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第 x 页
元遗山诗 元遗山才不甚大,书卷亦不甚多,较之苏、陆,自有大小之别。然正惟才不大、 书不多,而专以精思锐笔,清炼而出,故其廉悍沉挚处,较胜于苏、陆。盖生长云、 朔,其天禀本多豪健英杰之气;又值金源亡国,以宗社丘墟之感,发为慷慨悲歌,有 不求而自工者,此固地为之也,时为之也。同时李冶,称其〔律切精深,有豪放迈往 之气。乐府则清雄顿挫,用俗为雅,变故作新,得前辈不传之妙〕。郝经亦称其〔歌 谣跌宕,挟幽、并之气,高视一世。以五言雅为工,出奇于长句、杂言,揄扬新声, 以写怨思。〕《金史》本传亦谓其〔奇崛而绝雕刻,巧缛而谢绮丽〕。是数说者,皆 可得其真矣。
苏、陆古体诗,行墨间尚多排偶,一则以肆其辨博,一则以侈其藻绘,固才人之 能事也。遗山则专以单行,绝无偶句;构思窅渺,十步九折,愈折而意愈深、味愈隽 ,虽苏、陆亦不及也。七言律则更沉挚悲凉,自成声调。唐以来律诗之可歌可泣者, 少陵十数联外,绝无嗣响,遗山则往往有之。如车驾遁之 〔白骨又多兵死鬼,青山原有地行仙〕, 〔蛟龙岂是池中物,虮虱空悲地上臣〕;《出京》之 〔只知灞上真儿戏,谁谓神州遂陆沉〕;《送徐威卿》之 〔荡荡青天非向日,萧萧春色是他乡〕;《镇州》之 只知终老归唐土,忽漫相看是楚囚。日月尽随天北转,古今谁见海西流。 《还冠氏》之 〔千里关河高骨马,四更风雪短檠灯〕;《座主闲闲公讳日》之 〔赠官不暇如平日,草诏空传似奉天〕。此等感时触事,声泪俱下,千载后犹使读者 低徊不能置。盖事关家国,尤易感人。惜此等杰作,集中亦不多见耳。
郝经作《遗山墓志》,谓其诗共五千百馀篇;为古乐府以写新意者,又百馀篇; 以今题为乐府者,又数十百篇,是遗山诗共五千七百馀篇。乃世罕有其全集,今所存 者,惟康熙中无锡华希闵刻本。魏学诚作序,谓其购得善本而锓之,卷首载元初徐世 隆、李冶二序,于元世祖仍抬起顶格,是必仿元初刻本。然诗仅一千三百四十首,则 所存者,唯五分之一而已。岂元初严忠杰等初刻时即为删节耶?抑华氏翻刻时删去耶 ?窃意遗山诗既有五千六七百首,则其遭遇国变,感慨沧桑,必更有许多杰作,而今 唯有此数,岂不可惜哉!又,遗山修饰词句,本非所长,而专以用意为主,意之所在 ,上者可以惊心动魄,次亦沁人心脾。今华氏刻本内第十三四卷,率多题画绝句,别 无佳思;而郝经所谓五千馀首者,竟不得睹其全矣!不知世间尚有全集否,当更求之 。
拗体七律,如〔郑县亭子涧之滨〕、〔独立缥缈之飞楼〕之类,《杜少陵集》最 多,乃专用古体,不谐平仄。中唐以后,则李商隐、赵嘏辈,创为一种以第三第五字 平仄互易,如〔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 人倚楼〕之类,别有击撞波折之致。至元遗山,又创一种拗在第五六字,如 〔来时珥笔誇健讼,去日攀车馀泪痕〕,〔太行秀发眉宇见,老阮亡来樽俎閒〕, 〔鸡豚乡社相劳苦,花木禅房时往还〕,〔肺肠未溃犹可活,灰土已寒宁复燃〕, 〔市声浩浩如欲沸,世路悠悠殊未涯〕,〔冷猿挂梦山月暝,老雁叫群江渚深〕, 〔春波淡淡沙鸟没,野色荒荒烟树平〕,〔清江两岸多古木,平地数峰如画屏〕, 〔长虹下饮海欲竭,老雁叫群秋更哀〕,〔东门太傅多祖道,北阙诗人休上书〕之 类,集中不可枚举,然后人惯用者少。
遗山复句最句。如《怀州城晚望少室》云: 〔十年旧隐抛何处,一片伤心画不成〕,《重九后一日作》云: 〔重阳拟作登高赋,一片伤心画不成〕,《题家山归梦图》云: 〔卷中正有家山在,一片伤心画不成〕,《雪香亭杂咏》十五首内有云: 〔赋家正有芜城笔,一段伤心画不成。〕《玄都观桃花》云: 〔人世难逢开口笑,老夫聊发少年狂〕,《同严公子东园赏梅》云: 〔佳节屡从愁里过,老夫聊发少年狂。〕《此日不足惜》篇: 〔就令一朝便得八州督,争似高吟大醉穷朝晡〕,《送李参军》诗内,又有云: 〔就令一朝便得八州督,争似彩衣起舞春斓斑。〕《桐州与仁卿饮》一联: 〔风流岂落正始后,诗卷长留天地间〕,《题梁都运所得故家无尽藏诗卷》亦有此联 。 《田不伐望月婆罗门引》云: 〔两都秋色皆乔木,三月阿房已焦土〕,《存没》一首又云: 〔两都秋色皆乔木,一伐名家不数人〕,《答乐舜之》云: 〔两都乔木皆秋色,耆旧风流有几人。〕《东山四首》,有 〔天公老笔无今古,枉著千金买范宽〕,《胡寿之待月轩》诗,又有 〔天公老笔无今古,枉却坡诗说右丞。〕《钱过庭烟溪独钓图》: 〔绿蓑衣底玄真子,不解吟诗亦可人〕,《息轩秋江捕鱼图》又有 〔绿蓑衣底玄真子,可是诗翁画不成。〕《台山杂咏》内有云: 〔恶恶不可恶恶可,未要《云门》望太平〕,《赠刘君用可庵二首》内一首云: 〔恶恶不可恶恶可,笑杀田家老瓦盆〕,次首云: 〔恶恶不可恶恶可,大步宽行老死休。〕《寄希颜》末句 〔共举一杯持两螯〕,《送曹寿之平水》亦用此句作结。此复句之最多者也。已见《 陔馀丛考》。
