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4-A¶ 第 363a 页
* No. 1524-A
补续高僧传序
往时。雪浪大师。掀翻义学窠臼。位下龙象。未易指屈。
一雨润师。其白眉也。汰如河公。乃润师高弟。倡明教
乘。为时所宗。昨岁飞锡白门。讲经报恩禅院。听法者
万众。余时野服篮舆造山舍麈谈。恨把臂晚。未几归
吴门。余赠以诗。有弟子教成花作雨。维摩归去舌无
锋之句。不意遂成诗谶。仅数日。遽示疾辞世。闻者。莫
不泣洟思慕。今年秋。其徒道开。持师所著高僧传。属
余为序。且述河公之言曰。此老僧三十年来。苦心编
纂。为传衣正法眼藏。须付剞劂。必求吴桥司马。弁其
简端。余惟。灯录自大慧而后。寥寥散见。莫可稽考。岂
非禅乘一大𨷂陷事。河公枯筇所指游。遍名山古刹。
𢯱剔碑版。攀藤萝摹剥蚀。次第汇集。曹学宪能始。复
出邺架所藏。倾箧佐之。阅三十春秋。成此一书。自赵
宋至昭代四百馀载。不分宗派。凡真正佛子。略巳该
括。取例寂音之传僧宝。系以论赞。洵法苑之胜事。亦
龙宫之秘录也。余于禅观之暇。时涉教乘。每叹逐块
者。争趋一千七百热闹处。辄姗教家饶舌。为不及竹
篦子一句。嗟乎。外一大事因缘。岂复有玄要。河公炳
此慧灯。缵修果位。从前舌翻雨露。手扪日星。一片热
肠。三生了悟。总此一编嗣续。巳尽禅教大旨。毫端放
1524-A¶ 第 363b 页 X77-0363.png
光。令人展卷如亲见龙象踏蹴。一切俗汉钝器。又何
能赞一词耶。道开扃公。亲受记莂。箕裘勿坠。编辑是
书。不啻三转语之报师恩。而余以莲社气谊。匪一朝
夕。爰告同人。因为梓而行之。
时
崇祯辛巳秋杪。思仁居士范景文。书于白门之餐
冰斋。
* No. 1524-B
续高僧传序
如来正法眼藏。嘱付罗汉僧。或从心地发明。或向耳
根参会。妙观察智。处处灵通。虽来路稍殊。然入门元
一也。余尝读高僧传。慨想久之。既面目之俨存。又神
明之玄契。心之所会。手若传之。眼之所照。足若赴之。
明镜在前。法见全露。先贤之启我深乎。河公问道四
方。研精三学。于是聚高僧于法窟。而为之论。以其生
平声教所流。遍周沙界。自非身心并彻。手眼兼行者。
恶能精博如是哉。扃公持全编来访余。白下才开宝
藏。遍界光明。然后服河公之神鉴也。大圆镜智。鉴破
古今。其斯文之谓与。
西江黄端伯题
能赞一词耶。道开扃公。亲受记莂。箕裘勿坠。编辑是
书。不啻三转语之报师恩。而余以莲社气谊。匪一朝
夕。爰告同人。因为梓而行之。
时
崇祯辛巳秋杪。思仁居士范景文。书于白门之餐
冰斋。
* No. 1524-B
续高僧传序
如来正法眼藏。嘱付罗汉僧。或从心地发明。或向耳
根参会。妙观察智。处处灵通。虽来路稍殊。然入门元
一也。余尝读高僧传。慨想久之。既面目之俨存。又神
明之玄契。心之所会。手若传之。眼之所照。足若赴之。
明镜在前。法见全露。先贤之启我深乎。河公问道四
方。研精三学。于是聚高僧于法窟。而为之论。以其生
平声教所流。遍周沙界。自非身心并彻。手眼兼行者。
恶能精博如是哉。扃公持全编来访余。白下才开宝
藏。遍界光明。然后服河公之神鉴也。大圆镜智。鉴破
古今。其斯文之谓与。
西江黄端伯题
1524-A¶ 第 363c 页 X77-0363.png
* No. 1524-C
补续高僧传序
吾氏高僧之列十科。犹孔门弟子之推四哲。四哲载
记后。既更有弟子。十科立传后。岂竟无高僧。非无高
僧。是无传高僧之人也。亦弟子中。非得马迁之笔。而
不能传。曰传者传也。贵传其神如见故人。一披图不
待问。即知为某某。此无他。盖以神遇。不以言得也。噫。
一大部僧史。非一大部高僧之面目也哉。古秀高寒
之色。凛凛逼人。皆在阿堵中。非具僧繇画龙点睛之
手。虎穴鹰巢参讨之遍。司马董狐良史之才。无乃捃
拾人唾。入篮是草。或以乙代甲。或遗大取小。使古人
门庭施设。垂手杀活之机。皆莫能辩。宋宁赞传成后。
张无尽吕夏卿君子辈。与寂音尊者。从而议之。固不
无遗憾焉。吾友高松河公。慨尝向予昭代僧史之缺
典。今舍吾党其谁。于是。键关东海上三年。以利其器。
顾不惜踏破铁鞋。走齐鲁燕赵间。始断烟残碣。搜括
迨遍。东南名山。所未果缘。约与吾分任之。忆甲寅春。
于湖上送公。为八闽游。吾亦将振策两粤。取道臧[(卬-ㄗ)*〡*可]。
以还故山。鸡足熊耳间。常见有肉身大士。如盘龙古
补续高僧传序
吾氏高僧之列十科。犹孔门弟子之推四哲。四哲载
记后。既更有弟子。十科立传后。岂竟无高僧。非无高
僧。是无传高僧之人也。亦弟子中。非得马迁之笔。而
不能传。曰传者传也。贵传其神如见故人。一披图不
待问。即知为某某。此无他。盖以神遇。不以言得也。噫。
一大部僧史。非一大部高僧之面目也哉。古秀高寒
之色。凛凛逼人。皆在阿堵中。非具僧繇画龙点睛之
手。虎穴鹰巢参讨之遍。司马董狐良史之才。无乃捃
拾人唾。入篮是草。或以乙代甲。或遗大取小。使古人
门庭施设。垂手杀活之机。皆莫能辩。宋宁赞传成后。
张无尽吕夏卿君子辈。与寂音尊者。从而议之。固不
无遗憾焉。吾友高松河公。慨尝向予昭代僧史之缺
典。今舍吾党其谁。于是。键关东海上三年。以利其器。
顾不惜踏破铁鞋。走齐鲁燕赵间。始断烟残碣。搜括
迨遍。东南名山。所未果缘。约与吾分任之。忆甲寅春。
于湖上送公。为八闽游。吾亦将振策两粤。取道臧[(卬-ㄗ)*〡*可]。
以还故山。鸡足熊耳间。常见有肉身大士。如盘龙古
1524-A¶ 第 364a 页 X77-0364.png
亭胜国。至今犹自定中。爪生发长。他则如念庵再光
定堂。譬彼幽兰多生空谷。虽芳香绝伦。赏识无人。未
能悉举。誓与毕命蒐罗。了此公案。于时也。残雪载涂。
饥乌无色。引领征人。孤思怅结。公其行矣。无何归来。
相见铁山先楞。师喜有屐齿啮残闽地雪。衲头触尽
浙江云之句。巳不知多少祖师。尽被一囊收拾。天下
多少老和尚。尽被掂觔簸两。一一秤过来。惜乎。此后
两人。皆堕讲肆窠臼。无暇及此。若夫人之今古。釆之
得失。列之诠次。尚俟商确。可称未全之书。呜呼。公今
死矣。其如人亡则难何。吾亦老之将至。裹粮抱杖。能
无望路之叹。此书儗庋之高阁。公一生苦心。竟成乌
有。将质之海内。则又多所未逮。三复不巳。与其无也
宁存。遂与毛居士子晋。相商而付诸梓。倘见罪于诸
方。则吾实亦不得辞其责也矣。幽冥之下。负我良友
不少。更复何言。所幸易箦之际。嘱累道开。曲尽艰苦。
今竟成书。将致告公于常寂光中。能读父书。能成父
志者。诸弟子中。又其唯道开乎。
后住中峰 读彻 拜撰
定堂。譬彼幽兰多生空谷。虽芳香绝伦。赏识无人。未
能悉举。誓与毕命蒐罗。了此公案。于时也。残雪载涂。
饥乌无色。引领征人。孤思怅结。公其行矣。无何归来。
相见铁山先楞。师喜有屐齿啮残闽地雪。衲头触尽
浙江云之句。巳不知多少祖师。尽被一囊收拾。天下
多少老和尚。尽被掂觔簸两。一一秤过来。惜乎。此后
两人。皆堕讲肆窠臼。无暇及此。若夫人之今古。釆之
得失。列之诠次。尚俟商确。可称未全之书。呜呼。公今
死矣。其如人亡则难何。吾亦老之将至。裹粮抱杖。能
无望路之叹。此书儗庋之高阁。公一生苦心。竟成乌
有。将质之海内。则又多所未逮。三复不巳。与其无也
宁存。遂与毛居士子晋。相商而付诸梓。倘见罪于诸
方。则吾实亦不得辞其责也矣。幽冥之下。负我良友
不少。更复何言。所幸易箦之际。嘱累道开。曲尽艰苦。
今竟成书。将致告公于常寂光中。能读父书。能成父
志者。诸弟子中。又其唯道开乎。
后住中峰 读彻 拜撰
1524-A¶ 第 364b 页 X77-0364.png
* No. 1524-D
补续高僧传序
补续高僧传者。吾友汰如法师河公所撰述也。传列
宋元。以逮明世诸高禅。西乃冠以大明。若止为一朝
僧史。则不从所纪载之人立号。而从编纂之家受名。
亦循赞宁师之义例。不称续而称宋之意也。昔吾师
紫柏老人。尝以传灯未续。为慧命一大负。此乃专为
习禅一门言也。若不惟递衍五灯。而又具载十科。则
其网罗铨次。更倍费辛勤矣。故吾尝谓。录传灯之难。
难在具眼而印心。传高僧之难。难在多闻而精择。且
又须济之以手笔也。河公以半世劳勚。广肆蒐猎。细
加紬绎。人貌须眉。家传谱系。观其草本。无不亲自缮
录。几经勘定。殊非寻常楮墨之役。所能髣髴其苦心
矣。公既与吾为支许游。其高足弟子无门扃公。又与
吾有皎然左司之契。因出传藁俾相参讨。且使题厥
首简。吾观古之作史者。自崔彦鸾氏始。取佛图澄鸠
