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七 第 1a 页 WYG0588-0815a.png

关中胜迹图志卷二十七
陜西巡抚(臣/)毕沅撰
地理
邠州释名元和郡县志豳公刘所居之地后魏置豳州
开元中以豳与幽字相涉改为邠字沿革一统志治在
省城西北三百二十里禹贡雍州之域汉置漆县属右
扶风后汉因之兴平元年以县置新平郡晋因之后魏
卷二十七 第 1b 页 WYG0588-0815b.png

郡废四年改县曰新平大业二年州废县属北地郡义
宁二年复置新平郡唐武德元年复曰豳州开元十三
年改豳曰邠天宝元年曰新平郡乾元元年复曰邠州
属关内道置邠宁节度使(唐书方镇表光启元/年赐号静难军节度)五代
因之宋亦曰邠州新平郡静难军节度属永兴路金属
庆原路元曰邠州属陜西行省明省新平县入州属西
安府
卷二十七 第 2a 页 WYG0588-0815c.png

化长武州城一统志元末筑周九里有奇门四城南
又有山城与州城相连周五里
三水县释名通志后魏县名汉有三水县属安定郡后
魏重置于今邠州界沿汉旧名也元和郡县志云以县
有罗川谷三泉并流故以为号沿革一统志治在州东
北六十五里古豳国周为郇国汉置郇邑县属右扶风
后汉因之晋曰邠邑属新平郡后废后魏改置三水县
卷二十七 第 2b 页 WYG0588-0815d.png

属新平郡唐属邠州五代宋金因之元至元七年并入
淳化县明成化十四年复置仍属邠州
本朝因之 县城通志西北枕山东南临溪明初筑周
五里有奇门四
淳化县释名通志宋太宗改元淳化立县之始因以为
名沿革一统志治在州东少南一百四十里汉置云阳
县属左冯翊后汉因之晋废后魏以后为云阳县地(谨/按)
卷二十七 第 3a 页 WYG0588-0816a.png

年改属邠州金元明不改
本朝因之 县城通志宋建明嘉靖中增筑周四里有
奇门三
长武县释名县志明万历中置长武县取县西长武故
城为名(谨按魏书地形志阴槃县有长/武城县志在今县西北三十里)沿革一统志治
在州西北八十里汉北地郡鹑觚县地后魏置东阴槃
县属赵平郡西魏改曰宜禄后周省入鹑觚隋为新平
卷二十七 第 3b 页 WYG0588-0816b.png

元废入邠州明万历十一年始至长武县属邠州
本朝因之 县城通志本唐宜禄县城明万历中增筑
周三里门五
名山
邠州紫微山在州城内西南隅连跨外郭通志上有宋
金时屯兵故砦雍大记山有后稷砦相传内有宅宋杨
延昭所居
卷二十七 第 4a 页 WYG0588-0816c.png

百折瀑布飞溅一名安定岩雍大记州依以为城陡峻
险固易守难攻州志一名凤凰山俗以为周初凤凰所
栖地左列寿山前依涧水亦谓之邠岩又寿山在城东
南山高而顶平上有民居及茂林修竹之胜又五龙泉
在豳山之麓或以为即诗所云瞻彼溥原者元和郡县
志云五龙原在新平县南三里原侧有五泉水因名(谨/按)
(新平故城即今治又按州东北三十里/又有豳谷雍大记云即公刘立国处)
卷二十七 第 4b 页 WYG0588-0816d.png

唐贞观中凿山为连珠小窍形肖飞阁每岁元宵民率
张灯于此以祈年
陈阳原在邠州西南元和郡县志后魏于陈阳原上置
白土县(谨按白土故/城在州西南)太平寰宇记白土水流径白土原
东陈阳原西(谨按此则陈阳原/西又有白土原也)
贺家谷在邠州西南州志为唐贺桂故宅
夏侯坡在邠州东五里又蒲津谷在州东七里州志相
卷二十七 第 5a 页 WYG0588-0817a.png

