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黄檗全禅师传¶ 第 427a 页
补续高僧传卷第九
吴门华山寺沙门 明河 撰
习禅篇
*** 宋 黄檗全禅师传
道全。洛阳王氏子也。生不食荤血。父母使事其舅广
爱演公得度。二十具戒。游彭城。历寿春。受华严清凉
说于诚法师。朝授师说。夕能为其徒讲。彭城有隐士
董君。识师非凡人也。劝游南方。问无上道师乃弃所
学。渡江。首从甘露禅师。茫无所见。复从栖贤秀禅师。
秀勇于诲人。示以道机。迷闷不能入。深自悔恨。至啖
恶食饮恶水以自砺。凡七年。秀游高安。事真净文禅
师。五年而悟。告文曰。吾一槌打透无底藏。一切珍宝
皆吾有。文可之。自是言语偈颂。发如涌泉。高安太守。
请住石台清凉。巳徙黄檗。师为人。直而淳信。不饰外
事。元丰六年。师得疾甚苦。从医于市。时眉山苏辙。谪
高安。师谓之曰。君静而惠。可以学道。且云。吾病夙业
也。殆不复起矣。君念道异时相见。毋相忘也。病小愈。
远居山中。次年冬。辙移绩溪将行。意师必来别。师竟
宋 黄檗全禅师传¶ 第 427b 页 X77-0427.png
以病不出。十二月乙丑。与众诀。趺坐而化。体香软。停
十五日茶毗。得舍利光洁无数。年四十九。腊三十。葬
断际塔之右。辙为铭焉。
*** 石头怀志上座传
怀志上座。婺州吴氏子。年十四。事智慧院宝称为师。
试所习落发。性夷简。饱经论。东吴学者尊事之。尝对
客曰。吾欲会天台贤首惟识三宗之义。衷为一书。以
息影迹之诤。适有禅者。居坐末曰。贤首宗祖师为谁。
志曰。杜顺和尚。禅者曰。顺有法身颂曰。怀州牛吃禾。
益州马腹胀。天下觅医人。灸猪左膊上。此义合归天
台唯识二宗何义耶。志不能对。禅者曰。何不游方去。
志于是罢讲。南询至涧山。时云庵和尚在焉。从之游
甚久。去游湘上。庵于石头云溪。二十馀年。气韵闲淡。
遇客多不言。侍者问之。志曰。彼朝贵人。多知多语。我
粥饭僧。见之自然。口吻迟钝。作偈曰。万机休罢付痴
憨。踪迹时容野鹿参。不脱麻衣拳作枕。几生梦在绿
萝庵。或问住山何味。答曰。山中住。独掩柴门无别趣。
三个柴头品字煨。不用挥毫文彩露。崇宁改元。志年
六十二矣。曳杖造龙安。人莫之留。一日问侍僧曰。日
何时。曰夕矣。遂笑曰。梦境相逢我睡巳觉。汝但莫负
丛林。即是报佛恩德。言讫泊然而逝。收骨。塔于乳峰
下。
*** 法云杲师传
佛照杲禅师。自妙年游方。谒圆通玑公。命首众秉拂。
十五日茶毗。得舍利光洁无数。年四十九。腊三十。葬
断际塔之右。辙为铭焉。
*** 石头怀志上座传
怀志上座。婺州吴氏子。年十四。事智慧院宝称为师。
试所习落发。性夷简。饱经论。东吴学者尊事之。尝对
客曰。吾欲会天台贤首惟识三宗之义。衷为一书。以
息影迹之诤。适有禅者。居坐末曰。贤首宗祖师为谁。
志曰。杜顺和尚。禅者曰。顺有法身颂曰。怀州牛吃禾。
益州马腹胀。天下觅医人。灸猪左膊上。此义合归天
台唯识二宗何义耶。志不能对。禅者曰。何不游方去。
志于是罢讲。南询至涧山。时云庵和尚在焉。从之游
甚久。去游湘上。庵于石头云溪。二十馀年。气韵闲淡。
遇客多不言。侍者问之。志曰。彼朝贵人。多知多语。我
粥饭僧。见之自然。口吻迟钝。作偈曰。万机休罢付痴
憨。踪迹时容野鹿参。不脱麻衣拳作枕。几生梦在绿
萝庵。或问住山何味。答曰。山中住。独掩柴门无别趣。
三个柴头品字煨。不用挥毫文彩露。崇宁改元。志年
六十二矣。曳杖造龙安。人莫之留。一日问侍僧曰。日
何时。曰夕矣。遂笑曰。梦境相逢我睡巳觉。汝但莫负
丛林。即是报佛恩德。言讫泊然而逝。收骨。塔于乳峰
下。
*** 法云杲师传
佛照杲禅师。自妙年游方。谒圆通玑公。命首众秉拂。
宋 黄檗全禅师传¶ 第 427c 页 X77-0427.png
机迟而讷。众笑之。有赧色。次日僧堂点茶。见茶瓢堕
地跳跃。乃得应机三昧。后依真净。因读祖偈。豁然大
悟。谓人曰。我于绍圣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悟得方
寸禅。出世住归宗。寻被诏居净因。杲以力参深到。语
不入时。凡示众。尝举老僧。熙宁八年。文帐在凤翔府
供申。当年崩了华山四十里。压倒八十村人家。汝辈
后生。茄子瓠子。几时知得。或诘曰。宝华座上。何一向
谈说世谛。杲曰。痴人。佛性岂有二耶。师在归宗时。一
夜脩敬罢。坐僧堂地炉边。忽见二僧入堂。一人庞眉
雪顶。一人少年。皆丰姿颀然。师心喜自谓。我座下有
如此僧。须臾二人出堂。师怪而尾之。见入佛殿中。师
亦随入。灯影荧煌。炉中尚有火。师炷香礼佛。二僧复
出。仍袭其后。至佛殿前。因失所在。自念忘却香匣在
殿。回取之。见殿门扃钥。遂唤直殿行者。开门入。时见
炉中香烟未散。匣在宝阶上。莫谕其故。盖杲行道精
诚。冥通无碍。诚有不可思议者。
*** 大通本禅师传
善本。族董氏。汉仲舒之后也。其先家大康仲舒村。大
父琪。父温。皆官于颖。遂为颖人。母无子。祷白衣大士。
誓曰。得子必以事佛。即蔬食俄娠。及生骨相秀异。方
晬而孤。母育于叔祖玠之家。既长博学。操履清修。母
亡哀毁过礼。无仕宦意。气刚不屈。沉嘿白眼公卿。嘉
祐八年。至京师地藏院。试通经得度。习毗尼。随喜杂
华。夜梦见童子。如世所画善财。合掌导而南。既觉曰。
地跳跃。乃得应机三昧。后依真净。因读祖偈。豁然大
悟。谓人曰。我于绍圣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悟得方
寸禅。出世住归宗。寻被诏居净因。杲以力参深到。语
不入时。凡示众。尝举老僧。熙宁八年。文帐在凤翔府
供申。当年崩了华山四十里。压倒八十村人家。汝辈
后生。茄子瓠子。几时知得。或诘曰。宝华座上。何一向
谈说世谛。杲曰。痴人。佛性岂有二耶。师在归宗时。一
夜脩敬罢。坐僧堂地炉边。忽见二僧入堂。一人庞眉
雪顶。一人少年。皆丰姿颀然。师心喜自谓。我座下有
如此僧。须臾二人出堂。师怪而尾之。见入佛殿中。师
亦随入。灯影荧煌。炉中尚有火。师炷香礼佛。二僧复
出。仍袭其后。至佛殿前。因失所在。自念忘却香匣在
殿。回取之。见殿门扃钥。遂唤直殿行者。开门入。时见
炉中香烟未散。匣在宝阶上。莫谕其故。盖杲行道精
诚。冥通无碍。诚有不可思议者。
*** 大通本禅师传
善本。族董氏。汉仲舒之后也。其先家大康仲舒村。大
父琪。父温。皆官于颖。遂为颖人。母无子。祷白衣大士。
誓曰。得子必以事佛。即蔬食俄娠。及生骨相秀异。方
晬而孤。母育于叔祖玠之家。既长博学。操履清修。母
亡哀毁过礼。无仕宦意。气刚不屈。沉嘿白眼公卿。嘉
祐八年。至京师地藏院。试通经得度。习毗尼。随喜杂
华。夜梦见童子。如世所画善财。合掌导而南。既觉曰。
宋 黄檗全禅师传¶ 第 428a 页 X77-0428.png
诸佛菩萨。加被我矣。其欲我南询乎。时圆照道振吴
中。造焉。照一见知为法器。特顾之。服勤五年。尽得其
要。其整顿提撕之纲。研练差别之智。纵横卷舒。度越
前规。一时流辈。无出其右。圆照倚之。以大其家。元丰
七年。遍游居浮山太守岩。出世住婺州双林。移钱塘
净慈。继圆照后。法席冠江浙。时号大小本云。上闻其
名。有诏住上都法云寺。赐号大通禅师。师玉立孤峻。
未尝以言徇物。以色假人。王公贵人。施舍填门。而精
