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卷四百七十三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册府元龟卷四百七十三 宋 王钦若等 撰
  台省部
   奏议第四
北齐高隆之初仕魏为尚书右仆射自孝明孝昌之后
天下多难刺史太守皆为当部都督虽无兵事皆立佐
僚所在颇为烦扰隆之表请自非实在边要见有兵马
者悉皆断之又朝贵多假常侍以取貂蝉之饰隆之自
卷四百七十三 第 1b 页
表解侍中并陈请假侍中服者请亦罢之诏皆如表自
军国多事冒名窃官者不可胜数隆之奏请检括旬日
获五万馀人而群小欢嚣隆之惧止
王纮后主时为散骑常侍武平五年陈人寇淮南诏令
群官共议禦捍封疆辅相请出讨击纮曰官军频经失
利人情骚动若复兴兵黩武出顿江淮恐北敌西寇乘
我之弊倾国而来则大事去矣莫若薄赋省徭息民养
士使朝廷恊睦遐迩归心征之以仁义鼓之以道德天
卷四百七十三 第 2a 页
下皆当肃清岂直伪陈而已录尚书事高阿那肱谓众
曰从王武卫者南席众皆同焉
后周苏绰为度支尚书太祖方欲革易时政务弘彊国
富民之道故绰得尽其智能赞成其事减官员置二长
并置屯田以资军国又为六条诏书奏施行之其一先
治心曰凡今之方伯守令皆受命天朝出临下国论其
尊贵并古之诸侯也是以前世帝王每称共治天下者
惟良守宰耳明知百僚卿尹虽各有所司然其治民之
卷四百七十三 第 2b 页
本莫若宰守之最重也凡治民之体先当治己心心者
一身之主百行之本心不清净则思虑妄生思虑妄生
则见理不明见理不明则是非谬乱是非谬乱则一身
不能自治安能治民也是以治民之本在于清心而已
夫所谓清心者非不贪货财之谓也乃欲使心气清和
志意端静心和志静则邪僻之虑无因而作邪僻不作
则凡所思念无不皆得至公之理率至公之理以临其
民则彼下民孰不从化是以称治民之本先在治心其
卷四百七十三 第 3a 页
次又在治身凡人君之身者乃百姓之表一国之的也
表不正不可求直影的不明不可责射中今君身不能
自治而望治百姓是犹曲表而求直影也君行不能自
修而欲百姓修行者是犹无的而责射中也故为人君
者必心如清水形如白玉躬行仁义躬行孝悌躬行忠
信躬行礼让躬行廉平躬行俭约然后继之以无倦加
之以明察行此八者以训其民是以其人畏而爱之则
而象之不待家教日见而自兴行矣其二敦教化曰天
卷四百七十三 第 3b 页
地之性唯人为贵明其有中和之心仁恕之行异于木
石不同禽兽故贵之耳然性无常守随化而迁化于敦
朴者则质直化于浇伪者则浮薄浮薄者则衰弊之风
质直者则淳和之俗衰弊则祻乱交兴淳和则天下自
治治乱兴亡无不皆繇所化也然世道凋丧已数百年
大乱滋甚且二十岁民不见德唯兵革是闻上无教化
惟刑罚是用而中兴始尔大难未平加之以师旅因之
以饥馑凡百草创率多权宜致使礼让弗兴风俗未改
卷四百七十三 第 4a 页
比年稍登稔徭赋差轻衣食不切则教化可修矣凡诸
牧守令长各宜洗心革意上承朝旨下宣教化矣夫化
者贵能扇之以淳风浸之以太和被之以道德示之以
朴素使百姓亹亹日迁于善邪伪之心嗜欲之性潜以
消化而不知其所以然此之谓化也然后教之以孝悌
使民慈爱教之以仁顺使民和睦教之以礼义使民敬
让然慈爱则不遗其亲和睦则无怨于人敬让则不竞
于物三者既备则王道成矣此之谓教也先王之所以
