于净土院寂照
曰汝其为释氏乎师心许之会寂照避乱去隐辽西乃
礼寂照弟子辨庵讷而祝发焉无还富公主净土莅众
甚严师不以为忤庚寅之岁无还开法万寿师与十僧
同往佐之万松某公以青州辨公宗旨开示法要门庭
高广四方尊之师见万松始以才气过人稍不容于众
然而传记多闻论辨无碍百家诸子之言多所涉猎又
卷四十八 第 9b 页 WYG1207-0673d.png

松偈颂法语一闻辄了之遂得法焉常以侍者代应对
谈锋迅利不可犯时人已深期之故太保刘文贞公长
师一岁少时相好也刘公厌世故思学道师欢之为僧
同参西京宝胜明公既而为世祖知遇侍帷幄为谋臣
荐师可大用得召见与语大悦将授以官弗受曰天下
佛法流通臣僧之愿富贵非所望也留王庭多有赞益
居三岁遣还出赐金资日用不计其费时宪宗命海云
卷四十八 第 10a 页 WYG1207-0674a.png

世祖征云南还刘公请承制锡师号曰佛国普安大禅
师总摄关西五路河南南京等路太原府路邢洛磁怀
孟等州僧尼之事刻印以赐师锐意卫教凡僧之田庐
见侵于豪富及他教者皆力归之驰驲四出周于所履
必获其志乃已自其
清凉胜会凡百昼夜既得请兴废于兵火数十年之后
师假贷以经始既而四方云集向应金榖之施与瓜果
卷四十八 第 10b 页 WYG1207-0674b.png

而新美若此者特其材略之绪馀也师既开山龙光又
作大都之资圣真定之安国汾阳之开化彰德之光天
固安之兴化三河之莲宫馀不能尽纪宪宗末年僧道
士有诤各为违言以相危上命聚讼于和林剖决真伪
师从少林诸师辨之道士义堕薙须发者十七人道宫
之复为僧者以千百计中统建元释教大盛僧众赖之
甚思师之功焉而师遂纳印辞职每岁官赐金修寺之
卷四十八 第 11a 页 WYG1207-0674c.png

州之天宫寺西向右胁而化当暑仪形如生更有异香
三日火浴之心舌才不坏众庶掊其地深数尺犹得舍
利云寿五十一僧
观其人焉其老也将有所论撰不及而殁臣闻世祖皇
帝圣度如天善驭豪杰自在潜邸至于混一海内天下
之人材小大毕至以足其任使故其功业之盛巍巍然
赫赫然三代而下帝王未有或之及也浮图氏以寂灭
卷四十八 第 11b 页 WYG1207-0674d.png

表之以见夫兴王之运其人如此铭曰
维昔世皇始理开平作其潜藩有宫有城顾瞻东隅泉
甘土厚蜿蜒来止属垣负阜命建仁祠龙光是名权舆
来尸僧有豪英气如虹霓辨若风雨纵横凌厉莫敢予
侮世皇有为群策是稽召见从容出其端倪善其利器
俾反初服报德不回屹若孤鹄林林释徒禀教以居孰
为纷更人主出奴天子有命存完去驳我驰我驱立折
卷四十八 第 12a 页 WYG1207-0675a.png

极民用宁一而释之门既振既息时龙光师燕居弗驰
散其绪馀为书为诗诗扬宗风书纵逸趣沛将有述弃
而遽去维时名僧至于公卿有诔有辞失之若惊垂八
十年英标如在谁知表之嗣者七代义举有闻天子喜
之史臣属辞以系遐思
智觉禅师塔铭
天目之山有狮子岩高峰妙禅师居之设死关以辨决
卷四十八 第 12b 页 WYG1207-0675b.png

峰和尚师生有异徵为童儿嬉戏必为佛事暂入乡校
寻弃去稍长阅经教然指臂求佛甚切昼夜弥厉困则
首触柱以自儆期必得乃已及入死关密受心要久之
诵金刚经至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处恍然
开悟自是说法示人纵横该贯如千江一源奔注放溢
莫之能禦从容自在若不经思累千
其根器广为策励推以为大辨焉缁素及门自以为有
卷四十八 第 13a 页 WYG1207-0675c.png

