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卷九十 第 1a 页 WYG1146-010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晦庵集卷九十     宋 朱子 撰
  墓表
   屏山先生刘公墓表
屏山先生刘公既没二十有一年一日其嗣子玶涕泣
为其故学者朱熹言曰玶不幸蚤孤先人葬既不及铭
而墓道亦至今未克表大惧不孝获戾幽明亟欲建石
琢辞以觉于后而惟先人不及用于世其事业无得而
卷九十 第 1b 页 WYG1146-0104b.png
称唯道德之懿不可以不白而知者又益鲜未有所属
笔独吾子尝学于先人盍以所见闻者为我书之熹窃
伏原念所以得游先生之门者具有颠末其于今日之
谊固不敢辞而又有不敢不辞者盖先人疾病时尝顾
语熹曰籍溪胡原仲白水刘致中屏山刘彦冲此三人
者吾友也其学皆有渊源吾所敬畏吾即死汝往父事
之而惟其言之听则吾死不恨矣熹饮泣受言不敢忘
既孤则奉以告于三君子而禀学焉时先生之兄侍郎
卷九十 第 2a 页 WYG1146-0105a.png
公尤以收恤孤穷为己任以故熹独得朝夕于先生之
侧而先生亦不鄙其愚稚所以教示期许皆非常人之
事今乃幸得属辞比事以相兹役顾恨弗获其何敢辞
惟是驽劣老矣无闻盖未有以副先生畴昔之意而慰
吾父泉壤之思其何能有以究阐幽微信示久远此又
熹之所以不敢不辞者则起拜辞谢不敢当而玶重以
大谊要责于是不得终辞而辄论次其事如左方谨按
建之刘氏至忠显公始大公以节死于靖康之难而归
卷九十 第 2b 页 WYG1146-0105b.png
葬其乡崇安县拱辰山之南今其墓西二十有五步少
南有丘焉则先生之所藏也先生忠显公之季子讳
翚而彦冲其字也世系本末具刻于忠显之赐碑此不
复著先生少负奇才未冠游太学声誉出等夷以父任
补承务郎辟真定幕府旋属祸乱忠显公薨京师先生
痛愤家国非常之变执丧过礼哭墓三年服除通判兴
化军事秩满以最闻诏还莅故官先生始以哀毁致羸
疾至是自以不复堪吏责遂丐閒局主管武夷山冲佑
卷九十 第 3a 页 WYG1146-0105c.png
观以归世家屏山下潭溪之上有园林水石之胜于是
俯仰其间尽弃人间事自号病翁独居一室危坐或竟
日夜㗳然无一言意有所得则笔之于书或咏歌焉以
自适间数日辄一走拱辰墓下瞻望裴回涕泗呜咽或
累日而后返事继母吕夫人尽诚敬兄弟之间怡怡如
也侍郎公之子珙幼开爽嗜学先生爱且奇之教以文
行经业不少懈而必使务其远者大者与胡刘二先生
为道义交相见讲学外无一杂言他所与言亦皆海内
卷九十 第 3b 页 WYG1146-0105d.png
知名士靡不叹服深远自以为不及而先生之心未尝
少自足虽闻常人有片言之善无不从容咨叩必竭两
端而后已至族党后生来问学者则亦随其器质告语
成就终日无倦色如是者盖十有七年四为崇道祠官
累阶右承议郎享年四十有七以绍兴十七年十有二
月丙申卒始得疾甚微即入诣家庙泣别母夫人前遍
以书告诀素所与往来者召珙付以家事指示葬处中
外孤遗人人为计久远昏官舍业之既已则日与学者
卷九十 第 4a 页 WYG1146-0106a.png
论说修身求道之要作训戒数百言弹琴赋诗澹然如
平日熹时以童子侍疾一日请问先生平昔入道次第
先生欣然告之曰吾少未闻道官莆田时以疾病始接
佛老子之徒闻其所谓清净寂灭者而心悦之以为道
在是矣比归读吾书而有契焉然后知吾道之大其体
用之全乃如此抑吾于易得入德之门焉所谓不远复