摩罗什诸公。各为立传。于是志录中。有可分出。为僧
家董狐。然自梁皎唐宣宋宁三师撰述外。即甘露灭
之僧宝传。亦特止为禅宗作。而于译经以及唱导杂
科等。槩未尝一置喙也。故自宋以还。万不可阙斯宏
制。况
明兴高皇帝。乘金轮以御土宇。
补续高僧传序
补续高僧传者。吾友汰如法师河公所撰述也。传列
宋元。以逮明世诸高禅。西乃冠以大明。若止为一朝
僧史。则不从所纪载之人立号。而从编纂之家受名。
亦循赞宁师之义例。不称续而称宋之意也。昔吾师
紫柏老人。尝以传灯未续。为慧命一大负。此乃专为
习禅一门言也。若不惟递衍五灯。而又具载十科。则
其网罗铨次。更倍费辛勤矣。故吾尝谓。录传灯之难。
难在具眼而印心。传高僧之难。难在多闻而精择。且
又须济之以手笔也。河公以半世劳勚。广肆蒐猎。细
加紬绎。人貌须眉。家传谱系。观其草本。无不亲自缮
录。几经勘定。殊非寻常楮墨之役。所能髣髴其苦心
矣。公既与吾为支许游。其高足弟子无门扃公。又与
吾有皎然左司之契。因出传藁俾相参讨。且使题厥
首简。吾观古之作史者。自崔彦鸾氏始。取佛图澄鸠
摩罗什诸公。各为立传。于是志录中。有可分出。为僧
家董狐。然自梁皎唐宣宋宁三师撰述外。即甘露灭
之僧宝传。亦特止为禅宗作。而于译经以及唱导杂
科等。槩未尝一置喙也。故自宋以还。万不可阙斯宏
制。况
明兴高皇帝。乘金轮以御土宇。
1524-A¶ 第 364c 页 X77-0364.png
圣制集中。凡为释氏宣言者。业与日星俱耀。而年垂
三百。独可无一成书以昭法乘乎。宜河公之奋然。勒
成是传也。尝忆。禅师有问坡公何姓者。公曰姓秤。称
天下长老轻重。请以是为作传者置一史职。又尝忆。
裴相国。见大安寺壁间画高僧仪。因曰。真仪可观。高
僧何在。请以是为读传者开一观门。不识扃公肯以
吾言。举似其师常寂光中否。
崇祯甲申仲春上浣。洗松道者周永年。稽首和南纂。
* 补续高僧传目次
卷第一
序
译经篇第一
宋。天息灾法天施护三师 法护惟净二师
金。苏陀室利(附宝公慧洪) 元。帝师癹思八
金刚上师 佛智三藏
必兰纳识理 雪涧法祯
明。西天国师(附桑渴巴辣) 具生吉祥大师(附底哇答思)
卷第二
义解篇第二
宋。四明知礼法师(附尚贤) 慈云忏主遵式
三百。独可无一成书以昭法乘乎。宜河公之奋然。勒
成是传也。尝忆。禅师有问坡公何姓者。公曰姓秤。称
天下长老轻重。请以是为作传者置一史职。又尝忆。
裴相国。见大安寺壁间画高僧仪。因曰。真仪可观。高
僧何在。请以是为读传者开一观门。不识扃公肯以
吾言。举似其师常寂光中否。
崇祯甲申仲春上浣。洗松道者周永年。稽首和南纂。
* 补续高僧传目次
卷第一
序
译经篇第一
宋。天息灾法天施护三师 法护惟净二师
金。苏陀室利(附宝公慧洪) 元。帝师癹思八
金刚上师 佛智三藏
必兰纳识理 雪涧法祯
明。西天国师(附桑渴巴辣) 具生吉祥大师(附底哇答思)
卷第二
义解篇第二
宋。四明知礼法师(附尚贤) 慈云忏主遵式
1524-A¶ 第 365a 页 X77-0365.png
长水子璿法师 从雅少康二师
本如子琳二公 思悟慧舟二公
霅川仁岳 亚休惟巳
无象元净 继忠左伸二师
从谏希最二师 超果灵炤
介然能师二公 处咸处谦二师
慧辩思义二师 净梵齐玉二师
寿圣从义(附了睿) 圆明大师演公
安养令观 成觉慧悟二师
晋水净源(附诚法师义天僧统) 楂庵有严
孤山智圆
卷第三
宝云中立 宝林有朋
青台宗坦 圆辩道琛
智涌了然(附智仙) 车溪如湛
法久睎颜二师 思炤觉先二师
一相宗利(附若水) 与咸圆智二师
文秀智连 草庵道因(附小因)
月堂慧询 普炤若讷
择卿可观有朋三师 慧定子猷二法师
广炤慧寔 净悟了宣二师
善月净慧二师 元实宗印
金。华严寂大士 灵山坟云
卷第四
本如子琳二公 思悟慧舟二公
霅川仁岳 亚休惟巳
无象元净 继忠左伸二师
从谏希最二师 超果灵炤
介然能师二公 处咸处谦二师
慧辩思义二师 净梵齐玉二师
寿圣从义(附了睿) 圆明大师演公
安养令观 成觉慧悟二师
晋水净源(附诚法师义天僧统) 楂庵有严
孤山智圆
卷第三
宝云中立 宝林有朋
青台宗坦 圆辩道琛
智涌了然(附智仙) 车溪如湛
法久睎颜二师 思炤觉先二师
一相宗利(附若水) 与咸圆智二师
文秀智连 草庵道因(附小因)
月堂慧询 普炤若讷
择卿可观有朋三师 慧定子猷二法师
广炤慧寔 净悟了宣二师
善月净慧二师 元实宗印
金。华严寂大士 灵山坟云
卷第四
1524-A¶ 第 365b 页 X77-0365.png
元。浦尚法师 子直善良
崇教定演 栖岩益和尚
秋虚善入 普觉英辩法师
崇恩福元讲主德谦 妙文讲主
太行慧印 幼堂法主宝严(附弟金)
普宁弘教大师了性 同舟法师弘济(附示瞽庵)
大用法师必才 善继本无二师
季蘅法师允若 法云善柔
明。止翁慧进 一庵一如(附能义)
一云大同 正顺文才二公
原璞法师士璋
卷第五
古庭法师善学 东溟法师慧日(附智明)
无言能义 洁祖清天
独芳洪莲 凤头祖师道孚
万松林千松得百松觉 𪋤亭法师祖住
素庵法师(附兀斋幻斋二比丘) 月川法师镇澄
遍融真圆 九峰如幻
清凉方金 云栖莲池袾宏
卷第六
习禅篇第三
唐。龟洋忠佛手岩二禅师 瑞能璋黄檗慧二禅师
云居道简禅师 蚬子和尚
宝闻大师惟劲禅师 鼓山国师神晏(附从展)
崇教定演 栖岩益和尚
秋虚善入 普觉英辩法师
崇恩福元讲主德谦 妙文讲主
太行慧印 幼堂法主宝严(附弟金)
普宁弘教大师了性 同舟法师弘济(附示瞽庵)
大用法师必才 善继本无二师
季蘅法师允若 法云善柔
明。止翁慧进 一庵一如(附能义)
一云大同 正顺文才二公
原璞法师士璋
卷第五
古庭法师善学 东溟法师慧日(附智明)
无言能义 洁祖清天
独芳洪莲 凤头祖师道孚
万松林千松得百松觉 𪋤亭法师祖住
素庵法师(附兀斋幻斋二比丘) 月川法师镇澄
遍融真圆 九峰如幻
清凉方金 云栖莲池袾宏
卷第六
习禅篇第三
唐。龟洋忠佛手岩二禅师 瑞能璋黄檗慧二禅师
云居道简禅师 蚬子和尚
宝闻大师惟劲禅师 鼓山国师神晏(附从展)
1524-A¶ 第 365c 页 X77-0365.png
罗山道闲禅师 黄龙机明招谦二禅师
太原孚上座 大静小静二禅师
乌巨仪晏禅师 梁。普静常觉禅师
重云智晖禅师 周。大章清豁冲煦二禅师
宋。风穴延沼禅师 归宗道诠禅师
法灯泰钦禅师 奉先深清凉明二禅师
洞山禀荐福古二禅师 首山省念禅师
汾阳昭叶县省神鼎諲三禅师
谷隐聪广慧琏二禅师
卷第七
大阳警玄禅师 慈明楚圆禅师
大愚芝法华举琅琊觉三禅师
黄牛惟政禅师 圆通怀贤禅师
善觉法宝禅师 浮山法远禅师
法华道隆禅师 泉大道宗道者二公
福昌惟善禅师 雪窦重显禅师
洞山聪祥庵主二公 北禅智贤禅师
开先善暹禅师 南安岩自岩尊者
洞山宝泐潭澄二禅师 常照志逢禅师
栖贤澄湜禅师
卷第八
宣州兴教坥禅师 云封道圆禅师
黄檗胜昭觉白信相显三禅师
报本慧元禅师 景禅顺禅师
太原孚上座 大静小静二禅师
乌巨仪晏禅师 梁。普静常觉禅师
重云智晖禅师 周。大章清豁冲煦二禅师
宋。风穴延沼禅师 归宗道诠禅师
法灯泰钦禅师 奉先深清凉明二禅师
洞山禀荐福古二禅师 首山省念禅师
汾阳昭叶县省神鼎諲三禅师
谷隐聪广慧琏二禅师
卷第七
大阳警玄禅师 慈明楚圆禅师
大愚芝法华举琅琊觉三禅师
黄牛惟政禅师 圆通怀贤禅师
善觉法宝禅师 浮山法远禅师
法华道隆禅师 泉大道宗道者二公
福昌惟善禅师 雪窦重显禅师
洞山聪祥庵主二公 北禅智贤禅师
开先善暹禅师 南安岩自岩尊者
洞山宝泐潭澄二禅师 常照志逢禅师
栖贤澄湜禅师
卷第八
宣州兴教坥禅师 云封道圆禅师
黄檗胜昭觉白信相显三禅师
报本慧元禅师 景禅顺禅师
1524-A¶ 第 366a 页 X77-0366.png
惠济昭庆禅师 隆庆庆闲禅师
觉照子琦禅师(附道英) 黄龙祖心禅师
天衣义怀禅师 延恩法安禅师
玉泉承皓禅师 福严慈感禅师
点胸可真禅师(附善侍者) 皈宗可宣禅师(附超信)
月华山琳公(附云达) 福州知信禅师
法云法秀禅师(附小秀) 圆照宗本禅师
卷第九
黄檗道全禅师 石头怀志上座
法云杲禅师 大通善本禅师
大洪报恩禅师 希广道者
佛果克勤禅师 丹霞子淳禅师
净慈守遂禅师(附庆显) 净因自觉禅师(附禧誧)
小南禅师(附海评) 隆庆利俨禅师
万年法一禅师(附常首座) 普交有需二禅师
五祖表自 元礼首座普融知藏
真歇清了禅师 石窗法恭禅师(附自得晖)