粗与众共。住八年。请于朝。愿归老西湖。诏可。遂东还。
庵龙山崇德。杜门却扫。与世相忘。天下愿见不可得。
师临众三十年。未尝笑。及闲居时。抵掌笑语。问其故。
曰。不庄敬何以率众。吾昔为丛林。故强行之。非性实
然也。所至见佛菩萨行立之像。不敢坐。伊蒲塞馔。以
鱼胾名者不食。其真诚敬事。防心离过。类如此。大观
三年十二月甲子。屈三指谓左右曰。止有三日。巳而
果殁。有异禽。翔鸣于庭而去。塔全身于上方。阅世七
十五。坐四十五夏。
*** 报恩传
报恩。卫之黎阳人。族刘。世以武进。家喜事佛。母牛氏。
祷子于佛。梦佛指阿罗汉𢌿之而妊。既生有殊相。未
冠。举方略。擢上第。调官北都。喟然叹曰。是何足了此
生。请于朝。欲谢簪缨。求出世法。上诘其故。对曰。臣祖
死王事。思报厚恩。惟有薰修之功。庶资冥福。神宗叹
异。亲洒宸翰。赐名报恩(俗名钦宪)。就北都福寿寺。祝发受
中。造焉。照一见知为法器。特顾之。服勤五年。尽得其
要。其整顿提撕之纲。研练差别之智。纵横卷舒。度越
前规。一时流辈。无出其右。圆照倚之。以大其家。元丰
七年。遍游居浮山太守岩。出世住婺州双林。移钱塘
净慈。继圆照后。法席冠江浙。时号大小本云。上闻其
名。有诏住上都法云寺。赐号大通禅师。师玉立孤峻。
未尝以言徇物。以色假人。王公贵人。施舍填门。而精
粗与众共。住八年。请于朝。愿归老西湖。诏可。遂东还。
庵龙山崇德。杜门却扫。与世相忘。天下愿见不可得。
师临众三十年。未尝笑。及闲居时。抵掌笑语。问其故。
曰。不庄敬何以率众。吾昔为丛林。故强行之。非性实
然也。所至见佛菩萨行立之像。不敢坐。伊蒲塞馔。以
鱼胾名者不食。其真诚敬事。防心离过。类如此。大观
三年十二月甲子。屈三指谓左右曰。止有三日。巳而
果殁。有异禽。翔鸣于庭而去。塔全身于上方。阅世七
十五。坐四十五夏。
*** 报恩传
报恩。卫之黎阳人。族刘。世以武进。家喜事佛。母牛氏。
祷子于佛。梦佛指阿罗汉𢌿之而妊。既生有殊相。未
冠。举方略。擢上第。调官北都。喟然叹曰。是何足了此
生。请于朝。欲谢簪缨。求出世法。上诘其故。对曰。臣祖
死王事。思报厚恩。惟有薰修之功。庶资冥福。神宗叹
异。亲洒宸翰。赐名报恩(俗名钦宪)。就北都福寿寺。祝发受
宋 黄檗全禅师传¶ 第 428b 页 X77-0428.png
具。游历诸方。闻投子青禅师之道。而往依焉。青识其
法器。一日凌晨入室。青问。天明也未。师曰。明矣。曰。明
则捲帘。师从之。顿尔开悟。心地洞然。亟以所得白青。
青韪之。留付巾匜。颇有年数。逮青顺世。丞相韩公缜。
尹河南。延住嵩山少林。席未煖。诏改随州大洪山律
寺为禅。命师居之。时大洪。基搆甚大。而芜废久。师辟
荆榛蓬藋。为像设堂。皇化豺狼狐狸。为钟鱼梵呗。更
定禅仪。大新轨范。由是大洪精舍壮观。天下禅林。崇
宁二年。有诏命。住东京法云。从驸马都尉张公请也。
师志尚闲远。阅岁恳还林泽。朝廷重违其请许之。径
诣嵩山。旋趋大阳。属大洪虚席。守臣乞奏还师于旧。
固辞弗获。复坐道场。凡前日之未遑者。咸成就焉。师
勤于诲励。学者辐凑。几五百人。既振宗风。而戒律严
甚。终身敝衣。略不加饰。虽赐紫方袍。卒盘辟不敢当。
故权贵欲以师号言者。皆无复措意矣。政和改元。坐
化。塔于南塔。师异时。欲筑室退居之所也。寿五十四。
坐夏三十二。弟子嗣法出世者。一十三人。有语录三
卷集。曹洞宗派录。受菩提心戒文。落发受戒仪文。皆
行于世。丞相张无尽。于师深相契信。尝以书问三教
大要。师答曰。西域外道宗多途。要其会归。不出有无
四见。谓有见。无见。亦有亦无见。非有非无见也。盖不
即一心为道。则道非我有。故名外道。不即诸法是心。
则法随见异。故名邪见。如谓之有。有即有无。如谓之
无。无则无有。有无则有见竞生。无有则无见斯起。若
法器。一日凌晨入室。青问。天明也未。师曰。明矣。曰。明
则捲帘。师从之。顿尔开悟。心地洞然。亟以所得白青。
青韪之。留付巾匜。颇有年数。逮青顺世。丞相韩公缜。
尹河南。延住嵩山少林。席未煖。诏改随州大洪山律
寺为禅。命师居之。时大洪。基搆甚大。而芜废久。师辟
荆榛蓬藋。为像设堂。皇化豺狼狐狸。为钟鱼梵呗。更
定禅仪。大新轨范。由是大洪精舍壮观。天下禅林。崇
宁二年。有诏命。住东京法云。从驸马都尉张公请也。
师志尚闲远。阅岁恳还林泽。朝廷重违其请许之。径
诣嵩山。旋趋大阳。属大洪虚席。守臣乞奏还师于旧。
固辞弗获。复坐道场。凡前日之未遑者。咸成就焉。师
勤于诲励。学者辐凑。几五百人。既振宗风。而戒律严
甚。终身敝衣。略不加饰。虽赐紫方袍。卒盘辟不敢当。
故权贵欲以师号言者。皆无复措意矣。政和改元。坐
化。塔于南塔。师异时。欲筑室退居之所也。寿五十四。
坐夏三十二。弟子嗣法出世者。一十三人。有语录三
卷集。曹洞宗派录。受菩提心戒文。落发受戒仪文。皆
行于世。丞相张无尽。于师深相契信。尝以书问三教
大要。师答曰。西域外道宗多途。要其会归。不出有无
四见。谓有见。无见。亦有亦无见。非有非无见也。盖不
即一心为道。则道非我有。故名外道。不即诸法是心。
则法随见异。故名邪见。如谓之有。有即有无。如谓之
无。无则无有。有无则有见竞生。无有则无见斯起。若
宋 黄檗全禅师传¶ 第 428c 页 X77-0428.png
亦有亦无见。非有非无见。犹是也。夫不能离诸见。则
无以明自心。无以明自心。则不能知正道。故经云。言
词所说法。小智妄分别。不能了自心。云何知正道。又
曰。有见则为垢。此则未为见。远离于诸见。如是乃见
佛。以此论之。邪正异途。正由见悟殊致故也。故清凉
以老庄计道法自然能生万物。易谓太极生两仪。一
阴一阳之谓道。以自然太极为因。一阴一阳为道。能
生万物。则是邪因。计一为虚无。则是无因。尝试论之。
夫三界唯心。万缘一致。心生故法生。心灭故法灭。推
而广之。弥纶万有而非有。统而会之。究竟寂灭而非
无。非无亦非非无。非有亦非非有。四执既亡。百非斯
遣。自然因缘。皆为戏论。虚无真实。伹是假名。至若谓
太极阴阳。能生万物。常无常有。斯为众妙之门。阴阳
不测。是谓无方之神。虽圣人示悟多端。然既异一心。
宁非四见。若虚无为道。道则是无。若自然太极阴阳
为道。道则是有。常无常有。则是亦无亦有。阴阳不测。
则是非有非无。先儒以妙万物为神。则非物。物物则
亦是无。故西天诸大论师。皆以心外有法。为外道。万
法惟心。为正宗。盖以心为宗。则诸见自亡。言虽或异。
未足以为异也。心外有法。则诸见竞生。言虽或同。未
足以为同也。儒家圣人。非不知之。乃存而不论耳。西
天外道。皆大权菩萨。示化度人。横生诸见。曲尽异端。
以明佛法。是谓正道。是谓圣人。顺逆皆宗。非思议所
能知矣。故古人有言。缘昔真宗未至。孔子且以系心。
无以明自心。无以明自心。则不能知正道。故经云。言
词所说法。小智妄分别。不能了自心。云何知正道。又
曰。有见则为垢。此则未为见。远离于诸见。如是乃见
佛。以此论之。邪正异途。正由见悟殊致故也。故清凉
以老庄计道法自然能生万物。易谓太极生两仪。一
阴一阳之谓道。以自然太极为因。一阴一阳为道。能
生万物。则是邪因。计一为虚无。则是无因。尝试论之。
夫三界唯心。万缘一致。心生故法生。心灭故法灭。推
而广之。弥纶万有而非有。统而会之。究竟寂灭而非
无。非无亦非非无。非有亦非非有。四执既亡。百非斯