遗山在汴梁围城中,自天兴二年春,崔立以城降蒙古,后四月二十九日始得出京 ;而二十二日,已先有书上蒙古相耶律楚材,自称〔门下士〕,诗文俱有月日可考。 此不可解。时楚材为蒙古中书令,遗山在金,由县令累迁郎曹,平日料无一面,而遽 干以书,已不免未同而言。即楚材慕其名,素有声气之雅;然遗山仕金,正当危乱, 尤不当先有境外之交。此二者,皆名节所关,有不能为之讳者。岂蒙古曾指名取索, 如赵秉文之类耶?抑汴城之降在正月,至四月,则已百馀日;此百馀日中,楚材早慕 其名,先寄声物色,因有感恩知己之谊耶?又按楚材奉蒙古主命,亲至汴,来索其弟 思忠等,遗山盖即是时与楚材投契故也。
遗山以崔立功德碑一事,大不理于众口。金哀宗天兴元年冬,帝自汴京出,谋复 河北,留完颜奴申、完颜习捏阿不等总诸军守京师。及帝攻卫州败,奔归德,汴城中 食尽,群议欲奉帝庶长兄荆王监国,以汴降蒙古,庶救一城之命。或以告二相,二相 未敢专决。西面元帅崔立,遂因民之怨,杀二相于尚书省,劫荆王以汴京降。其时立 党献媚者,谓立此举,活百万生灵,应作碑以纪。此功德碑之说所由起也。按《金史 王若虚传》谓〔立党翟奕,以功德碑属若虚,若虚曰:学士代王言,此碑谓之代王言 可乎?奕不能夺,乃召太学生为之〕。此本遗山所作若虚墓志,《金史》据以为传。 是若虚与遗山,均无与也。《若虚传》又云:〔若虚辞免后,召太学生刘祁、麻革到 省,元好问即遗山。时为郎中,谓祁等曰:众议属二君,其毋辞!祁不得已,为草定 ,以示好问。好问意未惬,乃自为之,然止直叙其事而已。〕据此,则碑文系祁先作 ,好问改作。然郝经有《辨磨甘露碑》诗云: 国贼反城自为功,万段不足仍推崇。勒文颂德召学士,滹南先生付一死。 即若虚。林希更不顾名节,兄为起草弟亲刻。 省前便磨甘露碑,书丹即用丞相血。百年涵养一涂地,父老来看暗流涕。 数樽黄封几斛米,卖却家声都不计。盗据中国责金源,吠尧极口无腼颜。 作诗为告曹听翁,且莫独罪元遗山。〕是已辩明碑文非遗山所作,其作者姓名,虽未 直斥,而托之于林希兄弟,希本北宋人,为章惇所用,肆诋正人者。郝诗藉以引喻作 碑文者耳。然既有作文之人,则非遗山可知。但《若虚传》谓遗山改作,止直叙其事 ,而郝诗中仍有〔盗据中原〕等语,岂遗山所作不曾用,而仍用太学生所作耶?郝诗 所云〔林希兄弟〕,是此碑必有兄弟二人共为之者。遗山《外家上梁文》备述此事, 有云:〔蜀家降款,具存李昊之世修;赵王禅文,何与陆机之手迹?伊谁受赏,于我 嫁名。〕是当时作文者已受赏,而后反嫁名于遗山。又云:〔追韩之骑甫还,射羿之 弓随彀。〕自注:〔予北渡后,献书中令君,荐诸名士,而造谤者,即书中所荐之人 也。〕考遗山《上耶律楚材书》,荐士凡五十四人,其中有兄弟二人并列者,惟浑源 刘祁及其弟郁,则郝诗所云〔林希兄弟〕,必指祁、郁而言。而祁作《归潜志》,又 力辨非己作,而委之遗山。《归潜志》谓〔礼部召余及麻信之入省,首领官张信之、 元裕之以碑文为属,馀等辞不获命,乃归草定,付裕之。越数日,又召至省,锁门, 裕之谓碑文今日当毕事。于是,裕之属草既成,王从之及馀为定数字,铭词则从之、 裕之及存馀旧数字,碑序则全裕之笔也〕。下又云〔其文皆众笔,非余全文,彼欲嫁 名于余,余安得辞!后数日,首领官奉立命,赍告身三通付馀辈,特赐进士出身〕云 云。观此,可见《崔立碑》本祁起草,好问改定,又彼此嫁名,各自剖辨,而卒不能 掩也。想见当时共以此碑为谄附逆贼,故各讳言耳。然遗山于此事,终有干涉,其《 上梁文》,先叙围中食尽待毙之状云:〔穷甚析骸,死惟束手。人望荆兄之通好,义 均纪季之附庸。谋则佥同,议当孰抗!〕爰自上书宰相,所谓〔试微躯于万仞不测之 渊;至于喋血京师,亦尝保百族于群盗垂涎之日〕。是请荆王监国,以汴城降,既系 遗山先上书执政;《金史奴申传》并载遗山语甚详。及崔立肆逆,又尝保护多人,免 于凶害。则其于立,情分素熟,可知也。即《王若虚传》所云:〔召刘祁、麻革至省 ,遗山以众议咸属二君为嘱〕。是遗山已为之关说,原不必论碑文之作与否矣。
遗山仕于金,官至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郝经墓志谓入翰林知制诰,盖兼官也。国 变后,以诗文重名,为海内鲁灵光者,几三十年。客东平严实幕下最久。以国亡史作 ,己所当任,闻累朝实录,在顺天张万户家,乃往请于张,愿以身任编纂之责,为乐 夔所阻而止。于是构野史亭于家,凡金君臣事迹,采访不遗,至百馀万言。所著《壬 辰杂编》等书,为后来修《金史》者张本。其心可谓忠且勤矣!虽崔立功德碑一事, 不免为人訾议;然始终不仕蒙古,时尚未建国号,故但称蒙古。则确有明据。故郝经 所撰墓志及《金史》本传,皆云〔金亡不仕〕,是可谓完节矣。乃李冶、徐世隆二序 ,俱以其早死不得见用于元世祖为可惜,此真无识之论也。设使遗山后死数年,见用 于中统、至元中,亦不过入翰林、知制诰,号称内相而已,岂若〔金亡不仕〕四字, 垂之史册哉!余尝题其集云:〔无官未害餐周粟,有史深愁失楚弓。〕颇道著遗山心 事矣。
