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百五十四 第 1a 页 WYG0901-0468c.png

太平御览卷九百五十四
宋 李昉等 撰
木部三
柏 槐
柏
书曰荆州厥贡杶干栝柏
诗曰𨚍柏舟言仁人而不遇也卫顷公之时仁人不遇
卷九百五十四 第 1b 页 WYG0901-0468d.png

又曰

父母欲夺而嫁之誓而不许故作是诗也汎彼柏舟在
彼中河
又曰徂来之松新甫之柏(新甫/山名)
周礼曰冀州其利松柏
礼记曰礼之于人也如松柏之有心也
卷九百五十四 第 2a 页 WYG0901-0469a.png

汉书曰武帝造柏梁殿与群臣宴其下(又云作/柏梁台)
又曰昭帝时长安诸地柏树枯倒者悉起生叶虫食作
字公孙病已立后昭帝崩昌邑王即位二十七日被废
迎立宣帝帝名病已厥兆应焉
东观汉记曰李徇遭父母丧六年躬自负土树柏常住
冢下
谢承后汉书曰陈留虞延为郡都部光武巡狩至外黄
卷九百五十四 第 2b 页 WYG0901-0469b.png

王隐晋书曰王裒字伟元痛父不以命终绝世不仕立
屋
裒常攀援涕泣所着树色与他树不侔
萧方等十六国春秋曰王敦令郭璞筮卦曰明公起事
祸必不久敦怒曰卿寿几何曰命尽日中引出斩之璞
曰茔何之曰南山之首曰我知之矣必在双柏之间乎
时有鹊巢而甚茂
卷九百五十四 第 3a 页 WYG0901-0469c.png

抱士人崇敬之莫犯也江夏王义恭悉遣人取之父老
皆叹息
齐书曰王俭字仲宝司徒袁粲见之叹曰宰相之门也
栝柏豫章虽小已有栋梁之器
江夏王锋以明帝移权常忽忽不乐著修树赋以见其
志曰既珠群而抗立亦含真而挺正岂春日之自芳亦
卷九百五十四 第 3b 页 WYG0901-0469d.png

复之意
又曰王晏之为员外郎也父普曜斋前柏树忽成梧桐
论者以为梧桐虽有栖凤之美而失后彫之节
梁书侯景既陷台城都下王侯庶姓庙树咸见残毁唯
文宣太后庙四周柏树独郁茂及景篡南郊都官尚书
李景略令伐此树以立三桥斫南面十馀株再宿悉萌
生便长数尺时既冬月翠茂如春贼乃大惊恶之使悉
卷九百五十四 第 4a 页 WYG0901-0470a.png

重青必彰异瑞
北齐书曰魏兰根丁母忧居丧有称将葬常山郡境先
有董卓祠祠有柏树
又曰樊卫性至孝丧父负土成坟植柏方数十亩朝夕
号慕
又曰文宣王曾晋阳夜宿松门岭有数株松皆已千年
枝叶疏茂似有神物所托文宣时已被酒向岭瞋骂射
卷九百五十四 第 4b 页 WYG0901-0470b.png

后周书曰武帝伐齐永昌公椿屯鸡栖原齐王宪密谓
椿曰兵者诡道去留不定见机而作不得遵常法今为
营不须张幕可伐柏为庵示有形势令兵去之后贼犹
生疑也齐王领军万人向千里径会被敕追还率兵夜
反齐人果疑柏庵为帐幕不遣军追翌日始悟
隋书曰蔡景王整文帝弟也周明帝时以元武军功赐
爵从武帝平齐力战而死文帝初居武元之忧率诸弟
卷九百五十四 第 5a 页 WYG0901-0470c.png

后因大风雨并根失之果不终吉
唐书曰长寿二年冬十月万象宫侧有古松树皆变为
柏
又曰狄仁杰补大理丞时将军权善才坐斫昭陵柏树
仁杰奏其罪免职高宗怒令诛之仁杰进曰若人假盗
长陵一坏土陛下何以加之今陛下以昭陵一株柏杀
一将军千载之后谓陛下何臣不敢奉制帝意稍解
卷九百五十四 第 5b 页 WYG0901-0470d.png

国语曰高山峻原不生草木松柏之地其草不肥
山海经曰三珠树生赤水上其为树如柏叶实皆为珠
又曰白于之山其上多松柏
穆天子传曰甲申天子升于大北之隥而降休于两
之下(有两/树也)
东方朔传曰武皇帝时闲居无事燕坐未央前殿天新
雨朔执戟在殿阶独语上呼问之答曰殿后柏树上有
卷九百五十四 第 6a 页 WYG0901-0471a.png

枝滑枯枝涩是以知立枯枝上上大笑
风俗通曰墓上树柏路头石虎
周礼方相氏入

列子传曰延陵季子解𢃄剑挂徐君墓柏树
洞冥记曰磅山之北有穴穴上有柏昔李少翁于阆阴
移来此穴种此柏已见扶桑三枯海水涸竭帝觉遣人
往穴
卷九百五十四 第 6b 页 WYG0901-0471b.png

可喜
从征记曰太山庙中柏皆三十馀围夹两阶赤眉尝斫
一树见血而止今斧创犹在
地理志曰华山生文柏
范子计然曰柏脂出三辅上价七十中三十下十
汉官仪曰正旦饮柏叶酒上寿
汉武故事曰柏梁台高二十丈悉以柏香闻数十里
卷九百五十四 第 7a 页 WYG0901-0471c.png

