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第 1a 页 WYG0460-0049c.png
钦定四库全书
闽中理学渊源考卷四
广平府知府李清馥撰
文质罗豫章先生从彦学派
尝考史传先生从杨文靖公问学既而筑室山中绝
意仕进终日端坐间谒杨公将乐溪上吟咏而归恒
充然自得又考延平先生屏退山田结茅水竹之间
谢绝世故馀四十年箪瓢屡空怡然自适然后知二
闽中理学渊源考卷四
广平府知府李清馥撰
文质罗豫章先生从彦学派
尝考史传先生从杨文靖公问学既而筑室山中绝
意仕进终日端坐间谒杨公将乐溪上吟咏而归恒
充然自得又考延平先生屏退山田结茅水竹之间
谢绝世故馀四十年箪瓢屡空怡然自适然后知二
卷四 第 1b 页 WYG0460-0049d.png
公安贫守道优游乐天守孔颜家法私心向往不禁
超然寓怀于尘坌之外矣豫章之从学史载年四十
馀后相从尚二十年所讲贯切磨服膺终身文公尝
言龟山门徒千馀然语其潜思力行任重诣极盖罗
公一人而已其为学大旨尝令学者于静坐中看喜
怒哀乐未发之谓中未发时作何气象盖其所重在
涵养操存以身体之以心验之此非独杨罗李朱递
传之学的即程门二先生学的也后世于心性根源
超然寓怀于尘坌之外矣豫章之从学史载年四十
馀后相从尚二十年所讲贯切磨服膺终身文公尝
言龟山门徒千馀然语其潜思力行任重诣极盖罗
公一人而已其为学大旨尝令学者于静坐中看喜
怒哀乐未发之谓中未发时作何气象盖其所重在
涵养操存以身体之以心验之此非独杨罗李朱递
传之学的即程门二先生学的也后世于心性根源
卷四 第 2a 页 WYG0460-0050a.png
隔膜异视本体不明反己功疏故二先生阐发此义
罗李递传守此尤谨当日程子所谓须静坐始能收
敛者盖收敛方见本体易言利贞者性情也本义言
利贞是收敛归本体处于此可见性情之实在天道
于穆不已者四时不息之运而收敛翕聚为造化生
物之本在人身为归根复命之时伊川程子又恐人
邻于摄心坐禅只管静去与事物不相交涉故说只
用敬不用静苏氏季明于师门问答备详其义朱子
罗李递传守此尤谨当日程子所谓须静坐始能收
敛者盖收敛方见本体易言利贞者性情也本义言
利贞是收敛归本体处于此可见性情之实在天道
于穆不已者四时不息之运而收敛翕聚为造化生
物之本在人身为归根复命之时伊川程子又恐人
邻于摄心坐禅只管静去与事物不相交涉故说只
用敬不用静苏氏季明于师门问答备详其义朱子
卷四 第 2b 页 WYG0460-0050b.png
于延平没后与南轩讲论中和之旨反复数年始定
其说无非此也虽曰静曰敬义有偏全然其体认大
本涵养本源学者求端性善于人生而静以上之初
于静字似有端的伊川解静专云不专一则不能直
遂正是此意则静中工夫固是养动之根矣朱子远
宗伊川谓观未发之说终是少偏亦是救彼时偏重
之弊耳窃谓论探索之原而静之义为切求体用兼
备而敬之说为长盖敬统其全而静极其本罗李工
其说无非此也虽曰静曰敬义有偏全然其体认大
本涵养本源学者求端性善于人生而静以上之初
于静字似有端的伊川解静专云不专一则不能直
遂正是此意则静中工夫固是养动之根矣朱子远
宗伊川谓观未发之说终是少偏亦是救彼时偏重
之弊耳窃谓论探索之原而静之义为切求体用兼
备而敬之说为长盖敬统其全而静极其本罗李工
卷四 第 3a 页 WYG0460-0050c.png
夫朱子累述之要之皆并行不悖矣溯厥渊源如颜
氏之四勿曾氏之动容貌正颜色孟氏之存夜气以
及周程之主静定性无非殊条而共贯也呜呼
求道者舍此亦无所用其力矣乾隆丁卯六月
十日
文质罗豫章先生从彦
罗先生讳从彦字仲素先代自豫章徙剑浦世称为豫
章先生祖父皆隐身不仕先生自幼颖悟不为言语文
氏之四勿曾氏之动容貌正颜色孟氏之存夜气以
及周程之主静定性无非殊条而共贯也呜呼
求道者舍此亦无所用其力矣乾隆丁卯六月
十日
文质罗豫章先生从彦
罗先生讳从彦字仲素先代自豫章徙剑浦世称为豫
章先生祖父皆隐身不仕先生自幼颖悟不为言语文
卷四 第 3b 页 WYG0460-0050d.png
字之学及长严毅清苦笃志求道初从审律吴国华游
已而闻杨龟山得伊洛之学遂往从焉初见三日惊汗
浃背曰不至是几枉过一生矣尝论易至乾九四一爻
龟山曰曩日闻伊川说甚善先生遂鬻田走洛见伊川
问之所闻亦不外龟山之说于是归而卒业龟山之门
龟山与语云今之学者只为不知为学之方又不知学
成要何用此事体大须曾着力来先生受命益力既而
筑室山中绝意仕进终日端坐间谒龟山将乐溪上吟
已而闻杨龟山得伊洛之学遂往从焉初见三日惊汗
浃背曰不至是几枉过一生矣尝论易至乾九四一爻
龟山曰曩日闻伊川说甚善先生遂鬻田走洛见伊川
问之所闻亦不外龟山之说于是归而卒业龟山之门
龟山与语云今之学者只为不知为学之方又不知学
成要何用此事体大须曾着力来先生受命益力既而
筑室山中绝意仕进终日端坐间谒龟山将乐溪上吟
卷四 第 4a 页 WYG0460-0051a.png
咏而归恒充然自得自是抠衣侍席二十馀载初龟山
以孟子饥者甘食章令先生思索先生曰饮食必有正
味饥渴害之则不得正味而甘之犹学者必有正道不