遗山当金哀宗天兴二年壬辰,蒙古兵围汴京,遗山在围城中。未几,哀宗奔蔡州 。明年癸已正月,崔立叛,以汴降蒙古。四月二十九日,遗山始出京,而二十二日, 已有书上蒙古中书令耶律楚材,自称〔门下士〕。馀作遗山诗话,以其在金时与楚材 素无一面,何以未同而言若此?今细阅遗山集,楚材有二兄,皆仕于金:一名辨才, 官静难节度副使;一名思忠,官龙虎卫上将军。楚材奉其主之命来索取,哀宗幸藉此 可成和议,俱遣往。思忠誓不北行,投城濠死;辨才亦至真定而殁。是楚材曾亲至汴 京,盖已闻遗山之名而物色之;遗山因有知己之感,与之投契,故有〔门下士〕之称 ,非无因至前也。然律以境外之交,究不无可议。惟始终不仕新朝,尚为完节耳。校 点者按:此条原在卷十二之末,乃后补者,现移附于此,以便参阅。
高青丘诗 诗至南宋末年,纤薄已极,故元、胡两代诗人,又转而学唐,此亦风气回圈往复 ,自然之势也。元末明初,杨铁崖最为巨擘。然险怪仿昌谷,妖丽仿温、李,以之自 成一家则可,究非康庄大道。当时王常宗已以〔文妖〕目之,未可为后生取法也。惟 高青丘才气超迈,音节响亮,宗派唐人,而自出新意,一涉笔即有博大昌明气象,亦 关有明一代文运。论者推为开国诗人第一,信不虚也。李志光作《高太史传》,谓其 诗〔上窥建安,下逮开元,至大历以后,则藐之〕。此亦非确论。今平心阅之:五古 、五律,则脱胎于汉、魏、六朝及初、盛唐;七古、七律,则参以中唐;七绝并及晚 唐。要其英爽绝人,故学唐而不为唐所囿。后来学唐者:李、何辈袭其面貌,仿其声 调,而神理索然,则优孟衣冠矣;钟、谭等又从一字一句,标举冷僻,以为得味外味 ,则幽独君之鬼语矣。独青丘如天半朱霞,映照下界,至今犹光景常新,则其天分不 可及也。
李青莲诗,从未有能学之者,惟青丘与之相上下,不惟形似,而且神似。青莲乐 府及五古,多主叙事,不著议论,盖用古人〔意在言外〕之法。此古诗正体也。青丘 乐府及《拟古十二首》、《寓感二十首》、《秋怀十首》、《咏隐逸十六首》,亦只 叙题面,不复于题内推究意义,发挥议论。如咏向长,则但说长之毕婚嫁、游名山。 咏周党,则但说党之辞徵聘、乐田里。而一种迈往高逸之致,自见于楮墨之外,此正 是学青莲处。七古内如《将进酒》、《将军行》、《赠金华隐者》、《题天池石壁图 》、《登阳山绝顶》、《春初来》、《忆昨行》等作,置之青莲集中,虽明眼者亦难 别择。昔司马子微谓青莲有仙风道骨;而青丘《赠陶篷先生》亦云:〔谓予有仙契, 泥滓非久沦。〕盖二人实皆有出尘之才,故相契在神识间耳。然青丘非专学青莲者, 如《游龙门》及《答衍师见赠》等作,骨坚力劲,则竟学杜。《太湖》及《天平山》 、《游城西》、《赠杨荥阳》、《寄王孝廉乞猫》等作,长篇强韵,层出不穷,无一 懈笔,则又学韩。《送徐七往蜀山书舍》,古体带律,奇峭生硬,更与昌黎之《答张 彻》,如出一手。集中本有《效乐天体》一首,又《听教坊旧妓郭芳卿弟子陈氏歌》 一首,亦神似长庆。《中秋玩月张校理宅》,又似李义山。《玉波冷双莲》及《凤台 曲》、《神弦曲》、《秦筝曲》、《待月词》、《春夜词》、《黑河秋雨引》,又似 温飞卿。《蔡经宅》及《书梦赠徐高士》、《赠李外史》等作,又皆似《黄庭经》。 可见其挫笼万有,学无常师也。即如身当元季,沉沦江村,身未历殿陛,目未睹典章 ,一旦召修《元史》,列于朝班,其诗即典切瑰丽,虽贾至、岑参等《早朝大明宫》 之作,不能远过。此非其天才卓绝,过目即吻契,而能若是乎?惜乎年仅三十九,遽 遭摧殒,遂未能纵横变化,自成一大家。然有明一代诗人,终莫有能及之者。今姑摘 其七律数首于后,观者可识其才力矣。
重臣分陕出朝端,宾从威仪尽汉官。四塞河山归版籍,百年父老见衣冠。 潼关月落听鸡度,华岳云开立马看。知尔西行定回首,如今江左是长安。 《送沈左司从汪参政分省陕西》 城苑秋风蔓草深,豪华都向此销沉。赵佗空有称尊意,刘表初无弭乱心。 半夜危楼俄纵火,十年高坞漫藏金。废兴一梦谁能问,回首青山落日阴。 《吴城感旧》,盖咏张士诚也。 〔书成一代存殷鉴,朝列千官备汉仪。〕《奉天殿进元史》 〔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清明日呈馆中诸公》 〔远客帆樯秋水外,残兵鼓角夕阳中。〕《寄题安庆城楼》 〔赐履已分无棣远,舞戈还见有苗来。〕《送郑都司赴大将军行营》 〔用儒幸际千年会,造士欣为一县师。〕《送殷孝章赴咸阳教谕》 〔春回废苑还芳草,人渡空江正落潮。〕《送顾军咨还梁溪》 〔不假五丁开道远,俄看万甲积山齐。〕《闻王师上蜀》此等诗气调才力,不减于唐 ,而典丽细切更过之,前、后七子所未梦见也。《青丘子歌》一首,自言其作诗之憔 悴专一,有云: 朝吟忘其饥,暮吟散不平。头发不暇栉,家事不及营。 儿啼不知怜,客至不果迎。向水际独坐,林间独行。 斫元气,搜元精,冥茫八极游心兵。微如悬破虱,壮若屠长鲸。 高攀天根探月窟,犀照牛渚万怪呈。 是其功力之精至,可谓极矣。然集中惟《登西城门》云: 〔并吞何时休,百骨易寸土。〕《题画鹰》云: 〔秋筋束老骨,天寒势逾矫。〕《太湖》云: 〔声吹地将浮,势击山欲坏。〕此数句最为警策,其他亦少有惊心动魄者。盖其用力 全在使事典切,琢句浑成,而神韵又极高朗,此正是细腻风光,看是平易,实则洗炼 功深。观唐以来诗家,有力厚而太过者,有气弱而不及者;惟青丘适得诗境中恰好地 步,固不必石破天惊,以奇杰取胜也。
