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卷四百三十三 第 1a 页 WYG0321-054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百三十三
             宋 李焘 撰
  哲宗
元祐四年九月戊辰朔右谏议大夫范祖禹言臣近论
安焘不签书枢密院所记亲闻圣语却收藏不出不书
于时政记乞特遣使问焘取索降付枢密院并乞付实
录院书于元丰八年实录臣伏闻枢密院已于安焘处
卷四百三十三 第 1b 页 WYG0321-0542b.png
取到元记圣语即未蒙降付史官臣伏见吕公著奏以
王安石吕惠卿有搆造诬罔之言辄修改舍人已行词
头韩忠彦奏父琦有定策之功而先朝褒赏至和中执
政之臣皆蒙降付实录院依所奏施行公著止是为人
诬以语言忠彦止是为其父功业不明犹不能已各有
辨别免使后世疑惑伏乞陛下以社稷至计宣谕执政
事体至重实系久远与公著忠彦所论事理大小不同
若不书之史册明示万世则无所取信臣伏惟陛下所
卷四百三十三 第 2a 页 WYG0321-0543a.png
以宣谕执政大臣盖以中外具知本末安焘备位枢极
亲承德音乃敢隐匿不肯书载此必包藏奸慝别有所
在伏望圣慈深察早赐降付实录院并三省所闻圣语
亦乞指挥备录付院一处相照实录编修祖禹又言实
录院昨准吕大防关送到元丰八年春季门下省时政
记节文二月二十九日三省枢密院诣内东门进榜子
入问皇帝圣体面奏欲望早建东宫又奏太皇太后权
同听政臣窃谓三省枢密院不应一时进言必止是一
卷四百三十三 第 2b 页 WYG0321-0543b.png
人独奏据时政记所言有此未明须得昨来圣语宣谕
当时事实三省枢密院所记圣语文字一处照修乃可
传信及枢密院关圣语送实录院祖禹又言臣窃详安
焘自五月二十二日亲闻圣谕即合以其日记录付时
政记房就使未可亦不过三二日间可以了毕不应迁
延日数至七月七日焘方丁母忧若言当母病时有所
不及则焘在七月六日视事如常既丁忧后亦合以文
字还枢密院今却藏之私家至八月中累次取索方肯
卷四百三十三 第 3a 页 WYG0321-0543c.png
将出此乃焘意欲隐没事实使时政记漏落不载则无
可考据且天下之人具知太皇太后为社稷计不得已
而临朝皇帝以先帝长子嗣位事理明如日月谁有间
言而蔡确之党妄称定策陛下因语及确故有宣谕非
藉一焘发明圣功而焘乃稽留训言不即记录怀奸不
忠废事不敬其罪有五亲承德音藏匿文书八十馀日
其罪一也上背君亲下党奸恶阴与蔡确为地其罪二
也陛下以焘为可信而焘不以诚信事陛下其罪三也
卷四百三十三 第 3b 页 WYG0321-0543d.png
陛下更张庶政以来焘每事异议沮抑圣志陛下欲修
复祖宗旧政焘乃欲固守王安石新法其罪四也陛下
以高官厚禄养焘以异恩优礼待焘始终不衰而焘终
不感圣恩欲以奸意疑惑中外之人其罪五也臣尝言
焘若得志必引小人聚于朝廷他日害国政者必在于
焘焘之意趣众所共知今于记录圣言其迹状如此岂
可略不加诘问伏乞罢焘起复明降指挥候服阕日重
行黜责(据祖禹家藏奏藁乃九月/四日上此十八日又言之)
卷四百三十三 第 4a 页 WYG0321-0544a.png
己巳右金吾卫大将军泽州防禦使叔牙为秦国公左
班殿直士盉(按原本作士香考宋史宗室表士香官通/议大夫此书于本年四月甲寅亦书通议)
(大夫士香由右监门卫大将军转文资此月不得更称/左班殿直又宗室表有燕国公士盉与此正合今改正)
为右千牛卫大将军燕国公 诏故宗室宗文宗瑗于
合得遗表二人外特依故宗辅例更与一子转官 诏
延州升为延安府以上藩邸旧镇也
