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宋 荐福本禅师传¶ 第 442b 页

补续高僧传卷第十一
明吴门华山寺沙门 明河 撰

习禅篇

*** 宋 荐福本禅师传

悟本。江州人也。自江西云门。参侍妙喜。至泉南小溪。
于时。英俊毕集。受印可者多矣。师私谓其弃巳。欲发
去。妙喜知而语之曰。汝但专意参究。如有所得。不待
开口。吾巳识也。既而有闻师入室者。故谓师曰。本侍
者参禅。许多年逐日。只道得个不会。师诟之曰。这小
鬼。你未生时。我巳三度霍山庙里。退牙了。好教你知。
繇兹益锐志。提狗子无佛性话。一夕将三鼓。倚殿柱
昏寐间。不觉无字出口吻间。忽尔顿悟。后三日。妙喜
宋 荐福本禅师传¶ 第 442c 页 X77-0442.png
自郡城归。师趋丈室。足才越阃。未及吐词。妙喜曰。本
胡子。这回方是彻头也。因过寻同参谦公于建阳庵
中。谦举保宁颂五通仙人因缘曰。无量劫来曾未悟。
如何不动到其中。莫言佛法无多子。最苦瞿昙那一
通。谦复曰。我爱他如何不动到其中。既是不动。如何
则看他古人得了等闲拈出来。自然抓著人痒处。师
曰。因甚却道。最苦瞿昙那一通。谦曰。你未生时。吾巳
三度霍山庙里。退牙了也。于是相顾大笑。其友朋琢
磨之益。盖如印圈契为之无差。至于会心冁然。可使
后世想望风釆。师住博山。规模立而法道弘。时雪堂
行和尚。住荐福。有僧自福州来。雪堂问。沿路见好长
老否。僧云。近过信州。博山住持本和尚。虽不曾拜识。
好长老也。雪堂曰。安得知其为好。僧云。入寺路径开
辟。廊庑修整。殿堂香灯不绝。晨昏钟鼓分明。二时粥
饭精洁。僧行见人有礼。以此知其为好长老。雪堂笑
曰。本固贤矣。然尔亦具眼。直以斯言。达于郡守吴公
傅朋曰。遮僧持论。颇类范延龄荐张希颜事。而阁下
之贤。不减张忠定公。老僧年迈。乞请本以代。庶为林
下盛事。吴公大喜。师即日迁荐福。雪堂。嗣龙门远公。
师叔行也。

*** 简堂机传

行机。号简堂。台州杨氏子。风姿挺特。才压儒林。年二
十五弃妻孥。学出世法。晚见此庵。密有契證。入番阳
筦山。单丁住十七年。尝值隆冬。雨雪连作。饘粥不继。
宋 荐福本禅师传¶ 第 443a 页 X77-0443.png
师如不闻见。有颂云。地炉无火客囊空。雪似杨花落
岁穷。拾得断麻穿坏衲。不知身在寂寥中。每谓人曰。
某犹未稳在。住山岂吾事耶。一日偶看斫树倒地。忽
大悟。平昔碍膺之物。泮然冰释。未几。有江州圆通之
命。乃曰。吾道将行。即欣然曳杖而去。登座说法云。圆
通不开生药铺。单单只卖死猫头。不知那个无思算。
吃著通身冷汗流。缁白惊异。法席因兹大振。自圆通
移国清。退居景星岩。与给事吴芾。为方外友。淳熙五
年。自景星赴隐静。吴。和渊明诗十三篇。送其行。深致
恋恋之情。冀师早归同逸老也。师清明夷坦。衲子稍
有诖误。蔽护保惜。以成其德。尝言。人谁无过。在改之
为美。住筦山。日常下山。闻路傍哀泣声。师恻然询之。
一家寒疾。仅亡两口。贫无敛具。特就市贷棺葬之。乡
人感叹不巳。侍郎李椿年。谓士大夫曰。吾乡机老。有
道衲子也。加以慈惠及物。筦山安能久处乎。平生以
道自适。不急荣名。赴圆通请。随身唯拄杖草履而巳。
见者。色庄意解。九江守林叔达。目之曰。此佛法中津
梁也。其去就。真得前辈体格。故殁之日。虽走使致力。
为之涕下。

*** 或庵体传

师体。号或庵。台州罗氏子。初参此庵元布衲。于天台
护国。因举庞马选佛颂。至第三句。此庵喝之。师大悟。
遂匿迹深山中。丞相钱象先。慕其为人。致以天封。勉
令出世。师摇手曰。我不解悬羊头卖狗肉也。即宵遁
宋 荐福本禅师传¶ 第 443b 页 X77-0443.png
去。乾道初。瞎堂住国清。因见师圆通像赞。惊喜曰。不
谓此庵有此儿。遍索之。得之江心于稠人中。请为第
一座。及瞎堂迁虎丘。师访焉。平江道俗。请住觉报。觉
报旧名老寿庵。师曰。先师嘱我。他日逢老寿止。今若
合符契。遂欣然应命入院。小参曰。道常然而不渝。事
有弊而必变。昔江西南岳诸祖。各稽古为训。考其当
否。持以中道。务合人心。以悟为则。所以素风泠然。逮
今未泯。若约衲僧门下。言前荐得。屈我宗风。句下分
明。沉埋佛祖。然虽如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繇
是。缁素喜所未闻。归者如市。淳熙六年。移焦山。将化
示微恙。手书附砚一只。别郡守侍郎曾。逮至中夜说
偈。毕脱去。年七十二也。曾公以偈悼之曰。翩翩只履
逐西风。一物浑无布袋中。留下陶泓将底用。老夫无
笔制虚空。曾亦知言者矣。师荷法以身为教。不专于
言。常曰。丛林保于衲子。衲子保于道德。又曰。得一身
之荣。不如得一世之名。得一世之名。不如得一贤衲
子。使后学有师。丛林有主。呜呼。天下之至私者。无如
此身。远得一步身。近得一步道。故师二保三得之说。
诚绝世名言。愿终身诵之。不敢忘也。

*** 元枯木传

祖元。七闽林氏子。初谒雪峰顶佛心才。皆巳契机。后
参妙喜于海上洋屿庵。风骨清癯。危坐终日。妙喜目
为元枯木。以剔灯有悟。妙喜赠之以偈。洋屿发明大
事者十三人。师其一也。居连江福严庵。食指猥众。日
宋 荐福本禅师传¶ 第 443c 页 X77-0443.png
不暇给。庵有伽蓝。土偶甚夥。师揭偈于祠。晓之曰。小
庵小舍小丛林。土地何须八九人。若解轮番来打供。
免后碎作一堆尘。是夕。神致梦于山前檀越。愿如所
戒。及出世雁山能仁。示徒偈曰。雁山枯木实头禅。不
在尖新句语边。背手忽然摸得着。长鲸吞月浪滔天。
莹仲温曰。师在当时朋伍中。最号痴钝。及其遁迹。神
亦遵从。以至应缘徒尤趋慕。盖自般若殊胜中来。岂
有他哉。