豳山在三水县治南县城踞其上通志一名翠屏山一
名挂榜山大雅所谓南冈者也又豳原在县西十里括
地志史记云武王登豳之阜以望商邑盖登此也
白虎峪在三水县西北十五里县志茂草四围长峪七
折唐郑谷诗所云峪平白虎藏岩洞是也
马岭山在三水县西北六十里太平寰宇记俗名箭岭
抵庆州界马岭水所出
卷二十七 第 5b 页 WYG0588-0817b.png

坂通古公原
佛面坡在三水县东南名山记黑石岩在县东南五十里
石门山西其岩色黝缁似漆壁立万仞(谨按黑石岩/当即佛面坡)
肖塔山在三水县东七里通志形似浮图窑峪义峪麻峪
皆在其下县志峻耸干云亦石阙之支也其相近有白
洞桃树数百株春月绀红如锦
石嘴山在三水县东十五里县志三面壁立惟一径可
卷二十七 第 6a 页 WYG0588-0817c.png

堡岭在三水县东三十里县志即汉之左谷岭一支旁
出俗名龙嘴古柏成行绝顶有天池泉亦名龙泉两崖
石壁数仞泉自岭直下昔元人避兵据堡汲饮不绝者
赖此
中岭在三水县东三十里堡岭之右通志中一作仲峭
壁三百尺下临汃水高下穴数十可容数百人相传为
汉卢芳所凿县志岩数丈可避风雨又桑村洞在其左
卷二十七 第 6b 页 WYG0588-0817d.png

览胜之地
石门山在三水县东六十里史记秦献公二十一年与
晋战于石门王褒云阳宫记东北有石门山冈峦纠纷
干霄秀出有石岩容数百人水经注五丈渠水出云阳
县石门山(谨按云阳县/今属淳化)县志石门山汉名石阙其北为
戴家山林木阴翳千岩环珙又其南为横天岭峻矗切
云(又见淳/化耀州)
卷二十七 第 7a 页 WYG0588-0818a.png

径中有灵湫深不可测旱祷辄应谓之观音湫又崖之
右有赵家洞一名琅天洞深邃宽平内有石屋又流石
洞在赵家洞右谷中环绕如城而外复有两岩对峙如门
两女砦山在三水县东北七十里县志山势高耸南望
平衍其麓有两冢相传为秦扶苏二女葬处(己上/三水)
嵯峨山在淳化县东南五十里通志古名荆山汉书地
理志云阳县有荆山(谨按云阳故/城在县西北)元和郡县志一名巀
卷二十七 第 7b 页 WYG0588-0818b.png

为候县志五峰秀立土人亦呼为北五台东南三原西
南泾阳接界(又见三原/泾阳二县)
寿峰山在淳化县北二里一统志俗呼为三楞山或谓
即甘泉赋所云椽峦也
石门山在淳化县北六十里亦称石门关与耀州三水
接界元和郡县志峰岩相对望之如门
甘泉山在淳化县西北五十里战国策范雎说秦昭王
卷二十七 第 8a 页 WYG0588-0818c.png

明廷明廷甘泉也班固西都赋其阴则冠以九嵏陪以甘
泉注甘泉山名汉置宫于上以祈祀括地志甘泉山一
名石鼓原俗名磨石岭在云阳县西九十里元和郡县
志甘泉山周围六十里通志岭高出他山距长安甚远
而能望见长安城堞有通天台云雨皆在台下山中宫
殿台观与建章相比
仲山在淳化县南三十里又冶谷在县东南四十里嵯
卷二十七 第 8b 页 WYG0588-0818d.png

车箱坂在淳化县东北二十五里通志亦名车盘岭元
和郡县志在云阳县西北三十八里萦纡曲折单轨才
通上坂则平原宏敞楼观相属即趋甘泉宫道也
大唐山在淳化县东北四十里通志唐时取茶于此与
耀州接界(己上/淳化)
浅水原在长武县治西通志即鹑觚原又名集贤冈魏
书地形志鹑觚县有鹑觚原(谨按鹑觚故/城在县南)元和郡县志
卷二十七 第 9a 页 WYG0588-0819a.png