竹筒德明禅师(附守璋)
卷第十
瞎堂慧远禅师 何山守珣禅师(附慧才)
景元布衲 月堂道昌禅师
世奇首座 雪堂道行禅师
文殊正导禅师(附知炳) 虎丘绍隆禅师
育王端裕禅师(附水庵) 法石祖珍禅师
觉照子琦禅师(附道英) 黄龙祖心禅师
天衣义怀禅师 延恩法安禅师
玉泉承皓禅师 福严慈感禅师
点胸可真禅师(附善侍者) 皈宗可宣禅师(附超信)
月华山琳公(附云达) 福州知信禅师
法云法秀禅师(附小秀) 圆照宗本禅师
卷第九
黄檗道全禅师 石头怀志上座
法云杲禅师 大通善本禅师
大洪报恩禅师 希广道者
佛果克勤禅师 丹霞子淳禅师
净慈守遂禅师(附庆显) 净因自觉禅师(附禧誧)
小南禅师(附海评) 隆庆利俨禅师
万年法一禅师(附常首座) 普交有需二禅师
五祖表自 元礼首座普融知藏
真歇清了禅师 石窗法恭禅师(附自得晖)
竹筒德明禅师(附守璋)
卷第十
瞎堂慧远禅师 何山守珣禅师(附慧才)
景元布衲 月堂道昌禅师
世奇首座 雪堂道行禅师
文殊正导禅师(附知炳) 虎丘绍隆禅师
育王端裕禅师(附水庵) 法石祖珍禅师
1524-A¶ 第 366b 页 X77-0366.png
兴国了璨禅师 足庵智鉴禅师
佛慧法泉禅师 法清法因二禅师
开福道宁禅师 守慧禅师(附布衲效常)
别峰宝印禅师(附慧绰) 无用净全禅师
石霜智本禅师 拙叟进英禅师
涂毒智策禅师 佛照德光禅师
卷第十一
荐福悟本禅师 简堂行机禅师
或庵师体禅师 枯木祖元禅师
妙峰善禅师 妙空智讷禅师
开善道谦禅师(附宗元) 良书记。元庵禅师
炤堂了一禅师 报恩文尔禅师
妙智从廓禅师(附宜意) 退谷义云禅师(附石桥宣公)
笑翁妙堪禅师 松源崇岳禅师
偃溪广闻禅师 藏叟善珍禅师
荆叟如珏禅师 无准师范禅师
石田法薰禅师 痴绝道冲禅师
瑞岩景蒙禅师 断桥妙伦禅师
鼓山道升禅师 等觉智灯禅师
慧圆上座 虚舟普度禅师
天奇瑞禅师 虚堂智愚禅师
卷第十二
金。佛光道悟禅师 政言了奇二禅师
清凉弘相禅师 潭柘圆性禅师
佛慧法泉禅师 法清法因二禅师
开福道宁禅师 守慧禅师(附布衲效常)
别峰宝印禅师(附慧绰) 无用净全禅师
石霜智本禅师 拙叟进英禅师
涂毒智策禅师 佛照德光禅师
卷第十一
荐福悟本禅师 简堂行机禅师
或庵师体禅师 枯木祖元禅师
妙峰善禅师 妙空智讷禅师
开善道谦禅师(附宗元) 良书记。元庵禅师
炤堂了一禅师 报恩文尔禅师
妙智从廓禅师(附宜意) 退谷义云禅师(附石桥宣公)
笑翁妙堪禅师 松源崇岳禅师
偃溪广闻禅师 藏叟善珍禅师
荆叟如珏禅师 无准师范禅师
石田法薰禅师 痴绝道冲禅师
瑞岩景蒙禅师 断桥妙伦禅师
鼓山道升禅师 等觉智灯禅师
慧圆上座 虚舟普度禅师
天奇瑞禅师 虚堂智愚禅师
卷第十二
金。佛光道悟禅师 政言了奇二禅师
清凉弘相禅师 潭柘圆性禅师
1524-A¶ 第 366c 页 X77-0366.png
竹林相了禅师 普照法赟禅师
古佛义广禅师(附道海) 海云印简禅师
元。霹雳正因禅师 元叟行端禅师
晦机元熙禅师 竺源水盛禅师
一溪如公。本源达公 横川如珙禅师
竹泉法林禅师 一关正逵禅师
定水妙源禅师 铁山琼禅师
东岩净日禅师
卷第十三
元。石湖至美禅师
无见先睹禅师(附光菩萨) 天目了义禅师
中峰明本禅师 石屋清珙禅师
无作文述禅师 日本梦窗疏石国师
松隐茂禅师 竺远正源禅师
桐江绍大禅师 千岩元长禅师
无用守贵禅师 日本古先印原禅师
古渊福源禅师 无极导禅师
月泉同新禅师 松溪觉宗禅师
舜田明孜禅师 清谷坱圠禅师
秋江元湛禅师
卷第十四
明。广慧智及禅师 玉泉宗琏禅师
月林镜禅师 复原福报禅师
楚石梵琦禅师 性原慧明禅师
古佛义广禅师(附道海) 海云印简禅师
元。霹雳正因禅师 元叟行端禅师
晦机元熙禅师 竺源水盛禅师
一溪如公。本源达公 横川如珙禅师
竹泉法林禅师 一关正逵禅师
定水妙源禅师 铁山琼禅师
东岩净日禅师
卷第十三
元。石湖至美禅师
无见先睹禅师(附光菩萨) 天目了义禅师
中峰明本禅师 石屋清珙禅师
无作文述禅师 日本梦窗疏石国师
松隐茂禅师 竺远正源禅师
桐江绍大禅师 千岩元长禅师
无用守贵禅师 日本古先印原禅师
古渊福源禅师 无极导禅师
月泉同新禅师 松溪觉宗禅师
舜田明孜禅师 清谷坱圠禅师
秋江元湛禅师
卷第十四
明。广慧智及禅师 玉泉宗琏禅师
月林镜禅师 复原福报禅师
楚石梵琦禅师 性原慧明禅师
1524-A¶ 第 367a 页 X77-0367.png
天镜元净禅师 梦执昙噩禅师
季潭宗泐禅师 孤峰明德禅师
介庵辅良禅师 南石文秀禅师
白庵力金禅师 觉原慧昙禅师
一源永宁禅师 约之崇裕禅师
碧峰宝金禅师 孚中怀信禅师
卷第十五
清远怀渭禅师 大千慧照禅师
日本无初德初禅师 非幻道永禅师
无旨可授禅师 德隐普仁禅师
白云智度禅师 杰峰世愚禅师
万峰时蔚禅师 清隐德馨禅师
般若法秀禅师 西竺本来禅师
性天如皎禅师 香严觉澄禅师
无念学禅师(附一觉) 楚山绍琦禅师
古庭善坚禅师(附净伦)
卷第十六
翠峰德山禅师(附圆月明律) 毒峰季善禅师(附天渊湛)
法舟道济禅师 月心德宝禅师
常润善真二禅师 孤月净澄禅师
石头自回禅师 无尽祖灯禅师
会堂自缘禅师 梅雪雪庭禅师
天界道成禅师 古渊清禅师
观音真空禅师 古峰继万阇梨
季潭宗泐禅师 孤峰明德禅师
介庵辅良禅师 南石文秀禅师
白庵力金禅师 觉原慧昙禅师
一源永宁禅师 约之崇裕禅师
碧峰宝金禅师 孚中怀信禅师
卷第十五
清远怀渭禅师 大千慧照禅师
日本无初德初禅师 非幻道永禅师
无旨可授禅师 德隐普仁禅师
白云智度禅师 杰峰世愚禅师
万峰时蔚禅师 清隐德馨禅师
般若法秀禅师 西竺本来禅师
性天如皎禅师 香严觉澄禅师
无念学禅师(附一觉) 楚山绍琦禅师
古庭善坚禅师(附净伦)
卷第十六
翠峰德山禅师(附圆月明律) 毒峰季善禅师(附天渊湛)
法舟道济禅师 月心德宝禅师
常润善真二禅师 孤月净澄禅师
石头自回禅师 无尽祖灯禅师
会堂自缘禅师 梅雪雪庭禅师
天界道成禅师 古渊清禅师
观音真空禅师 古峰继万阇梨
1524-A¶ 第 367b 页 X77-0367.png
张家桥满贤禅师 无明慧经禅师
云谷法会禅师
卷第十七
明律篇第四
宋。柳律师。圆觉律师 了兴禅师
辽。法均传戒大师(附裕窥) 金。悟敏悟铢二传戒大师
贾菩萨广恩和尚 光教律师法闻
清凉信明大师(附印宝) 慧汶律师
卷第十八
护法篇第五
宋。无畏大士维琳(附天石) 报恩慧明
长芦宗赜 慈觉宗致(附居竭子照)
宝觉永道 传炤法灯禅师
万松老人行秀(附从伦) 元。云峰妙高禅师
其玉至温 梅屋念常(附觉岸)
明。呆庵庄禅师(附敬庵) 天泉祖渊
亨渠真澧 南泉慧定(附宗主某)
宽念小师
卷第十九
感通篇第六
五代。二萧 南唐。木平
言法华 清耸全了二师
虾子和尚(附道嵩) 无门慧开
原肇元奘 济颠明颠(附玛瑙颠)
云谷法会禅师
卷第十七
明律篇第四
宋。柳律师。圆觉律师 了兴禅师
辽。法均传戒大师(附裕窥) 金。悟敏悟铢二传戒大师
贾菩萨广恩和尚 光教律师法闻
清凉信明大师(附印宝) 慧汶律师
卷第十八
护法篇第五
宋。无畏大士维琳(附天石) 报恩慧明
长芦宗赜 慈觉宗致(附居竭子照)
宝觉永道 传炤法灯禅师
万松老人行秀(附从伦) 元。云峰妙高禅师
其玉至温 梅屋念常(附觉岸)
明。呆庵庄禅师(附敬庵) 天泉祖渊
亨渠真澧 南泉慧定(附宗主某)
宽念小师
卷第十九
感通篇第六
五代。二萧 南唐。木平
言法华 清耸全了二师
虾子和尚(附道嵩) 无门慧开
原肇元奘 济颠明颠(附玛瑙颠)
1524-A¶ 第 367c 页 X77-0367.png
通慧 德聪法宁二师
僧伽 东松僧
照伯 黑漆光菩萨法明
普庵印肃 石门从登
赖僧僧慧 金。法冲大师
元。无住 志诚
明。乌斯法王(附何清) 镜中广能二师
马迹和尚。裘和尚 不二圆信
别传老人慧宗 安岳了悟(附灵源)
月天
卷第二十
遗身篇第七
宋。喻弥陀思净(附净真) 化僧(附吉祥慈济)
大觉法庆禅师 元。觉庆德林二师
明。落魄永隆(附雪梅) 法琳洞祖遇
善信大云二公 广玉宁义二公
夜台秋月二公
卷第二十一
赞诵篇第八
宋。洪准遇安二师 道光
元。一庵如公 宝灯性然
寂照普明
卷第二十二
兴福篇第九
僧伽 东松僧
照伯 黑漆光菩萨法明
普庵印肃 石门从登
赖僧僧慧 金。法冲大师
元。无住 志诚
明。乌斯法王(附何清) 镜中广能二师