说于小道而适正焉则尧舜人皆可为矣龟山曰此说
甚善更于心害上一着猛省则可以入道矣先生服膺
此语凡世所嗜好一切禁止故学问日新尤不可及然
其晦迹求志人鲜知者沙县陈默堂渊每诣先生竟日
乃还谓人曰自得仲素日闻所未闻奥学清节南州冠
以孟子饥者甘食章令先生思索先生曰饮食必有正
味饥渴害之则不得正味而甘之犹学者必有正道不
说于小道而适正焉则尧舜人皆可为矣龟山曰此说
甚善更于心害上一着猛省则可以入道矣先生服膺
此语凡世所嗜好一切禁止故学问日新尤不可及然
其晦迹求志人鲜知者沙县陈默堂渊每诣先生竟日
乃还谓人曰自得仲素日闻所未闻奥学清节南州冠
卷四 第 4b 页 WYG0460-0051b.png
冕也先生与默堂亦多往复问辨尝与书曰承喻圣道
甚微有能于后生中得一个半个可以与闻于此庶几
传者愈广吾道不孤又何难之不易也某闻尊兄此言
尤著意询访近有后生李愿中者向道甚锐曾以书求
教趋向大抵近正云由是愿中执弟子礼从之学时政
和六年也其后新安朱乔年官于延亦同门受业焉七
年复从龟山于毗陵授学经年尽裒得其书以归靖康
元年遵尧录成历言宋一祖三宗开基绍述若舜禹遵
甚微有能于后生中得一个半个可以与闻于此庶几
传者愈广吾道不孤又何难之不易也某闻尊兄此言
尤著意询访近有后生李愿中者向道甚锐曾以书求
教趋向大抵近正云由是愿中执弟子礼从之学时政
和六年也其后新安朱乔年官于延亦同门受业焉七
年复从龟山于毗陵授学经年尽裒得其书以归靖康
元年遵尧录成历言宋一祖三宗开基绍述若舜禹遵
卷四 第 5a 页 WYG0460-0051c.png
尧相守一道见王安石用事则痛心疾首绍兴二年以
特科授惠州博罗县主簿适州学落成郡守周绾命先
生行释菜礼与诸生等往复论道有洙泗讲切气象吕
舍人以诗叙诸庙壁其山居有颜乐斋寄傲轩濯缨亭
诸胜每赋诗与默堂诸公相倡和所著有春秋指归毛
诗解中庸语孟说议论要语台衡录二程龟山语录五
年卒于官年六十有四朱晦庵曰龟山先生倡道东南
士之游其门者甚众语其潜思力行任重诣极如罗公
特科授惠州博罗县主簿适州学落成郡守周绾命先
生行释菜礼与诸生等往复论道有洙泗讲切气象吕
舍人以诗叙诸庙壁其山居有颜乐斋寄傲轩濯缨亭
诸胜每赋诗与默堂诸公相倡和所著有春秋指归毛
诗解中庸语孟说议论要语台衡录二程龟山语录五
年卒于官年六十有四朱晦庵曰龟山先生倡道东南
士之游其门者甚众语其潜思力行任重诣极如罗公
卷四 第 5b 页 WYG0460-0051d.png
者盖一人而已又语类载道夫言罗先生教学者静坐
中看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未发时作何气象李先生
以为此意不惟于进学有力兼亦养心之要而遗书云
既思则是已发昔尝疑其与前所举有碍细思亦甚𦂳
要不可以不考直卿云此问亦甚切但程先生剖析毫
釐体用明白罗先生探索本原洞见道体二者皆有大
功于世善观之则亦并行而不相悖矣况罗先生于其
静坐观之乃其思虑未萌虚灵不昧自有以见其气象
中看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未发时作何气象李先生
以为此意不惟于进学有力兼亦养心之要而遗书云
既思则是已发昔尝疑其与前所举有碍细思亦甚𦂳
要不可以不考直卿云此问亦甚切但程先生剖析毫
釐体用明白罗先生探索本原洞见道体二者皆有大
功于世善观之则亦并行而不相悖矣况罗先生于其
静坐观之乃其思虑未萌虚灵不昧自有以见其气象
卷四 第 6a 页 WYG0460-0052a.png
则初不害于未发苏季明以求字为问则非思虑不可
伊川所以力辨其差也先生曰公虽是如此分解罗先
生说终恐做病如明道亦说静坐可以为学上蔡亦言
多著静不妨此说终是小偏才偏便做病道理自有动
时自有静时学者只是敬以直内义以方外见得世间
无处不是道理虽至微至小处亦有道理便以道理处
之不可专要去静处求所以伊川谓只用敬不用静便
说得平也是他经历多故说得恁地正而不偏若以世
伊川所以力辨其差也先生曰公虽是如此分解罗先
生说终恐做病如明道亦说静坐可以为学上蔡亦言
多著静不妨此说终是小偏才偏便做病道理自有动
时自有静时学者只是敬以直内义以方外见得世间
无处不是道理虽至微至小处亦有道理便以道理处
之不可专要去静处求所以伊川谓只用敬不用静便
说得平也是他经历多故说得恁地正而不偏若以世
卷四 第 6b 页 WYG0460-0052b.png
人纷扰观之会静得固好如讲学则不可有毫发之偏
也又曰静坐理会道理自不妨只是讨要静坐则不可
又曰存养之功不专在静坐时须于日用动静之间无
处不下功夫乃无间断尔(按朱子此段与罗李讲习之/初略有出入真西山尝言此)
(朱子发明伊川程子主敬/之说而不专主于静云)淳祐间赐谥文质明万历间
从祀孔子庙廷
国朝康熙四十五年从学臣沈涵之请
赐御书奥学清节四大字匾于祠
也又曰静坐理会道理自不妨只是讨要静坐则不可
又曰存养之功不专在静坐时须于日用动静之间无
处不下功夫乃无间断尔(按朱子此段与罗李讲习之/初略有出入真西山尝言此)
(朱子发明伊川程子主敬/之说而不专主于静云)淳祐间赐谥文质明万历间