之属不可胜计又有书五篇曰破胎息论妄传曰辟信
心明义解曰拟寒山诗曰辨七徵心处曰说如幻法名
曰一花五叶集虚谷凌禅师于师为尊属见而叹曰此
佛祖向上事非下根小器所可识也仁宗皇帝闻而聘之
不至制金襕袈裟赐之曰佛慈圆照广慧禅师赐狮子院
名曰正觉禅寺英宗皇帝亦封香制衣即所居而修敬
焉驸马太尉沈王王璋使人从师问法意以为未足请
卷四十八 第 13b 页 WYG1207-0675d.png

法师沙津爱护持必纳雅实理游方时常从师参诘及
事三朝每为上道之翰林承旨吴兴赵公孟頫每受师
书必焚香望拜与师书必称弟子行
宣政院使张闾诸达官尤加敬爱每径山虚席必以待
师师固不受乃已转运使瞿霆发作大觉寺以奉师亦
不受师踰浙绝江渡淮溯汴至浮舟以居而避去之从
之者如云北极龙漠东涉三韩西域南诏之人远出万
卷四十八 第 14a 页 WYG1207-0676a.png

交至一视之邈如也师相好魁硕见者称叹皆画象事
之南诏人有奉其象者夜有神光烛天其士感悦遂笃
信禅宗云时人为之语曰师乘大悲愿力为法檀度观
时识宜随机应物多诸方便如摩尼珠无有定色为未
證得谓證得者我说无悟由为求名闻利养者韬晦岩
谷为毁犯律仪者演毗尼法为妄认法尘以资狂解者
导以正悟为圆机者直示向上师皆以身先之不事夫
卷四十八 第 14b 页 WYG1207-0676b.png

寻常好事者所称盖报缘之偶然尔翩然为退休
盖师之高迈过人远甚而谦抑如此所以为不可及也
师讳明本宋景定癸亥岁生钱塘之新城姓孙氏年六
十一僧腊三十七大元至治癸亥八月十五日化于其
山东冈之草庵有诀别书偈诫门人勿行世俗礼而门
人及远近来吊者哭师甚哀声动山谷遂奉全身葬以
西冈之上而塔焉后七年为天历二年正月甲子天子
卷四十八 第 15a 页 WYG1207-0676c.png

便殿命之若曰其赐师号与塔名而汝为之铭俾其门
人单檀密即礼刻之山中臣某再拜而言曰国家崇尚
佛乘至矣而禅宗惟东南为盛然专席称师者岂无其
人哉至于四十馀年之间浩然说法其言语文字汪洋
广博为远近信向未有若师之盛者也请制智觉禅师
法云塔之铭曰
巍巍楞伽上极无际大雄善喻著无上义达摩之东忧
卷四十八 第 15b 页 WYG1207-0676d.png

左江以表遐瞩师子岩岩置死为关孰当吾锋有造无
还惟幻住叟登中据最示则绝学无倚无外千偈澜翻
夫岂好言昏蒙锢深抉提孔难如彼淫疾胜邪并受有
大医王为出一手砭焫涂摩捣嚼鍊烹纷然百为因病
以生疾除医已言亦如是得本不迷何有一字悲愿深
弘智觉所敦受职度人郁乎法云法云弥天有荫斯普
协于皇风永填终古
卷四十八 第 16a 页 WYG1207-0677a.png

达摩传佛心法于中夏临济一宗最为得人七传为杨
岐白云五祖圜悟真所谓不立一法根源直截者灼有
端绪不可诬也悟之传有虎丘隆大慧果卓然植其宗
风于故宋南渡之初门户严峻波澜浩汤自朝廷大臣
缙绅先生莫不委心焉道不同者犹徘徊称叹以为不
可及东南禅门之盛未
密庵杰破庵先无范演化之宏与慧相望至于雪岩钦
卷四十八 第 16b 页 WYG1207-0677b.png

任其导引甚方便而鉴可极岩绝得法于其门者十数
人遍布江湖之间各以所至坐大道场宣阐法要在大
江之西者则虚谷陵海印如父子兄弟相为倡和以发
明斯事诸方尊信之嗣岩集云之席者则吾陵公禅师
而已师年十九落发于东阳资寿院受具戒即谒虚舟
远于双林又依东叟颖于净慈掌内记石林巩至净慈
师亦侍者兼外记径山云峰高尤敬之诸分座说法凛
卷四十八 第 17a 页 WYG1207-0677c.png