青丘诗亦有复句。如《次韵西园公咏梅》云: 〔春后春前曾独采,江南江北每相思。〕而《和衍师咏梅》第三首,亦有此二句,但 改〔采〕为〔探〕耳。《次韵陈留公见贻湖上之作》有云: 〔叶应随鸟散,山欲趁波流。〕而《月夜游太湖》排律内亦有此二句。《晚寻吕山人 》有云: 〔君家最可认,隔树有书声。〕而《题画赠内弟周思恭》亦云: 〔君家还可认,为有读书声。〕《送思上人》有云: 〔野饭晨留钵,城钟夜到船。〕而《送衍师》亦云: 〔村中乞米晨留钵,城外闻钟夜到船。〕但变五言为七言耳。《咏樵》有云: 〔伐木惊禽起,穿云畏虎过。〕又一首《咏樵》云: 〔穿云冲过虎,伐树起栖禽。〕皆未免重复。已见《陔馀丛考》至如《咏梅》九首内 ,以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为佳句,而第五首 〔翠袖佳人依竹下,白衣宰相住山中〕,此则虽不复词,而窠臼仍复。
青丘诗有《吹台集》、《岳鸣集》、《江馆集》、《凤台集》、《娄江吟稿》、 《姑苏杂咏》等编,洪武中未敢梓行。景泰时有徐庸字用理者,汇而刻之,共一千七 百七十馀首,名之曰〔大全集〕。青丘诗之在世者,惟此本最为完备,然编次尚多错 互。既分体为卷,自不专在编年,然分体中亦须随其年之先后,阅者始了然。今则中 年之作,或杂于少时;元季之作,又入于明初,使人闷闷。如《送张进士会试》有云 : 迩来国运属中圯,争慕死节羞生全。浔阳老守须污赤,山东大帅魂沉渊。 盖指李黼、董抟霄等殉难之事,则元季诗也,而皆编在《始归江上夜闻吴生歌》之后 。中有云:〔解绂今年别紫宸,归舟江上又逢君。〕则青丘已应召修史,擢户部侍郎 辞归矣。其后又有《送张员外从军越中》之作,有云:〔明朝若上越王台,应有中原 陆沉叹。〕又有《送王积赴大都路》等诗,则又是元季所作。如此类者,不一而足。 前后倒置,不胜披寻。至如五排及七律,皆以明初在朝之作冠于首,而先后里居、客 居诗在后,此固明人习气,好以承明著作压卷,以为冠冕。然五七古则又以里居、客 居诗编在前;五律又以在朝之作编在中间,而里居、客居诗分列前后;七绝又将《车 驾享太庙还宫》等作编在卷后,体例皆不画一。明人刻书,不加考订,往往如此。
青丘之死,据《尧山堂外纪》,谓其有《题宫女图》云:〔小犬隔花空吠影,夜 深宫禁有谁来?〕明祖闻而衔之,故及于祸。李志光所作传,则谓启谢事归里,适魏 观守苏,甚礼遇启,启不得已,为其上客,遂连蹇以死,传作于洪武乙卯,故并不言 被诛。则青丘似专为魏观所累。惟《明史》本传谓〔启尝赋诗,有所讽刺,帝拈兼之 未发。归家,以观改修郡治,启为作《上梁文》,帝怒,遂腰斩于市〕。是青丘先以 诗召嫌,而祸发于观之《上梁文》也。按青丘又有《题画犬》一首云:〔莫向瑶阶吠 人影,羊车半夜出深宫。〕则更不止〔隔花吠影〕之句矣。独是张士诚有浙右时,群 彦多受其官,青丘独屏居吴淞江上,其不仕于僭伪,已有卓识。及洪武初召修《元史 》,史成,令授诸王经,旋擢户部侍郎,青丘畏祸,力辞而归,可谓明哲保身矣。乃 又以诗文召祸,何其不自检耶!按《上梁文》不可见,而集中尚有《郡治上梁》诗一 首云: 郡治新还旧观雄,文梁高举跨晴空。南山久养干云器,东海初生贯日虹。 欲与龙庭宜化远,还开燕寝赋诗工。大材今作黄堂用,民庶多归广庇中。
志光所作传,谓〔启与饶介为诗文交,最相契。他定交者,又有王彝、杨基、杜 寅、张宪、张羽、周砥、王行、宋克、徐贲,皆不羁才〕云。《明史王行传》载〔北 郭十才子〕,则高启、王行、徐贲、高孙志、唐肃、宋克、馀尧臣、张羽、吕敏、陈 则。今按青丘《怀十友诗》,则张羽、杨基、王行、宋克、徐贲、王彝、余尧臣、陈 则、吕敏及僧道衍。而与贲赠答尤多: 五古有《同徐山人贲过妙莲佛舍》一首, 《怀徐七一》首, 《雨中留徐七》一首, 《送徐七往蜀山书舍》一首, 《次徐山人与倪云林赠答诗韵》一首; 七律内有 《期徐七游云岩》一首, 《答徐记室病中作》一首, 《徐记室北归见访南渚》一首; 七绝内有 《戏和徐七卧闻邻家酒槽声之作》一首, 《寒夜逢徐七》一首, 《读徐七北郭集》一首, 《徐记室谪钟离归同登东丘亭》一首, 《徐记室客京师馀至京而记室已归》一首 。此可见二人踪迹之密也。此外,则道衍亦最厚。五古内有《答衍师见赠》一首;七 古内有《和衍上人观梅》一首;五律内有《赋得履送衍上人》一首;七律内有《衍师 见访钟山里第》一首,《送衍师还相川》一首,《咏梅次衍师韵》一首。是时道衍方 以诗与诸才士角逐名场,固未知后来为佐命功臣也。