乙亥三省言近诏举台察官今御史中丞傅尧俞侍御
史朱光庭荐户部员外郎穆衍都官员外郎叶伸翰林
卷四百三十三 第 4b 页 WYG0321-0544b.png
学士承旨苏颂等荐利州路转运判官陈鹏诏穆衍叶
伸陈鹏已系郎官监司令御史中丞侍御史同别举官
二员翰林学士两省谏议大夫以上同别举官一员以

戊寅斋于垂拱殿
己卯荐飨景灵宫还内
庚辰斋于垂拱殿
辛巳大飨明堂大赦天下(政目当删取增入前熊克九/朝通略本日诏衙 一役复)
卷四百三十三 第 5a 页 WYG0321-0544c.png
(用差/法)
乙酉徐王颢赐诏书不名(政目有此/实录不书) 诏观文殿大学
士知永兴军韩缜观文殿学士知颍昌府范纯仁并依
大礼令赐物外加赐器币韩缜各五百匹两范纯仁各
二百五十匹两太子少保致仕张方平依大礼令赐器
币 尚书省言任子之法理宜以长幼为序即合奏人
曾犯私罪徒并有废疾及不肖不可从仕者许奏其次
著为令从之 是日右谏议大夫范祖禹登对奏疏曰
卷四百三十三 第 5b 页 WYG0321-0544d.png
臣窃以朝廷治道必归于一祖宗创业传之万世造立
法度皆因众人之智稽日累月讲磨而成非独出一人
之意取一时之便而已累圣相承百三十年比之前代
治安最为长久其法有已成之效此可信而不疑也然
行之既久其间不能无弊熙宁之初先帝励精求治思
致太平稍欲更革弊事以光大祖宗之业而王安石用
意过当独任私智悉排众论吕惠卿曾布之徒欲以改
法进身一切变易祖宗旧政至今天下以为不便前后
卷四百三十三 第 6a 页 WYG0321-0545a.png
臣僚论之已详不待臣言而知也自魏晋以后官名不
正国家承平日久未遑制作元丰中先帝置局讲求此
诚一代大典然有司亦失先帝本意一切遵用唐之六
典大唐六典虽修成书然未尝行之一日今一一依之
故自三省以下无不烦冗重复迂滞不如昔之简便臣
恭闻先帝已厌官制之烦但未及修完不幸早弃天下
今二圣垂拱循守成规除去弊事十已七八海内安靖
已有成效今臣之愚窃谓朝廷既以王安石之法为非
卷四百三十三 第 6b 页 WYG0321-0545b.png
惟当脩复祖宗旧政则天下无事伏望陛下明谕大臣
凡所措置变改悉遵故常无得出意于新旧之间别立
一法自官制将法民事有未便者更加修备祖宗时所
无而今所有其可行者存之不可者去之祖宗时所有
而今所无可复者复之如官制正名则如先帝之规事
实则如祖宗之旧其他可以类推如此则上可以存祖
宗经久之法成先帝制作之意下亦便于当今之宜庶
使法度不至数变纪纲不寖隳坏(祖禹家传云时执政/有欲于新旧法别创)
卷四百三十三 第 7a 页 WYG0321-0545c.png
(立者祖禹深以/为不可故及之)祖禹又言臣近论安焘稽留圣语不即
记录藏之私家八十馀日怀奸不忠阴与凶人为地大
臣如此不可不责乞罢焘起复明降指挥候服阕日重
行谴黜伏乞早以臣奏付外施行
己丑翰林学士承旨邓温伯为吏部尚书温伯先以母
丧去位及是丧始除也左谏议大夫权给事中梁焘论
温伯操履回邪初依王安石以掾属为之肘腋后结吕
惠卿以谏官为之鹰犬迎合惠卿报怨之意力挤安石
卷四百三十三 第 7b 页 WYG0321-0545d.png
亲党畏安石复用之势还攻惠卿过恶吴充秉政而方
用事故自媚于充而苟合蔡确擅权而贪天功故阴济
其恶而忘君盖其性柔佞不力贪竞无耻但知附托巧
于进取忍欺二圣之聪明甘为强臣之役使出入朋党
自怀反覆责之臣节无忠信可观乃以宅权衡之地窃
为陛下惜之又论温伯顷撰蔡确麻词妄称确有定策
功不可不惩乃诏温伯别与差遣(诏别与差遣乃二十/八日今并书十月二)
(十日改权学亳州旧录温伯传云元祐用事之臣结党/排陷坐制蔡确麻词妄言有定策功以龙图阁学士知)