*** 妙峰善禅师传

妙峰善禅师。刘氏子。世居彭城。后徙吴兴。年十三落
发。其师教以经论。一览辄了大意。久而弃之。时佛炤
唱道鄮山。师往参焉。于风幡话下悟旨。佛炤可以偈
曰。今日与君通一线。斩钉截铁起吾宗。自是辩慧泉
涌。然不以是自足。入武康庐妙高峰。壁坐十年。身隐
而名彰。学者尊之。曰妙峰禅师。出世于台之慧因鸿
福万年诸刹。退居皋亭刘寺者。又十馀年。其徒推迫
不巳。复领明之瑞岩。苏之万寿。常之华藏。次至灵隐。
灵隐。密迩于阙。轮蹄凑集。师掩户若不闻。一无所将
迎。公卿贵人。或见之。寒温而巳。会天童虚席。时郑清
之秉钧轴。谓非师莫宜居。因勉师行。师答曰。老僧年
耄矣。尚夜行不休乎。郑公高之。师善于诱掖后进。未
尝厉声色。然一经指授。无不心融神化。充然有得。相
传。师住灵隐时。夜坐方丈。为四鬼舁出入。此与洞山
宝事相类。得道人。时或有是。不欲章异以惑修。故讳
宋 荐福本禅师传¶ 第 444a 页 X77-0444.png
而不言。中峰所谓当时赖遇妙峰。若王老师。又作修
行无力会也。将示寂。澡身趺坐。书偈云。来也如是。去
也如是。来去一如。清风万里。遂逝。

*** 妙空智讷禅师传

智讷。姓夏氏。秀之崇德人。母。梦一妇人著黄衣。寘一
儿盆中。举而授之。因娠。生而颖秀。甫四岁。事其兄慈
相上人道孜。十四得度。器质不凡。追营香火。练习戒
律。巳如成人。久之悟。叹曰。吾修无上道。而求之文句
中。是刻舟也。即舍去。学禅于桐川之天宁。一日度涧。
有文书出流水中。揽取视之。乃心经也。读之。五蕴皆
空。恍然若有契于心者。走姑苏瑞光。见净照信公。公
一见喜曰。宿世沙门也。未几。净炤徙住真州长芦。会
学去来。率数百人。师学成行尊。齿其高第。淮人敬爱
之曰。有如讷公。而不坐道场。可乎。延住天宁禅寺。赐
妙空大师。仪真当二江三吴舟车之会。檀施大集。鼎
新一刹。几至万础。建炎初。住灵隐。慈圣献皇后。车驾
临幸。诏师升坐说法。赐号佛海。明年。金人陷钱塘。师
被执。大酋解师缚。置一榻尊事之。比去。饬十骑送还。
咸安王韩世忠。表请平江灵岩。为功德院荐先福。命
师主之。巳去复留。凡五更住持。前后二十馀年。最后
被诏住径山。绍兴二十七年。师持钵诣秀州华亭。县
人朱飞卿者。闻师名。具蒲馔卜日。驰书以请。师以十
一月二十六日。至其家。据坐说法。缁素咸会。有僧出
膜拜。问生死根本。师酬对语未卒。举拂扣床。一击而
宋 荐福本禅师传¶ 第 444b 页 X77-0444.png
逝。道俗奔赴。空巷相登。赞叹作礼。如佛灭度。其徒具
舟载归山中。则巳有治命矣。七日而敛。举体如生。葬
于寺之白云庵。寿八十。僧腊六十七。师仪状奇庞。容
止端默。虽行出世间法。而以营塔庙修斋供作佛事。
金帛之施。岁一出之。橐中无[酉-二+干]蓄。在仪真时。州民王
氏妇病没。后配孟氏又病。一日其姑诵经佛室中。闻
扣壁声。问之。曰王氏也。我有遗橐簪珥之属。尽归孟
氏。可斥卖一二。请天宁讷公说法。使我解脱。舍汝家
而去。孟氏亦复无恙。家人即日驰告师。师至王氏。凭
附一女子立师侧。说法竟。欢踊跃跪谢。后数日。现梦
曰。我巳则受后身矣。而孟氏病良巳徐。师书其事为
记。在灵岩时。平江大姓胡氏。设大斋。耆宿皆会。前一
夕。梦人告曰。诘朝。有骑赤马衣黄褐而至者。辟支佛
也。黎明物色求之。而师裘马如梦。胡氏举室迎拜。一
坐尽惊。灵岩寺。据绝顶。而井饮不给。盖数百年矣。师
择地庀工。伐石凿井。出泉清甘。人不病汲。今号佛海
泉云。仪真天宁僧伽一塔。高数百尺。并大轮藏壮丽。
甲于淮海。皆师所为。孙尚书觌。过而叹曰。公材智不
下澄。观时方多故。而隐于浮屠中。可惜也。其后五住
灵岩。筑一室于方丈西偏。孙登访。题曰五至。留诗而
别。暨师没。复铭其塔。致哀慕焉。

*** 道谦传

道谦。建州游氏子。家世业儒。幼聪慧。读书辄成诵。早
失恃怙。叹曰。为人子者。不及甘旨之养。当从浮屠氏。
宋 荐福本禅师传¶ 第 444c 页 X77-0444.png
学出世法。以报罔极。遂落发谒佛果。无所省发。后随
妙喜庵。居泉南。及喜领径山。师亦侍行。未几。令师往
长沙。通紫岩居士张公书。师自以参禅二十年。无入
头处。更作此行。决定荒废。意欲无行。友人宗元者。叱
曰。不可在路便参禅。不得也去。吾与汝俱往。师不得
巳而行。在路泣语元曰。我一生参禅。殊无得力处。今
又途路奔波。如何得相应去。元告之曰。你但将诸方
参得底悟得底。圆悟妙喜。为你说得底。都不要理会。
途中可替事。我尽替你。只有五件事。替你不得。你须
自家支当。师曰。五件者何事。愿闻其要。元曰。著衣吃
饭。屙屎放尿。驼个死尸路上行。师于言下领旨。不觉
手舞足蹈。元曰。你此回方可通书。宜前进。吾先归矣。
师见张公。张公喜甚。书自信二字为赠。师笑而受之。
回径山。妙喜见而喜曰。建州子。你这回别也。后还里
住开善。声光大震。将化。侍者请偈。师笑曰。万法本空。
三界非有。死生于何处安著。忍为骇俗态乎。师行峻
而气和。接物优容。不言自化。亦宗门之杰出者也。