马迹和尚。裘和尚 不二圆信
别传老人慧宗 安岳了悟(附灵源)
月天
卷第二十
遗身篇第七
宋。喻弥陀思净(附净真) 化僧(附吉祥慈济)
大觉法庆禅师 元。觉庆德林二师
明。落魄永隆(附雪梅) 法琳洞祖遇
善信大云二公 广玉宁义二公
夜台秋月二公
卷第二十一
赞诵篇第八
宋。洪准遇安二师 道光
元。一庵如公 宝灯性然
寂照普明
卷第二十二
兴福篇第九
1524-A¶ 第 368a 页 X77-0368.png
宋。宝塔永公 昭觉延美。永安德元
永嘉体谦 空印轼公
岳麓智海 明大禅了明
元。雪庭裕公 明。洁庵正映
徐和尚恺乘 大智真融
真来佛子福登 大博无边
卷第二十三
杂科篇第十
后周。开元慧瑱大德 宣秘大师善慧
麻衣和尚 阁子慧泉
兴教小寿禅师 惟中文英二公(附楞严道人)
惟简修广二大师 崇寿禅师
逸老可久(附清顺) 惟迪禅师
宝生院智林 石塔戒长老
志添元普二公 白云孔清觉
文炤大师铨公 潜涧阇梨处严
参寥子道潜(附定诸) 慧渊首座
虚静觉心(附智永祖绍) 潜庵清源
崇觉空禅师
卷第二十四
宋。圆觉宗演 真宝庆预二公
老牛智融 景淳藏主
北涧居简 鼓山弥坚正凝二师
用堂斯受 太瘤太因
永嘉体谦 空印轼公
岳麓智海 明大禅了明
元。雪庭裕公 明。洁庵正映
徐和尚恺乘 大智真融
真来佛子福登 大博无边
卷第二十三
杂科篇第十
后周。开元慧瑱大德 宣秘大师善慧
麻衣和尚 阁子慧泉
兴教小寿禅师 惟中文英二公(附楞严道人)
惟简修广二大师 崇寿禅师
逸老可久(附清顺) 惟迪禅师
宝生院智林 石塔戒长老
志添元普二公 白云孔清觉
文炤大师铨公 潜涧阇梨处严
参寥子道潜(附定诸) 慧渊首座
虚静觉心(附智永祖绍) 潜庵清源
崇觉空禅师
卷第二十四
宋。圆觉宗演 真宝庆预二公
老牛智融 景淳藏主
北涧居简 鼓山弥坚正凝二师
用堂斯受 太瘤太因
1524-A¶ 第 368b 页 X77-0368.png
闽僧有南 闽僧自永
长庆法慈大德 清音子
金。大汉僧录 玄明洪照
元。筠高安圆至 得喜无照无碍三公
妙恩(附大圭契祖杰道者) 仲石若芬
月江宗净 华严慧明
石室祖英 双溪布衲如玉
越王台拗挠
卷第二十五
明。玄中猷法师 南洲溥洽法师
木岩植禅师 晓山元亮
伏庵德昂 天渊𤀹季芳联二公
宝昙示应 守仁德祥二公
雪庵暨和尚 大善国师
左善世德琮 息庵慧观
唯庵德然(附道安) 妙智明瑄二师
东白善启 日本太初启原
见心来复(附如筏) 蔤庵如[氶/巴]
天印持公 了用德潮无碍三师
大章宗林(附智淳)
卷第二十六
喇麻僧德山 卢岳大安
大阐禅师 宗道者
了然关主 逆川智顺禅师(附慧心)
长庆法慈大德 清音子
金。大汉僧录 玄明洪照
元。筠高安圆至 得喜无照无碍三公
妙恩(附大圭契祖杰道者) 仲石若芬
月江宗净 华严慧明
石室祖英 双溪布衲如玉
越王台拗挠
卷第二十五
明。玄中猷法师 南洲溥洽法师
木岩植禅师 晓山元亮
伏庵德昂 天渊𤀹季芳联二公
宝昙示应 守仁德祥二公
雪庵暨和尚 大善国师
左善世德琮 息庵慧观
唯庵德然(附道安) 妙智明瑄二师
东白善启 日本太初启原
见心来复(附如筏) 蔤庵如[氶/巴]
天印持公 了用德潮无碍三师
大章宗林(附智淳)
卷第二十六
喇麻僧德山 卢岳大安
大阐禅师 宗道者
了然关主 逆川智顺禅师(附慧心)
1524-A¶ 第 368c 页 X77-0368.png
在善世吉祥 满起真参二公
敬堂法忠 羊山明龙
南岳豆儿佛 三藏师本融
青融青牛 北人孤月
宝藏能蠲禅师 天长僧武林比丘
月潭和尚 五日头陀(附定林)
玉芝法聚 应天圆魁
香林圆果上人
跋
补续高僧传目次(终)No. 1524
补续高僧传卷第一
明吴郡华山寺沙门 明河 撰
* 译经篇
*** 宋 天息灾.法天.施护三师传
天息灾。北天竺迦湿弥罗国人也。太平兴国中。与乌
填曩国三藏施护。至京师。时梵德前后叠来。各献梵
敬堂法忠 羊山明龙
南岳豆儿佛 三藏师本融
青融青牛 北人孤月
宝藏能蠲禅师 天长僧武林比丘
月潭和尚 五日头陀(附定林)
玉芝法聚 应天圆魁
香林圆果上人
跋
补续高僧传目次(终)No. 1524
补续高僧传卷第一
明吴郡华山寺沙门 明河 撰
* 译经篇
*** 宋 天息灾.法天.施护三师传
天息灾。北天竺迦湿弥罗国人也。太平兴国中。与乌
填曩国三藏施护。至京师。时梵德前后叠来。各献梵
1524-A¶ 第 369a 页 X77-0369.png
筴。集置甚富。上。方锐意翻传。思欲得西来华梵淹贯
器业隆善者。为译主。诏于太平兴国寺西。建译经传
法院。以须之。先是。有梵德法天者。中天竺国人。妙解
五明。深入三藏。初至蒲津。与通梵学沙门法进。译无
量经七佛赞。守臣表上之。上览之大悦曰。胜事成矣。
与天息灾施护同召见。问佛法大意。对扬称旨。赐紫
方袍。并居传法院。赐师号天息灾明教大师。法天传
教大师。施护显教大师。令先以所将梵本。各译一经。
诏梵学僧法进常谨清沼。笔受缀文。光禄卿杨说。兵
部员外郎张洎润文。殿直刘素监护。所须受用。悉从
官给。三师述译经仪式上之。且请。译文有与御名庙
讳同者。前代不避。若变文回护。恐妨经旨。诏答。佛经
用字。宜从正文。庙讳御名。不须回避。未一月新译经
成。天息灾上圣佛母经。法天上吉祥持世经。施护上
如来庄严经各一卷。诏两街。选义学沙门百人。详定
经义。时左街僧录神曜等言。译场久废。传译至艰。三
师。即持梵文先翻梵义。以华文證之。曜众乃服。上览
新经。示宰臣曰。佛氏之教。有裨政理。普利群生。达者
自悟渊源。愚者妄生诬谤。朕于此道。微识其宗。凡为
君正心无私。即自利行。行一善以安天下。即利他行。
如梁武舍身为奴。此小乘偏见。非后代所宜法也。车
驾幸译经院。赐坐慰劳。增什物给童子。悉出禁中所
藏梵本。令其翻译。复选梵学沙门。为笔受。义学沙门
十人。为證义。自是每岁诞节。必献新经。皆召坐赐斋。
器业隆善者。为译主。诏于太平兴国寺西。建译经传
法院。以须之。先是。有梵德法天者。中天竺国人。妙解
五明。深入三藏。初至蒲津。与通梵学沙门法进。译无
量经七佛赞。守臣表上之。上览之大悦曰。胜事成矣。
与天息灾施护同召见。问佛法大意。对扬称旨。赐紫
方袍。并居传法院。赐师号天息灾明教大师。法天传
教大师。施护显教大师。令先以所将梵本。各译一经。
诏梵学僧法进常谨清沼。笔受缀文。光禄卿杨说。兵
部员外郎张洎润文。殿直刘素监护。所须受用。悉从
官给。三师述译经仪式上之。且请。译文有与御名庙
讳同者。前代不避。若变文回护。恐妨经旨。诏答。佛经
用字。宜从正文。庙讳御名。不须回避。未一月新译经
成。天息灾上圣佛母经。法天上吉祥持世经。施护上
如来庄严经各一卷。诏两街。选义学沙门百人。详定
经义。时左街僧录神曜等言。译场久废。传译至艰。三
师。即持梵文先翻梵义。以华文證之。曜众乃服。上览
新经。示宰臣曰。佛氏之教。有裨政理。普利群生。达者
自悟渊源。愚者妄生诬谤。朕于此道。微识其宗。凡为
君正心无私。即自利行。行一善以安天下。即利他行。
如梁武舍身为奴。此小乘偏见。非后代所宜法也。车
驾幸译经院。赐坐慰劳。增什物给童子。悉出禁中所
藏梵本。令其翻译。复选梵学沙门。为笔受。义学沙门
十人。为證义。自是每岁诞节。必献新经。皆召坐赐斋。
1524-A¶ 第 369b 页 X77-0369.png
以经付藏颁行。适西国有进大乘祝藏经。诏法天详
定。天奏。此经是于阗书体。非是梵文。况其中无请问
人。及听法众。前后六十五处。文义不正。帝召天谕曰。
使邪伪得行。非所以崇佛教也。宜焚弃此本。以绝后
惑。下诏曰。朕方隆教法。用福邦家。其内外诸郡童行
并与剃度。时新经陆续以进上如次披览。谓宰臣曰。
天息灾等。妙得翻译之体。诏除天息灾朝散大夫试
光禄卿。法天施护朝奉大夫试鸿胪卿。法天改名法
贤。并月给酥酪钱有差。上亲制三藏圣教序以赐之。
用冠新译之首。中云。法师天息灾等。常持四忍。早悟
三空。翻贝叶之真诠。续人天之圣教。芳猷重启。偶运
当时。润五声于文章。畅四始于风律。堂堂容止。穆穆
辉华。旷劫而昏蛰重明。玄门昭显。轨范而宏光妙法。
净界腾音。及真宗即位。礼部侍郎陈恕。以译院久费
供亿为言。上不听。且制序文。命置先帝序后。从法贤
请也。咸平三年八月。天息灾示寂。谥慧辩。敕有司具
礼祭葬。次年法贤亡。谥玄觉。礼视慧辩。施护先逝。三
师遭逢圣世。首隆译场。续狮弦之响。发空谷之音。阐
宣之功。无忝前哲矣。