苏、陆古体诗,行墨间尚多排偶,一则以肆其辨博,一则以侈其藻绘,固才人之 能事也。遗山则专以单行,绝无偶句;构思窅渺,十步九折,愈折而意愈深、味愈隽 ,虽苏、陆亦不及也。七言律则更沉挚悲凉,自成声调。唐以来律诗之可歌可泣者, 少陵十数联外,绝无嗣响,遗山则往往有之。如车驾遁之 〔白骨又多兵死鬼,青山原有地行仙〕, 〔蛟龙岂是池中物,虮虱空悲地上臣〕;《出京》之 〔只知灞上真儿戏,谁谓神州遂陆沉〕;《送徐威卿》之 〔荡荡青天非向日,萧萧春色是他乡〕;《镇州》之 只知终老归唐土,忽漫相看是楚囚。日月尽随天北转,古今谁见海西流。 《还冠氏》之 〔千里关河高骨马,四更风雪短檠灯〕;《座主闲闲公讳日》之 〔赠官不暇如平日,草诏空传似奉天〕。此等感时触事,声泪俱下,千载后犹使读者 低徊不能置。盖事关家国,尤易感人。惜此等杰作,集中亦不多见耳。
郝经作《遗山墓志》,谓其诗共五千百馀篇;为古乐府以写新意者,又百馀篇; 以今题为乐府者,又数十百篇,是遗山诗共五千七百馀篇。乃世罕有其全集,今所存 者,惟康熙中无锡华希闵刻本。魏学诚作序,谓其购得善本而锓之,卷首载元初徐世 隆、李冶二序,于元世祖仍抬起顶格,是必仿元初刻本。然诗仅一千三百四十首,则 所存者,唯五分之一而已。岂元初严忠杰等初刻时即为删节耶?抑华氏翻刻时删去耶 ?窃意遗山诗既有五千六七百首,则其遭遇国变,感慨沧桑,必更有许多杰作,而今 唯有此数,岂不可惜哉!又,遗山修饰词句,本非所长,而专以用意为主,意之所在 ,上者可以惊心动魄,次亦沁人心脾。今华氏刻本内第十三四卷,率多题画绝句,别 无佳思;而郝经所谓五千馀首者,竟不得睹其全矣!不知世间尚有全集否,当更求之 。
拗体七律,如〔郑县亭子涧之滨〕、〔独立缥缈之飞楼〕之类,《杜少陵集》最 多,乃专用古体,不谐平仄。中唐以后,则李商隐、赵嘏辈,创为一种以第三第五字 平仄互易,如〔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 人倚楼〕之类,别有击撞波折之致。至元遗山,又创一种拗在第五六字,如 〔来时珥笔誇健讼,去日攀车馀泪痕〕,〔太行秀发眉宇见,老阮亡来樽俎閒〕, 〔鸡豚乡社相劳苦,花木禅房时往还〕,〔肺肠未溃犹可活,灰土已寒宁复燃〕, 〔市声浩浩如欲沸,世路悠悠殊未涯〕,〔冷猿挂梦山月暝,老雁叫群江渚深〕, 〔春波淡淡沙鸟没,野色荒荒烟树平〕,〔清江两岸多古木,平地数峰如画屏〕, 〔长虹下饮海欲竭,老雁叫群秋更哀〕,〔东门太傅多祖道,北阙诗人休上书〕之 类,集中不可枚举,然后人惯用者少。
遗山复句最句。如《怀州城晚望少室》云: 〔十年旧隐抛何处,一片伤心画不成〕,《重九后一日作》云: 〔重阳拟作登高赋,一片伤心画不成〕,《题家山归梦图》云: 〔卷中正有家山在,一片伤心画不成〕,《雪香亭杂咏》十五首内有云: 〔赋家正有芜城笔,一段伤心画不成。〕《玄都观桃花》云: 〔人世难逢开口笑,老夫聊发少年狂〕,《同严公子东园赏梅》云: 〔佳节屡从愁里过,老夫聊发少年狂。〕《此日不足惜》篇: 〔就令一朝便得八州督,争似高吟大醉穷朝晡〕,《送李参军》诗内,又有云: 〔就令一朝便得八州督,争似彩衣起舞春斓斑。〕《桐州与仁卿饮》一联: 〔风流岂落正始后,诗卷长留天地间〕,《题梁都运所得故家无尽藏诗卷》亦有此联 。 《田不伐望月婆罗门引》云: 〔两都秋色皆乔木,三月阿房已焦土〕,《存没》一首又云: 〔两都秋色皆乔木,一伐名家不数人〕,《答乐舜之》云: 〔两都乔木皆秋色,耆旧风流有几人。〕《东山四首》,有 〔天公老笔无今古,枉著千金买范宽〕,《胡寿之待月轩》诗,又有 〔天公老笔无今古,枉却坡诗说右丞。〕《钱过庭烟溪独钓图》: 〔绿蓑衣底玄真子,不解吟诗亦可人〕,《息轩秋江捕鱼图》又有 〔绿蓑衣底玄真子,可是诗翁画不成。〕《台山杂咏》内有云: 〔恶恶不可恶恶可,未要《云门》望太平〕,《赠刘君用可庵二首》内一首云: 〔恶恶不可恶恶可,笑杀田家老瓦盆〕,次首云: 〔恶恶不可恶恶可,大步宽行老死休。〕《寄希颜》末句 〔共举一杯持两螯〕,《送曹寿之平水》亦用此句作结。此复句之最多者也。已见《 陔馀丛考》。
遗山在汴梁围城中,自天兴二年春,崔立以城降蒙古,后四月二十九日始得出京 ;而二十二日,已先有书上蒙古相耶律楚材,自称〔门下士〕,诗文俱有月日可考。 此不可解。时楚材为蒙古中书令,遗山在金,由县令累迁郎曹,平日料无一面,而遽 干以书,已不免未同而言。即楚材慕其名,素有声气之雅;然遗山仕金,正当危乱, 尤不当先有境外之交。此二者,皆名节所关,有不能为之讳者。岂蒙古曾指名取索, 如赵秉文之类耶?抑汴城之降在正月,至四月,则已百馀日;此百馀日中,楚材早慕 其名,先寄声物色,因有感恩知己之谊耶?又按楚材奉蒙古主命,亲至汴,来索其弟 思忠等,遗山盖即是时与楚材投契故也。