元。亦建州人。依妙喜最久。分坐说法。张公帅三山。虚
数院迎之。不就。归里结茆。号众妙园。垂语云。这一些
子。恰如撞著杀人汉相似。你若不杀了他。他便杀了
你。未详所终。

*** 良书记.元庵禅师传

处良书记。字遂翁。会稽山阴刘氏子。九岁以童子得
度。十三岁游诸方。仅胜衣笠。路人为之惊叹。初为妙
宋 荐福本禅师传¶ 第 445a 页 X77-0445.png
喜侍者。又从卐庵颜公为书记。英迈玉立。游二师间。
皆受记莂。馀事能文词。善笔札。诸方翕称良书记。然
亦以议论皦核不少假借。不为诸方所容顾。独陆陆
众中。尝居秀州法喜院。举香为卐庵嗣。萧然数僧。食
财半菽。再岁。退庐会稽海上。适太常尤公。守临海。起
师领紫櫜。复以县大夫不乐弃去。久之。领昆山荐严
资福寺。遂以疾逝。淳熙十四年六月戊寅也。遗言藏
骨庐山智林寺。寺。卐庵与师。所同建也。

元庵。真慈者。潼州李氏子。初依成都正法出家。具戒。
嗣游讲肆听圆觉。至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
毕竟无体。实同幻化。因而有省。作颂曰。一颗明珠。在
我这里。拨著动著。放光动地。归以呈其师。其师诘之。
师曰。虽百千万亿公案。不出此颂也。其师以为不逊。
乃叱去。因南游。至庐山圆通。时卐庵为西堂。为众入
室。举僧问云门。拨尘见佛时如何。门云。佛亦是尘。师
随声便喝。以手指胸曰。佛亦是尘。复颂曰。拨尘见佛。
佛亦是尘。问了答了。直下翻身。劝君更尽一杯酒。西
出阳关无故人。又颂尘尘三昧曰。钵里饭。桶里水。别
宝昆崙坐潭底。一尘尘上走须弥。明眼波斯笑弹指。
笑弹指。珊瑚枝上清风起。卐庵深肯之。

*** 了一传

了一。号炤堂。奉化徐氏子。方童幼时。遇群儿嬉戏。隅
坐傍不语。闻梵呗则跃起。喜动颜色。其父曰。儿如此。
当令事佛。年十四。祝发大云寺。十六受经数万言。习
宋 荐福本禅师传¶ 第 445b 页 X77-0445.png
穷昼夜不息巳。乃叹曰。如来最上乘。无挟而径造者
也。事糟粕何庸。即入京。从相国寺妙湛慧公。游数年。
尽其学为高弟。复下汴。绝淮。经吴中浮浙。上天台。入
雪峰。遍见诸耆宿。表里洞然。中无疑者。会妙湛来莅
黄檗。师自雪峰至。学成行尊。众推为上首。师姿相奇
庞。寡言笑。危坐一榻。渊然如古井冰。有来叩者。云涌
泉落。愈出而愈无穷。性介特。务自阔远。不交人事。将
诣雪峰。朝议大夫曾恬。与师厚善。属师致书。抵福帅
大资张公守。师意其为巳。纳笥中弗出。久之。石泉虚
席。公曰。黄檗上首故自强。即日移书。遣骑迎师。师谢
不愿。使者至五反而后受。他日公过师。师出恬书。且
致不即发之意。公喜曰。韫椟之珍。深藏而不市。吾与
师。宾主无愧矣。居三岁。改莅圣泉。会左丞叶梦得来
守福。曰。黄檗古道场。今世名缁。孰逾一公者。饬使者
具书币以迎师。至阖境。缁素奔走出迎。欢呼踊跃。声
振山谷。盖师自石泉出世。更三大刹。积十五年。演唱
真乘。启悟后学。人人向道。以师为归。巳而后。将至稍
通饷谢易置诸禅师。一夕舍去。归卧雪峰故庐。泉南
守叶庭圭。乐道之士也。延之云门。再迁法石。庭圭代
还。师亦反西湖雪峰庵。即妙湛所栖。闭门终日。人莫
见其面。若将终焉。俄被旨住径山。绍兴二十四年也。
径山。无一垄之地可耕。而学众数千指。师入据丈室。
檀施大集。不求而办。山有芝岩方丈遗址。师尝指其
处。谓其徒曰。吾将筑室居焉。初不省所谓。明年三月
宋 荐福本禅师传¶ 第 445c 页 X77-0445.png
示微疾。退处明月堂。唱箧中衣。供佛饭僧。翼日黎明。
索笔书伽陀。趺坐而逝。寿六十四。僧腊五十。即芝岩
塔其全身。乃喻筑室所云以此。

*** 文尔传

文尔。福州长溪人。姓李氏。十一辞亲出家。十六为僧。
十七受戒。十八裹足游禅会。参月庵果公。无所入。忘
寝与食。疮痏遍体。抱膝危坐。每闻五更钟声。辄骇汗
曰。又过一日矣。后因触物有省。入为侍者数年。游庐
陵。为众迫请。住吉水清凉院。徙兴国之梵山。宁都之
桃林。绍兴二十一年。郡守李子扬。初至。严峭寡与。独
有契于师。迎住报恩。报恩望刹。栋宇久隳。法席不振。
赣民赀少啬施。师接以诚悫。咸竭其力。堂搆像设次
第一新。丛林成矣。会齐述婴城叛。缁素宵溃。师曰。我
去寺必墟。止不动。阅百二十日。贼欲屡纵火加害。师
随机解免。舍匿士庶千计。皆赖以全。居十年。引疾求
去。遂移庆云。地僻而用足。异时主者。自殖而巳。师至。
改造三门。规创殿宇。理事兼举。老而弥笃。一日与门
人行西圃。指寻丈曰。此存以待我。未几坐亡。实乾道
二年冬也。报龄四十六。坐三十一夏。门人葬师所示
之地。丞相周必大。为石上之文。谓师住报恩时。妙喜
杲公。与无垢张公。同时北归。士大夫日往参请。师初
无言说。妙喜独谓无垢。是人所得端实。不可忽也。予
闻斯语。然后知师。故以钝为利者。自是益思与之游。
而宦牒推移。会合之日殊少。去冬。师有过予意。方报
宋 荐福本禅师传¶ 第 446a 页 X77-0446.png
有书。而师没矣。其为时贤歆慕。如此。