*** 法护.惟净二师传
法护。中天竺国人。景德改元。赍梵筴入京。赐紫衣束
帛。馆于传法院。时天息灾法贤。相继迁逝。虽译事不
𥨊。而司南乏人。佥议非法护不可。遂被诏补其处。仍
敕光梵大师惟净试光禄卿。同预译经。参政赵安仁
定。天奏。此经是于阗书体。非是梵文。况其中无请问
人。及听法众。前后六十五处。文义不正。帝召天谕曰。
使邪伪得行。非所以崇佛教也。宜焚弃此本。以绝后
惑。下诏曰。朕方隆教法。用福邦家。其内外诸郡童行
并与剃度。时新经陆续以进上如次披览。谓宰臣曰。
天息灾等。妙得翻译之体。诏除天息灾朝散大夫试
光禄卿。法天施护朝奉大夫试鸿胪卿。法天改名法
贤。并月给酥酪钱有差。上亲制三藏圣教序以赐之。
用冠新译之首。中云。法师天息灾等。常持四忍。早悟
三空。翻贝叶之真诠。续人天之圣教。芳猷重启。偶运
当时。润五声于文章。畅四始于风律。堂堂容止。穆穆
辉华。旷劫而昏蛰重明。玄门昭显。轨范而宏光妙法。
净界腾音。及真宗即位。礼部侍郎陈恕。以译院久费
供亿为言。上不听。且制序文。命置先帝序后。从法贤
请也。咸平三年八月。天息灾示寂。谥慧辩。敕有司具
礼祭葬。次年法贤亡。谥玄觉。礼视慧辩。施护先逝。三
师遭逢圣世。首隆译场。续狮弦之响。发空谷之音。阐
宣之功。无忝前哲矣。
*** 法护.惟净二师传
法护。中天竺国人。景德改元。赍梵筴入京。赐紫衣束
帛。馆于传法院。时天息灾法贤。相继迁逝。虽译事不
𥨊。而司南乏人。佥议非法护不可。遂被诏补其处。仍
敕光梵大师惟净试光禄卿。同预译经。参政赵安仁
1524-A¶ 第 369c 页 X77-0369.png
等润文。礼数有加。译佛吉祥等经二百馀卷。并自太
平兴国以来所翻。合经律论。共成四百十三卷。净与
秘书监扬亿编次。又与安仁等。编修大藏经录。凡二
十一卷。赐名大中祥符法宝录。宸裁序文。置于录首。
仁宗即位。净与翰林学士夏竦。进新译经音义七十
卷。净又进大藏经目录二帙。赐名天圣释教录。凡六
千一百九十七卷。南海驻辇国遣使。进金叶梵经。诏
法护译之。御制译经颂为赐。至和元年。敕银青光禄
大夫试光禄卿三藏法护。戒德高胜。可特赐六字师
号。曰普明慈觉传梵大师。是时。译场久开。润文官。非
位德并隆者。不得参预。如吕夷简宋绶。如富弼文彦
博韩琦。皆以宰臣入选。弘阐之盛。古所未有。况梵本
甚富。不容尽翻。夷简绶奉诏。续修法宝录。自祥符至
景祐。巳编成一百六十卷矣。至是。净上言。西土进经。
新旧万轴。鸿胪之设。有费廪禄。欲乞停罢。中丞孔辅
道。亦以为言。上出净疏示之。谕以先朝盛典。不可辄
废。译虽不停。自是势亦少缓。不似如前之锐也。至徽
宗大观中。犹有译经三藏金总持。即击磬以觉嘉州
定僧者。与译语。仁义笔受。宗正南游江浙。则其译场
冷淡可知矣。护终于嘉祐三年。净未详所终。
*** 金 苏陀室利传(附宝公慧洪)
苏陀室利者。西域中印土𨚗烂陀寺僧也。内闲三藏。
外彻五明。能诵杂华经。久慕此土清凉山万菩萨住
处。年八十五。与弟子七人。航海而来。七人三还三殒。
平兴国以来所翻。合经律论。共成四百十三卷。净与
秘书监扬亿编次。又与安仁等。编修大藏经录。凡二
十一卷。赐名大中祥符法宝录。宸裁序文。置于录首。
仁宗即位。净与翰林学士夏竦。进新译经音义七十
卷。净又进大藏经目录二帙。赐名天圣释教录。凡六
千一百九十七卷。南海驻辇国遣使。进金叶梵经。诏
法护译之。御制译经颂为赐。至和元年。敕银青光禄
大夫试光禄卿三藏法护。戒德高胜。可特赐六字师
号。曰普明慈觉传梵大师。是时。译场久开。润文官。非
位德并隆者。不得参预。如吕夷简宋绶。如富弼文彦
博韩琦。皆以宰臣入选。弘阐之盛。古所未有。况梵本
甚富。不容尽翻。夷简绶奉诏。续修法宝录。自祥符至
景祐。巳编成一百六十卷矣。至是。净上言。西土进经。
新旧万轴。鸿胪之设。有费廪禄。欲乞停罢。中丞孔辅
道。亦以为言。上出净疏示之。谕以先朝盛典。不可辄
废。译虽不停。自是势亦少缓。不似如前之锐也。至徽
宗大观中。犹有译经三藏金总持。即击磬以觉嘉州
定僧者。与译语。仁义笔受。宗正南游江浙。则其译场
冷淡可知矣。护终于嘉祐三年。净未详所终。
*** 金 苏陀室利传(附宝公慧洪)
苏陀室利者。西域中印土𨚗烂陀寺僧也。内闲三藏。
外彻五明。能诵杂华经。久慕此土清凉山万菩萨住
处。年八十五。与弟子七人。航海而来。七人三还三殒。
1524-A¶ 第 370a 页 X77-0370.png
唯佛陀室利一人随之。凡六年。方达清凉。每至一台
顶。诵华严经十部。禅寂七日。不息不食。每入定。则见
紫磨金城。玻璃绀殿。宝莲香水。珠网交辉。无尽庄严。
诸天童子。游戏其中。后于灵鹫寺化去。佛陀收舍利
八合。熣烂如珠。持还西土。唐括赞其真曰。似似是是。
苏陀室利。西竺来游。一百八岁。雪色连腮。碧光溢臂。
内蕴真慈。外现可畏。在闵宗朝。连阴不霁。特诏登坛。
咒龙落地。赭色伽梨。后妃亲制。施内藏财。度僧起寺。
人半疑信。佛陀波利。借路重来。五峰游礼。峨五佛冠。
曼殊何异。圆满月面。色非红粹。真人萧生。遥瞻拜跪
(羽士萧真人。技术难问。皆为师伏。稽首为谢。故云云)。
宝公慧洪者。皆慧性超绝。宝公。出磁州武氏。大定初。
于滏阳造仰山寺。殿宇宏壮。两柱镂金龙蟠之。观者
瞠骇。忽有题诗柱上者。曰。人道班鸠拙。我道班鸠巧。
一根两根柴。便是家缘了。宝公见之大悟。即入西山。
结茆以居。终身不出。慧洪。字子范。因阅楞严。一人发
真归元。十方虚空。悉皆销殒。忽悟曰。诸佛心印。本无
玄妙。今日始为无事人矣。遂造河朔汶禅师所。陈所
见。汶可之。临终有偈云。六十春光有八年。浮云收尽
露青天。临行踢倒须弥去。后夜山头月更圆。
*** 吽哈啰悉利传
吽哈啰悉利。本北印度末光闼国人。住鸡足山。诵诸
佛密语。有大神力。能袪疾病。伏猛虎。呼召风雨辄应。
皇统。与其从父弟三磨耶悉利等七人。来至境上。请
顶。诵华严经十部。禅寂七日。不息不食。每入定。则见
紫磨金城。玻璃绀殿。宝莲香水。珠网交辉。无尽庄严。
诸天童子。游戏其中。后于灵鹫寺化去。佛陀收舍利
八合。熣烂如珠。持还西土。唐括赞其真曰。似似是是。
苏陀室利。西竺来游。一百八岁。雪色连腮。碧光溢臂。
内蕴真慈。外现可畏。在闵宗朝。连阴不霁。特诏登坛。
咒龙落地。赭色伽梨。后妃亲制。施内藏财。度僧起寺。
人半疑信。佛陀波利。借路重来。五峰游礼。峨五佛冠。
曼殊何异。圆满月面。色非红粹。真人萧生。遥瞻拜跪
(羽士萧真人。技术难问。皆为师伏。稽首为谢。故云云)。
宝公慧洪者。皆慧性超绝。宝公。出磁州武氏。大定初。
于滏阳造仰山寺。殿宇宏壮。两柱镂金龙蟠之。观者
瞠骇。忽有题诗柱上者。曰。人道班鸠拙。我道班鸠巧。
一根两根柴。便是家缘了。宝公见之大悟。即入西山。
结茆以居。终身不出。慧洪。字子范。因阅楞严。一人发
真归元。十方虚空。悉皆销殒。忽悟曰。诸佛心印。本无
玄妙。今日始为无事人矣。遂造河朔汶禅师所。陈所
见。汶可之。临终有偈云。六十春光有八年。浮云收尽
露青天。临行踢倒须弥去。后夜山头月更圆。
*** 吽哈啰悉利传
吽哈啰悉利。本北印度末光闼国人。住鸡足山。诵诸
佛密语。有大神力。能袪疾病。伏猛虎。呼召风雨辄应。
皇统。与其从父弟三磨耶悉利等七人。来至境上。请
1524-A¶ 第 370b 页 X77-0370.png
游清凉山礼文殊。朝命纳之。既游清凉。又游灵岩。礼
观音像。旋绕必千匝而后巳。匝必作礼。礼必尽敬无
间。日日受稻饭一杯。座有宾客。分与必遍。自食其馀。
数粒必结斋。始至济南。建文殊真容寺。留三磨耶主
之。至棣又建三学寺。大定五年四月。示寂于三学。年
六十三。
*** 元 帝师癹思八传
癹思八。元世祖尊以为帝师者也。土波国人。族款氏。
生时多瑞应。初土波有国师禅达啰乞答。具大威神。
累叶相传。其国王。世师尊之。凡十七代。而至萨师迦
哇。即师之伯父也。师。从之受业。甫七岁诵数十万言。
通贯大义。少长。学富五明。研几三藏。年十五。谒世祖
于潜邸。与语大悦。躬率太子以下。从受戒法。尊礼殊
异。戊午。师年二十。时道士倡言。化胡宪宗。诏师诘之。
不能对。邪说遂熄。世祖登极。尊为国师。授玉印。任中
原法主。统天下教门。既而西归。未期月复迎还。庚午。
师年三十一。命制蒙古新字。其字仅千馀。其母凡四
十有二。共相关纽而成字者。则有韵关之法。其以二
合三合四合而成字者。则有语韵之法。而大要。则以