从祀孔子庙廷
国朝康熙四十五年从学臣沈涵之请
赐御书奥学清节四大字匾于祠
卷四 第 7a 页 WYG0460-0052c.png
(谨案豫章先生本传宋史详矣独其载政和二年/壬辰受学龟山于萧山年四十一后之綦录斯传)
(者考證似有未合兹辑此传从邵氏宏简录毛氏/豫章事实年谱黄氏宋儒学案并龟山集豫章集)
(朱子经义考诸书辑录而重订焉学案云考龟山/丁亥知馀杭壬辰知萧山相去六年而馀杭所闻)
(已有豫章之问答则其从学非始于萧山明矣其/言豫章之见伊川在见龟山之后伊川卒于丁亥)
(若见龟山始于壬辰则伊川之卒已六年矣又何/从见之乎以上所考辨殊有足据独学案豫章本)
(传载崇宁初见龟山于将乐余求其所证未得考/罗氏革跋豫章师说云族兄仲素从龟山游抠衣)
(二十馀载就豫章授官博罗主簿之岁溯上二十/九载当在崇宁三年甲申按是年以后龟山皆赴)
(官非在家也所云见龟山于将乐者此则未合再/考龟山年谱辛巳春沙阳陈默堂渊投书问学以)
(者考證似有未合兹辑此传从邵氏宏简录毛氏/豫章事实年谱黄氏宋儒学案并龟山集豫章集)
(朱子经义考诸书辑录而重订焉学案云考龟山/丁亥知馀杭壬辰知萧山相去六年而馀杭所闻)
(已有豫章之问答则其从学非始于萧山明矣其/言豫章之见伊川在见龟山之后伊川卒于丁亥)
(若见龟山始于壬辰则伊川之卒已六年矣又何/从见之乎以上所考辨殊有足据独学案豫章本)
(传载崇宁初见龟山于将乐余求其所证未得考/罗氏革跋豫章师说云族兄仲素从龟山游抠衣)
(二十馀载就豫章授官博罗主簿之岁溯上二十/九载当在崇宁三年甲申按是年以后龟山皆赴)
(官非在家也所云见龟山于将乐者此则未合再/考龟山年谱辛巳春沙阳陈默堂渊投书问学以)
卷四 第 7b 页 WYG0460-0052d.png
(默堂跋师说考之自云与豫章定交几四十年以/豫章卒官之岁溯至默堂投书问学之年有三十)
(五年亦几四十年矣又考龟山年谱自元符二年/己卯归家三年庚辰讲学于含云寺作勉学诗以)
(示诸生中有学成要何用奔走利名场之戒与语/录训豫章语云今之学者只为不知为学之方又)
(不知学成要何用之说语意相冂越一年辛巳即/属陈氏渊问学之岁意彼时龟山学成道尊群从)
(蔚萃较其时考其地似有足徵盖自绍圣四年伊/川先生以党论送涪州编管越两年龟山归自浏)
(阳抵家正值洛学党禁之馀传中所谓杜门累年/沉浸经书推广师说者此其时也其指示学者大)
(本所在以身体之以心验之即其指缺也至其高/弟默堂陈氏渊投书问学亦适及讲学是年之上)
(下默堂所言订交于先生者未始不于此相邂逅/也于乎四贤一脉转相嬗承其所维系诚一缕千)
(五年亦几四十年矣又考龟山年谱自元符二年/己卯归家三年庚辰讲学于含云寺作勉学诗以)
(示诸生中有学成要何用奔走利名场之戒与语/录训豫章语云今之学者只为不知为学之方又)
(不知学成要何用之说语意相冂越一年辛巳即/属陈氏渊问学之岁意彼时龟山学成道尊群从)
(蔚萃较其时考其地似有足徵盖自绍圣四年伊/川先生以党论送涪州编管越两年龟山归自浏)
(阳抵家正值洛学党禁之馀传中所谓杜门累年/沉浸经书推广师说者此其时也其指示学者大)
(本所在以身体之以心验之即其指缺也至其高/弟默堂陈氏渊投书问学亦适及讲学是年之上)
(下默堂所言订交于先生者未始不于此相邂逅/也于乎四贤一脉转相嬗承其所维系诚一缕千)
卷四 第 8a 页 WYG0460-0053a.png
(钧之重斯文其不在兹乎载籍浸远考證莫详今/将原稿不敢遽下从学何年与受学何处就前人)
(所考證者重订其略尚有待于博考者/正云乾隆己丑三月望日清馥谨识)
罗豫章先生文集
宣和三年岁在癸丑之中秋朱乔年得尤溪尉常治一
室聚群书宴坐寝休其间后知大学之渊源异端之学
无所入于其心自知卞急害道名其室曰韦斋取古人
佩韦之义泛观古人有以物为戒者有以人为戒者所
谓佩韦以物为戒者也人之大患在于不知过知过而
(所考證者重订其略尚有待于博考者/正云乾隆己丑三月望日清馥谨识)
罗豫章先生文集
宣和三年岁在癸丑之中秋朱乔年得尤溪尉常治一
室聚群书宴坐寝休其间后知大学之渊源异端之学
无所入于其心自知卞急害道名其室曰韦斋取古人
佩韦之义泛观古人有以物为戒者有以人为戒者所
谓佩韦以物为戒者也人之大患在于不知过知过而
卷四 第 8b 页 WYG0460-0053b.png
思自改于是有戒焉非贤者孰能之乎予始以困掩未
能遂志因作航斋陆海中且思古人所以进此道者必
有由而然久之乃喟然叹曰自孟轲氏殁更历汉唐寥
寥千载迄无其人有能自树立者不过注心于外崇尚
世儒之语而已与之游孔氏之门入于尧舜之道其必
不能至矣夫中庸之书世之学者尽心以知性躬行以
尽性者也而其始则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其终
则曰夫焉有所倚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此言
能遂志因作航斋陆海中且思古人所以进此道者必
有由而然久之乃喟然叹曰自孟轲氏殁更历汉唐寥
