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卷三十二 第 1a 页 WYG1167-068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南轩集卷三十二     宋 张栻 撰
  答问
   答吕子约
  樊迟问知子曰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所谓知
  者知鬼神之德是已知事乎此则敬敬则有事乎
  此矣有事乎此勿忘勿助则鬼神著矣故其洋洋
  如在者状其昭著云耳于此知之有所未明体之
卷三十二 第 1b 页 WYG1167-0685b.png
  有所未尽迫切而求的见则愈近而愈妄愈亲而
  愈非计度想料妄而益妄所谓鬼神之德何从而
  可识乎其为不知孰大于是中庸论鬼神之德如
  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而又继之曰体物而不可
  遗观乎此恐是敬而远之之旨敢祈指诲
遗书中有一段或问知鬼神之道然后能近能远否曰
亦未说到深处且大纲说当敬不惑也迫切而求的
见则愈近而愈妄愈亲而愈非此数语好但更当深思
卷三十二 第 2a 页 WYG1167-0685c.png
孔子答子路之意
  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惑而信之非知也孟浪
  不信非知也能近能远始谓之知敬而不能远者
  则其敬也生于畏祸与福而已非所谓敬也远而
  忘乎敬者则其远也生于忘祸与福而已非所谓
  远也二者均于疑以为有疑以为无非的实有见
  乎此两句固大纲说示人以知之事然非知鬼神
  之情状则安能敬而远之乎
卷三十二 第 2b 页 WYG1167-0685d.png
敬鬼神而远之或问伊川知鬼神之道然后能敬能远
否先生曰亦未说到如此深远处且大纲说当敬不惑
此是玩味经旨之法若更别生出事却失了当时意
  气聚则生气散则死大化一移升于天者为魂气
  落乎地者为体魄魂游魄降形质安有其理固然
  然闇处独行畏心或生则疑以为或有岂非缘于
  习俗而中主不立故耶又岂非隐微之中神明集
  舍而自有不可掩者耶今固不敢徇于流俗而返
卷三十二 第 3a 页 WYG1167-0686a.png
  之于理然孟浪不信卒然撞出骇异之事安敢自
  保其不为所移乎如魂魄之影响夺胎受荫之说
  理安有之然亦当了然无疑乃为可耳窥识髣髴
  何得于己
此等事不可放过须穷䆒到实然无疑处不然被一两
件碍阻著或为异说动了未可知也
  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何以谓之知几其神乎
交际易于因循上交主于恭过其则斯为谄下交主于
卷三十二 第 3b 页 WYG1167-0686b.png
和过其则斯为渎能持而不失非知几其能之乎圣人
论介于石之义而独以上下交之事为言惟笃实为己
者知其为甚切要也
   答严庆冑
  昔闻五峰先生曰心可潜不可用然孔子有曰群
  居终日无所用心孟子有曰尧舜之治天下岂无
  所用其心哉然则孔子之言非欤又心所以宰万
  物者如用之果谁用之耶
卷三十二 第 4a 页 WYG1167-0686c.png
言各有攸当细味其轻重可也
  孟子曰仁人心也则仁即心矣然又曰以仁存心
  似又以心与仁为二物何也夫心也仁也果可为
  二物欤
自非中心安仁者须以仁存心若如所言是都不假用
力也
  礼曰中心斯须不和不乐而鄙诈之心入之矣外
  貌斯须不庄不敬而易慢之心入之矣云入者自
卷三十二 第 4b 页 WYG1167-0686d.png
  外之内之辞也心本在我何以言入
心本无鄙诈易慢而鄙诈易慢生焉犹水本清为泥沙
忽杂之也此须自体之知其自外入也
   答游诚之
  明道先生曰发己自尽谓忠循物无违谓信表里
  之谓也又曰尽己之谓忠以实之谓信忠信内外
  也九思思之所谓忠者无自欺也无自私也处闺
  门而为孝友处乡闾而为谦恭交朋友而为信义
卷三十二 第 5a 页 WYG1167-0687a.png
  推而至于日用之细者所谓出门如宾承事如祭
  坐如尸立如齐之类凡见于所言所为发于其中
  而著之于外者无有一毫不尽此心焉所谓信者
  是亦此心之发时因其应事于外而名之者也处
  闺门所当孝友则行其孝友处乡闾所当谦恭则
  行其谦恭交朋友所当信义以至出门所当如宾
  承事所当如祭坐之容宜如尸立之容宜如齐因
  其理之有定当其可而无违是之谓忠信忠信本
卷三十二 第 5b 页 WYG1167-0687b.png
  无二致自其发于内而言之之谓忠自其因物应
  之之谓信故曰表里之谓也明道以此释曾子之
  言曰为人谋而不忠与朋友交而不信为人谋则
  谋在我是亦发于中之意与朋友交则朋友在外
  是亦遇事而应之之意二先生论忠信内外大槩
  如此否
尽于己为忠形于物为信忠信可以内外言亦可以体
用言也要之形于物者即其尽于己者也玩程子之辞
卷三十二 第 6a 页 WYG1167-0687c.png
意义盖包涵矣
  林放问礼之本伊川先生曰礼者理也文也理者