遣。自然因缘。皆为戏论。虚无真实。伹是假名。至若谓
太极阴阳。能生万物。常无常有。斯为众妙之门。阴阳
不测。是谓无方之神。虽圣人示悟多端。然既异一心。
宁非四见。若虚无为道。道则是无。若自然太极阴阳
为道。道则是有。常无常有。则是亦无亦有。阴阳不测。
则是非有非无。先儒以妙万物为神。则非物。物物则
亦是无。故西天诸大论师。皆以心外有法。为外道。万
法惟心。为正宗。盖以心为宗。则诸见自亡。言虽或异。
未足以为异也。心外有法。则诸见竞生。言虽或同。未
足以为同也。儒家圣人。非不知之。乃存而不论耳。西
天外道。皆大权菩萨。示化度人。横生诸见。曲尽异端。
以明佛法。是谓正道。是谓圣人。顺逆皆宗。非思议所
能知矣。故古人有言。缘昔真宗未至。孔子且以系心。
宋 黄檗全禅师传¶ 第 429a 页 X77-0429.png
今知理有所归。不应犹执权教。然知权之为权。未必
知权也。知权之为实。斯知权矣。是亦周孔老庄。设教
立言本意。一大事因缘所成。始成终也。然则三教一
心。同途异辙。究竟道宗。本无言说。非维摩大士。孰能
知此。
*** 广道者传
希广。天资纯至。脱略世故。游方日。谒云盖智和尚。问
兴化打克宾意旨如何。智下禅床。展两手吐舌示之。
师打一坐具。智曰。此是风力所转。又问石霜琳。琳曰。
汝意如何。师亦打一坐具。琳曰。好一坐具。祗是不知
落处。又问真净。亦如前。净曰。他打你也打。师于言下
大悟。开法瑞州九峰。衲子宗仰。有戒上座者。善医术。
分卫而归。请师说法。戒出致问曰。如何是九峰境。答
曰。滔滔双涧水。落落九重山。进曰。如何是境中人。答
曰。长者自长。短者自短。进曰。人境巳蒙师指示。向上
宗乘事如何。答曰。吃得棒也未。戒作礼而退。师顾问
侍者曰。适来升座。为何事。对曰。戒药王启请。师曰。金
毛狮子子。出窟便咆哮。且道。金毛师子子。是阿谁。良
久云。即是今晨戒药王。即下座。晚依同门友深公于
宝峰。雪夜深与师拥炉谈久。潜使人撤其卧具。及就
寝置而不问。须臾熟睡。鼻息如雷。其忘物忘我如此。
逸人李商老。寄以诗曰。巳透云庵向上关。熏炉茗碗
且开颜。头颅无意扫残雪。毳衲从来著坏山。瘦节直
疑青嶂立。道心长色白鸥闲。归来天末一回首。疑在
知权也。知权之为实。斯知权矣。是亦周孔老庄。设教
立言本意。一大事因缘所成。始成终也。然则三教一
心。同途异辙。究竟道宗。本无言说。非维摩大士。孰能
知此。
*** 广道者传
希广。天资纯至。脱略世故。游方日。谒云盖智和尚。问
兴化打克宾意旨如何。智下禅床。展两手吐舌示之。
师打一坐具。智曰。此是风力所转。又问石霜琳。琳曰。
汝意如何。师亦打一坐具。琳曰。好一坐具。祗是不知
落处。又问真净。亦如前。净曰。他打你也打。师于言下
大悟。开法瑞州九峰。衲子宗仰。有戒上座者。善医术。
分卫而归。请师说法。戒出致问曰。如何是九峰境。答
曰。滔滔双涧水。落落九重山。进曰。如何是境中人。答
曰。长者自长。短者自短。进曰。人境巳蒙师指示。向上
宗乘事如何。答曰。吃得棒也未。戒作礼而退。师顾问
侍者曰。适来升座。为何事。对曰。戒药王启请。师曰。金
毛狮子子。出窟便咆哮。且道。金毛师子子。是阿谁。良
久云。即是今晨戒药王。即下座。晚依同门友深公于
宝峰。雪夜深与师拥炉谈久。潜使人撤其卧具。及就
寝置而不问。须臾熟睡。鼻息如雷。其忘物忘我如此。
逸人李商老。寄以诗曰。巳透云庵向上关。熏炉茗碗
且开颜。头颅无意扫残雪。毳衲从来著坏山。瘦节直
疑青嶂立。道心长色白鸥闲。归来天末一回首。疑在
宋 黄檗全禅师传¶ 第 429b 页 X77-0429.png
孤峰烟霭间。师高风逸韵。可想而见矣。妙喜亦尝与
游。从言其大槩。是智丛林。以道者目之。真名称厥实
也。
*** 佛果勤传
克勤。彭州崇宁骆氏子。世宗儒。师生。犀颅月面。骨相
不凡。从师受书。日记千馀言。偶过妙寂院。见佛书读
之三复。怅然如获旧物。曰。吾殆过去沙门也。始弃家
祝发。从文照。通讲说。又从敏行。授楞严。俄得病濒死。
叹曰。诸佛涅槃正路。不在文句中。欲以声求色见。如
釜羹投鼠矢污之。吾知其无以死矣。遂弃去。见真觉
胜公。胜方剃臂出血。指示师曰。此曹溪一滴也。师矍
然于时。大知识名称远闻者相望。持一钵徒步出蜀。
意所欲往。靡不至焉。首谒玉泉皓。金銮信。又见大沩
哲。晦堂心。东林总。佥指为法器。而晦堂独深加赏识。
最后见五祖演禅师。尽展机用。祖皆不诺。乃谓祖强
移换人。出不逊语。忿然而去。祖曰。待一顿热病打时。
方思我在。到金山。染伤寒困极。平日见处。无得力者。
追绎祖言。乃自誓云。我病稍间。即归五祖。病既愈。还
山。祖见之喜。命执侍方半月。会部使者。谒祖问佛法
大意。师从旁窃听。忽有省。遽出。见鸡飞上栏干。鼓翅
而鸣。即大悟。袖香入室。通所得。祖曰。佛祖大事。非小
根劣器所能造。汝既如是。吾助汝喜。因遍谓山中耆
老曰。我侍者参得禅也。尝伐一巨木。祖固止之。不听。
祖怒奋挺而起。师立不动。祖投所持挺。笑而去。自是
游。从言其大槩。是智丛林。以道者目之。真名称厥实
也。
*** 佛果勤传
克勤。彭州崇宁骆氏子。世宗儒。师生。犀颅月面。骨相
不凡。从师受书。日记千馀言。偶过妙寂院。见佛书读
之三复。怅然如获旧物。曰。吾殆过去沙门也。始弃家
祝发。从文照。通讲说。又从敏行。授楞严。俄得病濒死。
叹曰。诸佛涅槃正路。不在文句中。欲以声求色见。如
釜羹投鼠矢污之。吾知其无以死矣。遂弃去。见真觉
胜公。胜方剃臂出血。指示师曰。此曹溪一滴也。师矍
然于时。大知识名称远闻者相望。持一钵徒步出蜀。
意所欲往。靡不至焉。首谒玉泉皓。金銮信。又见大沩
哲。晦堂心。东林总。佥指为法器。而晦堂独深加赏识。
最后见五祖演禅师。尽展机用。祖皆不诺。乃谓祖强
移换人。出不逊语。忿然而去。祖曰。待一顿热病打时。
方思我在。到金山。染伤寒困极。平日见处。无得力者。
追绎祖言。乃自誓云。我病稍间。即归五祖。病既愈。还
山。祖见之喜。命执侍方半月。会部使者。谒祖问佛法
大意。师从旁窃听。忽有省。遽出。见鸡飞上栏干。鼓翅
而鸣。即大悟。袖香入室。通所得。祖曰。佛祖大事。非小
根劣器所能造。汝既如是。吾助汝喜。因遍谓山中耆
老曰。我侍者参得禅也。尝伐一巨木。祖固止之。不听。
祖怒奋挺而起。师立不动。祖投所持挺。笑而去。自是
宋 黄檗全禅师传¶ 第 429c 页 X77-0429.png
遇物无疑。崇宁中。省亲还蜀。诸老相谓曰。道西行矣。
时同门佛鉴慧勤。亦知名众。遂目师为川勤别之。成
都师郭知章。请开法六祖。更昭觉凡八年。复出峡南
游。时张无尽。寓荆南。自以手提古佛。席卷诸方。见师
恍然自失。留居碧岩院。倾心事之(传灯录云。张寓荆南。以道学自居。少
见推许。师舣舟谒之。剧谈华严旨。要曰。华严现量境界。理事全真。初无假法。所以即一而万。了万为一。一复一。
万复万浩然莫穷。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卷舒自在。无碍圆融。此虽极则。终是无风匝匝之波。公。于是。不觉促榻。
师遂问曰。到此。与祖师西来意。为同为别。公曰。同矣。师曰。没交涉。公色愠。师曰。不见云门道。山河大地。无丝毫
过患。犹是转句。直得不见一色。始是半提。更须知有向上全提时节。彼德山临济非乎。公乃首肯。翌日。复举事
