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卷七百五十八 第 1a 页 WYG0899-069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太平御览卷七百五十八
            宋 李昉等 撰
  器物部三
   盆        瓮
   罃        坩
   鉼        甒
   魁        槃
卷七百五十八 第 1b 页 WYG0899-0694b.png
    盆
尔雅曰盆谓之缶
易曰初六有孚盈缶
又曰九三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
诗曰坎其击缶宛丘之道
周礼曰盆实二釜厚半寸
礼曰夫奥者老妇之祭也盛于盆尊于瓶
又曰世妇卒遂献茧于夫人及良日夫人缫三盆手
卷七百五十八 第 2a 页 WYG0899-0694c.png
史记曰秦赵会渑池蔺相如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
请奏盆缶(音缶皆瓦器竹以盛/酒奏大鼓之以节歌)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
缶赵御史书曰某年某月秦王为赵王击缶
又曰恽书云醉后仰天抚缶而歌
又曰司马迁书云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
续晋阳秋曰桓宣武与妻妾坐月下流星坠下铜盆水
中光如二寸珠妾酌饮之生玄
晏子春秋曰景公饮酒鼓盆
卷七百五十八 第 2b 页 WYG0899-0694d.png
庄子曰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箕踞鼓盆而歌
淮南子曰今夫穷鄙之社也扣盆拊瓶相和而歌自以
为乐矣尝试为之击建鼓撞巨钟然后知盆瓶之足羞
藏诗书修文学而不知至论之至则拊盆扣瓶之徒尔又曰屠者观义车者步行陶人用皿盆匠人处狭庐
又曰今盆水在庭清之终日未能见目睫浊之用一挠
而难察方圆人神易浊而难清犹盆之水乎
又曰日东至则盆水溢
卷七百五十八 第 3a 页 WYG0899-0695a.png
世说曰阮仲容至宗人共集辄以大盆盛酒
王韶之始兴记曰林源山有石室盘石上行罗十瓮皆
盖以青盆中悉是瓶银
交州杂记曰夷俗以铜盆与瓮赎罪
潘岳笙赋曰倾缥盆以酌
    瓮
说文曰罂甀也甀小口罂也𤬪似罂长颈受十瓮罂也
通俗文曰瓮罂下孔曰瓹
卷七百五十八 第 3b 页 WYG0899-0695b.png
方言曰酃瓭<甒䍃㽀㼻瓮瓿甊㽈罂也灵桂之郊谓之
㼚其小者谓之瓭周魏之间谓之甒秦之旧都谓之㽀
淮汝之间谓之䍃江湘之间谓之㼻自关而西晋旧都
河汾之间其大者谓之甀其中者谓瓿甊自关而东赵
魏之间谓之瓮或谓之罂东齐海岱之间谓之㽈罂其
通语也
尔雅曰瓯瓿谓之瓵
易曰井谷射鲋瓮敝漏
卷七百五十八 第 4a 页 WYG0899-0695c.png
礼曰宋襄公葬其夫人醯百瓮
又曰儒有蓬户瓮牖易衣而出并日而食
左传曰齐侯伐燕燕人归燕姬赂以瑶瓮玉椟斝耳不
克而还孝经援神契曰银瓮也不汲自随不盛自盈
汉书曰陈平家贫居瓮牖
东观汉记曰王涣为落降令盗贼发不远走或藏沟渠
或伏瓮下涣以方略取之皆称神明
卷七百五十八 第 4b 页 WYG0899-0695d.png
王隐晋书曰太孙臧外祖蒋迪吴兴人后迪作酪当酿
未成大瓮自行迪打酪瓮破问景养养曰当生太子储