寥千载迄无其人有能自树立者不过注心于外崇尚
世儒之语而已与之游孔氏之门入于尧舜之道其必
不能至矣夫中庸之书世之学者尽心以知性躬行以
尽性者也而其始则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其终
则曰夫焉有所倚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此言
卷四 第 9a 页 WYG0460-0053c.png
何谓也差之毫釐谬以千里故大学之道在知所止而
已苟知所止则知学之先后不知所止则于学无自而
进矣漆雕开之学曰吾斯之未能信曾点之学曰异乎
三子者之撰颜渊之学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而孔
子悦开与点称颜回以庶几盖许其进也此予之所尝
自勉者也故以圣贤则莫学而非道以俗学则莫学而非
物乔年才高而智明其刚不屈于俗其学也方进而未
艾斋成之明年使人来求记于余余辞以不能则非朋
已苟知所止则知学之先后不知所止则于学无自而
进矣漆雕开之学曰吾斯之未能信曾点之学曰异乎
三子者之撰颜渊之学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而孔
子悦开与点称颜回以庶几盖许其进也此予之所尝
自勉者也故以圣贤则莫学而非道以俗学则莫学而非
物乔年才高而智明其刚不屈于俗其学也方进而未
艾斋成之明年使人来求记于余余辞以不能则非朋
卷四 第 9b 页 WYG0460-0053d.png
友之义欲蹈袭世儒之语则非吾心故以其尝所自勉
者并书之使人知其在此而不在彼也(韦斋/记)
延平先生答晦翁云承录示韦斋记追往念旧
令人凄然某中间所举中庸始终之说元晦以
为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即全体是未
发底道理惟圣人尽性能然若如此看即于全
体何处不是此气象第恐无甚气味耳某窃以
谓肫肫其仁以下三句乃是体认到此达天德
者并书之使人知其在此而不在彼也(韦斋/记)
延平先生答晦翁云承录示韦斋记追往念旧
令人凄然某中间所举中庸始终之说元晦以
为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即全体是未
发底道理惟圣人尽性能然若如此看即于全
体何处不是此气象第恐无甚气味耳某窃以
谓肫肫其仁以下三句乃是体认到此达天德
卷四 第 10a 页 WYG0460-0054a.png
之效处就喜怒哀乐未发处存养至此气象尽有地
位也
略曰五经论其理春秋见之行事春秋圣人之用也龟
山常告人曰春秋其事之终与学者先明五经然后学
春秋则其用利矣亦以此也政和岁在丁酉余从龟山
先生于毗陵授学经年尽裒得其书以归掇其至当者
作春秋指归(春秋指/归序)
议论要语
位也
略曰五经论其理春秋见之行事春秋圣人之用也龟
山常告人曰春秋其事之终与学者先明五经然后学
春秋则其用利矣亦以此也政和岁在丁酉余从龟山
先生于毗陵授学经年尽裒得其书以归掇其至当者
作春秋指归(春秋指/归序)
议论要语
卷四 第 10b 页 WYG0460-0054b.png
圣人无欲君子寡欲众人多欲
横渠教人且令留意神化二字所存者神便能所过者
化私吝尽无即浑是道理即所过自然化矣
正者天下之所同好邪者天下之所同恶而圣贤未尝
致忧于其间盖邪正已明故也至于邪正未明则圣贤
忧之观少正卯言伪而辨行僻而坚孔子则诛之杨墨
一则为我一则兼爱孟子则辟之皆邪正未明而惑人
者众此孔孟之所以汲汲
横渠教人且令留意神化二字所存者神便能所过者
化私吝尽无即浑是道理即所过自然化矣
正者天下之所同好邪者天下之所同恶而圣贤未尝
致忧于其间盖邪正已明故也至于邪正未明则圣贤
忧之观少正卯言伪而辨行僻而坚孔子则诛之杨墨
一则为我一则兼爱孟子则辟之皆邪正未明而惑人
者众此孔孟之所以汲汲
卷四 第 11a 页 WYG0460-0054c.png
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风俗者天下
之大事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
下有风俗或朝廷不务教化而责士人之廉耻士人不
尚廉耻而望风俗之美其可得乎
君子在朝则天下必治盖君子进则常有乱世之言使
人主多忧而善心生故天下所以必治小人在朝天下
必乱盖小人进则常有治世之言使人主多乐而怠心
生故天下所以必乱
之大事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
下有风俗或朝廷不务教化而责士人之廉耻士人不
尚廉耻而望风俗之美其可得乎
君子在朝则天下必治盖君子进则常有乱世之言使
人主多忧而善心生故天下所以必治小人在朝天下
必乱盖小人进则常有治世之言使人主多乐而怠心
生故天下所以必乱
卷四 第 11b 页 WYG0460-0054d.png