法界理法界。至理专无碍法界。师又问。此可说禅乎。公曰。正好说禅也。师笑曰。不然。正在法界量里。盖法界量
未灭。若到事事无碍法界。法界量灭。始好说禅。如何是佛乾屎橛。如何是佛麻三斤。是故真净偈曰。事事无碍。
如意自在。手把猪头。口诵净戒。趁出淫坊。未还酒债。十字街头。解开布袋。公曰。美哉论。岂易得闻。于是。执师礼。
留居碧岩)。复徙长沙道林。太保枢密邓子常。上师德行。赐
紫服师号佛果。政和中。移延康蒋山。东南学者。赴之
如归。至无地可容。名闻京师。被诏住天宁万寿。召见
褒宠甚渥。建炎初。宰相李伯纪。奏住金山。高宗至维
扬。入对。赐名圆悟禅师。改云居久之。复领昭觉。绍兴
五年八月已酉。微恙。留偈示众。掷笔而逝。茶毗。舌齿
不坏。舍利五色无数。阅世七十有三。坐夏五十有五。
塔于昭觉之侧。谥真觉禅师。师清净无作。不入诸相。
示方便门。提引未悟。一听其语。莫不愀然感动。有泣
下者。故住天宁时。一时王公贵人。道德材智。文学之
士。日造其室。车辙满户外。虽毗耶听法。不能过也。度
弟子五百人。嗣法得眼。领袖诸方者。百馀人。方据大
时同门佛鉴慧勤。亦知名众。遂目师为川勤别之。成
都师郭知章。请开法六祖。更昭觉凡八年。复出峡南
游。时张无尽。寓荆南。自以手提古佛。席卷诸方。见师
恍然自失。留居碧岩院。倾心事之(传灯录云。张寓荆南。以道学自居。少
见推许。师舣舟谒之。剧谈华严旨。要曰。华严现量境界。理事全真。初无假法。所以即一而万。了万为一。一复一。
万复万浩然莫穷。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卷舒自在。无碍圆融。此虽极则。终是无风匝匝之波。公。于是。不觉促榻。
师遂问曰。到此。与祖师西来意。为同为别。公曰。同矣。师曰。没交涉。公色愠。师曰。不见云门道。山河大地。无丝毫
过患。犹是转句。直得不见一色。始是半提。更须知有向上全提时节。彼德山临济非乎。公乃首肯。翌日。复举事
法界理法界。至理专无碍法界。师又问。此可说禅乎。公曰。正好说禅也。师笑曰。不然。正在法界量里。盖法界量
未灭。若到事事无碍法界。法界量灭。始好说禅。如何是佛乾屎橛。如何是佛麻三斤。是故真净偈曰。事事无碍。
如意自在。手把猪头。口诵净戒。趁出淫坊。未还酒债。十字街头。解开布袋。公曰。美哉论。岂易得闻。于是。执师礼。
留居碧岩)。复徙长沙道林。太保枢密邓子常。上师德行。赐
紫服师号佛果。政和中。移延康蒋山。东南学者。赴之
如归。至无地可容。名闻京师。被诏住天宁万寿。召见
褒宠甚渥。建炎初。宰相李伯纪。奏住金山。高宗至维
扬。入对。赐名圆悟禅师。改云居久之。复领昭觉。绍兴
五年八月已酉。微恙。留偈示众。掷笔而逝。茶毗。舌齿
不坏。舍利五色无数。阅世七十有三。坐夏五十有五。
塔于昭觉之侧。谥真觉禅师。师清净无作。不入诸相。
示方便门。提引未悟。一听其语。莫不愀然感动。有泣
下者。故住天宁时。一时王公贵人。道德材智。文学之
士。日造其室。车辙满户外。虽毗耶听法。不能过也。度
弟子五百人。嗣法得眼。领袖诸方者。百馀人。方据大
宋 黄檗全禅师传¶ 第 430a 页 X77-0430.png
丛林。匡众说法。为后学标表。可谓盛矣。师自得法后。
声名藉甚。繇岳麓。徙蒋山。行成德备。每得天神诃护。
过金山时。贼赵万。据镇江拥兵数百。操战舰。乘风欲
度。忽反风。云雾晦冥连昼夜。不得度。乃止。比赴云居。
道长庐。贼张遇奄至。尽劫所有。师衣钵独存。又尝敛
上方赐物。置一箧中。寓仪真。师饬其徒往省。答曰。仪
真连夕大火。尚何求。师笑曰。汝第往。既至。官寺民櫩。
鞠为瓦砾。而师箧封识如新。尝寓公安天宁。天堂长
老觉公。梦一女子。再拜而进曰。乞我东堂。为人天说
法。信宿而碧岩疏至。女子。即碧岩护法神也。安乐山
神。据云居方丈。诸耆宿。皆徙避别室。师寘一榻。卧起
如平时。师福慧两足。行解通脱。断取世界。如掌中庵
摩勒果。是区区者何足言。然为世人传闻赞叹。故不
得略也。
*** 丹霞淳传
子淳。剑州梓潼贾氏子。依县之大安寺为童子。年二
十七。祝发受具。礼道凝上人为师。通贯教乘。练达艺
学。至大阳访芙蓉老人。叩以大事。芙蓉目师伟器。示
之曰。古人谓空劫巳前承当。佛未出世体会。汝但退
步就巳。万不失一。安用多言。师言下大悟。侍芙蓉有
年。芙蓉。举立僧。学识威仪。为众标表。芙蓉深器重之。
以为洞上孤宗。斯人可托。自是名起丛林。崇宁间。王
公信玉。按刑京右。闻师名德。请住南阳丹霞山。道声
益著。师说法直捷警悟。位下多贤哲士。如了如悟如
声名藉甚。繇岳麓。徙蒋山。行成德备。每得天神诃护。
过金山时。贼赵万。据镇江拥兵数百。操战舰。乘风欲
度。忽反风。云雾晦冥连昼夜。不得度。乃止。比赴云居。
道长庐。贼张遇奄至。尽劫所有。师衣钵独存。又尝敛
上方赐物。置一箧中。寓仪真。师饬其徒往省。答曰。仪
真连夕大火。尚何求。师笑曰。汝第往。既至。官寺民櫩。
鞠为瓦砾。而师箧封识如新。尝寓公安天宁。天堂长
老觉公。梦一女子。再拜而进曰。乞我东堂。为人天说
法。信宿而碧岩疏至。女子。即碧岩护法神也。安乐山
神。据云居方丈。诸耆宿。皆徙避别室。师寘一榻。卧起
如平时。师福慧两足。行解通脱。断取世界。如掌中庵
摩勒果。是区区者何足言。然为世人传闻赞叹。故不
得略也。
*** 丹霞淳传
子淳。剑州梓潼贾氏子。依县之大安寺为童子。年二
十七。祝发受具。礼道凝上人为师。通贯教乘。练达艺
学。至大阳访芙蓉老人。叩以大事。芙蓉目师伟器。示
之曰。古人谓空劫巳前承当。佛未出世体会。汝但退
步就巳。万不失一。安用多言。师言下大悟。侍芙蓉有
年。芙蓉。举立僧。学识威仪。为众标表。芙蓉深器重之。
以为洞上孤宗。斯人可托。自是名起丛林。崇宁间。王
公信玉。按刑京右。闻师名德。请住南阳丹霞山。道声
益著。师说法直捷警悟。位下多贤哲士。如了如悟如
宋 黄檗全禅师传¶ 第 430b 页 X77-0430.png
预。后皆为天人师。但道熟世疏。能为左右周旋。使师
得一意安唱。不至阙陷者预也。久之。以疾退居唐州
大乘西庵。随州太守向公。复以洪山保寿为迫。不得
巳应之。遂终于保寿。师性孤洁。气和而貌刚。心慈而
言厉。自髫龀立志。至老不渝。以忘机为化本。以离识
为宗通。故能妙唱五位。横压诸方。可谓丈夫矣。塔在
洪山南。
*** 守遂传(庆显附)
守遂。遂宁蓬溪章氏子。幼不茹荤酒。不好弄。事南麓
院自庆上人为童子。二十七得度。南游初抵玉泉。见
勤禅师。勤深器之。命副院事。岁馀走大洪。谒恩禅师。
上方丈才展坐具。忽一小虫。飞堕于地。遽引手拂之。
豁然大悟。恩肯之。俾总院事。说法一本于恩。政和戊
戌。赐号净慈。随州袁公灼。奏师道德堪表率丛林也。
俄迁水南。靖康丁未。退止德安𡾇山之延福院。时海
内大乱。江淮盗起。所在戒严。安守李公济。虑师所居
荒。远命移锡入城。建化城庵居之。贼围城久。每攻辄
不利。乃曰。城中有异人。遂引去。镇抚陈规。闻而叹曰。
异人谁欤。必吾净严师也。绍兴乙卯。宣抚司命居大
洪。学子望山而归。极一时之盛。师亦诲人无倦。至丁
卯三月。示疾而化。师天质温靖。与物无忤。且奉戒谨。
终身不服缣纩。不执财宝。不近玩好。士大夫以为贶。
随得随施。慈至蚤虱。不忍弃地。纳之衣中。
庆显。蜀广安王氏子。诵宝公十二时歌。有省。尝参佛