遗山以崔立功德碑一事,大不理于众口。金哀宗天兴元年冬,帝自汴京出,谋复 河北,留完颜奴申、完颜习捏阿不等总诸军守京师。及帝攻卫州败,奔归德,汴城中 食尽,群议欲奉帝庶长兄荆王监国,以汴降蒙古,庶救一城之命。或以告二相,二相 未敢专决。西面元帅崔立,遂因民之怨,杀二相于尚书省,劫荆王以汴京降。其时立 党献媚者,谓立此举,活百万生灵,应作碑以纪。此功德碑之说所由起也。按《金史 王若虚传》谓〔立党翟奕,以功德碑属若虚,若虚曰:学士代王言,此碑谓之代王言 可乎?奕不能夺,乃召太学生为之〕。此本遗山所作若虚墓志,《金史》据以为传。 是若虚与遗山,均无与也。《若虚传》又云:〔若虚辞免后,召太学生刘祁、麻革到 省,元好问即遗山。时为郎中,谓祁等曰:众议属二君,其毋辞!祁不得已,为草定 ,以示好问。好问意未惬,乃自为之,然止直叙其事而已。〕据此,则碑文系祁先作 ,好问改作。然郝经有《辨磨甘露碑》诗云: 国贼反城自为功,万段不足仍推崇。勒文颂德召学士,滹南先生付一死。 即若虚。林希更不顾名节,兄为起草弟亲刻。 省前便磨甘露碑,书丹即用丞相血。百年涵养一涂地,父老来看暗流涕。 数樽黄封几斛米,卖却家声都不计。盗据中国责金源,吠尧极口无腼颜。 作诗为告曹听翁,且莫独罪元遗山。〕是已辩明碑文非遗山所作,其作者姓名,虽未 直斥,而托之于林希兄弟,希本北宋人,为章惇所用,肆诋正人者。郝诗藉以引喻作 碑文者耳。然既有作文之人,则非遗山可知。但《若虚传》谓遗山改作,止直叙其事 ,而郝诗中仍有〔盗据中原〕等语,岂遗山所作不曾用,而仍用太学生所作耶?郝诗 所云〔林希兄弟〕,是此碑必有兄弟二人共为之者。遗山《外家上梁文》备述此事, 有云:〔蜀家降款,具存李昊之世修;赵王禅文,何与陆机之手迹?伊谁受赏,于我 嫁名。〕是当时作文者已受赏,而后反嫁名于遗山。又云:〔追韩之骑甫还,射羿之 弓随彀。〕自注:〔予北渡后,献书中令君,荐诸名士,而造谤者,即书中所荐之人 也。〕考遗山《上耶律楚材书》,荐士凡五十四人,其中有兄弟二人并列者,惟浑源 刘祁及其弟郁,则郝诗所云〔林希兄弟〕,必指祁、郁而言。而祁作《归潜志》,又 力辨非己作,而委之遗山。《归潜志》谓〔礼部召余及麻信之入省,首领官张信之、 元裕之以碑文为属,馀等辞不获命,乃归草定,付裕之。越数日,又召至省,锁门, 裕之谓碑文今日当毕事。于是,裕之属草既成,王从之及馀为定数字,铭词则从之、 裕之及存馀旧数字,碑序则全裕之笔也〕。下又云〔其文皆众笔,非余全文,彼欲嫁 名于余,余安得辞!后数日,首领官奉立命,赍告身三通付馀辈,特赐进士出身〕云 云。观此,可见《崔立碑》本祁起草,好问改定,又彼此嫁名,各自剖辨,而卒不能 掩也。想见当时共以此碑为谄附逆贼,故各讳言耳。然遗山于此事,终有干涉,其《 上梁文》,先叙围中食尽待毙之状云:〔穷甚析骸,死惟束手。人望荆兄之通好,义 均纪季之附庸。谋则佥同,议当孰抗!〕爰自上书宰相,所谓〔试微躯于万仞不测之 渊;至于喋血京师,亦尝保百族于群盗垂涎之日〕。是请荆王监国,以汴城降,既系 遗山先上书执政;《金史奴申传》并载遗山语甚详。及崔立肆逆,又尝保护多人,免 于凶害。则其于立,情分素熟,可知也。即《王若虚传》所云:〔召刘祁、麻革至省 ,遗山以众议咸属二君为嘱〕。是遗山已为之关说,原不必论碑文之作与否矣。
遗山仕于金,官至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郝经墓志谓入翰林知制诰,盖兼官也。国 变后,以诗文重名,为海内鲁灵光者,几三十年。客东平严实幕下最久。以国亡史作 ,己所当任,闻累朝实录,在顺天张万户家,乃往请于张,愿以身任编纂之责,为乐 夔所阻而止。于是构野史亭于家,凡金君臣事迹,采访不遗,至百馀万言。所著《壬 辰杂编》等书,为后来修《金史》者张本。其心可谓忠且勤矣!虽崔立功德碑一事, 不免为人訾议;然始终不仕蒙古,时尚未建国号,故但称蒙古。则确有明据。故郝经 所撰墓志及《金史》本传,皆云〔金亡不仕〕,是可谓完节矣。乃李冶、徐世隆二序 ,俱以其早死不得见用于元世祖为可惜,此真无识之论也。设使遗山后死数年,见用 于中统、至元中,亦不过入翰林、知制诰,号称内相而已,岂若〔金亡不仕〕四字, 垂之史册哉!余尝题其集云:〔无官未害餐周粟,有史深愁失楚弓。〕颇道著遗山心 事矣。