谐声为宗也。皆师独运摹画而成。上览悟大悦。即颁
行天下遵用。迄为一代典章。升号。曰皇天之下一人
之上开教宣文辅治大圣至德普觉真智佑国如意
大宝法王西天佛子大元帝师。更赐玉印。统领诸国
释教。旋又西归。至元十一年。复专使迎还。岁杪抵京。
观音像。旋绕必千匝而后巳。匝必作礼。礼必尽敬无
间。日日受稻饭一杯。座有宾客。分与必遍。自食其馀。
数粒必结斋。始至济南。建文殊真容寺。留三磨耶主
之。至棣又建三学寺。大定五年四月。示寂于三学。年
六十三。
*** 元 帝师癹思八传
癹思八。元世祖尊以为帝师者也。土波国人。族款氏。
生时多瑞应。初土波有国师禅达啰乞答。具大威神。
累叶相传。其国王。世师尊之。凡十七代。而至萨师迦
哇。即师之伯父也。师。从之受业。甫七岁诵数十万言。
通贯大义。少长。学富五明。研几三藏。年十五。谒世祖
于潜邸。与语大悦。躬率太子以下。从受戒法。尊礼殊
异。戊午。师年二十。时道士倡言。化胡宪宗。诏师诘之。
不能对。邪说遂熄。世祖登极。尊为国师。授玉印。任中
原法主。统天下教门。既而西归。未期月复迎还。庚午。
师年三十一。命制蒙古新字。其字仅千馀。其母凡四
十有二。共相关纽而成字者。则有韵关之法。其以二
合三合四合而成字者。则有语韵之法。而大要。则以
谐声为宗也。皆师独运摹画而成。上览悟大悦。即颁
行天下遵用。迄为一代典章。升号。曰皇天之下一人
之上开教宣文辅治大圣至德普觉真智佑国如意
大宝法王西天佛子大元帝师。更赐玉印。统领诸国
释教。旋又西归。至元十一年。复专使迎还。岁杪抵京。
1524-A¶ 第 370c 页 X77-0370.png
王公以下。皆离城一舍。结香坛净供。罗拜迎之。所经
衢陌。皆结五綵翼其两傍。万众瞻礼。若一佛出世矣。
复为真金皇太子。说器世界等。彰所知论。词严义伟。
三藏沙罗巴。译而行之。未几又力辞西归。上坚留之。
不可。庚辰。师年四十二。以至元十七年十一月某日
示寂。上闻震悼。怀德无巳。乃建大窣堵波于京师。奉
藏真身舍利。庄饰无俦。至英宗。诏各路建帝师殿。立
碑颂德。其文曰。夫敏者怠于博学。贵者耻于下问。才
高而位重。则矜巳而骄物。此人之恒也。师以生知之
明。为天子师。可谓敏且贵矣。而乃博学。无厌下询。遗
老人有一法。不远千里而求之。虽硁硁之谅。佼佼之
庸。苟有可取无遗焉。负绝世之材。材莫大焉。处帝师
之位。位莫重焉。而乃考考于道。循循诱物。惟恐德之
不修。道之不弘。未尝以多能自圣。而有满盈之色。旷
若空谷。静若深渊。远若云霞。重若丘山。岂非至德其
孰能与于此哉。其道之所被。德之所及。犹杲日丽乎
天。明无不炤。阳和煦于物。气无不浃。其高如天。不可
阶而升也。其大如海。不可航而涉也。以不言而民信。
不劝而物从。所过者化。所存者神。匪天纵之将圣。孰
能与于此哉。
师侍者曰达益巴。执事师十有三年。出而从。入而侍。
听言论于左右。观道德于前后。陶熏滋久。郁成美器。
凡大小乘律论。及秘密经籍。皆耳于口授。目于手示。
得乎理之所归。行之所趣。师西还。巴。以久劳弗克侍。
衢陌。皆结五綵翼其两傍。万众瞻礼。若一佛出世矣。
复为真金皇太子。说器世界等。彰所知论。词严义伟。
三藏沙罗巴。译而行之。未几又力辞西归。上坚留之。
不可。庚辰。师年四十二。以至元十七年十一月某日
示寂。上闻震悼。怀德无巳。乃建大窣堵波于京师。奉
藏真身舍利。庄饰无俦。至英宗。诏各路建帝师殿。立
碑颂德。其文曰。夫敏者怠于博学。贵者耻于下问。才
高而位重。则矜巳而骄物。此人之恒也。师以生知之
明。为天子师。可谓敏且贵矣。而乃博学。无厌下询。遗
老人有一法。不远千里而求之。虽硁硁之谅。佼佼之
庸。苟有可取无遗焉。负绝世之材。材莫大焉。处帝师
之位。位莫重焉。而乃考考于道。循循诱物。惟恐德之
不修。道之不弘。未尝以多能自圣。而有满盈之色。旷
若空谷。静若深渊。远若云霞。重若丘山。岂非至德其
孰能与于此哉。其道之所被。德之所及。犹杲日丽乎
天。明无不炤。阳和煦于物。气无不浃。其高如天。不可
阶而升也。其大如海。不可航而涉也。以不言而民信。
不劝而物从。所过者化。所存者神。匪天纵之将圣。孰
能与于此哉。
师侍者曰达益巴。执事师十有三年。出而从。入而侍。
听言论于左右。观道德于前后。陶熏滋久。郁成美器。
凡大小乘律论。及秘密经籍。皆耳于口授。目于手示。
得乎理之所归。行之所趣。师西还。巴。以久劳弗克侍。
1524-A¶ 第 371a 页 X77-0371.png
留于洮。洮人化之。武宗践祚。巴道大弘。初师在洮。曾
居古佛寺。至是。出所赐大厥宇。将谋老于汶上。而上
命屡下。锡金印驼纽。封号弘法普济三藏大师。以延
祐五年。化于京师。赐祭葬。谥祐圣国师。
*** 金刚上师传
胆巴。此云微妙。西番突甘斯旦麻人。幼孤。依季父。闻
经声止啼。年十五六。精通显密诸部。世祖居潜邸。闻
西国有绰理哲瓦道德。遣使迎之。时绰瓦巳殁。廓丹
大王。以师应命。既至。上问曰。师之佛法。比叔何如。对
曰。吾叔佛法如大海水。吾所得舌点而巳。上笑顾左
右曰。种性不凡。遂礼以为师。王公以下。皆秉戒师。宿
具灵心。咒语精密。凡有祷祈。感应之疾。如风驰电卷。
不可思议。时怀孟大旱。咒之立雨。尝咒食投龙湫。顷
之。奇华异果。涌出波面。取以上进。枢密副使月的迷
失镇潮。其妻得奇疾。百方无效。师但咒数珠以加其
身。不知病之去也。元贞间。海都犯西番界。成宗谋于
师。咒之而捷。又以咒水。起上于垂死。上北狩。师象舆
在前。过云州。语弟子曰。此地有灵怪。上至必有薄警。
当以咒胜之。后果风雨暴至。众咸震惧伏草中。独行
幄无少挫挠。初相哥。受师戒。继为帝师门人。为人豪
横自肆。师责而不悛。繇是衔之。逮登相位。惧师谠直。
因谮之于上。师遂有潮阳之行。相哥既以罪诛。上患
股。召师还京。建师子吼道场。七日于内殿。而上愈。言
及相哥。师以宿业为对。上以国用不足。欲徵税于僧。
居古佛寺。至是。出所赐大厥宇。将谋老于汶上。而上
命屡下。锡金印驼纽。封号弘法普济三藏大师。以延
祐五年。化于京师。赐祭葬。谥祐圣国师。
*** 金刚上师传
胆巴。此云微妙。西番突甘斯旦麻人。幼孤。依季父。闻
经声止啼。年十五六。精通显密诸部。世祖居潜邸。闻
西国有绰理哲瓦道德。遣使迎之。时绰瓦巳殁。廓丹
大王。以师应命。既至。上问曰。师之佛法。比叔何如。对
曰。吾叔佛法如大海水。吾所得舌点而巳。上笑顾左
右曰。种性不凡。遂礼以为师。王公以下。皆秉戒师。宿
具灵心。咒语精密。凡有祷祈。感应之疾。如风驰电卷。
不可思议。时怀孟大旱。咒之立雨。尝咒食投龙湫。顷
之。奇华异果。涌出波面。取以上进。枢密副使月的迷
失镇潮。其妻得奇疾。百方无效。师但咒数珠以加其
身。不知病之去也。元贞间。海都犯西番界。成宗谋于
师。咒之而捷。又以咒水。起上于垂死。上北狩。师象舆
在前。过云州。语弟子曰。此地有灵怪。上至必有薄警。
当以咒胜之。后果风雨暴至。众咸震惧伏草中。独行
幄无少挫挠。初相哥。受师戒。继为帝师门人。为人豪
横自肆。师责而不悛。繇是衔之。逮登相位。惧师谠直。
因谮之于上。师遂有潮阳之行。相哥既以罪诛。上患
股。召师还京。建师子吼道场。七日于内殿。而上愈。言
及相哥。师以宿业为对。上以国用不足。欲徵税于僧。
1524-A¶ 第 371b 页 X77-0371.png
师奏曰。昔成吉思皇帝。有国之日。疆土未广。尚免僧
徵。今四海混同。万邦入贡。岂因微利而弃成规。倘蠲
其赋。则身安志专。庶可勤修报国。上悦而止其事。乙
未。被诏住大护国仁王寺。癸卯夏示疾。上遣医候视。
师笑曰。色身有限。药岂能留。但问左右。今何时。曰。日
午矣。即敛容端坐而逝。上闻悲悼。赐沉檀众香。结塔
茶毗。火后开视。顶骨不坏。舍利不知其数。建塔仁王
寺。西域秘密之教。以大持金刚为始祖。累传至师。益
显著。故有金刚上师之称焉。
*** 佛智三藏传
佛智三藏。出积宁氏。昆弟四人。师其季也。总丱之岁。
依帝师癹思巴。薙染为僧。通诸部灌顶之法。世祖受
教于帝师。锐意翻译。师与参译语。辞致明辩。𠃔惬上
意。诏赐大辩广智法师。论者谓。季叶以来。译场久废。
能者盖寡。岂意人物凋残之际。乃见公乎。观其所译。
可谓能者哉。师之道大阐。河西之人。尊之不敢名。至
呼其族党。皆曰。此积宁法师家。其为见重如此。时僧
司盛设。风纪䆮弊。既不能干城遗法。抗禦外侮。反为
诸僧劳扰。颓波所激。江南尤甚。朝廷欲选能者正之。