*** 从廓传(宜意)

从廓。福之长溪林氏子。幼颖悟。不妄言笑。群儿强以
聚嬉。泊焉如弗闻。喜闻出世法。年十五祝发受具戒。
时闽中。多有道之士。悉往从之游。见佛心才。才称之。
又见懒庵需公。为侍者。复依大圆璞。璞妙喜之高弟。
门风孤峻。始龃龉。久之。豁然有得。服勤数载。大圆抚
之。以为类巳。然以未识妙喜为恨。不惮重趼。见于衡
之回雁峰下。深加器重。留三年告归。送之以偈。又以
书属璞曰。廓。佳衲子。可为成就。使异日为吾家种草。
绍兴丙子。妙喜被旨住育王。复来依焉。妙喜移径山。
璞继其席。众踰千数。师为第一座制师。丞相沈公。以
庐山请出世。妙喜方名冠天下。无不愿出其门。以取
重。开堂日。乃以瓣香嗣大圆。诸方以此益高之。巳而
育王虚位。尚书韩公邀妙喜。请举以自代。而无如师
也。禅衲大集。育王为海内名道场。以祖孙三人。世济
宣阐。遂为丛林美谭。师才具素高。以其暇日。兴土木
之工。皆极其壮丽。增庾入数千斛。施者委金帛。创为
长生局五所。百须皆备。月施金钱饭僧以万计。又造
金塔。以奉舍利。此特其馀事尔。孝宗即位之十五年。
诏。舍利宝塔。诣行在所。师侍行。既至。命入禁中观堂
安奉。上御素膳。焚香瞻礼。亲睹殊胜。遂召师对碧琳
堂。问舍利从何发现。奏曰。从陛下圣心发现。上大悦。
亲书妙胜之殿。赐师妙智禅师号。仍度僧五员。颁钞
宋 荐福本禅师传¶ 第 446b 页 X77-0446.png
万缗。眷赉优渥。前所未有。日本国王。阅师偈语。自言
有所发明。至逊国以从道。岁修弟子礼。辞币甚恭。且
送良材建舍利殿。器用精妙。庄严无比。丞相史公帅
七闽。以鼓山趣其归。荥阳郡王力挽无行。魏王出镇。
一见风仪。目为僧中龙。又闻其机辩峻发。肃然加敬。
师晚以衣囊。立庵于乌石山。名以笑月。为终焉计。有
偈云。三峰敛却闲云。大海冷涵秋月。庚子季春。拂衣
归庵。杜门不与世接。俄示微恙。说偈而逝。年六十二。
腊四十七。葬于庵之寝室。师家法严甚。学众以师语。
萃为巨编。师见而呵之曰。汝辈随语生解。去道益远。
固不许。没后。乃始得百之一二刊之。弟子百馀人。


宜意者。得法最的。住平江开元。方鸣道有声。而遽即
世。吾党惜之。

*** 退谷云传(附石桥宣公)

义云禅师。福州闽清黄氏子。幼入家塾。成童入乡。较
颖异有声。因读论语中庸。有所悟入。后闻山堂淳禅
师说法。遂自断出家。遍游江湖。至吴。见铁庵一大禅。
为侍者。铁庵重之。时佛炤倡道灵隐。师往依焉。及佛
照移育王。师从其行。历十年。为第一座。佛炤闻其说
法。叹曰。此子提唱。宛如雪堂行和尚。吾钵袋有所付
矣。遂出住香山。居五年。徙台州光孝。又徙镇江甘露。
会平江虎丘万寿。皆欲延师。师闻万寿颇废。即欣然
就之。淮南转运使虞公俦。又以长芦来招。师与虞公
有雅。故又从之。会育王虚席。朝命师补其处。时佛炤
宋 荐福本禅师传¶ 第 446c 页 X77-0446.png
方居东庵。父子日相从。发明临济正宗。学者云集。会
有魔事。师即舍众退居香山。盖将终焉。而朝命又起
师。说法净慈。恩光赫奕。都邑耸动。一日领众。持钵畿
邑。是夕寺灾无遗宇。比师归。独三门岿然在瓦砾中。
师不动容曰。成坏相寻。亦岂有常。今日之坏。安知不
为四众作福之地哉。天子闻之。出内库金以赐。自重
臣贵戚以下。倾橐辇金。惟恐居后。未期年。广殿邃庑。
崇闳杰阁。盖愈于前日矣。于是。上为亲御翰墨。书慧
日阁三大字赐之。开禧二年五月。示微疾。作偈别众
而寂。寿五十八。腊三十五。住山十九载。徒辈奉全身。
塔于寺之东北隅。

石桥宣禅师。蜀嘉定许氏子。参佛炤得法。住径山。创
化城于双溪之上。接待云锡。师获知丞相鲁国。一时
名士大夫。翕然宗仰。几与退谷。并驱争先。伹福缘小
逊耳。示寂。塔于化城之后。

*** 笑翁堪公传

妙堪。号笑翁。慈溪毛氏子。广颡平顶。骨气清豪。从野
庵道钦受学。以广记多闻称。后一力参究。依息庵观
于金山。又走灵隐。见松源。皆不契。时无用居天童。径
造其室。用问曰。行脚僧游山僧。曰。行脚僧。用曰。如何
是行脚事。提坐具便摵。用曰。此僧敢来这里持虎须。
俾参堂。一日用举狗子无佛性话。才儗开口。用以竹
篦劈口打。应声呈偈曰。大涂毒鼓。轰天震地。转脑回
头。横尸万里。用颔之。俾侍香。寻命分座出世。凡十坐
宋 荐福本禅师传¶ 第 447a 页 X77-0447.png
道场。皆海内名刹。三被诏旨。并诸名公卿推挽。不得
巳而后就也。虽荷禅宗重寄。而不以其道自封。其于
佛浅深之说。无不融了。世出世法。无不兼弘。常曰。于
心有取舍。识情未尽见。法有彼此。智眼未明。天台旧
无律宗。居报恩也。与大卿齐公议。合十寺为大刹。筑
戒坛。命负毗尼学者。倡开遮持犯之法。风励新学。台
始行南山宗也。居灵隐。山门逼近屠沽。堪撒其庐。揭
关飞来峰外。以限喧寂。曰。不可使旃陀罗气薰秽三
宝也。荆湖总臣。以国乏用。奏僧道得以出赀。买紫衣
师号。俾领住持。闻之叹曰。苟如是。则千金之子。皆可
主法。我道危矣。因抗疏。且致书秉钧轴者。其议遂寝。
诏徙天童。力辞。东归翠岩。筑室。奉先世香火。育王虚
席。有旨起师。再辞。不许。乃奉诏。表章大觉。祖述妙喜。
秩然有序。未几。复下天童之命。大参赵公。请主净慈。
皆固辞谢之。俄示疾。书遗表。作寺丞张公书通守。永
嘉曹公来问疾。从容叙世契移顷。书偈曰。业镜高悬。
七十二年。一搥击碎。大道坦然。置笔泊然而逝。