得一意安唱。不至阙陷者预也。久之。以疾退居唐州
大乘西庵。随州太守向公。复以洪山保寿为迫。不得
巳应之。遂终于保寿。师性孤洁。气和而貌刚。心慈而
言厉。自髫龀立志。至老不渝。以忘机为化本。以离识
为宗通。故能妙唱五位。横压诸方。可谓丈夫矣。塔在
洪山南。
*** 守遂传(庆显附)
守遂。遂宁蓬溪章氏子。幼不茹荤酒。不好弄。事南麓
院自庆上人为童子。二十七得度。南游初抵玉泉。见
勤禅师。勤深器之。命副院事。岁馀走大洪。谒恩禅师。
上方丈才展坐具。忽一小虫。飞堕于地。遽引手拂之。
豁然大悟。恩肯之。俾总院事。说法一本于恩。政和戊
戌。赐号净慈。随州袁公灼。奏师道德堪表率丛林也。
俄迁水南。靖康丁未。退止德安𡾇山之延福院。时海
内大乱。江淮盗起。所在戒严。安守李公济。虑师所居
荒。远命移锡入城。建化城庵居之。贼围城久。每攻辄
不利。乃曰。城中有异人。遂引去。镇抚陈规。闻而叹曰。
异人谁欤。必吾净严师也。绍兴乙卯。宣抚司命居大
洪。学子望山而归。极一时之盛。师亦诲人无倦。至丁
卯三月。示疾而化。师天质温靖。与物无忤。且奉戒谨。
终身不服缣纩。不执财宝。不近玩好。士大夫以为贶。
随得随施。慈至蚤虱。不忍弃地。纳之衣中。
庆显。蜀广安王氏子。诵宝公十二时歌。有省。尝参佛
宋 黄檗全禅师传¶ 第 430c 页 X77-0430.png
性。又见宏智。皆有启发。而瓣香所表信于人天。独归
净严。盖以净严。键槌稳密。所得独深也。显性恬淡。于
世念泊然无所起。其视荣名贵势。等太虚浮云。倏焉
起灭。不足当一盻。一时名公钜卿。皆忘势交之。京西
帅漕。列道行于朝。当道下省帖起。住大洪。赐号觉照
慧空佛智明悟大师。大洪一席。恩遂显三世的承。道
望不少衰。可以观其家风矣。
*** 自觉传(禧誧附)
自觉。青州王氏子。幼以儒业。见知于司马温公。然事
高尚。无意功名。落发从芙蓉楷公游。履践精密。契悟
超绝。出世住裕州大乘山普严寺。始至辟僧房。为海
会室。振大法音。远近缁白。见闻摄受。自堂序庭庑。皆
易新之。使来观者。如入廊庙。虽未睹羽仪悉生。恭谨
如闻箫韶。虽不知音。亦有乐意。故耽道腴味禅悦。自
拔于般若之门者多矣。寺碑谓。觉。长安人。有操行。断
缘舍俗。师事大长老道楷。究竟大事。得骨与髓。士大
夫闻其言。翛然有遗世意。一时知识。无出觉右者。崇
宁间。诏居净因。声光益弘。一日示众曰。祖师西来。特
唱此事。自是诸人。不肯委悉。向外驰求。投赤水以寻
珠。诣荆山而觅玉。殊不知从门入者。不是家珍。认影
迷头。岂非大错。直得宗门提唱。体寂无依。异念不生。
古今无间。森罗万象。触目家风。鸟道辽空。不妨举步。
金鸡报晓。丹凤翱翔。玉树花开。枯枝结子。祗有大阳
门下。日日三秋。明月堂前。时时九夏。要会么。无影树
净严。盖以净严。键槌稳密。所得独深也。显性恬淡。于
世念泊然无所起。其视荣名贵势。等太虚浮云。倏焉
起灭。不足当一盻。一时名公钜卿。皆忘势交之。京西
帅漕。列道行于朝。当道下省帖起。住大洪。赐号觉照
慧空佛智明悟大师。大洪一席。恩遂显三世的承。道
望不少衰。可以观其家风矣。
*** 自觉传(禧誧附)
自觉。青州王氏子。幼以儒业。见知于司马温公。然事
高尚。无意功名。落发从芙蓉楷公游。履践精密。契悟
超绝。出世住裕州大乘山普严寺。始至辟僧房。为海
会室。振大法音。远近缁白。见闻摄受。自堂序庭庑。皆
易新之。使来观者。如入廊庙。虽未睹羽仪悉生。恭谨
如闻箫韶。虽不知音。亦有乐意。故耽道腴味禅悦。自
拔于般若之门者多矣。寺碑谓。觉。长安人。有操行。断
缘舍俗。师事大长老道楷。究竟大事。得骨与髓。士大
夫闻其言。翛然有遗世意。一时知识。无出觉右者。崇
宁间。诏居净因。声光益弘。一日示众曰。祖师西来。特
唱此事。自是诸人。不肯委悉。向外驰求。投赤水以寻
珠。诣荆山而觅玉。殊不知从门入者。不是家珍。认影
迷头。岂非大错。直得宗门提唱。体寂无依。异念不生。
古今无间。森罗万象。触目家风。鸟道辽空。不妨举步。
金鸡报晓。丹凤翱翔。玉树花开。枯枝结子。祗有大阳
门下。日日三秋。明月堂前。时时九夏。要会么。无影树
宋 黄檗全禅师传¶ 第 431a 页 X77-0431.png
垂寒涧月。海潮东注斗西移。
禧誧。亦得楷道。初住韶山。补天宁。复迁丹霞。将化。召
主事。分楮囊为四。众僧童行常住津送各一。既而曰。
丹霞有个公案。从来推倒扶起。今朝普示诸人。且道
是个甚底。顾视左右曰。会么。对曰不会。师曰。伟哉大
丈夫。不会末后句。遂就寝。右胁而化。
*** 小南禅师传(海评附)
系南。汀州张氏子。参祐禅师于潭之道林。获印可。随
迁罗汉。掌堂司。即分座接纳。及祐移云居。以师继席。
学者翕然归之。准世系。以黄龙是大父。名同而道望
逼亚。故丛林目为小南。盖尊黄龙。为老南云。洪觉范
谓。小南禅师。道眼明白。未为人知时。尝至东林照觉。
鸣钟集众。出迎于清溪之上。其徒大惊。自是名日益
著。将示寂。升座告众曰。罗汉今日。倒骑铁马。逆上须
弥。踏破虚空。不留朕迹。乃归方丈。跏趺而逝。师以传
道为志。阅七寒暑。住世四十有五白。虽所蕴未伸。炜
然名见当时。垂称后世。云居。可谓有子矣。
参友海评。
所与师同受业者也。将出游。同院僧。梦二大蛇。一角
黑。各长数丈。绕院三匝。腾跃而去。黎明。师与评。别众
游方。梦者抚背嘱之曰。二子善自爱。他日法门龙象
也。评嗣广鉴瑛。住开先。与师相邻。俱得名丛林间。号
庐山二龙云。
*** 利俨传
利俨。黄龙南嗣也。有天悟。为黄龙所重。开法庐陵之
禧誧。亦得楷道。初住韶山。补天宁。复迁丹霞。将化。召
主事。分楮囊为四。众僧童行常住津送各一。既而曰。
丹霞有个公案。从来推倒扶起。今朝普示诸人。且道
是个甚底。顾视左右曰。会么。对曰不会。师曰。伟哉大
丈夫。不会末后句。遂就寝。右胁而化。
*** 小南禅师传(海评附)
系南。汀州张氏子。参祐禅师于潭之道林。获印可。随
迁罗汉。掌堂司。即分座接纳。及祐移云居。以师继席。
学者翕然归之。准世系。以黄龙是大父。名同而道望
逼亚。故丛林目为小南。盖尊黄龙。为老南云。洪觉范
谓。小南禅师。道眼明白。未为人知时。尝至东林照觉。
鸣钟集众。出迎于清溪之上。其徒大惊。自是名日益
著。将示寂。升座告众曰。罗汉今日。倒骑铁马。逆上须
弥。踏破虚空。不留朕迹。乃归方丈。跏趺而逝。师以传
道为志。阅七寒暑。住世四十有五白。虽所蕴未伸。炜
然名见当时。垂称后世。云居。可谓有子矣。
参友海评。
所与师同受业者也。将出游。同院僧。梦二大蛇。一角
黑。各长数丈。绕院三匝。腾跃而去。黎明。师与评。别众
游方。梦者抚背嘱之曰。二子善自爱。他日法门龙象
也。评嗣广鉴瑛。住开先。与师相邻。俱得名丛林间。号
庐山二龙云。
*** 利俨传
利俨。黄龙南嗣也。有天悟。为黄龙所重。开法庐陵之
宋 黄檗全禅师传¶ 第 431b 页 X77-0431.png
隆庆。禅衲宗之。机锋所至。犹太阿孟劳。剸犀彻札。无
留行者。时黄龙弟子。如东林总。晦堂心。罗汉祐。洞山
文。皆各阐化一方。师独后出。有问。黄龙安视俨。龙曰。
其视以我。盖密契如此。师倡道。自熙宁乙卯。至元祐
辛未。十有七年。其法语之传者绝少。皆自痛剪苛扫。
不啻卷云收潦焉。故其法化之广。不得与诸山齿。致
后世几不知有师名也。惜哉。