以得师为重而师曾不以此自足乃见岩公于杭遇诸
涂岩举黄龙见慈明事问之岩印其颖达及归大仰而
师方游金山遣书招之甫至遽请为第一座一日室中
岩举临济在黄蘖三度吃六十拄
筑拳师云钝置杀人岩便打师拂袖出至元丙戌岁也
是冬岩将示灭拍师肩曰吾以此担累汝师曰终不向
者里活埋却未几岩果化去众以为佛祖向上一机微
卷四十八 第 17b 页 WYG1207-0677d.png

学曰三乘十二分教拈向一边虾蟆口里道将一句来
曰狗子闻柱声因甚咬破库堂前露柱曰獭径桥吞却
集云峰是第几机答者罕契其意一坐三十夏四方学
者奔凑规范森严有诱掖而无假借禆贩之流或欲得
一言以自表深谦重施以求之卒不可得师为文章清
丽高古夐绝尘俗西江之老于文学者往往故国之遗
傲睨一世及见师嗒然自失者多矣而少俊之才由师
卷四十八 第 18a 页 WYG1207-0678a.png

为其学者乎寺尝有水火寇攘之厄师随葺随更若不
经意施者云集既敏于成又加广大有非人力
岁饥师每食必与众僧共之方丈之外无私烓㸑尝与
客语过斋时及夜饥不自胜侍者请取勺粟鬻水以为
饮师不可曰常住物非住持人所得私其清苦如此或
出山至城府官民缁白迎拜道左亲慕爱敬始终如一
无或间然杭之径山江左望刹之最公论愿师一至其
卷四十八 第 18b 页 WYG1207-0678b.png

遮挽或诉有司留之不可扁舟所经望尘瞻礼以祈法
施及至径山开堂之日万口翕然以为不愧妙喜于二
百年之外者百废具举四众归心尝与邻峰受供长者
之家食器列皆白金也施者奉斋竟请从者并几器收
之师目从者只取馀斋而已及与邻峰联舟还从者微
哂曰师误邻峰虚行矣问故从者浙人长者重施以为
常师不受他师亦不取师叹曰汝奉佛遗教固为是见
卷四十八 第 19a 页 WYG1207-0678c.png

拜
世祖皇帝时尝召见说法称旨赐号佛鉴禅师大德中
新作大仰山太平兴国禅寺事闻成宗皇帝嘉之敕翰
林学士承旨程钜夫制文勒石加赐大圜之号其来径
山也仁宗皇帝又加号曰慧照至治壬戌四月十二日
手书嘱付时官外护宗教戒敕弟子说偈示寂于不动
轩其徒奉全身瘗诸西峰昌浦田师讳希陵字西白姓
卷四十八 第 19b 页 WYG1207-0678d.png

集及语录偈颂凡若干卷行于世昌浦田者故给事中
郎公简归隐故处而其塔痴绝冲照堂一荆叟珏之次
初师在众中有两蛇常于槛外朝之仰山古有二龙龙
至今灵异或曰二蛇即龙云无准塔前有岩桂树常以
岁三月准示涅槃日开数花及师主山之岁花
师平生主二大山几四十年其因缘岂偶然哉泰定四
年径山首座子良徒步乞食来京师求塔铭于某久未
卷四十八 第 20a 页 WYG1207-0679a.png

一日翰林学士承旨光禄大夫额琳特穆尔奎章阁大
学士光禄大夫和塔拉尔默色奎章阁学士参书文林
郎柯九思侍便殿具言师之道行良之志与文之所以
未克者有旨赐号曰大辨禅师塔曰宝华之塔而命臣
集为文臣集顿首稽首而著铭曰
先佛既远后佛未逢如是中间妙义非空瑽瑽岩瀑春
雨时至珠玑散落无有量计天上人间海藏龙宫各得
卷四十八 第 20b 页 WYG1207-0679b.png

密古雪在山夐绝人踪略示三关一线之通我观华严
儒童本智帝纲交参珠光无二大雄之宫列城潭潭雷
音不兴群蒙共酣集云之
法鼓神龙来听天雨宝华诸天唱言辨才不夸圣皇御
世尊敬法宝千劫信愿亿载之保应期而生师在江南
四圣具瞻如见优昙巍巍灵山俨然高会其来非来其
去非逝无垢者月大慈者云覆照无穷赞以弥文
卷四十八 第 21a 页 WYG1207-0679c.png

卷四十八 第 21b 页 WYG1207-0679d.png

道园学古录卷四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