又曰毕卓为吏部郎性嗜酒比舍郎酒熟卓因醉夜至
其瓮间盗饮之为掌酒者所缚旦视之乃毕吏部也
墨子曰备城百步一井井十瓮
庄子曰子贡过汉阴见一丈夫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
井抱瓮而出淮
卷七百五十八 第 5a 页 WYG0899-0696a.png
幽怪志曰建康小吏曹著为庐山府君所迎见门前有大
瓮可受数百斛但见风云出其中钟离意别传曰意为鲁相孔子堂有瓮背有丹书自夫
子亡后无敢发者意乃发瓮得素书为学
华严国志曰赵琰青州刺史厅置水瓮得贵要之书投
于其中
淮南万毕术曰铜瓮雷鸣
语林曰杨雅舒冬月酿酒令人抱瓮为煖
卷七百五十八 第 5b 页 WYG0899-0696b.png
世说曰胡广本姓黄五月五日生父母恶之乃置瓮投
于江湖见瓮流下闻儿啼取儿养之遂位登三司广不
持本亲服云于本亲以我为死人深讥之
    罃
说文曰罃备火长颈鉼也
方言曰罃陈魏宋楚之间谓之㼶或谓之㼡燕之东北
朝鲜冽水之间谓之瓺<齐之东北海岱之间谓之儋(所/谓)
(家无儋石之储者/也音儋或作甔)周洛韩郑之间谓之甀或谓之罃罃
卷七百五十八 第 6a 页 WYG0899-0696c.png
谓之㼰
史记曰韩信击魏从夏阳以木罂渡军袭安邑(服虔曰/木埤绮)
(以缶以/罂为渡)
异苑曰月支国有佛发盛以琉璃罂
幽明录曰清河崔茂伯女结婚裴氏剋期未至女暮天
提一金罂受二升许径到裴床前立以罂赠裴
甄异传曰晋隆安中吴县张君才忽有鬼来令才取百
罂盛水半以绢覆头明日视之满罂皆金才家先贫因
卷七百五十八 第 6b 页 WYG0899-0696d.png
此遂富
墨子守备曰用大瓦罂容十升以上百步十罂盛水旦
用之
淮南万毕术曰马蹄破罂
    坩
纂文曰大坩为坑
东宫旧事曰白坩五枝
世说曰陶侃少时作鱼梁史尝以坩鲊饷母母责侃曰
卷七百五十八 第 7a 页 WYG0899-0697a.png
女为吏以官物见饷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
裴渊广州记曰董奉至晋兴五里封一白坩置高崖中
而去人欲取不能得今犹在
    瓶
说文曰瓶瓮也瓮壅也汲瓶也瓴形似瓶
易曰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凶
左传曰卫孙蒯田于曹隧饮马于重丘毁其瓶重丘人
闭门而诟之曰亲逐而君尔父为厉是之不忧何以田
卷七百五十八 第 7b 页 WYG0899-0697b.png
为卫石贾孙蒯伐曹取重丘
又曰晋人来治杞田季孙将以成与之谢息为孟孙分
守不可曰人有言曰虽有挈瓶之知守不假器礼也
又曰邾子在门台阁以瓶水沷延
史记曰田常说高祖曰秦形胜之国也地势便利其以
下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汉扬雄作酒赋以讽谏成帝其辞曰子犹瓶矣观瓶之
居居井之湄处高临深动常近危酒醪不入藏水满怀
卷七百五十八 第 8a 页 WYG0899-0697c.png
不得左右牵于纆徽一旦击碍为瓽所轠身投黄泉骨
肉为泥自用如此不如鸱夷鸱夷滑稽腹大如壶尽日
盛酒人复藉酤
前凉录曰张时西域致金水瓶皆作拂菻奇状
曾子曰一井五瓶泄之可待监流者众也
吕氏春秋曰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寒
淮南子曰古者抱瓶而汲唐子曰猛将之发观于虎而鉴于鹰故攻如击电避如
卷七百五十八 第 8b 页 WYG0899-0697d.png
收雾闲之如在瓶开之如散皋
西域记曰疏勒王致魏文帝金水瓶欧登于明堂(瓶欧/瓦器)
(也/)周鼎潜乎深泉
古乐府词曰后园凿井银作床金瓶素绠汲寒浆
    甒
方言曰甒瓮罂婴也
礼曰君尊瓦甒此以小为贵也
仪礼曰东方之馔两瓦甒
卷七百五十八 第 9a 页 WYG0899-0698a.png
三礼图曰醴甒以瓦为之受五斗口高二寸径一尺六
寸中身瓮下平有盖
    魁易洞林曰太子洗马荀子冀家中以龙铜魁作食欻鸣
李尤魁铭曰羊不遍驷马长驱
    槃
说文曰槃承槃也褫槃也
周礼曰若合诸侯则共珠槃玉敦
卷七百五十八 第 9b 页 WYG0899-0698b.png
大戴礼曰随武子槃之铭曰与其溺于人也宁溺于渊
礼曰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左传曰晋文公及曹僖负羁之妻曰吾观晋公子之从
者皆足以相国若以相国公子必反其国反其国必得
志于诸侯得志于诸侯而诛乱曹其首也子蚤自贰焉
乃馈盘飧寘璧焉又曰莒人伐我东鄙围台季武子救台遂入郓取其钟
以为公盘
卷七百五十八 第 10a 页 WYG0899-0698c.png
史记曰平原君与楚王合从言利害毛遂谓楚王曰取
鸡狗马之血来毛遂捧铜槃血跪进曰当歃血盟而定