卷四百三十三 第 8a 页 WYG0321-0546a.png
(亳州新录辨曰按元祐时政记当神宗末命宣仁圣烈/皇后以哲宗所写经宣示宰执当时惟王圭进对馀人)
(无言且哲宗以神宗长子嗣位孰有闻言而润甫于麻/词中辄推确定策之功欺罔明甚史官乃谓元祐之臣)
(结党排陷是诬也今删去十字温伯新传称为吏书坐/制蔡确麻词妄言有定策功故出知亳州新传盖固旧)
(传但稍删削其诬词耳旧录梁焘传载焘论温伯云云/既而曰朝廷不然其论新录改为不听按温伯竟罢吏)
(部尚书安得谓不然其词及不听也且焘论温伯时犹/未迁中丞实以左谏议大夫权给事中旧传及新传即)
(云改权户部尚书误也为中丞论温伯乃五年三月十/四日温伯为亳州除翰林承旨时旧录新录但云权给)
(事中梁焘论其附托进取也惟焘传有此既称温伯不/可宅权衡之地即是除吏书时非承旨时明矣不知再)
(除承旨时焘所论云何焘行状则以焘此论在五年五/月再除承旨时且云岂可一日居侍从献纳之地不可)
卷四百三十三 第 8b 页 WYG0321-0546b.png
(宅权衡之地未知孰是当考焘集有论温伯/除吏书奏议独无除承旨时奏议须博求之) 诏责授
秀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沈括叙朝散郎光禄少卿责
授成州团练副使黄州安置吴居厚叙朝奉郎少府少
监并分司南京朝散大夫监常州茶税贾青管勾洞霄
宫朝奉大夫监秦州酒税吕孝廉管勾仙源县景灵宫
太极观朝请郎监海州酒税王子京管勾鸿庆宫仍并
许于外州军任便居住括等并以该明堂赦恩有司检
举故也权给事中左諌议大夫梁焘左司谏刘安世封
卷四百三十三 第 9a 页 WYG0321-0546c.png
駮前诏焘言臣恭以明天子在上临遣使者所以究宣
朝廷恩泽循问百姓疾苦欲使民安其业吏称其职以
固本厚下为长久安宁之计也事不本此而附会以见
已功欺罔以乱主听是为害政怀奸失忠幸不加诛而
决可废矣居厚等被先帝诏旨按临一道曾不少留意
于究宣恩泽循问疾苦以苛切聚敛为事功令之下人
人无所措其手足岁无水旱之忧而民以饥寒离散转
而堕于沟壑者不可胜计其故何哉此辈使之然也东
卷四百三十三 第 9b 页 WYG0321-0546d.png
南之人恨之痛入骨髓虽加斥逐未快公议今二方疮
痍未补而遽尔稍起示有收用之渐臣窃疑之若使数
凶复行终为生灵之患此不可不虑也仰惟圣君在宥
仁政敷施所愿苏无辜之百姓不愿宽有罪之奸人谓
如此辈虽终身废之不足以少谢平民安世言括资禀
奸邪贪冒荣宠因缘朋党致位从官元丰末年出领延
帅而邀功生事创起边隙永乐之祸辱国殃民先皇帝
痛悼愧耻以至厌代忠义之士疾括若雠俾全要领已
卷四百三十三 第 10a 页 WYG0321-0547a.png
屈典宪岂可辄因赦宥复起仕途此命一颁恐无以慰
天下之望伏乞收还恩例特与量移焘与安世又同奏
臣等伏见朝廷近因明堂赦恩牵复左降官吏首及沈
括吴居厚贾青吕孝廉王子京等臣焘臣安世权给事
中日已曾封駮或闻得旨令依前降指挥行下兹事体
大不容差失须致论列庶存公议臣等窃谓括以从官
出帅方面不能为朝廷绥怀外域而创起边事侥倖宠
禄及永乐陷没兵民之死者以数万计关陜疮痍至今
卷四百三十三 第 10b 页 WYG0321-0547b.png
未复先皇帝虽举责帅之典而赐以不诛终缘忧伤遂
弃群臣括虽万死尚有馀罪居厚等奉使一道未尝宣
布明天子之惠泽而争为掊克以希进用使无辜之民
困于暴令流离转死不聊其生天下疾之目为民贼陛
下初听政事即令窜黜四方传报鼓舞相贺终身废弃
犹未塞责岂可援引常法更加录用议者以谓赦乃国
之大事不可失信臣等窃以为不然先帝之废沈括天
下皆知其欲谢死事之臣民也陛下之贬吴居厚等天