卷四百七十三 第 4b 页
移风易俗还淳反素垂拱而临天下以至于太平者莫
不繇此此之谓要道也其三尽地利曰人生天地之间
以衣食为命食不足则饥衣不足则寒饥寒切体而欲
使民兴行礼让者此犹逆坂走丸势不可得也是以古
之圣王知其若此故先足其衣食然后教化随之夫衣
食所以足者在于地利尽地利所以尽者繇于劝课有
方主此教者在乎牧守令长而已民者冥也智不自周
必待劝教然后得尽其力诸州郡县每至岁首必戒敕
卷四百七十三 第 5a 页
部民无问少长但能操持农器者皆令就田垦发以时
勿失其所及布种既讫嘉苗须理麦秋在野蚕停于室
若此之时皆宜少长悉力男女并功若援溺救火寇盗
之将至然后可使农夫不废其业蚕妇得就其功若有
游手怠惰早归晚出好逸恶劳不勤事业者则正长牒
名郡县守令随事加罚罪一劝百此则明宰之教也夫
百亩之田必春耕之夏种之秋收之然后冬食之此三
时者农之要也若失其一时则榖不可得而食故先王
卷四百七十三 第 5b 页
之戒曰一夫不耕天下必有受其饥者一妇不织天下
必有受其寒者若此三时不务省事而令民废农者是
则绝民之命驱以就死然单劣之户及无牛之家劝令
有无相通使得兼济三农之隙及阴雨之暇又当教民
种桑植果艺其菜蔬修其园圃畜育鸡豚以备生生之
资以供养老之具夫为政不欲过碎碎则民烦劝课亦
不容太简简则民怠善为政者必消息时宜而适烦简
之中故诗曰不刚不柔布政优优则百禄是求如不能
卷四百七十三 第 6a 页
尔则必陷于刑辟矣其四擢贤良曰天生蒸民不能自
化故必立君以理之人君不能独理故必置臣以佐之
上自帝王下至列国置臣得贤则治失贤则乱此乃自
然之理百王不能易也今刺史县令悉有僚吏皆佐治
之人也刺史府官则命于天朝其州吏以下并牧守自
置自昔以来州郡大吏但取门资多不择贤良末曹小
吏唯试刀笔并不问志行夫门资者乃先世之爵禄无
妨子孙之愚瞽刀笔者乃身外之末材不废性行之浇
卷四百七十三 第 6b 页
伪若门资之中而得贤良是则策骐骥而取千里也若
门资之中而得愚瞽是则土牛木马形似而用非不可
以涉道也若刀笔之中而得志行是则金相玉质内外
俱美实为人宝也若刀笔之中而得浇伪是则饰画朽
木悦目一时不可以充榱椽之用也今之选举者当不限
资荫唯在得人苟得其人自可起厮养而为卿相伊尹
傅说是也而况州郡之职乎苟非其人则丹朱商均虽
帝王之胤不能守百里之封况于公卿之胄乎繇此而
卷四百七十三 第 7a 页
言官人之道可见矣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理民若
有材艺而以正直为本者必以其材而为理也若有材
艺而以奸伪为本者将因其官而为乱也何致化之可
得乎是故将求材艺必先择志行其志行善者则举之
不善者则去之而今择人者多云邦国无贤莫知所举
此乃未之思也非适理之论所以然者古人有言明王
聿兴不降佐于昊天大人基命不擢才于后土常引一
世之人理一世之务故殷周不待稷契之臣魏晋无假
卷四百七十三 第 7b 页
萧曹之佐仲尼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岂有
万家之都而云无士但求之不勤择之不审或用之不
得其所任之不尽其材故云无耳古人云千人之秀曰
英万人之英曰俊今之智效一官行闻一邦者岂非近
英俊之士也但能勤而审之去虚取实各得州郡之最
