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百四十一 第 1a 页 WYG0901-0384a.png

太平御览卷九百四十一
宋 李昉等 撰
鳞介部十三
贝 螺 蚌
贝
尚书禹贡曰淮海惟杨州岛夷卉服厥篚织贝
又顾命曰大贝鼖鼓在西房(大贝如车渠/商周傅宝之)
卷九百四十一 第 1b 页 WYG0901-0384b.png

又义疏曰有紫贝质白如玉紫点为文皆行列相当大
者径一尺二寸今九真交阯以为杯盘贡物也
孝经援神契曰德至泉则江生大贝
尔雅曰贝居陆贆(方遥/切)在水者蜬(水陆异名也贝中肉/如科斗但有头尾音)
(含/)大者魧(书大传大贝如车渠车渠/谓车

(出日南/鰿音积)元贝贻贝(黑色/贝也)馀貾(音/池)黄白文(以黄为质/白为文点)馀泉
白黄
卷九百四十一 第 2a 页 WYG0901-0385a.png


(贝之形容/椭他果切)
说文曰贝海介虫也古者货贝而宝龟也
汲冢周书王会曰共家元贝(共家吴越之蛮/元贝昭贝也)
汉书曰文帝赐尉佗书佗因使者献紫贝五百
后周书曰步落稽妇人多贯蜃贝以为饰
隋书曰琉球国人用鸟羽为冠饰以珠贝
唐书曰吐浑国妇人辫

卷九百四十一 第 2b 页 WYG0901-0385b.png

淮南子曰商拘文王于羑里于是散宜生乃以千金求
天下之珍怪得大贝百朋(五百为/一朋也)
山海经曰号山之尾其上多玉鱼水出焉其中多大贝
又曰郭山濛水出焉其中多贝(贝甲中肉如科/斗但有头尾)
南州异物志曰交阯以南海中有大文贝质白文紫天
姿自然不假雕琢磨莹而光焕烂
卷九百四十一 第 3a 页 WYG0901-0385c.png

镒求珍物以免君罪九江之浦有大贝百冯(诗作/朋也)
盐铁论曰教与俗改弊与世易夏后氏以玄贝周人以
紫石
相贝经曰圭延得大贝于昌阳弱泉为五帝瑶器也得
拘𠫤何贝大如轮为文王寿穆王得大紫贝悬其壳于
昭阳观以消恶雾
又曰频水贝可以朗目南海贝如珠可以治水毒也浮
卷九百四十一 第 3b 页 WYG0901-0385d.png

岭表录异曰紫贝即砑螺也儋振夷黎海畔采以为货
螺
易说卦曰离为蠃(注曰刚/在外也)
周官天官鳖人曰祭祀供螷羸蚳以授醢人(蠃䗂蝓也/螷畔也音)
(啤/)
国语曰大夫种谋吴曰今吴大荒其民必移就蒲蠡于
卷九百四十一 第 4a 页 WYG0901-0386a.png

广志曰海文蠡数种其大者受一斗南人以为酒杯
魏书曰荒乱卒乏粮榖袁术在江淮取给蒲蠃民相食
州郡萧条
宋书曰元嘉末魏太武征彭城遣使求酒及柑橘张畅
宣孝武帝命致螺杯杂粽土所珍
北史曰隋刘臻性好啖螺


卷九百四十一 第 4b 页 WYG0901-0386b.png

水经曰桂阳贞女峡西岸高岩名贞女山山下际有石
如人形高七尺状如女子故名贞女峡古来相传有数
女取螺于此遇风雨昼晦忽化为石
山海经曰洵山洵水出焉南流注于阏泽其中芘蠃(紫/色)
(螺/也)
又曰邽山濛水出焉有螺鱼身而鸟翼见则其邑大水
搜神记曰谢端侯官人少孤为乡人所养年十八恭谨
卷九百四十一 第 5a 页 WYG0901-0386c.png

至野还见有饮饭汤火处端疑之于篱外窥之见一少
女从瓮中出至

螺素女天帝哀卿少孤使我权相为守舍炊煮待卿后
得妇当还去今无故相伺不宜留此忽有风雨而去
寸长三寸
南州异物志曰鹦螺状如覆杯头如鸟头向其腹视如
卷九百四十一 第 5b 页 WYG0901-0386d.png

若为鱼所食壳乃浮出为人所得质白而文紫
崔豹古今注曰蜗牛宛转有草纺縳为结似螺髻
中州异物志曰寄居山有虫而长(如蠡有脚似蜘蛛/大无壳入蠡壳中)
又曰螺大者如筥一边重可为酒器
又曰吒螺着海边树上见人吒如人声可食
又曰苍螺江东人以为碗假猪螺日南有之厌为甲香
邓德明南越记曰平固水口下流数里有螺亭临江
卷九百四十一 第 6a 页 WYG0901-0387a.png