朝廷大奸不可容朋友小过不可不容若容大奸必乱
天下不容小过必无全人
立朝之士当爱君如爱父爱国如爱家爱民如爱子然
三者未尝不相赖也凡人爱君则必爱国爱国则必爱
民未有以君为心而不以民为心者故范希文谓居庙
堂之上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谅哉
君明君之福臣忠臣之福君明臣忠则朝廷治安得不
谓之福乎父慈父之福子孝子之福父慈子孝则家道
天下不容小过必无全人
立朝之士当爱君如爱父爱国如爱家爱民如爱子然
三者未尝不相赖也凡人爱君则必爱国爱国则必爱
民未有以君为心而不以民为心者故范希文谓居庙
堂之上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谅哉
君明君之福臣忠臣之福君明臣忠则朝廷治安得不
谓之福乎父慈父之福子孝子之福父慈子孝则家道
卷四 第 12a 页 WYG0460-0055a.png
隆盛得不谓之福乎俗人以富贵为福陋哉
名器之贵贱以其人何则授于君子则贵授于小人则
贱名器之所贵则君子勇于行道而小人甘于下僚名
器之所贱则小人勇于浮竞而君子耻于求进以此观
之人主之名器可轻授人哉
祖宗法度不可废德泽不可恃废法度则变乱之事起
恃德泽则骄佚之心生自古德泽最厚莫若唐虞向使
子孙可恃则尧舜必传其子至于法度莫若周家之最
名器之贵贱以其人何则授于君子则贵授于小人则
贱名器之所贵则君子勇于行道而小人甘于下僚名
器之所贱则小人勇于浮竞而君子耻于求进以此观
之人主之名器可轻授人哉
祖宗法度不可废德泽不可恃废法度则变乱之事起
恃德泽则骄佚之心生自古德泽最厚莫若唐虞向使
子孙可恃则尧舜必传其子至于法度莫若周家之最
卷四 第 12b 页 WYG0460-0055b.png
明向使子孙世守则历年至今犹存可也
王者富民霸者富国富民三代之世是也富国齐晋是
也至汉文帝行王者之道欲富民而告戒不严民反至
于奢武帝行霸者之道欲富国而费用无节国乃至于
耗
西汉人才可与适道东汉人才可与立三国人才可与
权杜钦谷永可与适道而不可与立故附王氏陈蕃窦
武可与立而不可与权故困于宦官至于诸葛孔明然
王者富民霸者富国富民三代之世是也富国齐晋是
也至汉文帝行王者之道欲富民而告戒不严民反至
于奢武帝行霸者之道欲富国而费用无节国乃至于
耗
西汉人才可与适道东汉人才可与立三国人才可与
权杜钦谷永可与适道而不可与立故附王氏陈蕃窦
武可与立而不可与权故困于宦官至于诸葛孔明然
卷四 第 13a 页 WYG0460-0055c.png
后可与权夫人才至可与权则不可以有加张良近太
公之材略诸葛亮近伊伊之出处然良佐高祖论其时
则宜论其德则合亮处三国则才大任小惜哉
士之立朝要以正直忠厚为本正直则朝廷无过失忠
厚则天下无嗟怨二者不可偏也一于正直而不忠厚
则渐入于刻一于忠厚而不正直则流入于懦汲黯正
直所以辟张汤之残刻武帝享国五十五年其臣之贤
独此一人而已武帝反不用其君可知
公之材略诸葛亮近伊伊之出处然良佐高祖论其时
则宜论其德则合亮处三国则才大任小惜哉
士之立朝要以正直忠厚为本正直则朝廷无过失忠
厚则天下无嗟怨二者不可偏也一于正直而不忠厚
则渐入于刻一于忠厚而不正直则流入于懦汲黯正
直所以辟张汤之残刻武帝享国五十五年其臣之贤
独此一人而已武帝反不用其君可知
卷四 第 13b 页 WYG0460-0055d.png
中人之性由于所习见其善则习于为善见其恶则习
于为恶习于为善则举世相率而为善而不知善之为
是东汉党锢之士与夫太学生是也习于为恶则举世
相率而为恶而不知恶之为非五代君臣是也
老子曰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指国家而言故晋武
平吴何曾知其将乱隋平平陈房乔陈其不久祸福倚
伏者其在兹乎人之立身可常行者在德不可常行者
在威盖德则感人也深而百世不忘威则格人也浅而
于为恶习于为善则举世相率而为善而不知善之为
是东汉党锢之士与夫太学生是也习于为恶则举世
相率而为恶而不知恶之为非五代君臣是也
老子曰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指国家而言故晋武
平吴何曾知其将乱隋平平陈房乔陈其不久祸福倚
伏者其在兹乎人之立身可常行者在德不可常行者
在威盖德则感人也深而百世不忘威则格人也浅而
卷四 第 14a 页 WYG0460-0056a.png
一时所畏然德与威不可偏废也常使德胜威则不失
其为忠厚之士苟威胜德则未免为锻鍊之流观羊祜
与杜预俱守襄阳后人思祜之深而思预之浅者岂祜
尚德而预尚威乎
石守道采摭唐史中女后奸臣宦官事各以其类作三
卷目之曰唐鉴而言曰巍巍巨唐女后乱之于前奸臣
坏之于中宦官覆之于后考其所论可为万世鉴惜乎
不推其本而言之故人主欲惩三者之患其本不过有
其为忠厚之士苟威胜德则未免为锻鍊之流观羊祜
与杜预俱守襄阳后人思祜之深而思预之浅者岂祜
尚德而预尚威乎
石守道采摭唐史中女后奸臣宦官事各以其类作三