又曰武帝作柏梁铜柱承露盘
后汉书曰左慈有术于铜盘钓鲻鱼
汉官仪曰封禅坛南有玉盘中有玉龟焉
晋阳秋曰武帝时御府令萧谭承徐循仪疏作漆𦘕银
盘诏杀之
卷七百五十八 第 10b 页 WYG0899-0698d.png
晋四王启事曰惠帝还洛阳道中有老人蒸鸡素木槃
中盛以奉帝
沈约宋书曰高祖俭诸子食不过五盏槃后魏书曰太武帝作黄金槃十二具镂以白银错以玫
瑰珠玉
隋书曰上赐王公已下射杨素箭为第一上以外国所
献金精槃价直钜万赐之
荀卿子曰君者槃也民者水也槃圆则水圆槃方则水
卷七百五十八 第 11a 页 WYG0899-0699a.png

燕丹子曰太子出美人能琴者荆轲曰好手太子断手
以玉槃奉之
淮南子曰窥面于槃水则圆于㮎水则修面形不变其
故有所圆修者皆所自窥之异也
抱朴子曰以丹金为槃置食其中令人长生
郭子曰王光禄曰正得残槃冷炙
脩复山陵故事曰武帝悼后玄宫漆乌瓦槃一枚
卷七百五十八 第 11b 页 WYG0899-0699b.png
东宫旧事曰长槃五漆尺槃三十漆柏炙柈二神异经曰西北荒有金楼上有银槃广五十丈
搜神记曰高辛氏有老妇人得耳疾医为挑治得卵大
如茧盛以瓠离之以槃俄而卵化犬因名槃瓠
王子年拾遗记曰董偃以玉精为槃承冰而进
又曰汉明帝夜宴群臣于华林园诏大官进樱桃以赤
瑕瑛为槃赐群臣而去其叶月下视槃与樱桃共一色
众臣笑云是空槃时帝使坐于廷中欲以承露诏使举
卷七百五十八 第 12a 页 WYG0899-0699c.png
烛复照众乃知槃中不空也皆拜谢为乐
风土记曰越俗饮燕叩懿槃为乐取大素圆槃以著腹上以右手五指弹之为节舞者应槃节而作舞
邺中记曰石虎会上御食游槃两重皆金银参军百二
十盏彫饰并同其参带之间茱萸尽微如破发近看乃
得见动游槃则圆转也
又曰石虎皇后浴室中有双长生树又安槃受十斛于
二树之间
卷七百五十八 第 12b 页 WYG0899-0699d.png
交州杂事曰太康四年刺史陶璜表送林邑王范熊所
献缥绀水精槃各一枚
述征记曰逍遥宫门里有铜浴槃一面径丈二尺
魏景初中所铸妒记曰武历阳女嫁阮宣子刘通妒忌
禁婢瓯覆槃不得相合
神仙传曰沈义为人所迎见老君以金案玉槃赐之
俗说曰桓玄宠丁牛期食毕便回槃与之梁丘俭承露盘赋曰伟神盘之殊异邈迢递以秀峙
卷七百五十八 第 13a 页 WYG0899-0700a.png
古乐府曰琉璃琥珀象牙盘
张衡四愁诗曰美人赠我青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
李尤盘铭曰或以承觞或以受物既与清觞又成口食
蔡邕盘铭曰华盘就用以享嘉宾内纳其实外若玄真
陈思王集曰明帝承露盘在芳林圃中上盘径四尺九
寸下盘径五尺铜龙绕其根
刘义恭启事曰恩旨以犀镂金错酒杯槃垂赐
 
卷七百五十八 第 13b 页 WYG0899-0700b.png
 
 
 
 
 
 
 
 太平御览卷七百五十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