而用之则民无多少皆足化矣孰云无贤夫良玉未剖
与瓦石相类名骥未驰与驽马相杂及其剖而莹之驰
而试之玉石驽骥然后始分彼贤士之未用也混于凡
卷四百七十三 第 8a 页
品竟何以异要任之以事业责之以成务方与彼庸流较
然不同昔吕望之屠钓百里奚之饭牛宁生之扣角管
夷吾之三败当此之时悠悠之徒岂谓其贤及升王朝
登霸国积数十年功成事立始识其奇士也于是后世
称之不容于口彼瑰伟之才不世之杰尚不能以未遇
之时自异于凡品况降此者哉若必待太公而后用是
千载无太公必待夷吾而后任是百世无夷吾所以然
者事必从微而至著功必积小以至大岂有未任而已
卷四百七十三 第 8b 页
成不用而先达也若识此理则贤可求士可择得贤而
任之得士而使之则天下之理何向而不可成也然善
官人者必先省其官官省则善人易充善人易充则事
无不理官烦则必杂不善之人杂不善之人则政必有
得失故语曰官省则事省事省则民清官烦则事烦事
烦则民浊清浊之繇在于官之烦省案今吏员其数不
少昔民殷事广尚能克济况今户口减耗依员而置犹
以为少如闻在下州郡尚有兼假扰乱细民甚为无理
卷四百七十三 第 9a 页
诸如此辈悉宜罢黜无得习尝非直州郡之官宜须善
人爰至党族闾里正长之职皆当审择各得一乡之选
以相监统夫正长者理民之基基不倾者上必安凡求
贤之路自非一途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繇任而试之考
而察之起于居家至于乡党访其所以观其所繇则人
道尽矣贤与不肖别矣率此以求则庶无愆悔矣其五
恤狱讼曰人受阴阳之气以生有情有性性则有善情
则为恶善恶既分而赏罚随焉赏罚得中则恶止而善
卷四百七十三 第 9b 页
劝赏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民无所措手足则怨叛
之心生是以先王重之特加戒慎夫戒慎者欲使察狱之官
精心悉意推究事源先之以五听参之以證验妙睹情状穷
䆒隐伏使奸无所容罪人必得然后随事加刑轻重皆
当赦过矜愚得情勿喜又能消息情理斟酌礼律无不
曲尽人心而远明大教使获罪者如归此则善之上者
也然宰守非一不可人人皆有通识推理求情时或难
尽唯当率至公之心去阿枉之志务求曲直念尽平当
卷四百七十三 第 10a 页
听察之理必穷所见然后考讯以法不苛不暴有疑则
从轻未审不妄罚随事断理狱无停滞此亦其次若乃
不以仁恕而肆其残暴同民木石专用捶楚巧诈者虽
事彰而获免辞弱者乃无罪而被罚有如此者斯则下
矣非共理所寄今之宰守当勤于中科而慕其上善如
在下条则刑所不赦又当深思远大念存德教先王之
制曰与杀无辜宁赦有罪与其害善宁其利淫明必不
得中宁滥舍有罪不谬害善人也若今之从政者则不
卷四百七十三 第 10b 页
然深文巧劾宁致善人于法不免有罪于刑所以然者
非皆好杀人也但云为吏宁酷可免后患此则情存自
便不念至公奉法如此皆奸人也夫人者天地之贵物
一死不可复生然楚毒之下以痛自诬不被申理遂陷
刑戮者将恐往往而有是以自古以来设五听三宥之
法著明慎庶狱之典此皆爱民甚也凡伐木杀草田猎
不顺尚违时令而亏帝道况刑罚不中滥害善人宁不
伤天心犯和气也天心伤和气损而欲阴阳调适四时
卷四百七十三 第 11a 页
顺序万物阜安苍生悦乐者不可得也故语曰一夫吁