禄县有浅水原县志县治北有集贤冈上有唐英公祠
回溪巨壑盘旋险峻或称四鳌山又谓之五凤巢即浅
水原矣又县北五里有浅水墩盖亦以原而名
黄萯原在长武县北通志黄萯草名也原接平凉府泾州界
盘谷在长武县西三十里通志三峰鼎峙二水交流邑
中之胜槩
龙缠峰在长武县西南十五里县志亦谓之蟹峰在前
卷二十七 第 9b 页 WYG0588-0819b.png

故亦谓之龙缠峰
画阁山在长武县南三十里通志山有画阁寺为志公
说法处旁有温泉冬月不冻(己上/长武)
大川
邠州泾水在州北二里自长武县流入又东南入淳化
界元和郡县志西北自宜禄界流入(谨按唐宜禄/县今属长武)金史
地理志新平有泾水
卷二十七 第 10a 页 WYG0588-0819c.png

即汭水汭一作芮一名宜禄川一名达溪川诗大雅芮
鞠之即汉书地理志芮水出汧县西北东入泾(谨按汧/县今属)
(陇/州)州志汭水在邠州又东径宜禄县俗谓之宜禄川州
册达溪川源出陇之五马山径灵台县为西川至邠州
入泾邠志云梁山黑水即此
水帘河在邠州西十里通志即漆水诗大雅民之初生
自土沮漆史记周本纪太王去邠渡漆沮踰梁山至岐
卷二十七 第 10b 页 WYG0588-0819d.png

麟游县亦有漆水与此异太平寰宇记按水经注云漆
水自宜禄界来又东过漆县北(谨按今本水/经注无此文)以此验之
即邠州所理是也今县西九里有白土川东北流径白
土川东北流径白土原东陈阳原西或云即汉之漆水
但古今异名耳
(臣/)谨按禹贡漆沮既从绵诗自土沮漆此漆水入泾
乐史以邠州白土川当之考其地理颇合然以为汉
卷二十七 第 11a 页 WYG0588-0820a.png

川卷中
洪龙河在邠州城西通志源出州南孙村北流入泾或
以为即诗之过涧
南河在邠州城东通志源出州南张家堡北流入泾或
以为即诗之皇涧(谨按皇过二涧或又有以三水之/支唐梁渠二川当之与此不符)
三水河在邠州东北三十里通志即汃水西南流入泾
公主川在邠州东南唐姜庆尚新平公主赐第于此
卷二十七 第 11b 页 WYG0588-0820b.png

石龙涡在邠州西北十里都穆石龙涡记山中斗峻人
鲜能至间有至者言涡乃一大坎中刻石为龙形然不
知埋自何时延祐碑谓祷雨以器取水迎至城隍祠雷
即隐隐起座隅久之大雨霶霈(已上/邠州)
敕修川在三水县东北三十里通志一名罗川金史地
理志三水县有罗川水
支唐川在三水县北二十里通志一名陵水自庆阳府
卷二十七 第 12a 页 WYG0588-0820c.png

水出巡和南殊川西南径宁阳城陵水即皇涧也县志
在溥原之后涧大故称皇俗谓之支唐川
梁渠川在三水县西北十八里通志即过涧一名炭泉
诗大雅溯其过涧正义皇涧纵在两旁夹之过涧横故
在北向之县志炭泉涧起于溥原自北而西南过其境
谓之过涧
汃水在三水县南门外通志汃普八切即师水一名三
卷二十七 第 12b 页 WYG0588-0820d.png