佥以必得精识时务。如师者始可。诏授师江浙等处
释教总统。既至。削去烦苛。务从宽大。僧众安之。既而
改授福建等处。方正之气。颇与同列乖忤。师叹曰。天
下何事。况教门乎。盖吾人之庸。自扰之耳。夫设官愈
多。则事愈烦。十羊九牧。其谁能堪。遂建言罢之。议者
徵。今四海混同。万邦入贡。岂因微利而弃成规。倘蠲
其赋。则身安志专。庶可勤修报国。上悦而止其事。乙
未。被诏住大护国仁王寺。癸卯夏示疾。上遣医候视。
师笑曰。色身有限。药岂能留。但问左右。今何时。曰。日
午矣。即敛容端坐而逝。上闻悲悼。赐沉檀众香。结塔
茶毗。火后开视。顶骨不坏。舍利不知其数。建塔仁王
寺。西域秘密之教。以大持金刚为始祖。累传至师。益
显著。故有金刚上师之称焉。
*** 佛智三藏传
佛智三藏。出积宁氏。昆弟四人。师其季也。总丱之岁。
依帝师癹思巴。薙染为僧。通诸部灌顶之法。世祖受
教于帝师。锐意翻译。师与参译语。辞致明辩。𠃔惬上
意。诏赐大辩广智法师。论者谓。季叶以来。译场久废。
能者盖寡。岂意人物凋残之际。乃见公乎。观其所译。
可谓能者哉。师之道大阐。河西之人。尊之不敢名。至
呼其族党。皆曰。此积宁法师家。其为见重如此。时僧
司盛设。风纪䆮弊。既不能干城遗法。抗禦外侮。反为
诸僧劳扰。颓波所激。江南尤甚。朝廷欲选能者正之。
佥以必得精识时务。如师者始可。诏授师江浙等处
释教总统。既至。削去烦苛。务从宽大。僧众安之。既而
改授福建等处。方正之气。颇与同列乖忤。师叹曰。天
下何事。况教门乎。盖吾人之庸。自扰之耳。夫设官愈
多。则事愈烦。十羊九牧。其谁能堪。遂建言罢之。议者
1524-A¶ 第 371c 页 X77-0371.png
称其高。师。既得请随谢事。遁迹垄坻。筑室种树。盖将
终焉。未几。以光禄大夫起。仁宗为太子时。尝就师问
法。既践大宝。眷遇益隆。馆于庆寿寺。给廪膳。诏师所
译。皆板行之。师幼而颖悟。诸国语言。皆不学而能。既
长。果能树立。其为学。诵言观义。涉其涯。遂厉于深。且
好贤爱能。尤能取诸人以为善。谈论之际。发其端。巳
得过半之思。故其所有皆以好问而致。是以名胜之
流。皆乐从之游。延祐元年十月。示寂。年五十有六。其
始疾也。诏赐中统钞万缗。俾佐医药。太尉沈王。往视
疾。既殁。又赐币万缗。以给葬事。遣使驿送其丧。归葬
故里云。
*** 必兰纳识理传
必兰纳识理者。初名只剌瓦弥的理。北庭感本鲁国
人。幼熟畏兀儿。及西天书。长能贯通三藏。及诸国语。
大德六年。奉旨从帝师。受戒于广寒殿。代帝出家。更
赐今名。皇庆中。命翻译诸梵经典。延祐间。赐银印。授
光禄大夫。是时。诸番朝贡。表笺文字。无能识者。皆令
必兰纳识理译进。尝有以金刻字为表进者。帝遣视
之。廷中愕眙。观所以对。必兰纳识理。随取案上墨汁。
涂金叶审其字。命左右执笔。口授表中语。及使人名
氏。与贡物之数。书而上之。明日有司简阅。一如所书。
众无不服其博识。而竟莫测其何所从授。或者。以为
神悟云。后厄于数。
*** 法祯传
终焉。未几。以光禄大夫起。仁宗为太子时。尝就师问
法。既践大宝。眷遇益隆。馆于庆寿寺。给廪膳。诏师所
译。皆板行之。师幼而颖悟。诸国语言。皆不学而能。既
长。果能树立。其为学。诵言观义。涉其涯。遂厉于深。且
好贤爱能。尤能取诸人以为善。谈论之际。发其端。巳
得过半之思。故其所有皆以好问而致。是以名胜之
流。皆乐从之游。延祐元年十月。示寂。年五十有六。其
始疾也。诏赐中统钞万缗。俾佐医药。太尉沈王。往视
疾。既殁。又赐币万缗。以给葬事。遣使驿送其丧。归葬
故里云。
*** 必兰纳识理传
必兰纳识理者。初名只剌瓦弥的理。北庭感本鲁国
人。幼熟畏兀儿。及西天书。长能贯通三藏。及诸国语。
大德六年。奉旨从帝师。受戒于广寒殿。代帝出家。更
赐今名。皇庆中。命翻译诸梵经典。延祐间。赐银印。授
光禄大夫。是时。诸番朝贡。表笺文字。无能识者。皆令
必兰纳识理译进。尝有以金刻字为表进者。帝遣视
之。廷中愕眙。观所以对。必兰纳识理。随取案上墨汁。
涂金叶审其字。命左右执笔。口授表中语。及使人名
氏。与贡物之数。书而上之。明日有司简阅。一如所书。
众无不服其博识。而竟莫测其何所从授。或者。以为
神悟云。后厄于数。
*** 法祯传
1524-A¶ 第 372a 页 X77-0372.png
法祯。字蒙隐。雪涧其号也。蒋氏。其先曹之定陶人。家
世阀阅。宋靖康间。高曾避金兵。徙淮西寿春。因家焉。
父德胜。将兵取襄阳有功。封济阴侯。母鲁夫人。严而
贤。师生岐嶷。龆龀习诗赋声律。日记数千言。然气羸
疾瘵。每病则濒死。术者以为非寿者相。父母舍之出
家。事退庵无公大讲师落发。十七入讲肆。通经论大
旨。开官讲于建邺声华夺席。寻入京师。告单庆寿太
尉驸马沈王。日请入府说法。延祐丙辰。被旨即庆寿
开堂。移易州之兴国。逾年。两奉诏。翻译菩提行释论
二十七卷。西夏僧慧澄译语。师笔受缀文。一言三详。
删治一出于师。所司供给。仍指授画工。于大内宝云
殿。绘高僧像八十八龛。师作八十八传。金书其上。初
皇庆之开举场也。蒙古色目习三场举业。渐染朱熹
之说。谓佛语为诞妄。诏翰林虎承旨妙三藏与师三
人。以张天觉护法论。译为国语。以化之。英宗即位。将
以大藏经治铜为板。而文多舛误。徵选天下名僧六
十员。雠较。师与湛堂西谷三人。为总督。重勘诸师所
较。仍新为目录。旌赏特加。泰定至顺之交。教门有大
故。师必预议秉笔。后至元丙子。被两宫诏旨。主南城
大竹林。至正戊子。诏重译菩提行颂文。陛见于大口
行宫。上以汉语。呼师号而面谕焉。是年。俗儒王溥张
琅。陈言僧道之弊数十条。省部从其说。将行移文檄。
师为驳邪论以辟之。其议遂𥨊。又江西儒学官涂以
义。上数千言。其大旨。欲尽毁天下寺观。僧道归俗。财
1524-A¶ 第 372b 页 X77-0372.png
产没官。师为公牍。回省部。折其邪说。乃止。甲午。迁潭
柘之龙泉。师开堂出世。四十馀年。膺累朝眷顾。凡皇
家大会。演法师为巨擘。王公有识大人。皆望尘加敬。
名声振寰宇。碑志文言。殆遍海内。性明敏。经书过目
成诵。其于性相教义。禅学密乘。与夫孔老百氏。经子
史籍。无不该览。发为文章。精致雅健。要为不蹈袭前
人。蔚然自出机杼。成一家学。胸襟倜傥无芥蒂。爰自
莅事。虽赏罚公行。未尝藏怒宿怨。性不猜贰。遇人一
言之快。则倾倒肝腑。闻后进之善。欣欣然似出诸巳。
见不善。亦必苦口规训。五读华严大疏。两阅大藏。年
逾从心。而自强不息。禅诵益勤。其主潭柘也。力起颓
废。丛林为之一新。施巳衣资钞一万三千五百馀贯。
十方檀施钞。四千四百馀贯。因缘相资。故致有成。且
为之储积年粮。安集云水。一诚感格。五年中七现祥
光。师不之恤。唯以传佛心宗唱高。和寡为甚恨。师为
文不存稿。多散失而未刊。进士葛天麟。撰师行勒之
石。未详所终。
*** 明 西天国师传(附柔渴巴辣)
智光。字无隐。山东武定州王氏于也。父全。母董氏。幼
而聪慧。阅读辄不忘。十五。辞父母出家。寻礼西天迦
湿弥罗国板的达萨诃咱释哩国师。传天竺声明记
论之旨。洪武己酉。以道广无涯。未易津测。繇是锐志
参访。游五台。感文殊现相。 太祖高皇帝。闻其名。召
至钟山。 命译其师板的达四众弟子菩萨戒。词简
柘之龙泉。师开堂出世。四十馀年。膺累朝眷顾。凡皇
家大会。演法师为巨擘。王公有识大人。皆望尘加敬。
名声振寰宇。碑志文言。殆遍海内。性明敏。经书过目
成诵。其于性相教义。禅学密乘。与夫孔老百氏。经子
史籍。无不该览。发为文章。精致雅健。要为不蹈袭前
人。蔚然自出机杼。成一家学。胸襟倜傥无芥蒂。爰自
莅事。虽赏罚公行。未尝藏怒宿怨。性不猜贰。遇人一
言之快。则倾倒肝腑。闻后进之善。欣欣然似出诸巳。
见不善。亦必苦口规训。五读华严大疏。两阅大藏。年
逾从心。而自强不息。禅诵益勤。其主潭柘也。力起颓
废。丛林为之一新。施巳衣资钞一万三千五百馀贯。
十方檀施钞。四千四百馀贯。因缘相资。故致有成。且
为之储积年粮。安集云水。一诚感格。五年中七现祥
光。师不之恤。唯以传佛心宗唱高。和寡为甚恨。师为
文不存稿。多散失而未刊。进士葛天麟。撰师行勒之
石。未详所终。
*** 明 西天国师传(附柔渴巴辣)
智光。字无隐。山东武定州王氏于也。父全。母董氏。幼
而聪慧。阅读辄不忘。十五。辞父母出家。寻礼西天迦
湿弥罗国板的达萨诃咱释哩国师。传天竺声明记
论之旨。洪武己酉。以道广无涯。未易津测。繇是锐志
参访。游五台。感文殊现相。 太祖高皇帝。闻其名。召