嗟王道为之倾覆正谓此也凡百宰守可不慎乎若有
深奸巨猾伤化败俗悖乱人伦不忠不孝故为悖道者
杀一儆百以清王化重刑可也识此二途则刑政尽矣
其六均赋役曰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
聚人曰财明王必以财聚人以仁守位国而无财位不
可守是故三五以来皆有征税之法虽轻重不同而济
用一也今寇逆未平军国费广虽未遑减省以恤民瘼
卷四百七十三 第 11b 页
然宜令平均使下无怨夫平均者不舍豪彊而徵贫弱
不纵奸巧而困愚拙此之谓均也故圣人曰盖均无贫
然财货之生其功不易纺绩织纴起于有渐非旬日之
间所可造次必须劝课使预营理绢乡先事织纴麻土
早修纺绩先时而备至时而输故王赋获供下民无困
如不预劝戒临时迫切复恐稽缓以为己过捶扑交至
取办目前富商大贾缘兹射利有者从之贵买无者与
之举息输税之民于是弊矣租税之时虽有大式至于
卷四百七十三 第 12a 页
斟酌贫富差次先后皆事起于正长而系之于守令若
斟酌得所则政和而民悦若简理无方则吏奸而民怨
又差发徭役多不存意致令贫弱者或重徭而远戍富
彊者或轻使而近防守令用怀如此不存恤民之心皆
王政之罪人也太祖甚重之尝置诸座右又令百司习
诵之其牧守令长非通六条及计帐者不得居官
隋柳彧为司武中士平齐之后帝大赏从官留京者不
预彧上表曰今太平告始信赏宜明酬勋报劳务先有
卷四百七十三 第 12b 页
本屠城破邑出自圣规斩将搴旗必繇神略若负戈擐
甲征捍劬劳至于镇抚国家宿卫为重俱禀成算非专
已能留从事同功劳须等皇太子以下实有守宗庙之
功昔萧何留守茅土先于平阳穆之居中殁后犹蒙忧
策不胜管见奉表以闻于是留守并加汎级
杨尚希高祖开皇初为河南道行台兵部尚书见天下
州郡过多上表曰自秦并天下罢侯置守汉魏及晋邦
邑屡改窃见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
卷四百七十三 第 13a 页
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具寮以众资费日多吏卒又倍
租调岁减清干才良百分无一动须数万如何可觅所
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琴有更张之义瑟无胶柱之理
今存要去閒并小为大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
得贤才敢陈管见伏听裁处帝览而嘉之于是遂罢天
下诸郡
李谔为治书侍御史谔见礼教彫弊公卿薨亡其爱妾
侍婢子孙辄嫁卖之遂成风俗谔上书曰臣闻追远慎
卷四百七十三 第 13b 页
终民德归厚三年无改方称为孝如闻大臣之内有父
祖亡没日月未久子孙无赖便分其妓妾嫁卖取财有
一于兹实损风化妾虽微贱亲承衣履服斩三年古今
通式岂容遽褫缞绖强傅铅华泣辞灵几之前送付他
人之室凡在见者犹致伤心况乎人子能堪斯忍复有
朝廷重臣位望通贵平生交旧情若弟兄及其亡没杳
同行路朝闻其死夕规其妾方便求娉以得为限无廉
耻之心弃友朋之义且居家理治可移于官既不正私
卷四百七十三 第 14a 页
何能赞务帝览而嘉之五品已上妻妾不得改醮始于
此也谔又以属文之家体尚轻薄递相师效流宕忘反