以名县州志源出宜君县竞窝山西南流径县西南合
于泾县志见许氏说文亦名师水取地水师之义也
温凉河在三水县西三里县志源出宝峰峪温泉冬温
夏凉味亦清甘南流入汃水钱谷愚煖泉记三水县有
煖泉亢旱不竭冱寒不冰故名
清水在三水县东六十里源出石门山东南流入耀州
界水经注五丈渠出云阳县石门山谓之清水东南流
卷二十七 第 13a 页 WYG0588-0821a.png

万寿湫在三水县东北二十馀里唐书地理志三水县
北有万寿湫大历八年因风雷而成
金沙泉在三水县北二十里半川村通志一名金泉在
县北溥原之下昔有人饮此水见金色灿烂故名即唐
郑谷诗所云地涌金泉过石门也(巳上/三水)
泾水在淳化县西南自邠州流入又东南径醴泉入泾
阳界隋书地理志云阳县有泾水元和郡县志在云阳
卷二十七 第 13b 页 WYG0588-0821b.png

峡谓之泾峡
七里川在淳化县北三十五里通志源出石门山自三
水县西南流为七里川又径三里原为姜嫄河合小峡
沟水南入于泾其小峡沟水在县北二十五里又五龙
水在县西俱南流合七里川入泾隋书地理志有五龙
水太平寰宇记五龙水云阳宫西南
冶谷水在淳化县东又东南入泾阳界长安志云阳县
卷二十七 第 14a 页 WYG0588-0821c.png

即县河一名淳化河源出蝎子掌山径县东合甘泉水
马跑泉又东南流径县南合葫芦河流径泾阳县至三
原县与清谷水合流入冶谷水
甘泉水在淳化县北四十里隋书地理志云阳县有甘
水十道志甘泉水出石鼓西原县志其味甘美异于他
水
马炮泉水在淳化县东北四十里通志径太山庙下流
卷二十七 第 14b 页 WYG0588-0821d.png

金泉在淳化县东南太平寰宇记云阳宫记云入冶谷
二十里有一槐树树北有泉名曰金泉泉出数穴清澈
见底按雍州记云有人饮此泉水见有金色从山上照
水中往取得金故有此名县志又名观音泉世传其水
甘香目眵者洗之可明(已上/淳化)
泾水在长武县北二十里通志自泾州入本境又东南
流入邠州界
卷二十七 第 15a 页 WYG0588-0822a.png

县南临宜禄川因改县名曰宜禄太平寰宇记宜禄川
一名芮水自泾州鹑觚县界流入水经注云汭水东径
宜禄川俗谓之宜禄水金史地理志宜禄县有汭水县
志后川河在县南又南十里有前川河俱至灵台县流
入合而东流谓之黑水河经县东四十里停口镇合于
泾即宜禄水也
鸭儿沟水在长武县北东北入泾通志即陶林沟宋陶
卷二十七 第 15b 页 WYG0588-0822b.png

龙女泉在长武县东北三十里通志俗传为柳毅传书
处(巳上/长武)
古迹(宫阙/)
邠州上古合宫通志在淳化县北五十里甘泉山汉书
地理志黄帝治万国朝诸侯乃作合宫兼明廷布政于
甘泉史记封禅书黄帝接万灵明廷明廷者甘泉也
秦林光宫雍胜略秦时宫也故基在甘泉山上三辅黄
卷二十七 第 16a 页 WYG0588-0822c.png

曰甘泉宫秦起在今池阳县西北故甘泉县甘泉山上
周回十馀里
汉甘泉宫雍胜略在淳化县甘泉山上汉书郊祀志齐
人李少翁言上即欲与神通宫室被服非象神物不至
乃作甘泉宫中为台画天地泰一诸鬼神而置祭具以
致天神关辅记甘泉宫一曰云阳宫周十九里二百二
十步有宫十三台十一武帝常以五月避暑于此八月
卷二十七 第 16b 页 WYG0588-0822d.png