*** 法一传(常首座)
法一。字贯道。太师襄阳郡王李公用和之玄孙也。世
居开封祥符。其母见老僧入梦而生。比成童。一切嬉
弄皆不顾。十七试太学为诸生。被服诗书。岸然自负。
从其翁仕淮南。欲任以官。不从。将弃家事长芦赜公。
翁难之。母曰。此夙世沙门。勿夺其志。未几赜殁。礼灵
岩通照愿公。得度登具。依之十年无所入。益刻苦奋
厉。时圆悟住蒋山。以大法炬许之。悟奉诏住京师天
宁。师侍行。会靖康之乱。悟还蜀间关。走谒草堂清公
于疏山。一语顿明大法。绍兴七年。泉守宝文刘子羽。
迎住延福院。丞相张公浚。帅福唐。徙住寿山。尚书梁
公汝嘉。守四明。又挽居雪窦。于是公卿大夫。想见风
釆。争先邀迎。惟恐弗及。天台万年寺。在山谷穷处。其
徒阘茸。有司奏改为禅。率选名缁众所信服者。为领
袖。师遂又徙万年。间复一应长芦。而归万年观音院。
浃日示微疾。说偈入龛而逝。寿七十五也。师生于戚
里。长于华屋。而性与道合。不假师授。一念幡然。超尘
留行者。时黄龙弟子。如东林总。晦堂心。罗汉祐。洞山
文。皆各阐化一方。师独后出。有问。黄龙安视俨。龙曰。
其视以我。盖密契如此。师倡道。自熙宁乙卯。至元祐
辛未。十有七年。其法语之传者绝少。皆自痛剪苛扫。
不啻卷云收潦焉。故其法化之广。不得与诸山齿。致
后世几不知有师名也。惜哉。
*** 法一传(常首座)
法一。字贯道。太师襄阳郡王李公用和之玄孙也。世
居开封祥符。其母见老僧入梦而生。比成童。一切嬉
弄皆不顾。十七试太学为诸生。被服诗书。岸然自负。
从其翁仕淮南。欲任以官。不从。将弃家事长芦赜公。
翁难之。母曰。此夙世沙门。勿夺其志。未几赜殁。礼灵
岩通照愿公。得度登具。依之十年无所入。益刻苦奋
厉。时圆悟住蒋山。以大法炬许之。悟奉诏住京师天
宁。师侍行。会靖康之乱。悟还蜀间关。走谒草堂清公
于疏山。一语顿明大法。绍兴七年。泉守宝文刘子羽。
迎住延福院。丞相张公浚。帅福唐。徙住寿山。尚书梁
公汝嘉。守四明。又挽居雪窦。于是公卿大夫。想见风
釆。争先邀迎。惟恐弗及。天台万年寺。在山谷穷处。其
徒阘茸。有司奏改为禅。率选名缁众所信服者。为领
袖。师遂又徙万年。间复一应长芦。而归万年观音院。
浃日示微疾。说偈入龛而逝。寿七十五也。师生于戚
里。长于华屋。而性与道合。不假师授。一念幡然。超尘
宋 黄檗全禅师传¶ 第 431c 页 X77-0431.png
劳而脐觉岸。为世大知识。岂不谓豪杰欤。
法堂首座。开封人。丞相薛居正之裔。宣和七年。依长
沙益阳华严元轼下发。遍游丛林。于首楞严经。深入
义海。自湖湘至万年。谒云巢雪。巢一师别号也。有契。
命掌笺翰。后首众报恩。室中唯一矮榻。馀无长物。一
日忽语人曰。一月后不复留此。至期。往方丈谒。饭将
晓。书渔父词于室门。就榻收足而逝。词曰。此事楞严
常露有。梅花雪月交光处。一笑寥寥空。万古风瓯语。
迥然银汉横天宇。蝶梦南华方栩栩。班班谁跨丰干
虎。而今忘却来时路。江山暮天涯。目送鸿飞去。
*** 普交.有需二师传
普交。庆元毕氏子。幼颖悟。未冠得度。往南屏听台教。
偶为人所穷诘。遂发愤。改服游方。造泐潭乾公。足才
及门。公即呵之。拟问。公曳杖逐出。一日忽呼师。至丈
室曰。我有古人公案。要尔商量。拟进语。公随喝之。师
顿悟乃大笑。公下禅床。执师手曰。汝会佛法耶。师喝
而拓开。公大笑。于是名闻四驰。后归桑梓。留天童。掩
关却扫者八年。寺偶虚席。郡僚命师开法。恐其遁去。
预遣吏候于道。不得辞。师说法简要。凡见僧来。必叱
曰。楖栗未担时。为汝说了也。既而曰。且道说个甚么。
又曰。何不休歇去。执拄杖逐之。其机敏如此。
有需者。
生莆田陈氏。亦得法于乾公。隐何岩南湖。恳田自食。
学者渐至。随时开导之。部使者陈觉民。闻其名。以礼
延至福州鼓山。继住雪峰。有二会语。为时传诵。师接
法堂首座。开封人。丞相薛居正之裔。宣和七年。依长
沙益阳华严元轼下发。遍游丛林。于首楞严经。深入
义海。自湖湘至万年。谒云巢雪。巢一师别号也。有契。
命掌笺翰。后首众报恩。室中唯一矮榻。馀无长物。一
日忽语人曰。一月后不复留此。至期。往方丈谒。饭将
晓。书渔父词于室门。就榻收足而逝。词曰。此事楞严
常露有。梅花雪月交光处。一笑寥寥空。万古风瓯语。
迥然银汉横天宇。蝶梦南华方栩栩。班班谁跨丰干
虎。而今忘却来时路。江山暮天涯。目送鸿飞去。
*** 普交.有需二师传
普交。庆元毕氏子。幼颖悟。未冠得度。往南屏听台教。
偶为人所穷诘。遂发愤。改服游方。造泐潭乾公。足才
及门。公即呵之。拟问。公曳杖逐出。一日忽呼师。至丈
室曰。我有古人公案。要尔商量。拟进语。公随喝之。师
顿悟乃大笑。公下禅床。执师手曰。汝会佛法耶。师喝
而拓开。公大笑。于是名闻四驰。后归桑梓。留天童。掩
关却扫者八年。寺偶虚席。郡僚命师开法。恐其遁去。
预遣吏候于道。不得辞。师说法简要。凡见僧来。必叱
曰。楖栗未担时。为汝说了也。既而曰。且道说个甚么。
又曰。何不休歇去。执拄杖逐之。其机敏如此。
有需者。
生莆田陈氏。亦得法于乾公。隐何岩南湖。恳田自食。
学者渐至。随时开导之。部使者陈觉民。闻其名。以礼
延至福州鼓山。继住雪峰。有二会语。为时传诵。师接
宋 黄檗全禅师传¶ 第 432a 页 X77-0432.png
物应缘。皆人所强。不得巳就之。非所愿也。后辞众。结
草庵于石门。作歌见志。其词曰。吾结草庵蔡溪侧。四
顾峰峦皆峭壁。石门千仞锁天津。来者欲登那措足。
住此庵中是何缘。不诗不颂亦不禅。饥来苦菜和根
煮。叠石为床困即眠。日照诸峰因蓦蓦。负暄孤坐情
何适。驯伏珍禽趁不飞。猿猱扪我衣中虱。闲支瘦筇
六七尺。山行野步扶危力。披云入草不辞势。逢人打
破脩行窟。或停松或坐石。静听溪泉漱鸣玉。源深洞
邃来不休。声声奏尽无生曲。杂羽流商谁辩的。五音
六律徒敲击。有时乘兴上高峰。大笑狂歌天地窄。初
陈聘君易在京师。谒乾公。问乃乡里尊宿。何人可亲。
公曰。子归见需足矣。至是。与师偕隐石门。乐道终身
焉。
*** 五祖自老传
表自。怀安人也。依五祖演和尚。最久。未有省。时圆悟
分座接纳。师亲炙焉。悟曰。公久于老师法席。何须来
探水。脱有未至。举我品评可也。师乃举德山小参话。
悟高唤曰。吾以不堪为公师。观公如是则有馀矣。遂
令再举。至今夜不答话处。悟蓦以手掩师口曰。但恁
么看。师不胜愤。趋出以坐具槭地曰。那里有因缘。只
教人看一句。于是朋辈竞勉。未几有省。悟私告五祖
曰。渠只得一橛。大法未明在。须臾锻鍊。必为法器。居
无何。五祖宣言。请自立僧。实欲激其远到。师闻之。深
有所待。一日上堂。以目顾师曰。莫妄想。便下座。师气
草庵于石门。作歌见志。其词曰。吾结草庵蔡溪侧。四
顾峰峦皆峭壁。石门千仞锁天津。来者欲登那措足。
住此庵中是何缘。不诗不颂亦不禅。饥来苦菜和根
煮。叠石为床困即眠。日照诸峰因蓦蓦。负暄孤坐情
何适。驯伏珍禽趁不飞。猿猱扪我衣中虱。闲支瘦筇
六七尺。山行野步扶危力。披云入草不辞势。逢人打
破脩行窟。或停松或坐石。静听溪泉漱鸣玉。源深洞
邃来不休。声声奏尽无生曲。杂羽流商谁辩的。五音
六律徒敲击。有时乘兴上高峰。大笑狂歌天地窄。初
陈聘君易在京师。谒乾公。问乃乡里尊宿。何人可亲。
公曰。子归见需足矣。至是。与师偕隐石门。乐道终身
焉。
*** 五祖自老传
表自。怀安人也。依五祖演和尚。最久。未有省。时圆悟