于是上书曰臣闻古先哲王之化民也必变其视听防
其嗜欲塞其邪放之心示以淳和之路五教六行为训
民之本诗书礼易为道义之门故能家复孝慈人知礼
让正俗调风莫大于此其有上书献赋制诔镌铭皆以
褒德序贤明勋證理苟非惩劝义不徒然降及后代风
教渐落魏之三祖更尚文词忽君人之大道好雕虫之
卷四百七十三 第 14b 页
小艺下之从上有同影响竞骋文华遂成风俗江左齐
梁其弊弥甚贵贱贤愚唯务吟咏遂复遗理存异寻虚
逐微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
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世俗以此相高朝廷据兹
擢士禄利之涂既开爱尚之情愈笃于是闾里童昏贵
游总丱未窥六甲先制五言至如羲皇舜禹之典伊傅
周孔之说不复关心何尝入耳以傲诞为清虚以缘情
为勋绩损儒素为古拙用词赋为君子故文笔日繁其
卷四百七十三 第 15a 页
政日乱良繇弃大圣之轨模构无用以为用也捐本逐末
流遍华壤递相师祖久而愈扇及大隋受命圣道聿兴
屏黜浮词遏止华伪自非怀经抱质志道依仁不得引
领搢绅参厕缨冕开皇四年普诏天下公私文翰并宜
实录其年九月泗州刺史司马幼之文表华艳付所司
治罪自是公卿大臣咸知正道莫不钻仰坟索弃绝华
绮择先王之令典行大道于兹世如闻外州远县仍踵
弊风选吏举人未遵典则至于宗党称孝乡曲归仁学
卷四百七十三 第 15b 页
必典谟交不苟合则摈落私门不加收齿其学不稽古
逐俗随时作轻薄之篇章结朋党而求誉则选充吏职
举送天朝盖繇县令刺史未行风教犹挟私情不存公
道臣既忝宪司职当紏察若闻风即劾恐挂网者多请
敕有司普加搜访有如此者具状送台谔又以当官者
好自矜伐上奏曰臣闻舜戒禹曰汝惟不矜天下莫与
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言偃又云事君数
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此皆先哲之格言后王之轨辙
卷四百七十三 第 16a 页
然则人臣之道陈力济时虽勤比大禹功如师望亦不
得厚自矜伐上要君父况复功无足纪勤不补过而敢
自陈勋绩轻干听览世之丧道极于周代下无廉耻上
使之然用人唯信其口取士不观其行矜誇自大便以
干济蒙擢谦恭静退多以恬默见遗是以通表陈诚先
论已之功状承颜敷奏尝道臣最用心自衒自媒都无
惭耻之色强干横请唯以乾没为能自隋受命此风顿
改耕夫贩妇无不革心况乃大臣仍蹈弊俗如闻刺史
卷四百七十三 第 16b 页
入京朝觐乃有自陈勾检之功喧诉阶墀之侧言辞不
逊高自称誉上黩冕旒特为难恕凡如此辈具状送台
明加罪黜以惩风范帝以谔前后所奏颁示天下四海
靡然向风深革其弊
卢思道为散骑侍郎兼内史侍郎事于时议置六卿将
除大理思道上奏曰省有驾部寺留太仆省有刑部寺
除大理斯则重畜产而贱刑名诚为未可又陈殿庭非
杖罚之所朝臣犯笞罪请以赎论帝嘉纳之
卷四百七十三 第 17a 页
王劭为员外散骑侍郎劭以古有钻燧改火之义近代废
绝于是上表请变火曰臣谨按周官四时变火以救时疾
明火不数变时疾必兴圣人作法岂徒然也在晋时有以
雒阳火度江者代代事之相续不灭火色变青昔师旷食
饭云是劳薪所㸑晋平公使视之果然车辋今温酒及炙