  实也本也文者华也末也理是一物文是一物注
  云此与形影类矣推此理则甚有事也发之于中
  有所见而不可见名之曰理故曰本行之于外皆
  得其称粲然中理名之曰礼故曰文理譬于形礼
  譬于影形先正则影自正不知伊川之意如此否
  又谓甚有事者不知谓是每一事不问巨细便自
卷三十二 第 6b 页 WYG1167-0687d.png
  各有本末否
程子之意谓礼字上有理有文理是本文是末然本末
一贯通谓之礼也然有理而后有文曰推此理则甚有
事谓天地间莫不然也
  居敬而行简不知敬存而简自行为复居敬而尚
  当行其简
固是敬存而后简行然亦须居敬而行其简
  明道先生论持其志曰只这个也是私然学者不
卷三十二 第 7a 页 WYG1167-0688a.png
  恁地不得九思思之谓人之有志不能持之使常
  自觉其所在往往遇事则为气所使颠倒失次而
  不能制与不自知其所以然者皆志不定故也使
  其志常定于内昭然不乱必不至遇事而失错矣
  故志不可不持持之久而熟则必须自知以心验
  之未见其为私明道谓只这个也是私其意如何
才涉人为便是私有个持字便是人为然学者须从此
用功由诚之进于诚煞有节次
卷三十二 第 7b 页 WYG1167-0688b.png
  或问伊川先生必有事焉当用敬否曰敬只是涵
  养一事必有事焉须当集义只知用敬不知集义
  却是都无事也九思思之若能敬则能择义而行
  伊川谓知敬而不知集义为都无事不晓其旨又
  集义所生义生于心不知如何集
居敬集义工夫并进相须而相成也若只要能敬不知
集义则所谓敬者亦块然无所为而已乌得心体周流
哉集训积事事物物莫不有义而著乎人心正要一事
卷三十二 第 8a 页 WYG1167-0688c.png
一件上集
  明道先生曰维天之命于穆不已不其忠乎天地
  变化草木蕃不其恕乎伊川先生曰乾道变化各
  正性命恕也侯子曰伊川说得尤有功天授万物
  之谓命春生之冬藏之岁岁如是天未尝一岁误
  万物也可谓忠矣万物洪纤高下短长各得其欲
  可谓恕矣九思谓维天之命于穆不已盖一元之
  气运行无息所谓天行健者也以其行健无息故
卷三十二 第 8b 页 WYG1167-0688d.png
  能生生万物而各禀此善意故曰恕其在人体之
  则曰乾乾诚意无毫发间断则发见于外斯能以
  已推之以心之所本既善则应人接物皆如其心
  可谓恕矣观明道谓草木蕃于伊川言各正性命
  不见有差殊其在万物得其所以蕃生便是正性
  命不知侯子何以分轻重兼谓维天之命为天授
  万物者恐此天命只是天理伊川所谓在天为命
  不必须是授之万物始谓之命故又谓春生冬藏
卷三十二 第 9a 页 WYG1167-0689a.png
  岁岁如是未尝误万物为忠恐此亦只是恕盖已
  发者也九思所言忠恕与天命大意是否及所疑
  侯先生之言并乞详教
明道之言意固完具但伊川所举各正性命之语为更
有功忠体也恕用也体立而用未尝不存乎其中用之
所形体亦无乎不具也以此意玩味则见伊川之言尤
有功处侯师圣所说忠字恐未为得二先生之意天命
且于理上推原未可只去一元之气上看
卷三十二 第 9b 页 WYG1167-0689b.png
  孟子称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
  乡惟心之谓与或问伊川曰心出入无时如何曰
  心本无出入孟子只据操舍言之又问人有逐物
  是心逐之否曰心则无出入矣逐物是欲九思谓
  性之在人可以言不动心者性之已发已行安有
  无出入今人对境则心驰焉是出矣不必言邪恶
  之事只大凡遇一事而此心逐之便是出及定而
  返其舍是入矣兼孟子固已明言其出入为心矣
卷三十二 第 10a 页 WYG1167-0689c.png
  而伊川谓心无出入不知逐日之间有出入者是
  果何物又有一处谓在人为性主于身为心谓在
  人为性则不可言出入既曰主于身为心凡能主
  之则在内不能主之则外驰是亦出入之意不知
  心之于性相去如何思虑之于心相去又如何
心本无出入言心体本如此谓心有出入者不识心者
也孟子之言特因操舍而言出入也盖操之则在此谓
之入可也舍则亡矣谓之出可也而心体则实无出入
卷三十二 第 10b 页 WYG1167-0689d.png
也此须深自体认未可以语言尽之耳
  孔子不悦于鲁卫遭宋桓司马将要而杀之微服
  而过宋伊川先生曰孔子既知桓魋不能害己又
  却微服舜既见象将杀已而又象忧亦忧象喜亦
  喜国祚短长自有命数人君何用汲汲求治禹稷
  过门不入非不知饥溺自有命又却救之如此其
  急数者之事何故如此须思量到道并行而不相
  悖处可也注脚又谓今且说圣人非不知命然于
卷三十二 第 11a 页 WYG1167-0690a.png
  人事不得不尽此说未是既曰并行而不相悖则
  是虽遇变与灾自当尽其在我以为消变弭灾之
  道变之消不消灾之弭不弭则不可必然圣人随
  事有以处之不归之于命与数而不问者是谓并
  行而不相悖不知注脚何以再言此得非谓以命
  与人事为仁致欤
若说圣人非不知命然于人事不得不尽是命与人事
为二致岂足以明圣人之心哉当深惟圣人性命合一
卷三十二 第 11b 页 WYG1167-0690b.png