*** 松源岳传

崇岳。号松源。处州龙泉吴氏子。幼不好弄。稍长慕出
世法。二十三。弃家衣扫塔。服受五戒。首造灵石妙公。
继见大慧杲禅师于径山。久之。大慧升堂。称蒋山应
庵华公。为人径捷。师闻之。不待旦而行。既至入室。未
契。退愈自奋励。中夜自举狗子无佛性话。豁然有得。
以扣应庵。庵举世尊有密语。迦叶不覆藏。师云。钝置
宋 荐福本禅师传¶ 第 447b 页 X77-0447.png
和尚。庵厉声一喝。自是朝夕咨请。庵大喜。以为法器。
说偈劝使祝发。栋梁吾道。隆兴二年。师始得度于临
安西湖白莲精舍。自是遍历江浙诸大老之门。罕当
其意。乃浮海入闽。见木庵永公。木庵。举有句无句如
藤倚树。师云。裂破。木庵云。琅琊道好一堆烂柴聻。师
云。矢上加尖。如是应酬数反。木庵云。老兄下语。老僧
不过如此。秪是未在。他日拂柄在手。为人不得。验人
不得。师云。为人者。使博地凡夫。一超入圣域。固难矣。
至于验人。打向面前过。不待开口。巳知渠骨髓。何难
之有。木庵举手云。明明向汝道。开口不在舌头上。后
自知。逾年见密庵于衢之西山。随问即答。密庵微笑
曰。黄杨禅尔。师切于明道。至忘寝食。密庵移住蒋山
华藏径山。皆从之。一日密庵入室次。问傍僧。不是心。
不是佛。不是物。师侍侧。豁然大悟。乃云。今日方知木
庵道开口不在舌头上。自是机辩纵横。锋不可触。木
庵迁灵隐。遂命师为第一座。旋出世于平江澄炤。为
密庵嗣。迁江阴之光孝。无为之冶父。饶之荐福。平江
之虎丘。皆天下名山。惟冶父最寂寞。又以火废。师一
临之。四方名衲踵至。栋宇亦大兴。人谓师能使所居
山大。庆元丁巳。被旨住灵隐。居六年。道盛行。得法者
众。法席为一时冠。而师有栖隐之志。即上章乞罢住
持事。上察其诚许之。退居东庵。俄属微疾。犹不少废
唱道。忽垂一则语。以验学者。曰。有力量人。为甚么抬
脚不起。开口不在舌头上。又贻书诸嗣法。嘱令传持
宋 荐福本禅师传¶ 第 447c 页 X77-0447.png
大法。因书偈曰。来无所来。去无所去。瞥转玄关。佛祖
罔措。跏趺而寂。实嘉泰二年八月四日也。得年七十
有一。坐夏四十。徒辈奉全身。塔于北高峰之原。

*** 偃溪闻传

广闻。闽之侯官林氏子。家世业儒。疏眉秀目。哆口丰
颐。从季父智隆于宛陵光孝。十八得度受具。初见铁
牛印。少室睦。无际派。追随甚久。闻浙翁唱道天童。袖
香谒之。初见机道龃龉。翁移径山。师踵至。翁笑迎曰。
汝来耶。一夕坐檐间。闻更三转入室。曳履而蹶。如梦
忽醒。翌朝造翁室。翁举赵州洗钵盂话。师将启吻。翁
遽止之。平生疑情。当下冰释。绍定戊子。四明制阃胡
公。以小净慈致之。历住香山万寿雪窦育王净慈灵
隐径坞八山。所至革弊支倾。广容徒众。道化大行。有
云。十字街头石幢子。无你遮护处。一声江上侍郎来。
无你回避处。衲僧家。早出暮入。脚前脚后。也须仔细。
忽然筑著磕著。净慈拄杖。别有分付。又云。一升三合。
拄杖头边。万水千山。草鞋跟底。未言先领。谁家灶里。
无烟撩起。便行是处。井中有水。莫道空来又空去。许
多途路不相孤。洗发精醒。可谓善说法要矣。景定四
年。寿七十五而化。师法嗣颇众。而独云峰高止泓鉴
二公。能振起师道云。

*** 藏叟珍公传

善珍。字藏叟。泉之南安吕氏子。年十三落发。十六游
方。至杭受具足戒。谒妙峰善公于灵隐。入室悟旨。后
宋 荐福本禅师传¶ 第 448a 页 X77-0448.png
出住里之光孝。升承天。继迁安吉之思溪圆觉。福之
雪峰。复以朝命。移四明之育王。临安之径山。上堂。灵
云见桃花悟去。玄沙道。敢保老兄未彻。香严闻击竹
悟去仰山道。祖师禅未会。禅和十个五双道。我此一
门。全无肯路示。未知灵云香严在。要知二大老磨。醉
我落花天。借他弦歌里。又据室云。这里便是问讯烧
香。了来老僧身边。玄地底所在么。呆子你自钝置犹
可。莫来钝置老僧。师法语无拘滞。大率类此。门人貌
师真请题。挥云。参禅无悟。识字有数。眼三角似燕山
愁胡。面百摺如赵婆呷醋。一著高出诸方。敢道饭是
米做。生于绍兴甲寅。逝于嘉定丁丑。年八十有三。六
住大刹。接纳良多。而入室得髓者。唯元叟端公一人
而巳。端之后法脉绳绳。至我 明。尚有振起作师吼
者。师之道。源远流长。可知矣。

*** 如珏传

如珏。字荆叟。婺州人。圆悟五世孙痴钝之子。初见痴
钝。室中僧问。如何是佛。痴钝命师下语。师答。烂冬爪。
即呈颂曰。如何是佛烂冬瓜。咬著冰霜透齿牙。根蒂
虽然无窖子。一年一度一开花。痴钝笑而可之。后知
遇穆陵。端平中。有诏。自育王升住径山。始开堂。乃述
铭以谕众曰。幻身梦宅。空中物色。前际无穷。后际宁
克。出此没彼。升沉疲极。未免三轮。何时休息。贪恋世
间。因缘成质。从生至老。一无所得。根本无明。因兹被
惑。光阴可惜。刹那不测。今生空过。来世窒塞。从迷至
宋 荐福本禅师传¶ 第 448b 页 X77-0448.png
迷。皆因六贼。六道往还。三界匍匐。早访明师。亲觐高
德。决择身心。去其荆棘。世自浮沉。众缘岂逼。研穷法
理。以悟为则。心境俱捐。莫记莫忆。六根夷然。行住嘿
嘿。一心不生。万法俱息。结夏谓众曰。我此一宗。正令
全提。如暴风卒雨。鼓荡无前。石火电光。追奔不及。举
意即迷源。抬眸巳蹉过。不是目前法。莫生种种心。纵
汝三种互修。剋期取證。第一头第三首。万拄千挣。转
见气急。殊不知髑髅未具巳眼。先明㘞地一声。千了
百当。然虽如此。亲證者万无一二。错会者数有河沙。
师见地高朗。不多让古人。然福德因缘。不无少逊。或
云。师功用比圆悟益弘。或亦未之思耳。