分座接纳。师亲炙焉。悟曰。公久于老师法席。何须来
探水。脱有未至。举我品评可也。师乃举德山小参话。
悟高唤曰。吾以不堪为公师。观公如是则有馀矣。遂
令再举。至今夜不答话处。悟蓦以手掩师口曰。但恁
么看。师不胜愤。趋出以坐具槭地曰。那里有因缘。只
教人看一句。于是朋辈竞勉。未几有省。悟私告五祖
曰。渠只得一橛。大法未明在。须臾锻鍊。必为法器。居
无何。五祖宣言。请自立僧。实欲激其远到。师闻之。深
有所待。一日上堂。以目顾师曰。莫妄想。便下座。师气
宋 黄檗全禅师传¶ 第 432b 页 X77-0432.png
不平。趋琅琊启公法社。久之。圆悟往抚存。遂于言下
大彻。乃同归。五祖方命立僧。圆悟即还蜀演既委顺。
郡守以师继席焉。拈香云。若为今成都昭觉勤禅师
去。我于此时。如得其髓。为何不为他。不见道。鱼因水
有。子由母亲。自是。衲子四至不可遏。师榜侍者门曰。
东山有三句。道得即挂搭。衲子皆披靡。有一僧。携坐
具径造丈室曰。某甲道不得。祇要挂搭。师大喜。呼维
那于明窗下安排。师奇言妙旨。传播诸方。诸方尊之
曰。自老惜法嗣不昌。仅一龙华高。而道声亦不振。或
以圆悟于师有卵翼功。而师掩之所致云。
*** 元礼首座普融知藏传
元礼首座。闽人也。受业于焦山。初参演和尚于舒之
太平。凡入室。必谓曰。衲僧家明取缁素好。经二年始
发明。巳见。诣方丈。演颔之。演迁五祖。以礼俱往。命分
座不就。时佛眼。年方十七。有疑不能决。演曰。礼却会
得。因就礼请教焉。后佛眼出世。礼尚无恙。闻其所举。
尝曰。远兄名不虚得。礼崇宁间。复至五祖。或问。五祖
迁他向何处去。礼云。有眼无耳朵。六月火边坐。曰。意
旨如何。礼云。家贫犹自可。路贫愁杀人。复有问。金刚
经云一切善法。如何是善法。礼起行曰。上是天。下是
地。中间坐的坐。立的立。唤甚么作善法。其机敏如此。
终老于四明之瑞严。
礼同乡普融者。至五祖。祖举倩
女离魂话问之。有契。呈偈云。二女合为一媳妇。机轮
截断难回互。从来往返绝踪由。行人莫问来时路。后
大彻。乃同归。五祖方命立僧。圆悟即还蜀演既委顺。
郡守以师继席焉。拈香云。若为今成都昭觉勤禅师
去。我于此时。如得其髓。为何不为他。不见道。鱼因水
有。子由母亲。自是。衲子四至不可遏。师榜侍者门曰。
东山有三句。道得即挂搭。衲子皆披靡。有一僧。携坐
具径造丈室曰。某甲道不得。祇要挂搭。师大喜。呼维
那于明窗下安排。师奇言妙旨。传播诸方。诸方尊之
曰。自老惜法嗣不昌。仅一龙华高。而道声亦不振。或
以圆悟于师有卵翼功。而师掩之所致云。
*** 元礼首座普融知藏传
元礼首座。闽人也。受业于焦山。初参演和尚于舒之
太平。凡入室。必谓曰。衲僧家明取缁素好。经二年始
发明。巳见。诣方丈。演颔之。演迁五祖。以礼俱往。命分
座不就。时佛眼。年方十七。有疑不能决。演曰。礼却会
得。因就礼请教焉。后佛眼出世。礼尚无恙。闻其所举。
尝曰。远兄名不虚得。礼崇宁间。复至五祖。或问。五祖
迁他向何处去。礼云。有眼无耳朵。六月火边坐。曰。意
旨如何。礼云。家贫犹自可。路贫愁杀人。复有问。金刚
经云一切善法。如何是善法。礼起行曰。上是天。下是
地。中间坐的坐。立的立。唤甚么作善法。其机敏如此。
终老于四明之瑞严。
礼同乡普融者。至五祖。祖举倩
女离魂话问之。有契。呈偈云。二女合为一媳妇。机轮
截断难回互。从来往返绝踪由。行人莫问来时路。后
宋 黄檗全禅师传¶ 第 432c 页 X77-0432.png
凡遇僧来谒。则操闽音诵俚语曰。书头教娘勤作息。
书尾教娘莫瞌睡。且道中间说甚。僧拟议。即推出。尝
掌藏钥。诸方称融智藏云。
*** 真歇了禅师传
清了。号真歇。蜀左绵安昌雍氏子。儿时抱入寺。见佛
喜动颜色。十一岁依圣果清俊道人出家。又七年试
法华得度。登讲场习经论。能会大意。寻弃而力禅。傲
然挟拄杖以行。途次道俗遮留。皆掉首不顾曰。鹍鹏
时节可草草耶。出川径造丹霞淳禅师。霞问。如何是
空劫巳前自巳。师拟进语。霞与一掌。师豁然开悟。翊
日。霞为上堂当众。诘其證诣。犹珠影随。如谷响答。盖
洞彻源底也。后游五台。之京师。浮汴抵长芦。谒祖照。
祖照座下。龙象万指。其中多英俊。师至。一语投机。延
为侍者。未几。举首座。分座说法。一众大惊。宣和二年。
照以病退院。法座无主。夜梦人告曰。代师者蜀僧也。
既窹疑之曰。佛果耶。佛眼耶。竟虚席二年。及经制使
陈公至。儗补处乃首座也。即受请登座。为淳和尚烧
香。照病中叹曰。梦固云尔。吾求之远也。照迁化。师执
丧尽礼。时江潮损田。秋虚无穫。众遂绝粮。师躬行乞
食。施者闻而风至。供亿山积。不知所从。日挝鼓升堂。
诲人无倦。大扇宗风。建炎二年。退院绝钱塘。过梅岭
礼大士迹。海滨渔户七百馀家。闻师至。皆毁网弃所
业。其化物如此。天台守。三以国清致。不赴而赴雪峰。
既被旨。迁明之育王。又迁温之龙翔兴庆二院。乞就
书尾教娘莫瞌睡。且道中间说甚。僧拟议。即推出。尝
掌藏钥。诸方称融智藏云。
*** 真歇了禅师传
清了。号真歇。蜀左绵安昌雍氏子。儿时抱入寺。见佛
喜动颜色。十一岁依圣果清俊道人出家。又七年试
法华得度。登讲场习经论。能会大意。寻弃而力禅。傲
然挟拄杖以行。途次道俗遮留。皆掉首不顾曰。鹍鹏
时节可草草耶。出川径造丹霞淳禅师。霞问。如何是
空劫巳前自巳。师拟进语。霞与一掌。师豁然开悟。翊
日。霞为上堂当众。诘其證诣。犹珠影随。如谷响答。盖
洞彻源底也。后游五台。之京师。浮汴抵长芦。谒祖照。
祖照座下。龙象万指。其中多英俊。师至。一语投机。延
为侍者。未几。举首座。分座说法。一众大惊。宣和二年。
照以病退院。法座无主。夜梦人告曰。代师者蜀僧也。
既窹疑之曰。佛果耶。佛眼耶。竟虚席二年。及经制使
陈公至。儗补处乃首座也。即受请登座。为淳和尚烧
香。照病中叹曰。梦固云尔。吾求之远也。照迁化。师执
丧尽礼。时江潮损田。秋虚无穫。众遂绝粮。师躬行乞
食。施者闻而风至。供亿山积。不知所从。日挝鼓升堂。
诲人无倦。大扇宗风。建炎二年。退院绝钱塘。过梅岭
礼大士迹。海滨渔户七百馀家。闻师至。皆毁网弃所
业。其化物如此。天台守。三以国清致。不赴而赴雪峰。
既被旨。迁明之育王。又迁温之龙翔兴庆二院。乞就
宋 黄檗全禅师传¶ 第 433a 页 X77-0433.png
闲。不许。移住临安径山。留五年。病归长芦。慈宁太后
还自金。建崇先显孝寺于皋亭之麓。诏师为开山第
一世。以疾辞。不可辞。遂入院。冒暑而行。患益甚。犹升
座说法。太后亲临。垂箔倾听。出内帑修水陆大会。师
疾弗瘳。中使络绎候问。师从容称谢。须臾呼首座曰。
吾今行矣。于是瞑目。跏趺而逝。慈宁宫。降香赐祭。卜
寺西桃花坞。建塔以瘗全身。送者万人。痛心陨涕。皆
有祖花彫零。禅林寒瘁之叹。敕谥悟空禅师。静照之
塔。师仪相颀长。眉目疏秀。神宇静深。量容机活。道无
前而逊无后有。无外而虚无中。故人从其化。不自知
也。圭竹庵。初住雁宕能仁。法缘未熟。师时在江心。特
过江迎归方丈。大展九拜。以诱温人。由是翕然归敬。
任大法。不以门户封沟。诚为祖域英标。僧林杰出也。
明河曰。真歇拜竹庵。与照觉迎罗汉。但知弘道。不
知为我。古人道德忠厚之至。此风绝响矣。
*** 法恭传(自得晖)
法恭。自号石窗叟。奉化林氏子。其母感胡僧入梦而
生。落发受具戒。习南山律于湖心寺。闻天童宏智名