卷四百三十三 第 11a 页 WYG0321-0547c.png
下皆知其欲戒诛剥之官吏也赦书止曰贬降官并与
量移即无已量移者与叙用之文纵使有之而不行则
是小信失于括等数人而全先帝与陛下仁爱元元之
大信于天下二者轻重固不侔矣更望圣慈深察事体
收还误恩允合舆议又言臣等伏见近日除授沈括吴
居厚贾青吕孝廉王子京差遣不合公议门下省已行
封驳窃谓朝廷必以大礼之后过恶例随湔涤臣等以
为不然括首议再兴边事丧师辱国为先帝遗恨罪不
卷四百三十三 第 11b 页 WYG0321-0547d.png
容诛而得全首领无复可以推恩矣居厚欺君害民诛
求暴虐掠为已恩归怨于上罪当放斥而得列搢绅无
复可以推恩矣青与孝廉子京苛刻聚敛流毒一方附
会诞谩废失使指重谴远贬正当其罪如此数人者蹈
犯凶桀出于文墨既不可以常法治之亦不可以常赦
宽之也若使侥倖复起夤缘再用则群小振奋蹑踵求
伸甚非朝廷之福生灵之幸也长奸之渐所宜杜绝伏
望圣慈面饬大臣请不以常法治而贬降者不得以赦
卷四百三十三 第 12a 页 WYG0321-0548a.png
原如天度兼容未忍终弃即于为恶之间略加差别特
移青等一内地监当括与居厚且令依旧庶恊大公以
惩群枉诏沈括吴居厚前命勿行内沈括更候一期取
(此诏乃二十八/日乙未今并书) 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韩缜知
河南府资政殿学士知河南府李清臣知永兴军 淮
南路转运使言奉诏体访王巩昨通判扬州日因秽滥
事辄以私怒决责无罪医人考验皆有实状诏王巩罢
知密州送吏部(政目六月八日王巩知密州五年八月/十四日苏辙云云当考按五年八月十)
卷四百三十三 第 12b 页 WYG0321-0548b.png
(四日杨康国言昨论巩差除不当间改差太平观乞送/吏部诏令吏部差巩太平观然则此未送吏部也姑仍)
(旧/录)
辛卯以祀明堂礼毕诣景灵宫天兴等殿行恭谢礼次
诣万寿观
壬辰诣凝祥池中太一宫集禧观行恭谢礼次诣醴泉
观大相国寺
乙未权发遣提点开封府界诸县镇事高士英为职方
员外郎 凤州防禦使世逸为耀州观察使 太师文
卷四百三十三 第 13a 页 WYG0321-0548c.png
彦博言先朝赐臣僚儒行中庸篇及文武臣七条欲乞
举行此法依例于朝辞日给赐及宣谕诫励诏文武七
条令检举行下逐路监司遍牒遵守其儒行中庸篇候
将来科场给赐 诏遣户部郎官往京西会计转运司
财用出入之数 右谏议大夫范祖禹言自来诸路每
告阙乏朝廷许应副其馀则责办于外计且既委转运
副使以一路财计而不信其所言虚实必遣郎官然后
可信是使诸路使者人人有不自信之心每遇阙少则
卷四百三十三 第 13b 页 WYG0321-0548d.png
倚望朝廷遣官会计愈不自安欲乞自今诸路凡有告
乏只委转运司会计保明闻奏如有不实即重行黜责
其谁敢妄今诸路经费所以不足者由提刑司封桩阙
额禁军请受钱帛斛斗万数不少此乃户部转运司本
分财计先帝特令封桩以待边用今朝廷方务安边息
民则封桩之法宜悉蠲除欲乞自熙宁十年初封桩以
来已起发上京及今日已前未起发上京数目尽以赐
尚书户部诸路转运司以佐经费枢密院进呈祖禹所
卷四百三十三 第 14a 页 WYG0321-0549a.png
言诏诸路见封桩阙额禁军请受钱帛斛斗自合依神
宗处分封桩今后臣僚不得辄起请拨赐户部仍令遵
(旧录枢密院言右谏议大夫范祖禹奏请提刑司封/桩阙额禁军请受钱帛斛斗万数不少乞尽赐户部)
(诸路转运司以佐经费诏诸路见封桩阙额今后臣僚/不得辄起请拨赐户部仍令遵守新录因此今取祖禹)
(家传及奏议详载之祖禹旧传又云上察/其奸乃降御批此诬辞也新传已削去)祖禹又言封