*** 无准范禅师传

师范。梓潼雍氏子。九岁依阴平山道钦出家。经书过
目成诵。绍熙五年冬。登具戒。明年。成都坐夏。遇老宿
名尧者。范请益坐禅之法。尧曰。禅是何物。坐是何人。
范受其语。昼夜体究。一日如厕提前话。有省。遂出蜀。
谒佛炤于育王。炤问何处人。曰。剑州人。炤曰。将得剑
来否。范随声便喝。炤笑曰。这乌头子乱做。范懒剃发
长故。佛炤室中。尝以乌头子呼之。久之。欲观台雁。拉
石溪月公同往。至瑞岩。时云巢领住持事。留分座。忽
夜。梦伟衣冠者。持把茅见授。翼日。明州清凉专使至。
师受请入院。见所设伽蓝神。茅其姓衣冠。与所梦无
异云。上堂。遂为破庵拈香。以示法切得旨深也。嗣迁
焦山雪窦。被旨移育王。住径山。最久。虽两丁火厄。而
宋 荐福本禅师传¶ 第 448c 页 X77-0448.png
旋复旧观。号法席全盛。理宗尝召师。入慈明殿。升座
说法。上亲御垂听大悦。赐佛鉴禅师号。并金襕僧伽
黎。淳祐戊申秋。筑室明月池上。榜曰退耕。乞老于朝。
而旧疾适作。三月旦升堂别众。至十五日。区画后事。
亲遗表。及遗书十数封。言笑如平时。其徒以遗偈为
请。乃执笔疾书云。来时空索索。去亦赤条条。更要问
端的。天台有石桥。移项而逝。

*** 石田薰禅师传

法薰。号石田。眉公彭氏子也。生而慧敏。三四岁时。见
僧即喜。年十六从丹棱石龙山法宝院智明出家。二
十二薙发受具戒。游方至石霜。礼雷迁塔。述偈曰。一
念慈容元不隔。何须特地肆乖张。平高就下婆心切。
恼得雷公一夜忙。薰名因是大著。闻吴门穹窿破庵
先禅师道望。遂往依焉。一见知为法器。室中举世尊
拈华迦叶微笑。薰云。焦砖打著连底冻。赤眼撞著火
柴头。破庵阴奇之。每于日用语默。故起其疑。薰于是
决志。依栖随时咨询。与无准范。日相激励。后见松源
岳。肯堂充。遁庵演。咸谓。其从作家炉韛中来。自不同
也。初住苏州之高峰。次迁枫桥。钟山虚席。亦补其处。
宝庆初。迁净慈。端平二年。迁灵隐。淳祐甲辰三月望。
示徒云。但得本莫愁末。唤甚么作本。唤甚么作末。松
柏千年青。不入时人意。牡丹一日红。满城公子醉。山
僧恁么道。若有不肯底是我同参。弟子绘像求赞。有
云。末后一句。分付厨山。众讶之。明日示疾而逝。
宋 荐福本禅师传¶ 第 449a 页 X77-0449.png

*** 痴绝冲传

道冲。自号痴绝。武信长江荀氏子。母郭氏。尝梦经山
木瓜树下。其实累累。取而食之。占者谓。当产奇士。巳
而师生。丰上短下。资禀过人。长应进士举不利。受释
氏举于梓州妙应院。落发游成都。习经论有声。绍熙
壬子。出峡回旋荆楚间。时松源倡道于饶之荐福。径
造其庐。适岁饥不受。会曹源生公。以云居首座。出世
妙果。许师入室。俾侍香。老拳痛棒不少贷。至是平生
知见。绝无影响。然终以未见松源为阙然。及松源迁
灵隐。师曰。尚馀穷相一双手。要向诸方痒处爬。至杭。
松源门庭高峻。八阅月不得入。每嗫嚅欲自言。屡呵
斥不容近。一日有告之松源者。松源曰。我巳八宇打
开。自是他当面蹉过。师闻此语。口耳俱丧。始知侍曹
源时。嘻戏怒骂。无非善呵方便。既而曹源顺寂。遍历
诸老之门。踰二十年。出世秀州之光孝。金陵之蒋山。
福州之鼓山雪峰。嘉熙戊戌。有旨住太白名山。两育
王住持未得人。因师之至。又强之兼领。师往来两山
间。四方学者。从之如归。教闻京师。诏下移灵隐。追念
密庵松源旧游。方思所以振起祖风。而魔事出于意
料所不及。难以口舌争。遽动归老故山之志。伐鼓亟
去。虽京兆尹节斋赵公。致书力挽堂帖有虎丘之命
升师。虚斋赵公以蒋山起之。俱莫能回其意。戊申春。
育王散席。诸大老落落如晨星。惟师为丛林尊宿。众
举于朝。日夜俟师之出。亦固辞乃巳。又有欲挽之为
宋 荐福本禅师传¶ 第 449b 页 X77-0449.png
法华开山。恳祈再三不得请。而敕牒住径山之命继
至。师谓先诺固不可违君命。岂应引避。乃以九月至
法华。踰月登双径。人神响应。欢声如雷。师说法。简直
明爽。不落窠臼。尝云。尽乾坤大地。无丝毫许大。汝诸
人。横担拄杖。绕四天下。行脚道。我无处不到。无事不
知。且道。西天那烂陀寺戒贤论师。今日说甚么法。又
云。有一人一念顿證。堕在佛数。有一人累劫阐提。不
愿成佛。且道。那个合受人天供养。良久云。蝶穿芳径
双眉湿。蜂掠残花两股肥。词旨高诣之如此。俄染疾。
自冬涉春。形体虽羸。升堂提唱。精明如平时。忽手书
龛记。并遗书十数封。且曰。无准忌在十八。吾以十五
即行。不得办香修供矣。侍僧骇其言。亟以遗偈请。师
笑曰。末后一句。无可商量。只要个人直下承当。寂然
移顷而逝。寿八十二。师能诚无伪。表里如一。待人恕
而立巳严。应世圆而领众肃。住山三十年。所至以激
扬宗风为巳任。以道法未得其传为巳忧。平居简淡
沉嘿。若不能言。及坐筹室。勘验衲子。机锋一触。犹雷
奔电掣。海立江翻。皆茫然莫知凑泊。誓不轻以词色
假人重误来学。晚年无他好。多留意字法。于小楷最
得三昧。往往端严凝重类其人。僧俗归敬。求法语偈
赞无虚日。虽祁寒盛暑。挥染不倦。士大夫多乐从之
游。而尤为名公钜卿所推重。以至教名宣传海外。有
具书礼。犯鲸波而来问法者。其道德有以服人。一至
于此。方在天童育王时。被旨开堂灵隐。束担将戒行。
宋 荐福本禅师传¶ 第 449c 页 X77-0449.png
而邻峰疾之者。教言欲嗾群不逞。梗于中道。左右闻
之奉以告。师曰。吾平日以诚实接人。将何以加我。略
不为之动。彼亦终于无所施而止。双径。冷泉。太白。雪
峰。为海内甲刹。萌欲速之念者。挟奥援矜。智巧历阶
而上。力可以通神。师则不然。短褐布衣终其身。不为
势利所动。故其进。不由介绍。其退。心常泰然。真法门
之梁栋。后学之标准也。