卷目之曰唐鉴而言曰巍巍巨唐女后乱之于前奸臣
坏之于中宦官覆之于后考其所论可为万世鉴惜乎
不推其本而言之故人主欲惩三者之患其本不过有
卷四 第 14b 页 WYG0460-0056b.png
二以内则清心以外则知人能清心则女后不能乱之
能知人则奸臣不能坏之宦官不能覆之请借明皇一
君而论开元能清心矣能知人矣武氏惠妃萧蒿杨思
勉岂能易其志及天宝之际不能清心矣不能知人矣
而杨贵妃李林甫高力士遂乱其心清心知人其人主
致治之本欤
奸邪之人乱国政李林甫是也庸鄙之士弱国势张禹
是也荀子曰权出于一者强谓权出于一则主势不分
能知人则奸臣不能坏之宦官不能覆之请借明皇一
君而论开元能清心矣能知人矣武氏惠妃萧蒿杨思
勉岂能易其志及天宝之际不能清心矣不能知人矣
而杨贵妃李林甫高力士遂乱其心清心知人其人主
致治之本欤
奸邪之人乱国政李林甫是也庸鄙之士弱国势张禹
是也荀子曰权出于一者强谓权出于一则主势不分
卷四 第 15a 页 WYG0460-0056c.png
而君道尊矣后世宰相侵君之权而不令终者多如李
文饶尚不能免此况李林甫之徒哉为人臣者当视此
以为戒
人世读经则师其意读史则师其迹然读经以尚书为
先读史以唐书为首盖尚书论人主善恶为多唐史论
朝廷变故最盛
诗
观书有感
文饶尚不能免此况李林甫之徒哉为人臣者当视此
以为戒
人世读经则师其意读史则师其迹然读经以尚书为
先读史以唐书为首盖尚书论人主善恶为多唐史论
朝廷变故最盛
诗
观书有感
卷四 第 15b 页 WYG0460-0056d.png
静处观心尘不染閒中稽古意尤深周诚程敬应粗会
奥理休从此外寻
自警
性地栽培恐易芜是非理欲谨于初孔颜乐地非难造
好读诚明静定书
示书生
知行蹊径固非艰每在操存养性间此道悟来随寓见
一毫物欲敢相关
奥理休从此外寻
自警
性地栽培恐易芜是非理欲谨于初孔颜乐地非难造
好读诚明静定书
示书生
知行蹊径固非艰每在操存养性间此道悟来随寓见
一毫物欲敢相关
卷四 第 16a 页 WYG0460-0057a.png
颜乐斋
山染岚光带日黄萧然茅屋枕池塘自知寡与真堪笑
赖有颜瓢一味长
邀月台
矮作垣墙小作台时邀明月写襟怀夜深独有长庚伴
不许庸人取次来
延平先生云罗先生山居诗侗记不全今只据追思
得录去邀月台诗云云侗见先生出此语后两句不甚
山染岚光带日黄萧然茅屋枕池塘自知寡与真堪笑
赖有颜瓢一味长
邀月台
矮作垣墙小作台时邀明月写襟怀夜深独有长庚伴
不许庸人取次来
延平先生云罗先生山居诗侗记不全今只据追思
得录去邀月台诗云云侗见先生出此语后两句不甚
卷四 第 16b 页 WYG0460-0057b.png
惬人意尝妄意云先生可改下两句不甚浑然先生
改云也知邻斗非吾事且把行藏付酒杯盖作此数
绝诗正靖康间也
勉李愿中五首(愿中以书求道甚力作诗五首/以勉其意然借视听于聋盲未)
(知是/否)
圣道由来自坦夷休迷佛学惑他岐死灰槁木浑无用
缘置心官不肯思(学道以思为上孟子曰心之官则思/书曰思曰睿睿作圣惟狂克念作圣)
(佛法一/切反是)
改云也知邻斗非吾事且把行藏付酒杯盖作此数
绝诗正靖康间也
勉李愿中五首(愿中以书求道甚力作诗五首/以勉其意然借视听于聋盲未)
(知是/否)
圣道由来自坦夷休迷佛学惑他岐死灰槁木浑无用
缘置心官不肯思(学道以思为上孟子曰心之官则思/书曰思曰睿睿作圣惟狂克念作圣)
(佛法一/切反是)
卷四 第 17a 页 WYG0460-0057c.png
不闻鸡犬闹桑麻仁宅安居是我家耕种情田勤礼义
眼前风物任繁华
今古乾坤共此身安身须是且安民临深履薄缘何事
祗恐操心近矢人(外吾圣人之学申韩佛/老皆冇书在决择也)
彩笔画空空不染利刀割水水无痕人心但得如空水
与物自然无怨恩(吾道当无/疑于物)
权门来往绝行踪一片閒云过九峰不似在家贫亦好
水边林下养疏慵
眼前风物任繁华
今古乾坤共此身安身须是且安民临深履薄缘何事
祗恐操心近矢人(外吾圣人之学申韩佛/老皆冇书在决择也)
彩笔画空空不染利刀割水水无痕人心但得如空水
与物自然无怨恩(吾道当无/疑于物)
权门来往绝行踪一片閒云过九峰不似在家贫亦好
水边林下养疏慵
卷四 第 17b 页 WYG0460-0057d.png
颜乐亭用陈默堂韵
平时仰止在高山要以亭名乐内颜颠倒一生浑是梦
寻思百计不如閒心斋肯与尘污染陋巷宁容俗往还
坚守箪瓢心不改恐流乞祭向墦间
寄傲轩用陈默堂韵
自嗟踽踽复凉凉糊口安能仰四方目送归鸿心自远
门堪罗雀日偏长家徒四壁樽仍绿侯户千头橘又黄
我醉欲眠卿且去肯陪俗客语羲皇
平时仰止在高山要以亭名乐内颜颠倒一生浑是梦
寻思百计不如閒心斋肯与尘污染陋巷宁容俗往还
坚守箪瓢心不改恐流乞祭向墦间
寄傲轩用陈默堂韵
自嗟踽踽复凉凉糊口安能仰四方目送归鸿心自远
门堪罗雀日偏长家徒四壁樽仍绿侯户千头橘又黄
我醉欲眠卿且去肯陪俗客语羲皇
卷四 第 18a 页 WYG0460-0058a.png
备考
金华胡氏翰撰罗文质公集叙曰尚论人物者功业易
见学术易知而道德为难颜子之不违仁必孔子而后
知之有若之似圣人必曾子而后辨之一时之门弟子