   答俞秀才
  脩辞立其诚脩辞所以立其诚意非从脩饰为也
  若脩饰则秪不诚矣平居亦当察此而圣人独言
  于九三者盖当危疑之地处人情之变辞危则易
  亢辞逊则易枉亦难乎有言矣于是焉而能脩之
  则诚立矣
脩辞乃是体当自家诚意深味曾子之所谓出辞气者
卷三十二 第 12a 页 WYG1167-0690c.png
则可知矣于九三言之者大抵谓君子之学如是故能
尽乎处上下之道也不必云于是焉而能脩之则诚立

  蒙以养正圣功也蒙童之心纯一而未发可与为
  善可与为不善在所以发其蒙者何如耳自此养
  之以正则易进于德及其至处则圣人也
以纯一未发之蒙而养其正可谓善矣若夫为不善则
是为物诱而欲动非蒙之可与为不善也动则失其正
卷三十二 第 12b 页 WYG1167-0690d.png

  蒙山下出泉蒙程先生曰水必行之物始出未有
  所之此意最深水由地中行行其性也遇险而止
  而行之性则未始止也若积盈则行矣故曰盈科
  而后进在人蒙昧之时而天命流通之理未始止
  也若果决其行涵养其明而至于盛乃养蒙之圣
  功也
蒙之义只谓泉始出而遇险未有所之如人蒙稚未有
卷三十二 第 13a 页 WYG1167-0691a.png
所适贵于果行育德充而达之也育德之义尤当深体
  蒙之初六利用刑人人之昏蒙不教而诛之可乎
  盖人之不善始发而绝之则易为力待其已发而
  后禁则捍格而难胜故曰童牛之牿元吉
此爻且详玩伊川之说
  韩愈所谓上中下三品者乃孟子所谓才也才虽
  不同而所以为性则一孟子论性善固极本穷源
  之论至谓非天之降才尔殊岂才果不殊耶抑所
卷三十二 第 13b 页 WYG1167-0691b.png
  谓才者乃所谓性也才是资禀性是所以然性固
  行乎才之中要不可指才便谓之性然孟子所以
  谓之不殊者何也
孟子之论才与退之上中下三品之说不同退之所分
三品只是据气禀而言耳孟子论才曰非天之降才尔
殊也又曰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盖善者性也人之
可以为善者才也此自不殊
  死生是气之聚散鬼神是气之精者耳万物所以
卷三十二 第 14a 页 WYG1167-0691c.png
  自形自色者即鬼神所见之迹也程先生谓往而
  不返谓之鬼则知方来不测谓之神鬼神之道即
  太极往来之实也即是观之满虚空中无非鬼神
  之妙用而人之所以齐明盛服以临祭祀者盖亦
  集自家精神其义固可体矣天下之理有则是有
  无则是无死生命也鬼神者托于幽者也然周公
  作书以告鬼神欲代武王之死世岂有是理耶无
  是理而周公乃行之亦必有道矣幸先生详教之
卷三十二 第 14b 页 WYG1167-0691d.png
鬼神之义须更研究周公欲代武王之死只是浑全一
个诚意至诚可以回造化有是理也若夫金縢册祝之
辞则不无妄传者(如元孙不若旦多材多/艺不能事鬼神之类)意者金縢之
事则有之而册祝之辞则不传矣
  九卦损德之修益德之裕复德之本履德之基井
  德之地恒德之固学者用工之实欤
九卦有次序履德之基为先步步踏实地也
   答胡季随
卷三十二 第 15a 页 WYG1167-0692a.png
  遗书云有人胸中若有两人焉欲为善如有恶以