*** 景蒙传

景蒙。邵氏。温之平阳人。族姓甚众。多以儒显。师英达
开爽。幼闻钟梵则喜。年十三从惠安净觉大师惟梵。
著僧伽黎。明习天台教观。自以名相之学。不足了大
事。去游国清。又参育王佛智裕公。公问乡里。对曰。永
嘉。曰。还识永嘉大师否。未及答。批颊而出。至于再。兀
然如痴。寝食不安者累月。行道次。忽闻钟声而悟。即
造室中。公复理前问。师曰。即日伏惟。和尚尊体。起居
万福。随问向上事。师儗对被逐。次日再上。公方发问。
师抗声云。老汉。今日败阙也。一拍而出。公笑曰。隽哉。
因省母归里。龙翔心闻。一见深器之。问曰。言无展事。
语不投机。承言者丧。滞句者迷。试向言诠不及处。通
个消息。师。以左手画一圆相。闻。以拂子击左。师。又画
以右手。闻。击右。又画于中以两手托呈。闻。以拂子当
中画两画。师。礼拜而立。闻大笑云。三十年拣苗。苗今
日得此乌喙。遂令执侍。尽揭底蕴。寻归鹿园。如在庵
贤。雪庵瑾。咦庵鉴。全庵存。筠谷达。还庵淳会下。皆一
宋 荐福本禅师传¶ 第 450a 页 X77-0450.png
时名流。唯师妙龄杰出。心闻。以谷名师庵。且为之铭。
蒙侍者之名日高矣。又尝谒临安显宁志公。志门风
壁立。学者望崖。独谓师曰。先世遗风。馀烈若未坠者。
尚在汝躬。吾且拭目观之。初住智门。迁瑞岩。皆史魏
公浩推毂也。魏公在永嘉时。与心闻为方外交。罢相
里居。梦如平生。旁有僧曰。景蒙。貌古神清。谈笑久之。
觉而叩天童朴曰。僧名颇异。有斯人否。朴曰。是方为
堂中第一座。招之。恍如梦所见。与论出世法。了辩如
响。问其师则心闻也。大异之。遂为延誉而住智门。及
瑞岩虚席。复以师应命。师孤高绝俗。弱不胜衣。而严
冷峻峭。不可挹酌。既坐道场。搥拂所加。龙象蹴踏。长
灵之道光焉。智门瑞岩。皆承颓毁之馀。人以为不可
复兴矣。师从容规画。会不踰时。而轮奂一新。壮丽反
过其旧。具大材智。寻常不以毫末自见。因事而显。无
不叹服。韬养之深。从可知矣。

*** 断桥伦禅师传

妙伦。天台黄岩徐氏子。母刘。梦月而娠。年十八依永
嘉广慈院落发。见谷源道于瑞岩。闻麻三斤语发疑。
遍叩诸方。机语未契。自谓。吾口讷耳聩。何能究此。不
若务实修行。日以诵经为业。因阅楞伽于云居见山
堂。至蚊虫蝼蚁。无有言说。而能办事。顿然有省。曰。赵
州柏树子话。可煞直捷。然不以语人。径走雪窦。见无
准范禅师。无准诘之。连下语三十转。不契。哀恳曰。可
无方便乎无。范以真净颂答之。竦然良久。闻板声。通
宋 荐福本禅师传¶ 第 450b 页 X77-0450.png
身汗下。于是始脱焉。无碍矣。准移育王双径。皆以师
从俾分座。寻出世祇园。迁瑞岩国清。至净慈说法。简
直具格。外机上识者得之。而劣器不能凑泊。有时上
堂。举达观颖禅师示众云。七佛是性隶。万法是心奴。
且道。主人翁在何处。自喝云。七佛以下出头。又自诺
云。各自祇候。云唤七佛为性𨽻。指万法是心奴。达观
自谓有出身路及乎。自喝自诺。又是奴隶边事。主人
翁何曾梦。见在大众要见么。拂子一拂云。晓来一阵
春风动。开遍园林一样花。举扬超醒大略如此。将终。
与众入室。罢。索笔作诗。辞诸山及魏国公。公馈药不
受。又使人问曰。师生天台因甚死净慈。答曰。日出东
方夜落西。遂嗒焉而逝或云。初参无范。范问从何处
来。答曰。天台。范曰。还见石桥么。答曰。我一脚踏断也。
自是丛林。称师为断桥伦公云。

*** 道升传

道升。建安吴氏子。生有肉如环。在其左乳。及出家。肉
环始隐。天资聪慧。十九披削。浩然有游参志。父早世。
事母以孝闻。母没。遂至长乐。见佛智裕公。入其室。言
下顿悟。自是机锋迅发。人不敢婴。佛智移灵隐。师为
首座。还里结庵于大王峰下。名曰寒岩。未几。泉守延
以名刹。学者云集。会行计口法。拂衣而还。作懒散歌
以见志。李敦老帅闽。问诸山佛智之嗣杰出者。佥以
师对。遂住支提山。邓成材帅豫章。以师志在山林。自
泉之承天。延置黄龙。后帅未知师。师欲去。适潭帅张
宋 荐福本禅师传¶ 第 450c 页 X77-0450.png
安国。以石霜来招。师两谢之。行次西山。而沈持要。自
漕迁帅闽。师退院牒极力挽留。以泐潭处之。寺。新被
焚。师来。施予辐辏。栋宇焕然。以年高恳还建安。俄史
丞相帅福。命师主鼓山。师持身以法。莅众精严。每见
法门下衰。僧雏奔竞。为之忧戚。尝谓人曰。丛林荒寒。
人物委靡。此事将如马鞭节渐尖去矣。凡六住大刹。
皆宰官士夫推拥逼迫。不得巳应之。而举扬唱导。修
饬颓毁。日新月异。终不以非所志而嚝所务。若师者。
诚为以佛法自任者。结夏后一日。忽问侍僧。今日何
日。曰十六日。又问是何日辰。曰辛卯。即入室坐脱。寿
六十九。停三日神色如生。葬于香炉峰下。