桩之与经费均出于民皆陛下一家之财也苟可以利
国何爱焉譬如移之于东而迁之于西出之于内而归
之于外也唐代宗之时租税悉进入大盈内库以中人
卷四百三十三 第 14b 页 WYG0321-0549b.png
主之欲天子以取给为便遂不复出有司不能计其多
少国用不能计其赢缩殆二十年及德宗即位宰相杨
炎顿首于上前请出之以归有司如此然后可以议政
德宗乃诏凡财赋皆归于左藏库昔先帝有经略四远
之志是以别贮以待用今陛下垂拱守成至于无为蓄
聚于此将安用之今诸路窘乏不可不救若其计穷岂
免掊克是夺之于此而使取之于民也惟陛下无疑于
改先帝权宜之制不报祖禹又言自元丰四年河决小
卷四百三十三 第 15a 页 WYG0321-0549c.png
吴神宗皇帝下诏更不修闭决口宣谕辅臣曰以道治
水无违其性河行大吴今已九年自元丰八年以来议
者乃有异同朝廷疑惑故先遣李常冯宗道后又遣臣
叔百禄赵君锡按视皆言无可塞之理即用北流为便
士大夫亦言不可塞者十有八九而李伟希合执政无
所忌惮敢肆大言以罔朝廷朝廷更不博谋于众即依
伟奏置都提举修河司既开直堤第四铺口而第七铺
危急自八月八日救护至二十八日用梢草百万调急
卷四百三十三 第 15b 页 WYG0321-0549d.png
夫七千人官吏自夜达旦埽緷愈危随即垫去终不能
守而直堤自溃决今才开一铺河势变移人意已不能
测将来闭塞北流何止万倍于此又闻范子奇争言河
不可回朝廷既令分析昨谢卿材奏乞兼领河事制置
一年必使国用不加费民力不加劳河清住修物料住
买水行地中冀不决溢河滩之地渐可耕垦自来春府
界不消调夫亦不至科出夫钱又乞赴阙禀议河事自
河决以来监司未尝肯任咎责独卿材所奏如此朝廷
卷四百三十三 第 16a 页 WYG0321-0550a.png
何不且试之一年若其无成显行黜责而尚书省批令
先具措置利害奏闻不令赴阙昨先移卿材河东乃复
置修河司而改用范子奇子奇亦明言不可岂故欲违
朝廷哉子奇久任河北必知其可与不可也臣窃见去
年初遣二使之时大臣方且力争或曰可塞或曰不可
今言不可者已免罢所以庙堂无异议之人凡河役一
或起则公私遂空将来聚十万兵夫不惟穷困河北一
路生灵京东西亦皆震扰陛下昨欲遣使之时先已降
卷四百三十三 第 16b 页 WYG0321-0550b.png
诏恐人有观望之意后追改之此乃陛下以大公为心
无所专主谨之至也及二使还奏大臣议论犹不能一
独陛下圣意主张遂罢修河司中外无不以为至当今
才历三时复为回河之役先帝既以为不可陛下又以
为不可而执政耻其前言之失必欲遂非妄举大役轻
动大众河本无事而人强扰之熙宁中河决曹村东南
注钜野大兴人徒塞之然人力乃无所施一夕河自退
减灵平乃成故议者以为天助非人力也祖宗时王楚
卷四百三十三 第 17a 页 WYG0321-0550c.png
横垄商胡皆不可塞也非不欲塞势不可回也先帝知
其如此及河决而北遂不复闭盖幸其北去无南决逼
近都邑之患而河薄西山稍近禹之故道此乃天意非
人事也夫河者天地之气气之所向谁能禦之今东行
故道已高借使能以人力开之至海终不能使水自下
升高自大禹以来未闻用人功开土渠而引大河行其
中者今不以人意顺水而欲使水随人意此乃鲧湮洪
水汨陈五行之失也元丰中范子渊为武济之役横绝
卷四百三十三 第 17b 页 WYG0321-0550d.png
大河费国财害人命不可胜计京西之人恨不食子渊
之肉及其败事奸臣党庇止夺一官陛下嗣位方加贬
责今欲塞北流与子渊何以异校其劳费与其为害又
非武济之比也夫水官欲兴河役正如边臣欲生边事
官员使臣利于功赏俸给吏胥主典利于官物浩大得
为奸倖豪民利于贵售梢草濒河之人利于聚众营为