往从。问道。兄事晖自得。昼夕危坐。一日坐殿庑间。偶
闻僧语。入耳清彻。豁然开悟。流汗浃体。宏智。诘以所
得非谬。命居侍职。既而遍参诸识。见闲万年。万年试
为问。师掩耳出。草堂清公不许。暂到入室。师直造前。
夺拂子掷地上而出。一众骇异。黄龙忠。置界方槌拂
于香案上。勘验学者。师谓其侍者曰。和尚此一络索
还自金。建崇先显孝寺于皋亭之麓。诏师为开山第
一世。以疾辞。不可辞。遂入院。冒暑而行。患益甚。犹升
座说法。太后亲临。垂箔倾听。出内帑修水陆大会。师
疾弗瘳。中使络绎候问。师从容称谢。须臾呼首座曰。
吾今行矣。于是瞑目。跏趺而逝。慈宁宫。降香赐祭。卜
寺西桃花坞。建塔以瘗全身。送者万人。痛心陨涕。皆
有祖花彫零。禅林寒瘁之叹。敕谥悟空禅师。静照之
塔。师仪相颀长。眉目疏秀。神宇静深。量容机活。道无
前而逊无后有。无外而虚无中。故人从其化。不自知
也。圭竹庵。初住雁宕能仁。法缘未熟。师时在江心。特
过江迎归方丈。大展九拜。以诱温人。由是翕然归敬。
任大法。不以门户封沟。诚为祖域英标。僧林杰出也。
明河曰。真歇拜竹庵。与照觉迎罗汉。但知弘道。不
知为我。古人道德忠厚之至。此风绝响矣。
*** 法恭传(自得晖)
法恭。自号石窗叟。奉化林氏子。其母感胡僧入梦而
生。落发受具戒。习南山律于湖心寺。闻天童宏智名
往从。问道。兄事晖自得。昼夕危坐。一日坐殿庑间。偶
闻僧语。入耳清彻。豁然开悟。流汗浃体。宏智。诘以所
得非谬。命居侍职。既而遍参诸识。见闲万年。万年试
为问。师掩耳出。草堂清公不许。暂到入室。师直造前。
夺拂子掷地上而出。一众骇异。黄龙忠。置界方槌拂
于香案上。勘验学者。师谓其侍者曰。和尚此一络索
宋 黄檗全禅师传¶ 第 433b 页 X77-0433.png
作何用。少顷一一拈起。问。过一机不来。莫言不道。侍
者白忠。乃撤去。三年复归天童。主藏钥。为第一座。分
座说法。宏智所举宗要。师不为苟合。智爱而畏之。绍
兴二十三年。光孝虚席。越帅移书宏智。求一本色人
补处。智以师应命。会应天塔坏。或请舍去。师曰。非我
尚谁为耶。塔成。始行迁能仁。隆兴改元。侍郎赵公守
四明。迎主报恩。虏烬之馀。前人兴造。所未备者。皆成
之。轩敞宏大。遂为一城兰若之冠。乾道六年。退居小
溪之彰圣。明年荣阳郡王。起住瑞岩。辟舍宇以安众。
开山田以足食。建杰阁。奉圆通大士。轮奂甚美大。参
范公请移雪窦。自得晖。归自净慈。遂以雪窦还之。复
居瑞岩。淳熙八年八月。示微疾。戒弟子。毋以药石累
我。我将行矣。以书招自得。来相见如平时。付以后事。
作书遗别诸士大夫。并常往来者。迟明升座。说偈而
逝。寿八十。腊五十九。师天姿挺特。持律甚严。累主大
刹。起居寝食。率与众共。不务缘饰。无他嗜好。峭直骨
鲠。不借人以辞色。有道者。力加提引。慧而狂者。必叱
之。临安净慈空席。力请。乃航海以避命。皇子魏王作
牧。每加礼敬。欲访师山间。辞曰。路远而险徒劳耳。盖
其严冷类此。
慧晖。字自得。会稽张氏子。甫二十。叩真歇于长芦。微
有所證。旋里谒宏智。智。举当明中有暗。不以暗相遇。
当暗中有明。不以明相睹。问之。语不契。初夜坐起。往
圣僧前烧香。而宏智适至。忽见顿明前话。次日入室。
者白忠。乃撤去。三年复归天童。主藏钥。为第一座。分
座说法。宏智所举宗要。师不为苟合。智爱而畏之。绍
兴二十三年。光孝虚席。越帅移书宏智。求一本色人
补处。智以师应命。会应天塔坏。或请舍去。师曰。非我
尚谁为耶。塔成。始行迁能仁。隆兴改元。侍郎赵公守
四明。迎主报恩。虏烬之馀。前人兴造。所未备者。皆成
之。轩敞宏大。遂为一城兰若之冠。乾道六年。退居小
溪之彰圣。明年荣阳郡王。起住瑞岩。辟舍宇以安众。
开山田以足食。建杰阁。奉圆通大士。轮奂甚美大。参
范公请移雪窦。自得晖。归自净慈。遂以雪窦还之。复
居瑞岩。淳熙八年八月。示微疾。戒弟子。毋以药石累
我。我将行矣。以书招自得。来相见如平时。付以后事。
作书遗别诸士大夫。并常往来者。迟明升座。说偈而
逝。寿八十。腊五十九。师天姿挺特。持律甚严。累主大
刹。起居寝食。率与众共。不务缘饰。无他嗜好。峭直骨
鲠。不借人以辞色。有道者。力加提引。慧而狂者。必叱
之。临安净慈空席。力请。乃航海以避命。皇子魏王作
牧。每加礼敬。欲访师山间。辞曰。路远而险徒劳耳。盖
其严冷类此。
慧晖。字自得。会稽张氏子。甫二十。叩真歇于长芦。微
有所證。旋里谒宏智。智。举当明中有暗。不以暗相遇。
当暗中有明。不以明相睹。问之。语不契。初夜坐起。往
圣僧前烧香。而宏智适至。忽见顿明前话。次日入室。
宋 黄檗全禅师传¶ 第 433c 页 X77-0433.png
智可之。许为室中真子。绍兴丁巳。开法普陀。徙万寿。
及吉祥雪窦。淳熙三年。补净慈。七年。退归雪窦而化。
丕相魏公尝曰。自得。如深云中片石。石窗。则空门御
史也。诸方以为名言。
*** 德朋禅师传(附守璋)
德朋。盐官顾氏子。初为邑名僧守璋弟子。服勤数载。
以绍兴十八年。入径山礼真歇了禅师。夜宿山下。歇
梦双月入寺。诘朝。举以白众。适师至。歇心异之。相与
问答。机锋峻密。若久于参请者。遂入室。朝夕体究。凡
四经寒暑。一日因观为溜。以杵通竹节。有声。豁然开
悟。歇可之。诸方号为竹筒和尚。及歇被旨住皋亭崇
先显孝。师侍往。歇既化。遂奉旨继宣法化。时二十三
年也。自是前后两诏入慈宁殿。升座说法。大悦圣心。
赐法衣。岁给牒度徒一人给侍。师以璋年老无养。请
谢院事归省。许之。未两年。复得旨住崇先。乾道三年。
无疾而逝。有澹堂竹筒语录。行世。
璋。姓王氏。天资介特。七岁试经得度。戒行精洁。工于
诗。号文慧禅师。有柿园集。尝作晚春句曰。草深烟景
重。林茂夕阳微。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绍兴二年。
高宗幸圆觉寺。亲洒宸翰。书此一绝云。
补续高僧传卷第九
及吉祥雪窦。淳熙三年。补净慈。七年。退归雪窦而化。
丕相魏公尝曰。自得。如深云中片石。石窗。则空门御
史也。诸方以为名言。
*** 德朋禅师传(附守璋)
德朋。盐官顾氏子。初为邑名僧守璋弟子。服勤数载。
以绍兴十八年。入径山礼真歇了禅师。夜宿山下。歇
梦双月入寺。诘朝。举以白众。适师至。歇心异之。相与
问答。机锋峻密。若久于参请者。遂入室。朝夕体究。凡
四经寒暑。一日因观为溜。以杵通竹节。有声。豁然开
悟。歇可之。诸方号为竹筒和尚。及歇被旨住皋亭崇
先显孝。师侍往。歇既化。遂奉旨继宣法化。时二十三
年也。自是前后两诏入慈宁殿。升座说法。大悦圣心。
赐法衣。岁给牒度徒一人给侍。师以璋年老无养。请
谢院事归省。许之。未两年。复得旨住崇先。乾道三年。
无疾而逝。有澹堂竹筒语录。行世。
璋。姓王氏。天资介特。七岁试经得度。戒行精洁。工于
诗。号文慧禅师。有柿园集。尝作晚春句曰。草深烟景
重。林茂夕阳微。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绍兴二年。
高宗幸圆觉寺。亲洒宸翰。书此一绝云。
补续高僧传卷第九
宋 黄檗全禅师传¶ 第 434a 页 X77-043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