至钟山。 命译其师板的达四众弟子菩萨戒。词简
1524-A¶ 第 372c 页 X77-0372.png
理明。众所推服。丙辰。奉 命访补陀。于江南诸名山。
踪迹殆遍。甲子春。与其徒惠辩等。奉使西域。过独木
绳桥。至尼巴辣梵天竺国。宣传 圣化。巳而谒麻曷
菩提上师。传金刚鬘坛场四十二会。礼地涌宝塔。西
国人敬之。师凡两往西域。 太宗文皇帝。念其往返
劳勤。复与论三藏之说。领会深奥。大悦之。乙酉。擢僧
录右阐教。明年。俾迎大宝法王。及还敷对多所毗赞。
赐图书舆服法供。 诏居西天寺。升右善世。丁酉。
召至北京。论义称 旨。俾居崇国寺。 赐国师冠。
仁宗昭皇帝嗣位。 锡封。号曰圆融妙慧净觉弘济
辅国光范衍教灌顶广善大国师。 赐金印冠服。复
锡孔雀销金伞盖幡幢。及银镀金携炉。盆罐供器。法
乐几案。坐床舆马。诸物悉备。 诰曰(云云)。仍广能仁
寺居之。 宣宗章皇帝即位。出内帑。创北京旸台山
大觉寺。俾居之以佚其老。并 敕礼官。度僧百馀人
为其徒。恩德至厚。无以加矣。师。乃出 累朝所赐金
帛。及众信所施。倩工累石。为塔于寺侧。期栖神于他
日。 英宗皇帝即位之初。加封师号。 赐玉印。宝冠。
金织袈裟。禅衣。时服。棕舆鞍马。法器之类。 诰曰(云
云)。前后遭遇 列圣。眷待之隆如此。师性行纯简。
朝廷凡命修建大斋。惟诚惟恪。每入对。惟以利济万
有为说。 仁宗所赐仪仗。出入屏不用。 上知之。遣
中贵人问故。对以平生但持经戒。非有汗马之劳。
宠锡所临。谨受藏之足矣。用之岂不过耶。 上叹异
踪迹殆遍。甲子春。与其徒惠辩等。奉使西域。过独木
绳桥。至尼巴辣梵天竺国。宣传 圣化。巳而谒麻曷
菩提上师。传金刚鬘坛场四十二会。礼地涌宝塔。西
国人敬之。师凡两往西域。 太宗文皇帝。念其往返
劳勤。复与论三藏之说。领会深奥。大悦之。乙酉。擢僧
录右阐教。明年。俾迎大宝法王。及还敷对多所毗赞。
赐图书舆服法供。 诏居西天寺。升右善世。丁酉。
召至北京。论义称 旨。俾居崇国寺。 赐国师冠。
仁宗昭皇帝嗣位。 锡封。号曰圆融妙慧净觉弘济
辅国光范衍教灌顶广善大国师。 赐金印冠服。复
锡孔雀销金伞盖幡幢。及银镀金携炉。盆罐供器。法
乐几案。坐床舆马。诸物悉备。 诰曰(云云)。仍广能仁
寺居之。 宣宗章皇帝即位。出内帑。创北京旸台山
大觉寺。俾居之以佚其老。并 敕礼官。度僧百馀人
为其徒。恩德至厚。无以加矣。师。乃出 累朝所赐金
帛。及众信所施。倩工累石。为塔于寺侧。期栖神于他
日。 英宗皇帝即位之初。加封师号。 赐玉印。宝冠。
金织袈裟。禅衣。时服。棕舆鞍马。法器之类。 诰曰(云
云)。前后遭遇 列圣。眷待之隆如此。师性行纯简。
朝廷凡命修建大斋。惟诚惟恪。每入对。惟以利济万
有为说。 仁宗所赐仪仗。出入屏不用。 上知之。遣
中贵人问故。对以平生但持经戒。非有汗马之劳。
宠锡所临。谨受藏之足矣。用之岂不过耶。 上叹异
1524-A¶ 第 373a 页 X77-0373.png
之。故制词极其褒重。师于教义。精达深奥。所译显密
经义。及所传心经。八支了义真寔名经。仁王护国经。
大白伞盖经。并行于世。弟子数千人。各随其器。而引
掖之。道望名世者。数十人。寿龄既高。智益精敏。有求
而问之者。即恳恳开说。不厌不怠。非养之有素。讵能
然耶。宣德十年六月十三日。示寂。戒其徒。各勉精进。
讣闻。 上悼叹之。遣官赐祭。仍 敕有司。具葬仪。增
广其塔并创寺。 赐名西竺。茶毗得舍利盈掬。莹洁
如珠。既葬。其徒桑渴巴辣。进其遗像。 上亲制赞词
书之曰。托生东齐。习法西竺。立志坚刚。秉戒专笃。行
熟毗尼。悟彻般若。證明自然。恬憺萧洒。事我 祖宗。
越历四朝。使车万里。有绩有劳。摅沥精虔。敷陈秘妙。
玉音褒扬。日星垂曜。寿康圆寂。智炳几先。云消旷海。
月皎中天。
桑渴巴辣者。中天竺国人。师在西时。巴辣倾心服事。
不去左右。师怜而挈之与东。 太宗推师意。 命为
番经厂教授。凡遇 朝廷法事。师必与巴辣偕。或得
掌坛。或辅弘宣。发扬秘乘。饶益弘多。而生性刚直。少
巽让。独尽敬于师。自西抵东。始终无间。正统十一年。
于定州上生寺。坐脱。寿七十。
*** 具生吉祥大师传(附底哇答思)
具生吉祥大师。梵名板的达撒哈咱失里。中天竺迦
维罗国人。出刹帝利种。初研大小乘藏。寻知语言非
究竟法。弃而习定于雪山。十二年得奢摩他證。 国
经义。及所传心经。八支了义真寔名经。仁王护国经。
大白伞盖经。并行于世。弟子数千人。各随其器。而引
掖之。道望名世者。数十人。寿龄既高。智益精敏。有求
而问之者。即恳恳开说。不厌不怠。非养之有素。讵能
然耶。宣德十年六月十三日。示寂。戒其徒。各勉精进。
讣闻。 上悼叹之。遣官赐祭。仍 敕有司。具葬仪。增
广其塔并创寺。 赐名西竺。茶毗得舍利盈掬。莹洁
如珠。既葬。其徒桑渴巴辣。进其遗像。 上亲制赞词
书之曰。托生东齐。习法西竺。立志坚刚。秉戒专笃。行
熟毗尼。悟彻般若。證明自然。恬憺萧洒。事我 祖宗。
越历四朝。使车万里。有绩有劳。摅沥精虔。敷陈秘妙。
玉音褒扬。日星垂曜。寿康圆寂。智炳几先。云消旷海。
月皎中天。
桑渴巴辣者。中天竺国人。师在西时。巴辣倾心服事。
不去左右。师怜而挈之与东。 太宗推师意。 命为
番经厂教授。凡遇 朝廷法事。师必与巴辣偕。或得
掌坛。或辅弘宣。发扬秘乘。饶益弘多。而生性刚直。少
巽让。独尽敬于师。自西抵东。始终无间。正统十一年。
于定州上生寺。坐脱。寿七十。
*** 具生吉祥大师传(附底哇答思)
具生吉祥大师。梵名板的达撒哈咱失里。中天竺迦
维罗国人。出刹帝利种。初研大小乘藏。寻知语言非
究竟法。弃而习定于雪山。十二年得奢摩他證。 国
1524-A¶ 第 373b 页 X77-0373.png
初。振锡而东。浮信度。繇高昌。所经诸国。王臣畏敬。凡
四越寒暑。始达甘肃。入五台憩寿安禅林。恒山之人
敬事之。如古佛出世。洪武七年。 上闻之。诏住蒋山。
皈依者。风雨骈集。师道德深厚。容止安详。一见使人
心化。不待接迦陵之音。虽檀施山积。曾不一顾。曰。吾
无庸是。悉为悲敬二田。 上嘉叹。赐以诗。有笑谈般
若生红莲之句。偶得足患。艰于步趋。 上敕医治之。
终莫能愈。忽一日奏还五台。 上疑其妄。故许之。师
白众曰。今日五台之行。有能从我者乎。弟子曰。某从
之。师翘患足曰。汝无这一足。安能从我。至午。盥沐更
衣危坐。弟子知其意。哀号请垂训。师举念珠示之。弟
子拭涕曰。和尚教我念佛耶。师掷念珠于地。长吁而
化。茶毗烟所及处。皆成舍利。缀于松枝者。若贯珠焉。
建塔藏于西林庵。有示众语三卷。并译八支戒本。传
于世。
底哇答思。东印土人。八岁事师为弟子。耐饥寒劳苦。
师重之。随师入中国。谒 上奉天门。赐度牒。 命随
方演教。师没。答思北游。宣德中。止北京庆寿寺。喜潭
柘幽胜。就龙泉之右。建庵以居。自是足迹不入城市。
答思操履不凡。造诣广大。化之日。所居之庵。现五色
光。火浴得舍利。甚众。平生异迹。不能殚纪。亦伟沙门
也。
补续高僧传卷第一
四越寒暑。始达甘肃。入五台憩寿安禅林。恒山之人
敬事之。如古佛出世。洪武七年。 上闻之。诏住蒋山。
皈依者。风雨骈集。师道德深厚。容止安详。一见使人
心化。不待接迦陵之音。虽檀施山积。曾不一顾。曰。吾
无庸是。悉为悲敬二田。 上嘉叹。赐以诗。有笑谈般
若生红莲之句。偶得足患。艰于步趋。 上敕医治之。
终莫能愈。忽一日奏还五台。 上疑其妄。故许之。师
白众曰。今日五台之行。有能从我者乎。弟子曰。某从
之。师翘患足曰。汝无这一足。安能从我。至午。盥沐更
衣危坐。弟子知其意。哀号请垂训。师举念珠示之。弟
子拭涕曰。和尚教我念佛耶。师掷念珠于地。长吁而
化。茶毗烟所及处。皆成舍利。缀于松枝者。若贯珠焉。
建塔藏于西林庵。有示众语三卷。并译八支戒本。传
于世。
底哇答思。东印土人。八岁事师为弟子。耐饥寒劳苦。
师重之。随师入中国。谒 上奉天门。赐度牒。 命随
方演教。师没。答思北游。宣德中。止北京庆寿寺。喜潭
柘幽胜。就龙泉之右。建庵以居。自是足迹不入城市。
答思操履不凡。造诣广大。化之日。所居之庵。现五色
光。火浴得舍利。甚众。平生异迹。不能殚纪。亦伟沙门
也。
补续高僧传卷第一
1524-A¶ 第 373c 页 X77-037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