肉用石炭柴火竹火草火麻荄火气味各不同以此推
之新火旧火理应有异伏望远遵先圣于五时取五木
以变火用功甚少救益方大纵使百姓习久未能顿同
卷四百七十三 第 17b 页
尚食内厨及东宫诸王食厨不可不依古法帝从之
李德林为内史令开皇中苏威奏置五百家乡正即令
理民间词讼德林议以为本废乡官判事为其里闾亲
识剖断不平今令乡正专治五百家恐为害更甚且今
时吏部总选人物天下不过数百县于六七百万户内
铨简数百县令犹不称其才乃欲于一乡之内选一人
能治五百家者必恐难得又即是要荒小县有不至五
百家者复不可令两县共管一乡敕令内外群官就东
卷四百七十三 第 18a 页
宫会议自皇太子以下多从德林议
苏孝慈为工部尚书时京官及州并给公廨钱回易生
利以给公用至开皇十四年六月孝慈以为所在官司
因循往昔皆以公廨物出举兴生唯利是求烦扰百姓
败风损俗莫斯之甚于是奏皆给地以营农回易取利
一皆禁止
唐许敬宗太宗贞观十九年为中书侍郎时庶人承乾
废黜宫僚多被除削久未收叙敬宗上表曰臣闻先王
卷四百七十三 第 18b 页
慎罚务在于恤刑往哲宽仁义在于宥过圣人之道莫
尚于兹切见废官五品以上除名弃斥颇历岁时但庶
人畴昔之年身处不疑之地包藏悖逆阴结宰臣所预
奸谋多连贵戚祸生虑表非可防萌宫内官僚迥无关
预今乃投鼠及器孰谓无冤焚山毁玉稍同迁怒伏寻
先典例有可原昔吴国陪臣则爰丝不坐于刘濞昌邑
中尉则王吉免缘于海昏譬诸栾布乃策名于彭越比
乎田叔亦委质于张敖主以凶逆陷诛夷臣以贤良荷
卷四百七十三 第 19a 页
收擢历观往代此类尤多近者有隋又遵斯义杨勇之
废罪止加于佞人李纲之徒皆不预于刑网古今裁其
折衷史籍称为美谈而今张玄素令狐德棻赵弘智裴
宣机萧钧等并砥节励操有雅望于当朝经明行修播
令名于天下或以直言而遭箠扑或以忤意而见猜嫌
一槩雷同并罹天宪恐于王道伤在未弘繇是玄素等
得叙用
褚遂良高宗时为吏部尚书时永徽三年诏追录前代
卷四百七十三 第 19b 页
忠鲠子孙周相州总管尉迟迥曾孙文礼诉言迥忠于
周室为隋所诛帝遣议之太常卿江夏王道宗等议咸
以迥死节于周宜有甄录遂良进曰窃观史籍咸以救
君难则为忠不救则为逆春秋赵穿杀晋灵公赵盾为
正卿不讨贼太史书曰赵盾弑其君繇此言之尉迟迥
受周重寄既闻隋文作相称兵邺下南通于陈北连突
厥顿兵六十馀日不赴国难免其罪恶为幸已多若谓
之忠臣所深惑群议遂寝殿中侍御史张敬一奏曰臣
卷四百七十三 第 20a 页
闻尧舜谔谔以昌桀纣默默以亡臣窃以尉迟迥忠于
周室身死国难遂良不以为忠恐未为允请召史官集
议帝竟不许之
刘祥道显庆初为黄门侍郎知吏部选事祥道以铨综
之术犹有所阙乃上疏陈其得失其一曰今之选司取
士伤多且滥每年入流数过一千四百是伤多也杂色
入流不加铨简是伤滥也经明行修之士犹或罕有正
人多取胥徒之流岂能皆有德行即知共釐务者善人
卷四百七十三 第 20b 页
少而恶人多有国已来已四十载尚未刑措岂不繇此
乎但服膺先王之道者奏第然始赴选趋走几案之间
者不简便加禄秩稽古之业虽则难知斗筲之材何期
易进其杂色应入流人望令曹司试判讫简为四等第
一等付吏部第二等付兵部次付主爵次付司勋其行
署等私犯公坐者虽经赦降以量配三司不经赦降者放
还本贯冀入流不滥官无冗杂且令胥徒之辈渐加劝
勉其二曰古之选者为官择人不闻取人多而官员有