仙经曰服柏子人长年
三辅黄图曰汉文帝霸陵不起山陵稠种柏树
三辅旧事曰汉诸陵皆属太常又有盗柏者弃市
长老传云汉武所植
三齐记曰尧山祠旁有柏树枯而复生不知几世
陈留耆旧传曰李充丧父父冢侧有盗夜斫柏树者充
卷九百五十四 第 7b 页 WYG0901-0471d.png

述征记曰柏谷谷名也汉武帝微行所至处长傲宾
于柏谷者也谷中无回车地夹以高原柏林荫蔼穷日
幽暗殆弗睹阳景也
晋宫阙名曰华林园柏二株
崔实四民月令曰七月收柏实
列异记曰陈仓人有得异物者其形不类狗亦不似羊
众莫能名二童子曰此为媪常在地下食死人脑若欲
卷九百五十四 第 8a 页 WYG0901-0472a.png

云有震厄公能命驾西出数里得一柏树截如公长置
常寝处灾可消也王从之数日果震柏木粉碎
任昉述异记曰卢氏县有灵君古冢冢旁古柏二株条
荫二百馀步树文隐起皆龟甲坚如铁石
嵇康养生论曰麝食柏而香
楚词曰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饭松柏
卷九百五十四 第 8b 页 WYG0901-0472b.png

刘越石扶风歌曰南山石嵬嵬松柏何摧摧上枝拂青
云中心十数围洛阳发中梁松柏窃自空谁能刻镂此
公输与鲁班被之用丹漆薰用苏合香本是南山柏今
为宫殿梁
槐
又曰司烜氏掌火冬取槐檀之火
卷九百五十四 第 9a 页 WYG0901-0472c.png

矣盛服将朝尚蚤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
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
如死也触槐而死
春秋元命苞曰树槐听讼其下(槐之言归也/精见归实也)
春秋说曰槐木者灵星之精
尔雅曰櫰槐大叶而黑(槐树叶大色/黑者谓之櫰)守宫槐叶昼聂宵
炕(郭璞曰守宫槐昼日聂合而夜布晋儒林祭酒杜行/者说在明陵县南有一树似槐叶尽聚合相着夜则)
卷九百五十四 第 9b 页 WYG0901-0472d.png

五经通义曰士冢树槐
国语曰董叔将娶于范氏叔向曰盍已乎曰欲援系焉
庭槐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欲而得之何
请焉(纺悬/也)
汉书曰昭帝元始四年山阳社中大槐树吏人伐断之
其夜复自立如故
卷九百五十四 第 10a 页 WYG0901-0473a.png

姓歌曰长安大街夹路杨槐下走朱轮上有栖鸾
又曰大司马府有老槐树殷仲文对而叹曰此树婆娑
生意尽矣
崔鸿前凉录曰初河西不生楸槐柏张骏之世取于太
原而植之终于皆死而酒泉宫之北隅有槐树生焉李
玄盛著槐树赋
沈约宋书曰孔子夜梦三槐之间丰沛之郊有赤烟气
卷九百五十四 第 10b 页 WYG0901-0473b.png

梁书曰庾肩吾常服槐实年七十馀目看细字须鬓皆
黑离乱之际奔于江陵
隋书曰高颎字昭玄领新都大监每坐槐树下以听事
其树不依行列有司欲伐之上令勿去以示后人
礼会之所公主辂车自兴安门出南至宣扬门之西夜
设燎炬烈焰相属夹路槐树多有死者
卷九百五十四 第 11a 页 WYG0901-0473c.png

先下牒符渭南县县尉张造牒曰召伯所憩尚勿剪除
先皇旧游岂宜斩伐乃止
又曰长庆中虢州刺史萧佑奏湖城县永房乡百姓阎
酆五代同居家内槐一本再生枝叶
管子曰五沃之土其木宜槐
晏子春秋曰齐景公有所爱槐使人守之令曰犯者刑伤
者死有醉而伤槐且加刑焉其女惧而告晏子曰妾恐邻国
卷九百五十四 第 11b 页 WYG0901-0473d.png

囚
淮南子曰槐之生也入季春五日而兔目十日而鼠耳
更旬而始规二旬成叶(规叶始/开也)
又曰九月官候其树槐(是月缮修守备故官候树/槐槐怀也取怀近远也)
又曰槐老生火
又曰槐市学也树以青槐燧人秋取槐檀之火天之所
覆地之所载六合所包阴阳所煦雨露所扶此皆生于
卷九百五十四 第 12a 页 WYG0901-0474a.png

有苗与三危通为一家
抱朴子曰槐子新瓷合泥封之二十馀日其表皮皆烂
乃涴之如大豆日服之此物最补脑早服之令人发不
白而长生
太公金匮曰武王问太公曰天下神来甚众恐有试者
何
距之也
卷九百五十四 第 12b 页 WYG0901-0474b.png

为会市但列槐树数百行诸生朔望会此市各持其郡所
出物及经书相与买卖雍雍揖让论议槐下侃侃訚訚
如也(事具礼部/学校篇)
焦赣易林家人之乾曰千岁槐身多斧斤
汝南先贤传曰新蔡郑敬字子都为郡功曹都尉高懿
厅事前有槐树有露类甘露者懿问掾属皆言是甘露
敬曰明府政未能致甘露但树汁耳懿不悦托疾而去
卷九百五十四 第 13a 页 WYG0901-0474c.png


三司总众北讨葛荣夜梦着衮衣倚槐树立以为吉徵
问于杨元慎元慎曰三公之祥渊甚悦之元慎退还告
人曰广
葛荣所杀追赠司徒公终如其言
卷九百五十四 第 13b 页 WYG0901-0474d.png

太平御览卷九百五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