行至云阳三百八十里西入扶风凡周回五百四十里
雍录甘泉宫在云阳县磨石岭上长安志曰磨石岭山
有甘泉十道志曰甘泉出石鼓西原汉甘泉宫山上即
秦林光宫旁也此取石鼓甘泉以名者也秦之林光至
汉犹存汉武元封二年始即磨盘岭秦宫之侧为宫是
为汉甘泉矣孟康注郊祀志曰甘泉一名林光师古曰
汉于秦林光旁起甘泉宫非一名也师古说是也元封
卷二十七 第 17a 页 WYG0588-0823a.png

宫可幸当是秦之林光远在磨盘岭上不烬于火而可
用也武帝虽别创甘泉一宫而秦之林光如故则谓甘
泉宫在林光宫旁者是也长安志云阳宫记曰甘泉宫
北有槐树今谓之玉槐根干盘峙二三百年朩也耆旧
相传咸以为此树即扬雄甘泉赋所谓玉树青葱者也
淳化县志甘泉宫在甘泉山上今其地尚馀瓦甓作流
水纹瓦头有篆字 熛阙甘泉赋前熛阙晋灼曰熛阙
卷二十七 第 17b 页 WYG0588-0823b.png

熛阙之内也 前殿汉官仪注武帝于甘泉宫更置前
殿始广诸宫室有芝生甘泉殿边房汉旧仪芝有九茎
金色绿叶珠实夜有光乃作芝房之歌甘泉赋前殿崔
巍兮和氏玲珑 紫殿三辅黄图汉武帝起紫殿雕文
刻镂以玉饰之成帝永始四年行幸甘泉郊泰畤神光
降于紫殿西京杂记武帝设云帐云幄云幕于甘泉紫
殿世为三云殿 秦畤殿汉书宣帝本纪元康四年三
卷二十七 第 18a 页 WYG0588-0823c.png

林苑 通天台汉书武帝纪元封二年夏四月作甘泉
通天台师古曰言此台高上通于天也汉旧仪曰高三十
丈汉武故事通天台去地百馀丈望云雨悉在其下去
长安三百里望见长安城黄帝以来祭天圆丘处武帝
祭太一上通天台舞八岁童女三百人置祠祀招仙人
祭太一令人升通天台以候天神天神既下祭所若大
流星乃举烽火而就竹宫望拜上有承露仙人掌擎玉
卷二十七 第 18b 页 WYG0588-0823d.png

天三辅黄图通天台元凤间自毁椽桷化为龙凤从风
雨飞去亦曰候神台又曰望仙台 望风台洞冥记太
初二年起甘泉望风台台上得白珠如花一枝帝以锦
盖覆之如照月矣因名照月珠 益寿馆延寿馆汉书
郊祀志公孙卿言仙人好楼居于是上令长安则作飞
廉桂馆甘泉则作益寿延寿馆使卿持节设具而候神
人 明光宫三辅黄图武帝求仙起明光宫(谨按雍录/汉有明光)
卷二十七 第 19a 页 WYG0588-0824a.png

居室史记卫青传青尝从入甘泉居室正义居室署名
武帝改曰保室灌夫系居室是也 竹宫三辅黄图甘
泉祠宫也以竹为宫天子居中汉旧仪云竹宫去坛三
里 招仙阁洞冥记元鼎元年起招仙阁于甘泉宫西
昆明池云波殿述异记甘泉宫南昆明池中有灵波
殿皆以桂为柱风来自香 高光宫长安志甘泉宫有
高光宫甘泉赋览樛流于高光服虔曰高光宫名也樛流
卷二十七 第 19b 页 WYG0588-0824b.png

馀里帝疑其非常人也乃起通灵台于甘泉常有一青
鸟集台上往来 木园汉魏宫志甘泉宫有木园武帝
时园也今俗呼为仙草园 寿宫汉书郊祀志武帝幸
甘泉置寿宫 洪厓宫旁皇观储胥观弩阹宫俱在甘
泉宫见长安志 迎风馆见汉书 石阙观鳷鹊观露
寒观在甘泉宫外见甘泉赋 诸侯邸雍胜略故基在
甘泉山史记封禅书方士多言古帝王都甘泉者其后
卷二十七 第 20a 页 WYG0588-0824c.png