非不贤也日与之处也犹不能致察于斯而况庸常之
人方之圣贤才智相百十也将探其所蕴之精微孰从
而得之乎而况世之相去又远也将极所至之高妙孰
从而得之乎扬子云曰存则人亡则书将必于其书而
金华胡氏翰撰罗文质公集叙曰尚论人物者功业易
见学术易知而道德为难颜子之不违仁必孔子而后
知之有若之似圣人必曾子而后辨之一时之门弟子
非不贤也日与之处也犹不能致察于斯而况庸常之
人方之圣贤才智相百十也将探其所蕴之精微孰从
而得之乎而况世之相去又远也将极所至之高妙孰
从而得之乎扬子云曰存则人亡则书将必于其书而
卷四 第 18b 页 WYG0460-0058b.png
知之而得之罗文质公之在宋仕不登于朝化不行于
国绍兴之未言任斯道之重者必属之先生焉先生受
学于龟山杨文靖公因文靖而见伊川程正公则固及
程氏之门矣当是时若李吁之才器谢良佐之力学张
绎之高识尹焞之笃行未尝不与其进而道南之叹明
道独于龟山发之及论西铭犹不能无疑伊川以理一
分殊喻之道之难明也如此先生闻易于龟山与其闻
于伊川者无间则固会而为一矣尝谓汉唐儒者能自
国绍兴之未言任斯道之重者必属之先生焉先生受
学于龟山杨文靖公因文靖而见伊川程正公则固及
程氏之门矣当是时若李吁之才器谢良佐之力学张
绎之高识尹焞之笃行未尝不与其进而道南之叹明
道独于龟山发之及论西铭犹不能无疑伊川以理一
分殊喻之道之难明也如此先生闻易于龟山与其闻
于伊川者无间则固会而为一矣尝谓汉唐儒者能自
卷四 第 19a 页 WYG0460-0058c.png
树立不过注心于外与之游仲尼之门入尧舜之道必
不能至此其志为何如哉由是性明行完扩之以广大
体之以仁恕有如李延平之书潜思力行任重诣极有
如朱晦庵之言其所造又何如哉李吁辈未闻有以是
与之者今欲以其近似而窥测之固学者之所惑也独
不考之先生之遗书乎盖博古通今务以文章为学者
非先生之学也忠信愿悫不为非义而自守者非先生
之学也二者不同而俱失之先生之学静而求之喜怒
不能至此其志为何如哉由是性明行完扩之以广大
体之以仁恕有如李延平之书潜思力行任重诣极有
如朱晦庵之言其所造又何如哉李吁辈未闻有以是
与之者今欲以其近似而窥测之固学者之所惑也独
不考之先生之遗书乎盖博古通今务以文章为学者
非先生之学也忠信愿悫不为非义而自守者非先生
之学也二者不同而俱失之先生之学静而求之喜怒
卷四 第 19b 页 WYG0460-0058d.png
哀乐未发之中扩而极夫肫肫其仁渊渊其渊则达天
德之妙矣举而措之行事施于有政则莫非达道之用
矣故先生退而隐居而志常存乎天下遭世多故而义
不忘乎朝廷其言𩔖皆切于时弊达于治体其言既足
以惩熙宁创残之失其授受之际又足以启淳熙理学
之正观是集者虽不能尽知先生因文以求义因迹以
求用庶亦得其绪馀乎余喜遂不坠其家学以寡闻陋
见论前人之道德其亦过矣仲尼之门颜子交一臂而
德之妙矣举而措之行事施于有政则莫非达道之用
矣故先生退而隐居而志常存乎天下遭世多故而义
不忘乎朝廷其言𩔖皆切于时弊达于治体其言既足
以惩熙宁创残之失其授受之际又足以启淳熙理学
之正观是集者虽不能尽知先生因文以求义因迹以
求用庶亦得其绪馀乎余喜遂不坠其家学以寡闻陋
见论前人之道德其亦过矣仲尼之门颜子交一臂而
卷四 第 20a 页 WYG0460-0059a.png
失之而况其远者其亦难言矣姑存其大要焉
毛氏念恃撰豫章罗先生事实节略曰先生清介绝俗
里人知之者尚少惟郡人李愿中新安朱乔年闻先生
得伊洛之学于龟山之门遂执弟子礼从之游愿中以
书谒先生云先生性明而脩行全而洁充之以广大体
之以仁恕精深微妙多极其至汉唐诸儒无近似者至
于不言而饮人以和与人并立而使人化如春风发物
盖亦莫知其所以然也故读圣贤之书稍有见识者皆
毛氏念恃撰豫章罗先生事实节略曰先生清介绝俗
里人知之者尚少惟郡人李愿中新安朱乔年闻先生
得伊洛之学于龟山之门遂执弟子礼从之游愿中以
书谒先生云先生性明而脩行全而洁充之以广大体
之以仁恕精深微妙多极其至汉唐诸儒无近似者至
于不言而饮人以和与人并立而使人化如春风发物
盖亦莫知其所以然也故读圣贤之书稍有见识者皆
卷四 第 20b 页 WYG0460-0059b.png
愿授经门下以质所疑其愿中之所以心服于先生而
善为形容与凡从先生学问者终日相对端坐解说文
字未尝一及杂语晚年以特奏中下科授惠州博罗县
主簿或曰博罗尉绍兴二年壬子八月上丁延平郡守
周绾命之领袖诸生行释菜礼有洙泗龂龂气象焉盖
先生之道上得之杨龟山再上则得之河南程夫子一
传而为李延平再传而为朱紫阳则先生其继往开来
之人哉其山居有颜乐斋寄傲轩邀月台独寐轩白云
善为形容与凡从先生学问者终日相对端坐解说文
字未尝一及杂语晚年以特奏中下科授惠州博罗县
主簿或曰博罗尉绍兴二年壬子八月上丁延平郡守
周绾命之领袖诸生行释菜礼有洙泗龂龂气象焉盖
先生之道上得之杨龟山再上则得之河南程夫子一
传而为李延平再传而为朱紫阳则先生其继往开来
之人哉其山居有颜乐斋寄傲轩邀月台独寐轩白云
卷四 第 21a 页 WYG0460-0059c.png
亭又池畔有亭曰濯缨每自赋诗默堂诸公皆有唱和