边共宿忽闻骚骚如军马行须臾乃见群螺张口无数
相与为灾
作声悉走上岸至晓方还但见骨耳收敛丧骨薄埋林
际归报其家经四五日间近所埋处翻见石冢穹窿高
十馀丈头可受二十人坐也今四面有阶道髣髴人冢
其顶上多螺壳新故相仍乡傅谓之螺亭
世语曰卫瓘大康永熙中家人炊饭堕地尽化为螺出
卷九百四十一 第 6b 页 WYG0901-0387b.png

广五行记曰晋武帝时裴楷家吹黍在甑或变为螺其
年楷卒又石崇家稻米化螺崇亦被诛
岭表录异曰鹦鹉螺旋尖处屈而朱如鹦鹉嘴故以此
名壳上青绿斑文大者可受二升壳内光莹如云母装
为酒杯奇而可玩又红螺大小亦类鹦鹉螺壳薄而红
亦堪为酒器刳小螺为足缀以胶漆
卷九百四十一 第 7a 页 WYG0901-0387c.png

拾掇羸蚌以自赈给
蚌
易通卦验曰小雪雉入水为蜃
尔雅曰蜃小者珧(珧玉珧也即/小蚌珧音遥)
说文曰


汉书曰汉律会稽献鲒酱二升蚌蜃之属
周书曰成王时具区献蜃(蜃大/蛤也)
卷九百四十一 第 7b 页 WYG0901-0387d.png

春秋后语曰齐赵将伐燕苏代为燕说赵王曰今者臣
来过小水见小蚌方出暴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挟其喙
(喙口也上啄其肉音张/角切下喙音计秽切)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必见
蚌脯蚌
舍渔父得而并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其
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大王熟计之赵王于是
乃止
卷九百四十一 第 8a 页 WYG0901-0388a.png

陈书曰武帝雅尚恭俭膳不过

器蚌盘
唐书曰太宗谓侍臣曰蜃性含水待月而水生木性怀
火因燧而燄发人性含灵待学而成美
墨子申屠狄谓周公曰贱人何可薄耶周之灵圭出于
土石隋之明月出于蚌蜃少豪大豪出于污泽天下诸
侯皆以为宝狄今请退也
卷九百四十一 第 8b 页 WYG0901-0388b.png

又曰古者剡耜而耕摩蜃而耨(剡利也耜插属也蜃大/蛤摩令利用之耨耨除)
(苗/秽)
(化阴故随阴气入/水为蜃蜃大蛤也)
又曰明月之珠出于蠬(音蜃珠有夜光之明/龙印月生于蠬中)
又曰毛羽者飞行之类也故属于阴日者阳之主也是
以春秋则群兽除日至而麋鹿解(解/角)月者阴之宗也是
卷九百四十一 第 9a 页 WYG0901-0388c.png

又曰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蠬之肉时多
疹病毒伤之害
又曰明月之珠蜃蠬之病而我之利虎爪象牙禽兽之
利而我之害(我犹/人也)
又曰蠬象之病人之宝也(蠬大有蛤中有珠象牙还/以自病故人得以为宝)人
之病将有谁宝之者乎(人以利欲为病无人/宝之故曰将有谁宝)
西京杂记曰长安始盛饰鞍马竞加雕镂或一马之饰
卷九百四十一 第 9b 页 WYG0901-0388d.png

越地形记曰夏靖答车茂宏论鄮县书曰其蚌蛤之属目
所希见耳所未闻
徐裒南方记曰白珠蚌壳长三寸半涨海中深六七丈
去岸四五十里
永嘉郡记曰乐成县木履山东带采海门凡海采者皆
由其门故以为名多香螺文蛤之属
博物志曰东南之人食水之产西北之人食陆畜产食
卷九百四十一 第 10a 页 WYG0901-0389a.png

者狸兔鼠雀以为珍味不觉其膻燋也
杜宝大业拾遗录曰南方林邑有大蚌盈车明珠至寸
不以为贵国人不采
交州异物志曰鸟许山居射翠取羽剖蚌探珠
雀五百年化为蜃蛤
岭表录异曰珠池廉州边海中有洲岛岛上有大池谓
卷九百四十一 第 10b 页 WYG0901-0389b.png

池在海上疑其底与海通珠如踠豆大常珠也如弹丸
者亦时有得径寸照室之珠卒不可遇也又取小蚌肉
贯之以篾曝乾谓之珠母容桂人卒将脯烧之以荐酒
又曰中有细珠如梁粟乃知珠池之蚌随其大小悉腹
中有珠矣
延笃与高义方书曰今兹以五经为鼎簠书传为俎边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未暇蚌也宜勿以为念
卷九百四十一 第 11a 页 WYG0901-0389c.png

𧉧应节而扬葩
卷九百四十一 第 11b 页 WYG0901-0389d.png

太平御览卷九百四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