(方郊祀甘泉泰畤汾阴后土以求继嗣召雄待诏承明之/庭正月从上甘泉还奏甘泉赋以风其辞曰惟汉十世将)
(郊上元定泰畤雍神休尊明号同符三皇录功五帝恤嗣/锡羡拓迹开统于是乃命群僚历吉日协灵辰星陈而)
(天行诏招摇与太阴兮伏钩陈使当兵属堪舆以壁垒/兮捎夔魅而抶獝狂八神奔而警跸兮振殷辚而军装)
(蚩尤之伦带干将而秉玉戚兮飞蒙茸而走陆梁齐总/总以撙搏其相胶轕兮猋骇云迅奋以方攘骈罗列布)
(鳞以杂沓兮柴虒参差鱼颉而鸟胻翕赫曶霍雾集而/蒙合兮半散昭烂粲以成章于是乘舆乃登夫凤皇兮)
(而翳华芝驷苍螭兮六素蚪蠖略蕤绥漓虖襂纚帅尔/阴闭霅然阳开腾清霄而轶浮景兮夫何旟旐郅偈之)
(旖旎也流星旄以电嘱兮咸翠盖而鸾旗敦万骑于中/营兮方玉车之千乘声骈隐以陆离兮轻先疾雷而馺)
卷二十七 第 20b 页 WYG0588-0824d.png

(之绎绎下阴潜以惨廪兮上洪纷而相错直峣峣以造/天兮厥高庆而不可乎弥度平原唐其坛曼兮列新雉)
(于林薄攒并闾与芨葀兮纷被丽其亡鄂崇丘陵之駊/騀兮深沟嵚岩而为谷往往离宫般以相烛兮封峦石)
(关施靡乎延属于是大厦云谲波诡摧嗺而成观仰挢/首以高视兮目冥眴而亡见正刘滥以宏惝兮指东西)
(之漫漫徒徊徊以徨徨兮魂眇眇而昏乱据軨轩而周/流兮忽坱圠而亡垠翠玉树之青葱兮璧马犀之瞵㻞)
(金人仡仡其承钟虡兮嵌岩岩其龙鳞扬光曜之燎烛/兮垂景炎之炘炘配帝居之县圃兮象泰壹之威神洪)
(台崛其独出兮㮹北极之嶟嶟列宿乃施于上荣兮日/月才经于柍桭雷郁律于岩窔兮电倏忽于墙藩鬼魅)
(不能自逮兮半长途而下颠历倒景而绝飞梁兮浮蠛/蠓而撇天左欃枪而右元冥兮前熛阙而后应门荫西)
卷二十七 第 21a 页 WYG0588-0825a.png

(巍兮和氏玲珑抗浮柱之飞榱兮神莫莫而扶倾闶阆/阆其寥廓兮伊紫宫之峥嵘骈交错而曼衍兮㟎㟸隗)
(乎其相婴乘云阁而上下兮纷蒙笼以棍成曳红采之/流离兮飏翠气之宛延袭琁室与倾宫兮若登高眇远)
(亡国肃乎临渊回焱肆其砀骇兮翍桂椒而郁栘杨香/芬茀以穹隆兮击薄栌而将荣芗呹肸以棍批兮声駍)
(隐历钟排玉户而飏金铺兮发兰蕙与□藭惟弸彋其/拂泊兮稍暗暗而靓深阴阳凊浊穆羽相和兮若夔牙)
(之调琴般倕弃其剞劂兮王尔投其钩绳虽方征侨与/偓佺兮犹彷佛其若梦于是事变物化目骇耳回盖天)
(子穆然珍台间馆琔题玉英蜎蜎蠖濩之中惟夫所以/澄心清魂储精垂恩感动天地逆釐三神者乃搜逑索)
(偶皋伊之徒冠伦魁能函甘棠之惠挟东征之意相与/齐乎阳灵之宫靡薜荔而为席兮折琼枝以为芳吸清)
卷二十七 第 21b 页 WYG0588-0825b.png