凡言回河之利者率皆此辈非为国家计也自古欲举
大事动大众必先尽天下之言不恶异同之论使人人
卷四百三十三 第 18a 页 WYG0321-0551a.png
各伸所见而后利害是非出焉至于治河必委忠实可
信之士其论议必断以经术非专用贪利邀功之人也
汉武帝使汲黯郑当时塞瓠子犹复颓坏成帝时平当
以经明禹贡使行河领河堤今乃欲望大禹之功于王
孝先李伟之徒不亦难乎伏望陛下明谕大臣专采群
言息意回河勿轻动众无以有限之财力生民之性命
填不测之巨壑勿循一言之失而望必不可成之功罢
提举修河司散遣官吏兵夫其北流决溢随宜救护臣
卷四百三十三 第 18b 页 WYG0321-0551b.png
自闻复置修河司指挥即欲建言缘臣叔百禄尝被使
指言出臣口理亦有嫌是以踌躇至于阅月今中外讻
讻皆言不便臣有言责若避嫌缄默坐观国事有误臣
之罪大矣亦不报(祖禹新传云朝廷卒从其议按此时/初不从卒从之耳或附十月四日祖)
(禹未迁/给事前) 御史中丞傅尧俞言臣伏睹都水使者吴安
持李伟等决大名第三铺口欲因涨水回大河于孙村
口使还故道暴集薪刍屡差夫力傍河之民殆不堪命
讫无成绩虚费不可赀计若知不可而强为是贪赏欺
卷四百三十三 第 19a 页 WYG0321-0551c.png
天若果可为而不效是不虔败事欺天败事未尝议刑
奸憸之人既无所惩艾故今又欲兴作大役数十倍于
前日假托神怪侮惑朝廷先为谬悠之谈而不肯任责
是国家将倾半天下之力徇安持等以侥倖于万分之
一苟不成功生灵何罪决为此者岂朝廷之福乞重责
安持等以戒将来夫事以议从策由众定今众人之论
不然者多新除水官亦复异议欲望圣慈且罢修河司
以安众心少休民力详观大河之变果有大害徐复议
卷四百三十三 第 19b 页 WYG0321-0551d.png
之询谋佥同庶无后悔(尧俞自注云九月二十八日奏/此十一月十七日尧俞又云云)
 左司谏刘安世言臣伏睹先王之治在于官率其属
使上下得以相维内外得以相制故人各任职而无苟
简之患吏不数易而人见诛赏之实此尧舜三代之所
共由而不废者也今亲民之任在郡县朝廷既为之置
守令矣众守令而无以统率则民或受弊又为之设监
司矣监司之官坐制一道多至三十馀州少者亦不减
十馀郡也其所宣布风化振举纲纪舒惨百城废置群
卷四百三十三 第 20a 页 WYG0321-0552a.png
吏调发兵民均节财赋朝廷一听其所为可谓任之重
矣既付之以如此之权而无法以紏其缪岂非责小官
者为太密而驭大吏者为太略乎臣闻祖宗之朝所以
择监司之意甚谨而考绩之意甚详近世因循寖以不
讲授任之际未尝察其行实遂容非才冒处其间既将
使指鲜称其职或出于私喜而褒荐过其情或发于暴
怒而诬捃非其罪或优游苟且计日待迁或承望风旨
以非为是急功利者有至于妄作务宽大者有至于容
卷四百三十三 第 20b 页 WYG0321-0552b.png
奸不惟无补于朝廷抑亦有害于政事臣尝考唐六典
监察御史之职掌分察百僚巡按郡县每诣十道则选
判官二人为之佐是御史非特紏尚书六司之过失而
亦按治诸路也臣愚欲望圣慈先诏执政如诸路监司
阙官并以两制等所举本科之人更加精择须协公议
亦可除用若未满任不许迁擢求祖宗课责转运使副
之诏著为定法然后以天下诸路分𨽻六察间遣巡行
按其功罪若治行尤异则元举之官宜推进贤之赏职
卷四百三十三 第 21a 页 WYG0321-0552c.png
业无状者必行缪举之罚庶几吏久其任不敢偷惰上
下交儆百职修举(新录有此奏系之四年九月今附月/末须更当考详安世尽言集乃不注)
(上/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