遗山当金哀宗天兴二年壬辰,蒙古兵围汴京,遗山在围城中。未几,哀宗奔蔡州 。明年癸已正月,崔立叛,以汴降蒙古。四月二十九日,遗山始出京,而二十二日, 已有书上蒙古中书令耶律楚材,自称〔门下士〕。馀作遗山诗话,以其在金时与楚材 素无一面,何以未同而言若此?今细阅遗山集,楚材有二兄,皆仕于金:一名辨才, 官静难节度副使;一名思忠,官龙虎卫上将军。楚材奉其主之命来索取,哀宗幸藉此 可成和议,俱遣往。思忠誓不北行,投城濠死;辨才亦至真定而殁。是楚材曾亲至汴 京,盖已闻遗山之名而物色之;遗山因有知己之感,与之投契,故有〔门下士〕之称 ,非无因至前也。然律以境外之交,究不无可议。惟始终不仕新朝,尚为完节耳。校 点者按:此条原在卷十二之末,乃后补者,现移附于此,以便参阅。
高青丘诗 诗至南宋末年,纤薄已极,故元、胡两代诗人,又转而学唐,此亦风气回圈往复 ,自然之势也。元末明初,杨铁崖最为巨擘。然险怪仿昌谷,妖丽仿温、李,以之自 成一家则可,究非康庄大道。当时王常宗已以〔文妖〕目之,未可为后生取法也。惟 高青丘才气超迈,音节响亮,宗派唐人,而自出新意,一涉笔即有博大昌明气象,亦 关有明一代文运。论者推为开国诗人第一,信不虚也。李志光作《高太史传》,谓其 诗〔上窥建安,下逮开元,至大历以后,则藐之〕。此亦非确论。今平心阅之:五古 、五律,则脱胎于汉、魏、六朝及初、盛唐;七古、七律,则参以中唐;七绝并及晚 唐。要其英爽绝人,故学唐而不为唐所囿。后来学唐者:李、何辈袭其面貌,仿其声 调,而神理索然,则优孟衣冠矣;钟、谭等又从一字一句,标举冷僻,以为得味外味 ,则幽独君之鬼语矣。独青丘如天半朱霞,映照下界,至今犹光景常新,则其天分不 可及也。
李青莲诗,从未有能学之者,惟青丘与之相上下,不惟形似,而且神似。青莲乐 府及五古,多主叙事,不著议论,盖用古人〔意在言外〕之法。此古诗正体也。青丘 乐府及《拟古十二首》、《寓感二十首》、《秋怀十首》、《咏隐逸十六首》,亦只 叙题面,不复于题内推究意义,发挥议论。如咏向长,则但说长之毕婚嫁、游名山。 咏周党,则但说党之辞徵聘、乐田里。而一种迈往高逸之致,自见于楮墨之外,此正 是学青莲处。七古内如《将进酒》、《将军行》、《赠金华隐者》、《题天池石壁图 》、《登阳山绝顶》、《春初来》、《忆昨行》等作,置之青莲集中,虽明眼者亦难 别择。昔司马子微谓青莲有仙风道骨;而青丘《赠陶篷先生》亦云:〔谓予有仙契, 泥滓非久沦。〕盖二人实皆有出尘之才,故相契在神识间耳。然青丘非专学青莲者, 如《游龙门》及《答衍师见赠》等作,骨坚力劲,则竟学杜。《太湖》及《天平山》 、《游城西》、《赠杨荥阳》、《寄王孝廉乞猫》等作,长篇强韵,层出不穷,无一 懈笔,则又学韩。《送徐七往蜀山书舍》,古体带律,奇峭生硬,更与昌黎之《答张 彻》,如出一手。集中本有《效乐天体》一首,又《听教坊旧妓郭芳卿弟子陈氏歌》 一首,亦神似长庆。《中秋玩月张校理宅》,又似李义山。《玉波冷双莲》及《凤台 曲》、《神弦曲》、《秦筝曲》、《待月词》、《春夜词》、《黑河秋雨引》,又似 温飞卿。《蔡经宅》及《书梦赠徐高士》、《赠李外史》等作,又皆似《黄庭经》。 可见其挫笼万有,学无常师也。即如身当元季,沉沦江村,身未历殿陛,目未睹典章 ,一旦召修《元史》,列于朝班,其诗即典切瑰丽,虽贾至、岑参等《早朝大明宫》 之作,不能远过。此非其天才卓绝,过目即吻契,而能若是乎?惜乎年仅三十九,遽 遭摧殒,遂未能纵横变化,自成一大家。然有明一代诗人,终莫有能及之者。今姑摘 其七律数首于后,观者可识其才力矣。
重臣分陕出朝端,宾从威仪尽汉官。四塞河山归版籍,百年父老见衣冠。 潼关月落听鸡度,华岳云开立马看。知尔西行定回首,如今江左是长安。 《送沈左司从汪参政分省陕西》 城苑秋风蔓草深,豪华都向此销沉。赵佗空有称尊意,刘表初无弭乱心。 半夜危楼俄纵火,十年高坞漫藏金。废兴一梦谁能问,回首青山落日阴。 《吴城感旧》,盖咏张士诚也。 〔书成一代存殷鉴,朝列千官备汉仪。〕《奉天殿进元史》 〔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清明日呈馆中诸公》 〔远客帆樯秋水外,残兵鼓角夕阳中。〕《寄题安庆城楼》 〔赐履已分无棣远,舞戈还见有苗来。〕《送郑都司赴大将军行营》 〔用儒幸际千年会,造士欣为一县师。〕《送殷孝章赴咸阳教谕》 〔春回废苑还芳草,人渡空江正落潮。〕《送顾军咨还梁溪》 〔不假五丁开道远,俄看万甲积山齐。〕《闻王师上蜀》此等诗气调才力,不减于唐 ,而典丽细切更过之,前、后七子所未梦见也。《青丘子歌》一首,自言其作诗之憔 悴专一,有云: 朝吟忘其饥,暮吟散不平。头发不暇栉,家事不及营。 儿啼不知怜,客至不果迎。向水际独坐,林间独行。 斫元气,搜元精,冥茫八极游心兵。微如悬破虱,壮若屠长鲸。 高攀天根探月窟,犀照牛渚万怪呈。 是其功力之精至,可谓极矣。然集中惟《登西城门》云: 〔并吞何时休,百骨易寸土。〕《题画鹰》云: 〔秋筋束老骨,天寒势逾矫。〕《太湖》云: 〔声吹地将浮,势击山欲坏。〕此数句最为警策,其他亦少有惊心动魄者。盖其用力 全在使事典切,琢句浑成,而神韵又极高朗,此正是细腻风光,看是平易,实则洗炼 功深。观唐以来诗家,有力厚而太过者,有气弱而不及者;惟青丘适得诗境中恰好地 步,固不必石破天惊,以奇杰取胜也。