*** 智灯传

智灯。婺州金华人。号祖印。得法于道吾法真。为人精
敏有德量。道俗拥之。出世年始立也。而匡宗植道之
志。隐然尊宿自居。说法三十年。从者如云。退老等觉
寺坐逝。有语录一卷。邹正言浩。序之曰。余项在中陶。
尝与李涛师渊。论天下之名僧。师渊语余曰。吾所见
祖师者。有道者也。蚤以机缘。为世导师。晚乃退居都
城之等觉。望其容貌。如秋际木。听其解说。如夜半潮。
始窃以为未始出吾宗。而终也如一苇大海。惕惕环
视。莫见畔岸。后数年。复见师渊于都城。问其所谓祖
印者而将访焉。则曰寂灭久矣。出其所集语录二卷。
示余。余然后知师渊异时之言。尚其可以言者。祖印
名字。不列传灯。始末不载传记。幸有正言数行在耳。
宋 荐福本禅师传¶ 第 451a 页 X77-0451.png
然则正言知言。盖繇师渊知巳。与祖印生气千古。噫。
古德埋没者。多矣。

*** 慧圆上座传

慧圆上座。开封酸枣于氏子。世业农。出家建福寺。性
椎鲁。然执勤不懈。得度出游。闻南方禅道甚盛。乃诣
江州东林寺。寺众藐忽之。一日问朋辈曰。如何是禅。
众戏之曰。往问能鸣者乃蝉也。圆不悟其旨。遂面壁
深思。至于骨立。后数月。出行殿庭。忽足颠而仆。了然
开悟。乃谓一行者曰。吾不习笔砚。欲作一颂。须汝书
之壁间。行者笑而许之。偈曰。这一交这一交。万两黄
金也合消。头上笠腰下包。清风明月杖头挑。即日离
东林。总禅师见偈。大惊曰。衲子参究若此。善不可加。
令人迹其所往。竟无知者。

*** 虚舟度传

普度。字虚舟。维扬江都史氏子。稍长虽习世书。绝无
处俗意。母识其志。俾依郡之天宁出家。毕将军与语。
大奇之曰。此儿短小精悍。音吐如钟。他日法中向上
爪牙也。携归武林。礼东堂院祖信。为受业师。执侍五
年。奋志参方。初见铁牛印于灵隐。巳而江东西。河南
北。悉遍历焉。时无碍通。唱道饶州荐福。师决志叩请。
其迁福严华藏。亦与之俱。入室次。通问。不与万法为
侣者。是甚么人。师曰。金香炉下铁昆崙。通曰。将谓这
矮子。有长处见解只如此。师曲躬作礼曰。谢和尚證
明。若天童晦岩光。大慈石岩琏。虎丘石室迪。皆一见
宋 荐福本禅师传¶ 第 451b 页 X77-0451.png
器异。留与法务。淳祐初。制府赵信庵。以金陵半山请
出世。迁润之金山。潭之鹿苑。抚之疏山。苏之承天。景
定间。贾太傅。奏补中天竺。复请旨升灵隐。至元丁丑。
被命住径山。师说法。直捷简要。肩荷法门。老而无倦。
尝云。万法是心光。诸缘惟性晓。本无迷悟。人只要今
日了。又云。既无迷悟人了个甚么。无人契其机者。其
住径山。值火馀。志图兴复。将有绪俄示恙。索笔大书
曰。八十二年。驾无底船。踏翻归去。明月一天。遂寂。

*** 天奇禅师传

天奇瑞公。南昌钟陵人也。父江堂。母徐氏。师随父经
商颖州。年将二十。忽发心。至荆门州。从无说能和尚
出家。令看万法归一。后于佛炤处。遇道翼首座。苦口
提携。昼夜逼拶。一日。偶听廊下人相语。翼便打。师曰。
吾不曾瞌睡。翼曰。你不曾瞌睡。耳听那里。又二僧裁
裙量度。师才经眼看。翼便打云。你那眼也。不得停住
话头。焉得著实。自是功夫益切。五年不得棉花上身。
二年无里衣。冬夏一领破衲。󳴕缕不堪。历从诸禅老
决择。静东晖公。示大慧患疽因缘。次于中竺楚山雪
峰处。各有悟人。最后至南京高峰寺。见宝峰瑄和尚。
方始瞥地。遂留过冬。未几告辞。峰授以法衣毛拂。偈
曰。济山棒喝如轻触。杀活从兹手眼亲。圣解凡情俱
坐断。昙花犹放一枝新。师出世开堂。得人为多。有语
录。曰焭绝集。行世。

焭绝集。开示等语。警切痛快。不失本色钳搥。颂古
宋 荐福本禅师传¶ 第 451c 页 X77-0451.png
则末矣。至联芳机缘。一人之名缀以一偈。师下一
问。人致一答。动成卷帙。高处不出青州万松格套。
下者。巳入义学常情自觉无谓。师初行脚时。路逢
一僧。谓师贪作偈颂。彼一时也。入篮是菜。讵可兼
收。编集者失眼。致掩全璧之光。惜哉。

*** 虚堂愚传

智愚。字虚堂。四明人。具戒游参。见运庵颜公。言下了
旨。出世历住十刹。化道风行。咸淳末。被诏住径山。室
中设三转语。勘验学人。鲜有觏其机者。曰。巳眼未明
底。因甚将虚空。作布裤著。曰。画地为牢。因甚透这个
不过。曰。入海算沙底。因甚向针锋头上翘足。又云。虚
堂。初无门户。与人近傍。亦不置之于无何有之乡。只
要诸人如铁。入土与土俱化。然后可以发越。其如运
粪入者。吾末如之何。一日。举松源师临济示寂告众
云。久参兄弟正路上行者。有只不能用黑豆法。临济
之道。将泯绝无闻。伤哉。拈云。鹫峰老大。似倚杖骑马。
虽无僵卧之患。未免傍观者丑。师先在净慈。入院日
问答绝。忽天使踵门。传旨。问赵州因甚八十行脚。虚
堂因甚八十住山。师。即举赵州行脚到临济话。颂曰。
赵州八十方行脚。虚堂八十再住山。别有一机恢佛
祖。九重城里动龙颜。使以颂回奏。上大悦。特赐米五
百石。绢一百缣。开堂安众。后示寂。塔于直岭下曰天
然。先是。高丽国王。请师于彼国说法。八载还山。问法
弟子。随侍千指。至我 明嘉靖间。高丽尚遣法嗣来
宋 荐福本禅师传¶ 第 452a 页 X77-0452.png
此扫塔云。彼国法道。甚盛焉。

补续高僧传卷第十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