(兮行游目乎三危陈众车于东坑兮肆玉轪而下驰漂/龙渊而还九垠兮窥地底而上回风漎漎而扶辖兮鸾)
(凤纷其衔蕤梁弱水之濎濙兮蹑不周之逶蛇想西王/母欣然而上寿兮屏玉女而却宓妃玉女亡所眺其清)
(矑兮宓妃曾不得施其蛾眉方揽道德之精刚兮侔神/明与之为资于是钦柴宗祈燎薰皇天皋摇泰一举洪)
(頣树灵旗樵蒸昆上配藜四施东烛沧海西耀流沙北/熿幽都南炀丹厓元瓒觓䚧秬鬯泔淡肸蚃丰融懿懿)
(芬芬炎感黄龙兮熛讹硕麟选巫咸兮叫帝阍开天庭兮/延群神傧暗蔼兮降清坛瑞穰穰兮委如山于是事毕)
(功宏回车而归度三峦兮偈□黎天开决兮地垠开八/荒协兮万国谐登长平兮雷鼓磕天声起兮勇士厉云)
(飞扬兮雨滂沛于胥德兮丽万世乱曰崇崇圜丘隆隐/天兮登降峛崺单埢垣兮增宫㠁差骈嵯峨兮岭嵘嶙)
卷二十七 第 22a 页 WYG0588-0825c.png

(厥福兮子子孙/孙长无极兮)
棠梨宫三辅黄图在甘泉苑垣外云阳南三十里
师得宫汉书注师古曰师得宫在云阳界
古迹(苑囿附/第宅)
汉昭祥苑洞冥记在甘泉宫西周回四十里万国献异
物皆集此中
梨园通志即今淳化县城云阳宫记车箱坂下有梨园
卷二十七 第 22b 页 WYG0588-0825d.png

后汉第五伦宅通志在三水县东归义乡蒲东社邠州
志云东汉赐田宅三十六所此其一也
隋牛宏故居通志邠州西南六十里宜禄旧县东进贤
里吏部尚书牛宏故居也俗呼相庄
唐丰川府一统志在三水县北唐书地理志云邠州有
公刘蚌川等府按三水县志有丰川府盖即蚌川之讹
宋眉寿堂一统志在州西北隅范仲淹知邠州时建通
卷二十七 第 23a 页 WYG0588-0826a.png

之伟观也
吏隐堂一统志在淳化县宣和七年县令张安祖建有
碑
古迹(祠宇/)
周姜嫄祠通志在邠州南门外唐节度使张宪甫建金
石文字记唐姜嫄公刘新庙碑今存
公刘祠通志在邠州东八十里杜陵村
卷二十七 第 23b 页 WYG0588-0826b.png

秦扶苏庙一统志在三水县东石门山相传扶苏没于
此故立庙祀之
汉武帝庙一统志在淳化县西北故甘泉宫
唐庆寿寺一统志在邠州西二十里唐建有佛像坐石
岩下高十馀丈俗名大佛寺
宝塔寺一统志在三水县东门外唐建有塔高十五丈
七级八甬二十四窗甃砌甚工
卷二十七 第 24a 页 WYG0588-0826c.png

县西十步浅水原上太宗平薛仁杲诏于此置寺碑文
谏议大夫朱子奢之辞也
宋范文正公祠一统志在邠州治东祀范仲淹
净土天王祠通志在三水县南三十里淳化三年敕建
碣记出自御制
金显应禅院通志在邠州西门外不百武旧名昔照中
有碑乃正隆间侩所撰记
卷二十七 第 24b 页 WYG0588-0826d.png