青丘诗亦有复句。如《次韵西园公咏梅》云: 〔春后春前曾独采,江南江北每相思。〕而《和衍师咏梅》第三首,亦有此二句,但 改〔采〕为〔探〕耳。《次韵陈留公见贻湖上之作》有云: 〔叶应随鸟散,山欲趁波流。〕而《月夜游太湖》排律内亦有此二句。《晚寻吕山人 》有云: 〔君家最可认,隔树有书声。〕而《题画赠内弟周思恭》亦云: 〔君家还可认,为有读书声。〕《送思上人》有云: 〔野饭晨留钵,城钟夜到船。〕而《送衍师》亦云: 〔村中乞米晨留钵,城外闻钟夜到船。〕但变五言为七言耳。《咏樵》有云: 〔伐木惊禽起,穿云畏虎过。〕又一首《咏樵》云: 〔穿云冲过虎,伐树起栖禽。〕皆未免重复。已见《陔馀丛考》至如《咏梅》九首内 ,以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为佳句,而第五首 〔翠袖佳人依竹下,白衣宰相住山中〕,此则虽不复词,而窠臼仍复。
青丘诗有《吹台集》、《岳鸣集》、《江馆集》、《凤台集》、《娄江吟稿》、 《姑苏杂咏》等编,洪武中未敢梓行。景泰时有徐庸字用理者,汇而刻之,共一千七 百七十馀首,名之曰〔大全集〕。青丘诗之在世者,惟此本最为完备,然编次尚多错 互。既分体为卷,自不专在编年,然分体中亦须随其年之先后,阅者始了然。今则中 年之作,或杂于少时;元季之作,又入于明初,使人闷闷。如《送张进士会试》有云 : 迩来国运属中圯,争慕死节羞生全。浔阳老守须污赤,山东大帅魂沉渊。 盖指李黼、董抟霄等殉难之事,则元季诗也,而皆编在《始归江上夜闻吴生歌》之后 。中有云:〔解绂今年别紫宸,归舟江上又逢君。〕则青丘已应召修史,擢户部侍郎 辞归矣。其后又有《送张员外从军越中》之作,有云:〔明朝若上越王台,应有中原 陆沉叹。〕又有《送王积赴大都路》等诗,则又是元季所作。如此类者,不一而足。 前后倒置,不胜披寻。至如五排及七律,皆以明初在朝之作冠于首,而先后里居、客 居诗在后,此固明人习气,好以承明著作压卷,以为冠冕。然五七古则又以里居、客 居诗编在前;五律又以在朝之作编在中间,而里居、客居诗分列前后;七绝又将《车 驾享太庙还宫》等作编在卷后,体例皆不画一。明人刻书,不加考订,往往如此。
青丘之死,据《尧山堂外纪》,谓其有《题宫女图》云:〔小犬隔花空吠影,夜 深宫禁有谁来?〕明祖闻而衔之,故及于祸。李志光所作传,则谓启谢事归里,适魏 观守苏,甚礼遇启,启不得已,为其上客,遂连蹇以死,传作于洪武乙卯,故并不言 被诛。则青丘似专为魏观所累。惟《明史》本传谓〔启尝赋诗,有所讽刺,帝拈兼之 未发。归家,以观改修郡治,启为作《上梁文》,帝怒,遂腰斩于市〕。是青丘先以 诗召嫌,而祸发于观之《上梁文》也。按青丘又有《题画犬》一首云:〔莫向瑶阶吠 人影,羊车半夜出深宫。〕则更不止〔隔花吠影〕之句矣。独是张士诚有浙右时,群 彦多受其官,青丘独屏居吴淞江上,其不仕于僭伪,已有卓识。及洪武初召修《元史 》,史成,令授诸王经,旋擢户部侍郎,青丘畏祸,力辞而归,可谓明哲保身矣。乃 又以诗文召祸,何其不自检耶!按《上梁文》不可见,而集中尚有《郡治上梁》诗一 首云: 郡治新还旧观雄,文梁高举跨晴空。南山久养干云器,东海初生贯日虹。 欲与龙庭宜化远,还开燕寝赋诗工。大材今作黄堂用,民庶多归广庇中。
志光所作传,谓〔启与饶介为诗文交,最相契。他定交者,又有王彝、杨基、杜 寅、张宪、张羽、周砥、王行、宋克、徐贲,皆不羁才〕云。《明史王行传》载〔北 郭十才子〕,则高启、王行、徐贲、高孙志、唐肃、宋克、馀尧臣、张羽、吕敏、陈 则。今按青丘《怀十友诗》,则张羽、杨基、王行、宋克、徐贲、王彝、余尧臣、陈 则、吕敏及僧道衍。而与贲赠答尤多: 五古有《同徐山人贲过妙莲佛舍》一首, 《怀徐七一》首, 《雨中留徐七》一首, 《送徐七往蜀山书舍》一首, 《次徐山人与倪云林赠答诗韵》一首; 七律内有 《期徐七游云岩》一首, 《答徐记室病中作》一首, 《徐记室北归见访南渚》一首; 七绝内有 《戏和徐七卧闻邻家酒槽声之作》一首, 《寒夜逢徐七》一首, 《读徐七北郭集》一首, 《徐记室谪钟离归同登东丘亭》一首, 《徐记室客京师馀至京而记室已归》一首 。此可见二人踪迹之密也。此外,则道衍亦最厚。五古内有《答衍师见赠》一首;七 古内有《和衍上人观梅》一首;五律内有《赋得履送衍上人》一首;七律内有《衍师 见访钟山里第》一首,《送衍师还相川》一首,《咏梅次衍师韵》一首。是时道衍方 以诗与诸才士角逐名场,固未知后来为佐命功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