卷四百七十三 第 21a 页
数入流无限以有数供无限遂令九流繁总人随岁积
今内外文武官一品已下九品已上一万三千四百六
十五员略举大数当一万四千人壮室而仕耳顺而退
取其中数不过支三十年此则一万四千人而略尽若
年别入流者五百人经三十年更得一万五千足所须
之数况三十年之外在官者犹多此便有馀不虑其少
今年常入流者遂便逾一千四百计应数外常馀两倍
又常选放还者仍停六七千人更复年别新加实非处
卷四百七十三 第 21b 页
置之法其三曰儒为教化之本学者之宗儒教不兴风
俗将替今庠序遍于四海儒生溢于三学劝诱之方理
实为备而奖进之道事或未周但永徽已来于今八载
在官者以善政粗闻论事者以一言可采莫不光被纶
音超升不次而儒生未闻恩及岂为奖进之道其四曰
国家富有四海已四十年百姓官寮未有秀才之举岂
今之人不如昔人将奖贤之道未至宁可方称多士岂
得遂阙斯人望六品已下爰及山谷特降纶言更审搜
卷四百七十三 第 22a 页
访仍量为条例稍加优奖不然赫赫之辰斯举遂绝一
代盛事为朝廷惜之其五曰唐虞三代考绩黜陟幽明
两汉用人亦久居其职所以因官命氏有仓庾之姓魏晋
已来事无可纪今之在四考即迁官人知将秩满必怀
去就百姓见有迁代能无苟且以去就之官临苟且之
辈责以移风易俗其可得乎望经四考就任加阶至八
考满然后听选还淳反朴虽未敢必期送故迎新实减
劳弊其六曰尚书省二十四司及门下中书都事主事
卷四百七十三 第 22b 页
主书等比来选补皆取旧任流外有刀笔之人纵欲参
用士流以俦类为耻前后相承遂为故事但掖省崇峻
王言秘密尚书政本人物攸归而多用胥徒恐未尽铨
衡之理望有釐革稍清其选明年中书令杜正伦亦言
入流人多为政之弊帝遣祥道与正伦详议其事时宰
相已下惮于改作事竟不行
魏玄同上元中为吏部侍郎玄同以既委选举恐未尽
得人之术上疏曰臣闻制器者必择匠以简材为国者
卷四百七十三 第 23a 页
必求贤以莅官匠不良无以成其工官非贤无以致于
理君者所以牧人也臣者所以佐君也君不养人失君
道矣臣不辅君失臣任矣任人者诚国家之基本百姓
之安危也方今人不加富盗贼不衰狱讼未清礼义犹
阙者繇官不得其才官不得其才者取人之道未尽也
臣又闻傅说曰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设都树后王君公
承以大夫师长不惟逸豫惟以治民昔之都国今之州
县士有常君人有定主自求臣佐各选英贤其大臣乃
卷四百七十三 第 23b 页
命于王朝耳秦并天下罢侯置守汉氏因之有沿有革
诸侯得自置吏四百石已下其傅相大官则汉为置之
州郡掾吏督邮从事悉任之于牧守爰自魏晋始归吏
部递相祖袭以迄于今用刀笔以量才按簿书而察行
法令之弊其来日久盖君子重因循而惮改作有不得
已者亦当运独见之明定卓然之议如今选司所行者
非上皇之令典近代之权道所宜迁革实为至要何以
言之夫丈尺之量所及者盖短钟庾之器所积者宁多
卷四百七十三 第 24a 页
非其所及焉能度之非其所受何以容之况天下之大
士人之众而可委之数人之手乎假使平如权衡明如
水镜力有所及炤有所穷铨综既紊所失斯广又以比
居此任时有罪人岂真愧彼清通昧于甄察亦将竭其
庸妄揉彼棼丝情故既行何所不至赃私一启以及万
端至乃为己谋安为人择利顾亲疏而下笔看势要而
措情悠悠风尘此焉奔竞扰扰游宦同乎市井加以厚