  为之间欲为不善又若有羞恶之心者此正交战
  之验也持其志使气不能乱此大可验不知如何
  而持其志方其欲持志之时而二者犹交战于胸
  中则奈何
持志者主一之谓若曰欲持志之时二者犹交战于胸
中是不能主一也志不立也
  又云义理与客气常相胜只看消长分数为君子
卷三十二 第 15b 页 WYG1167-0692b.png
  小人之别尝深思之谓诚然也而或云初不可如
  此分一言之善则天理矣一言之恶则人欲矣窃
  恐其言太快政如日月之运行寒暑之推移恐当
  进之以渐也
所谓义理与客气看消长分数为君子小人之别者谓
一日之间察其所发孰多孰少尔天理只是天理人欲
只是人欲都无夹杂念虑毫釐之间霄壤分焉此昔人
所以战兢不敢少弛也
卷三十二 第 16a 页 WYG1167-0692c.png
  又云所见所期不可不远大然行之亦须量力夫
  以学者力量较之圣人霄壤异矣若不一向自期
  以远大而欲量力而行之恐或至于卑近而心之
  所期与身之所履分为两段矣恐当先立学圣人
  之心日可见之行皆须为圣人之事然后内外贯
  通耳
所谓行之亦须量力者恐学者贪高慕远躐等以进非
徒无益而又害之也大抵学者当以圣人为准的而自
卷三十二 第 16b 页 WYG1167-0692d.png
迩自卑循序不舍斯有进益耳
  又云天下善恶皆天理谓之恶者非本恶又云事
  有善有恶皆天理也天理中物须有美恶孟子曰
  人之性善皆天理也既非本恶则人欲矣恐非天
  理中物天理中恐亦著恶字不得
事物之始无有不善然二气之运不齐故事物之在天
下亦不容无善恶之异谓之恶者非本恶因其不齐而
流为恶耳然亦在天理中也所贵乎人者以其能保其
卷三十二 第 17a 页 WYG1167-0693a.png
性之善不自流于恶为一物耳
  又云学者须敬守此心不可急迫当栽培深厚涵
  养于其间然后可以自得今于下工夫之时不痛
  自警策而遽栽培涵泳不知何所栽培涵泳恐或
  近于放倒也
敬守此心栽培涵泳正是下工处若近于放倒则何栽
培涵泳之有
   又答
卷三十二 第 17b 页 WYG1167-0693b.png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盖是积累工夫到处非谓只
勇猛便能如此如释氏一闻一超之说也
如云尚何序之循又何必待于自迩自卑而后有进此
等语意全不是学者气象切宜戒之所谓循序者自洒
扫应对进退而往皆序也由近以及远自粗以至精学
之方也如适千里者虽步步踏实亦须循次而进今欲
阔步一蹴而至有是理哉自欺自误而已前日谓一气
之运不齐故事在天下不容无善恶之异云者论气故
卷三十二 第 18a 页 WYG1167-0693c.png
不容无善恶之异且须将程子遗书详考精思未可易
而言也
人固有秉彝若不栽培涵泳如何会有得古人教人自
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之类皆是栽培涵泳之类若
不下工坐待有得而后存养是枵腹不食而求饱也
 
 
 
卷三十二 第 18b 页 WYG1167-0693d.png
 
 
 
 
 
 
 
 南轩集卷三十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