上古履迹坪雍胜略在邠州城南门外相传为姜嫄出
祀郊禖履巨人迹于此
隘巷雍胜略在邠州治南相传生后稷之所诗曰诞置
之隘巷牛羊腓字之
狼乳沟通志在邠州南俗传即平林寒冰之地
商古公城雍胜略在邠州南山上与今州城相连
飞云洞三水县志在县东二十里中岭之下即古公时
卷二十七 第 25a 页 WYG0588-0827a.png

攀跻元御史僧格锡哩守此明徐达遣兵逼之势穷不
屈与妻俱投崖下死焉
公刘墓通志在邠州东八十里墓长三里许北枕山谷
南控泾水
汉公孙庄通志在邠州西南二十里汉公孙贺故宅今
谓之孙村州册贺墓亦在焉(谨按关中陵墓志/庆阳府亦有贺墓)
石门关通志在三水县东六十里石门山两山夹立势
卷二十七 第 25b 页 WYG0588-0827b.png

以汉武于此立关而名也县册关外为耀州淳化宜君
同官四州县之地明置石门关甃石为城设巡司今裁
龙尾墩通志在淳化县汉元封中大秦国贡花蹄牛善
走多力武帝令辇铜石起望仙宫牛迹在石上皆莲花
形辇得异石长十丈高三丈立于望仙宫名龙铲石武
帝末石自陷入地尾出于石上后人呼为龙尾墩
凉武地通志在淳化县北五十里汉武帝避暑处
卷二十七 第 26a 页 WYG0588-0827c.png

谷河处相传汉武帝游甘泉时故道明嘉靖中重修延
袤百尺改名圣济桥
永安桥通志在淳化县北门外里许相传汉昭帝筑以
通云陵
钩弋夫人墓通志在淳化县北三十里三辅黄图云陵
在甘泉宫南今人呼为女陵括地志陵在云阳县西北
五十里长安志在汉云陵城南
卷二十七 第 26b 页 WYG0588-0827d.png

攻新平太守苗辅固守初石季龙末清河崔峻为新平
相为郡人所杀坚禁锢新平人缺其城角以耻之新平
人深以为惭故相率拒苌以立忠义
八王城一统志在三水县东北唐川中流秦姚泓时故
城也旧址犹存
高墌城一统志在长武县北唐武德初薛举寇泾州进
逼高墌刘文静等陈于高墌西南举潜师掩其后文静
卷二十七 第 27a 页 WYG0588-0828a.png

追至泾州唐书地理志定平县有高墌城元和郡县志
故城在宜禄县北五里太平寰宇记谓即浅水城大统
十四年废未知何据
苻坚墓一统志在邠州西南元和郡县志在新平县东
南二十里(谨按新平故城即/州治东字疑误)
唐职田镇通志在三水县东北三十里广德初县尝治
此镇城周三里相传尉迟敬德务农处庙址存焉
卷二十七 第 27b 页 WYG0588-0828b.png

宋陶谷墓通志在邠州西三里
范祥墓通志在三水县太慈村祥官置制使子侍郎育
祔二冢相望旧碑岿然
张确墓通志在长武县南二十里宣和七年确官隆德
知府死金难赠述古殿学士
金白骥镇通志在邠州西北五十里九域志新平县有
白骥镇州志今名白吉桥
卷二十七 第 28a 页 WYG0588-0828c.png

绕下有古槐一根二干故名元末李思齐等据此
元广济桥通志在邠州东门外南河上即皇涧水桥久
圮民病于涉嘉靖三十二年重筑
暗桥通志在三水县北三十里跨支唐川上两旁悬崖
中通道路嘉靖二十七年建铁门一重险固可守
冉店镇通志在长武县东二十里其地深沟巨壑中道
仅容一车明总制杨一清移宜禄镇巡司于此后又徙
卷二十七 第 28b 页 WYG0588-0828d.png

本朝刘称墓通志在三水县西蒲泉舍称滇南总兵水西
之难战殁康熙十年
赐祭葬建茔立碑以旌忠节
关中胜迹图志卷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