尝曰士之立朝要以正直忠厚为本正直则朝廷无过
失忠厚则天下无怨嗟又曰朝廷大奸不可容朋友小
过不可不容若容大奸必乱天下不容小过则无全人
又云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风俗者
天下之大事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
则天下有风俗或朝廷不务教化而责士人之廉耻士
人不尚廉耻而望风俗之美其可得乎又曰君子在朝
尝曰士之立朝要以正直忠厚为本正直则朝廷无过
失忠厚则天下无怨嗟又曰朝廷大奸不可容朋友小
过不可不容若容大奸必乱天下不容小过则无全人
又云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风俗者
天下之大事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
则天下有风俗或朝廷不务教化而责士人之廉耻士
人不尚廉耻而望风俗之美其可得乎又曰君子在朝
卷四 第 21b 页 WYG0460-0059d.png
则天下必治盖君子进则常有乱世之言使人主多忧
而善心生故天下所以治小人在朝天下必乱盖小人
进则常有治世之言使人主多乐而怠心生故天下所
以乱先生之言其体用兼该如此所著诗春秋语孟解
说释例今多不传其著遵尧录八卷历言宋之祖宗绍
述纲举目张无汉唐杂霸之未醇君圣臣贤若舜禹遵
尧而不变迨乎熙宁之间王安石用事管心鞅法甲倡
乙和卒稔祸乱为痛心疾首义激由中言言剀切书成
而善心生故天下所以治小人在朝天下必乱盖小人
进则常有治世之言使人主多乐而怠心生故天下所
以乱先生之言其体用兼该如此所著诗春秋语孟解
说释例今多不传其著遵尧录八卷历言宋之祖宗绍
述纲举目张无汉唐杂霸之未醇君圣臣贤若舜禹遵
尧而不变迨乎熙宁之间王安石用事管心鞅法甲倡
乙和卒稔祸乱为痛心疾首义激由中言言剀切书成
卷四 第 22a 页 WYG0460-0060a.png
未奏公殁之后七十九年为宁宗嘉定癸酉延平郡守
刘允济上其书于朝乞宣付史馆锡谥号至理宗淳祐
六年提刑杨栋请谥罗李两先生七年乃锡谥文质至
正三年有沙县知县曹道振者辑先生之行实为年谱
一卷事虽不详亦可寓景行之一班焉尔善乎庐陵刘
将孙之跋先生遗稿也其文曰学记曰三王之祭川也
先河而后海此之谓务本至哉言乎此师友之定论也
考亭朱子出延平李氏延平出豫章罗氏今朱氏之书
刘允济上其书于朝乞宣付史馆锡谥号至理宗淳祐
六年提刑杨栋请谥罗李两先生七年乃锡谥文质至
正三年有沙县知县曹道振者辑先生之行实为年谱
一卷事虽不详亦可寓景行之一班焉尔善乎庐陵刘
将孙之跋先生遗稿也其文曰学记曰三王之祭川也
先河而后海此之谓务本至哉言乎此师友之定论也
考亭朱子出延平李氏延平出豫章罗氏今朱氏之书
卷四 第 22b 页 WYG0460-0060b.png
满天下豫章延平之遗言绪论未有闻者将孙一来延
平适兵革之后慨然求之耆旧间久乃得延平问答其
词语浑朴皆当以三隅反者且自谓不能发挥以文又
久之得豫章家集所传者寥寥仅见又非延平比益信
二先生之所以上接伊洛而下开考亭者或曰其简也
若是道乌乎传余作而言曰兹道之所以传也子曰余
欲无言又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言语之道盛而自得之学𨼆矣二先生之自得者有不
平适兵革之后慨然求之耆旧间久乃得延平问答其
词语浑朴皆当以三隅反者且自谓不能发挥以文又
久之得豫章家集所传者寥寥仅见又非延平比益信
二先生之所以上接伊洛而下开考亭者或曰其简也
若是道乌乎传余作而言曰兹道之所以传也子曰余
欲无言又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言语之道盛而自得之学𨼆矣二先生之自得者有不
卷四 第 23a 页 WYG0460-0060c.png
能得于言也其所以传朱氏者亦不在于言也朱氏之
得于二先生者亦有不能言者也而朱氏之所为言之
长者其所授者无二朱氏也朱氏之言不得已而言者
也而世之求道者往往必求之言也则吾为斯道慨然
于此久矣此集鸠集劳矣宝守尤不易正不必他求而
附益之先生之所以为先生者不在此盖尝拜先生之
晬容矣光风霁月玉色金声剑山青青剑水流清徘徊
瞻极何往而不闻金石丝竹之音也是可为善言道南
得于二先生者亦有不能言者也而朱氏之所为言之
长者其所授者无二朱氏也朱氏之言不得已而言者
也而世之求道者往往必求之言也则吾为斯道慨然
于此久矣此集鸠集劳矣宝守尤不易正不必他求而
附益之先生之所以为先生者不在此盖尝拜先生之
晬容矣光风霁月玉色金声剑山青青剑水流清徘徊
瞻极何往而不闻金石丝竹之音也是可为善言道南
卷四 第 23b 页 WYG0460-0060d.png
之学者矣是可为善读豫章先生之集者矣
闽中理学渊源考卷四
闽中理学渊源考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