貌深衷险如溪壑择言观行犹惧不周今使百行九能
卷四百七十三 第 24b 页
折之于一面具寮庶品专断于一司不亦难矣乎且魏
人应运所据者盖三分晋氏播迁所临者非一统逮乎
齐宋以及周隋战争之日多安泰之时少瓜分瓦裂各
在一方隋氏平陈十馀年耳接以灾祸继以饥馑既德
业之不远或时事所未遑非谓是今而非古也武德贞
观与今亦异皇运之初庶事草创岂惟日不暇给亦乃
人物常稀天祚大圣享国永年比屋可封异人间出咸
以为有道耻贱得时无怠诸色入流岁以千计群司升
卷四百七十三 第 25a 页
位无复新加官有常员人无定限选集之始雾集云屯
擢叙于终十不收一淄渑杂混玉石难分用舍去留得
失相半抚即事之为弊知及后之滋甚夫夏殷以前制
度皆阙周监二代焕乎可睹岂诸侯之臣不皆命于天
子王朝庶官亦不专于一职故周穆王以伯囧为太仆
正命之曰慎简乃僚无以巧言令色便僻侧媚唯吉士
此则令其自择下吏之文也太仆正中大夫耳以僚属
委之则公卿亦必然矣周礼太宰内史掌爵禄废置
卷四百七十三 第 25b 页
司徒司马别掌兴贤诏事当是分任于群司而统之以
数职各自求其小者而王命其大者焉夫委任责成君
之体也所委者当所用者精故能得济济多士芃芃棫
朴裴子野有言曰官人之难先王言之尚矣居家视其
孝友乡党服其诚信出入观其志义忧难取其智谋烦
之以事以观其能临之以利以察其廉周礼始于学校
论之州里告诸六事而后贡之王庭其在汉家尚犹然
矣州郡积其功能然后为五府所辟举其掾属而升于朝三
卷四百七十三 第 26a 页
公参得除署尚书奏之天子一人之身所关者众一贤
之集其课也详故能官得其人鲜有败事魏晋反是所
失弘多子野之论盖区区之宋朝耳犹为不胜其弊而
况于当今乎又从政为官不可以无学故书曰学古入
官议事以制传曰我闻学以从政不闻以政入学今贵
戚子弟例早求官或髫龀之年已腰银艾童丱之岁已
袭朱紫弘文崇贤之生千牛辇脚之类课试既浅艺能
复薄而门阀有素资望自高夫象贤继父古之道也所
卷四百七十三 第 26b 页
谓胄子必裁诸学修六礼以节其性明七教以兴其德
齐八政以防其淫尚贤以崇德简不肖以黜恶少则受
业长而出仕并繇德进必以才升然后可以利用宾王移
家事国少仕则废学轻试则无才于此一流良足惜也
又勋官三卫流外之徒不待州县之举直取之于书判
恐非先德而后言才之义也臣又以为国之用人有
似人之用财贫者厌糟糠思短褐富者馀粱肉衣轻裘
然则当衰弊乏贤之时则可磨策朽钝而乘驭之在太
卷四百七十三 第 27a 页
平多士之日亦宜妙选髦俊而任使之诗云翘翘错薪方
之用才理亦当尔选人幸多尤宜简择臣窃见制书每
令三品五品荐士下至九品亦令举人此朝廷侧席旁
求之意也但以褒贬不甚明得失无大隔故人上不
忧黜责下不尽搜扬苟以应命莫慎所举且唯贤知贤
圣人笃论伊皋既举不仁咸远复患阶秩虽同人才异
等身且滥集鉴岂知人今欲务得实才兼宜择其举主
流清因源洁影端繇表正汉书云张耳陈馀之宾客厮
卷四百七十三 第 27b 页
役皆天下俊杰彼之蕞尔犹能若斯况以神皇之圣明
国家之德业而不建长久之策为无穷之基尽得贤取
士之术而但顾望魏晋之遗风留意周隋之末事臣窃
惑之伏愿稍回圣虑时采刍言略因周汉之规以分吏
部之选即望所用精详鲜于差失疏奏不纳
 
 
 册府元龟卷四百七十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