者则吾之三字符也佩服周旋罔敢失坠于是尝作复
斋铭圣传论以见吾志然吾忘吾言久矣今乃相为言
卷九十 第 4b 页 WYG1146-0106b.png
之汝尚勉哉熹顿首受教居两日而先生没所著书诗
合为文集二十卷娶陆氏封孺人先先生十七年卒无
子葬忠显公墓东三十有五步有先生所纪其家世德
善刻焉盖先生不再聘则以侍郎公之幼子玶为后今
为右修职郎实立此表熹方为次其文而西府建安公
亦以书来曰叔父之墓弗识珙则与有责焉熹读之瞿
然曰是乃吾之罪也乃亟起书石而系以铭铭曰神心惚恍经纬万方孰握其机而挈其纲嗟惟先生立
卷九十 第 5a 页 WYG1146-0106c.png
德之本既觉而存复则不远亦曰于仕我止我行亦生
而死我安且宁拱辰西南有铭斯碣嘉与后人仰止遗

   朝奉刘公墓表
淳熙五年正月丙辰朝奉郎主管台州崇道观刘公卒
于豫章之私第四月癸酉嗣子孟容等奉其柩葬于临
江军清江县思贤乡安阳里全塘之原明年孟容衰绖
来见予庐山下奉公族弟鄂州通守清之子澄之状泣
卷九十 第 5b 页 WYG1146-0106d.png
而以告曰孟容之先人不幸不及从先生游而孟容顾
得问学承教于左右惟是先人之墓当有碣而未有文
以刻焉敢介叔父以其状为请惟先生幸哀怜之予与
子澄故友善今孟容来又谨洁自好学问有方固知其
故家遗业之传为有自来读其状又知公德性履行之
详如此问之尝识公者皆如状言不诬则亦自恨其不
幸而不及识公也既乃为序其事而铭之公讳龟年字
且老其先从李氏朝京师始自袁州临江徙其籍开封
卷九十 第 6a 页 WYG1146-0107a.png
府祥符县魏陵乡吴儿村遂为闻家公之曾祖公非先
生讳攽以文学致大名元祐中为中书舍人卒祖方雄
州防禦推官赠右通奉大夫父襄右朝请大夫赠朝议
大夫公以从祖奏为将仕郎又以大夫公奏为从事郎
调峡州司户参军遭丧不赴改临安府钱塘县主簿历
道州军事判官改宣教郎知常德府武陵县事通判沅
州事主管台州崇道观累阶朝奉郎赐服五品而卒其
为人静重纯笃十三岁遭母吴夫人丧哀慕如成人从
卷九十 第 6b 页 WYG1146-0107b.png
大夫公居番阳馀二十年日以读书作文为事无故
尝出斋扉邻里或不识其面大夫公性严与人多忤公
左右承顺唯谨退而接其乡党族姻又皆曲尽其情以
故其不能无憾于大夫公者亦往往销释无复芥蒂皆
曰公之能子也少时锐意决科稍不遇即舍去居常晦
默不自矜伐谨严拘畏无一毫自放绳墨之外所居一
日必葺服器一物必整盛夏衣冠袜履不暂释居閒亦
必鸡鸣而起处闇室如对大宾待童仆小人亦尽诚悫
卷九十 第 7a 页 WYG1146-0107c.png
所居之室必书谨独正心字揭之座右钱塘今为赤县
公为主簿时秦桧方用事乡党姻旧或以文字见知登
显仕者谓公曰盍亦求之公不应退治簿书益谨至他
职事亦多与贵要人接公益自闭匿以故得竟秦氏败
无所污人以为难在道州太守季公南寿深知公既以
政事文词荐诸朝比去怀其馀章以授后守曰判官贤
而不求人知恐君或失之也故留此以俟惟君留意后
守许诺及其去又如之公以是改官在武陵遇民以宽
卷九十 第 7b 页 WYG1146-0107d.png
吏有罪则立治之不少贷然亦不求其过也县境田多
荒冒耕者众其健者与吏为一侵渔诉讼展转不止公
为推穷本始必见端绪而予夺之讼为少息楚俗右鬼
其淫祀有曰潘仙翁者岁时集会摐金鼓执戈矛迎而
祭之公命尉杜师颜撤屋毁像收其兵刃罪其倡之者
众然后定县十年不升降户等赋役不均咸以为病公
始为改造簿籍民无异词部使者相与以其治行闻于
朝有旨记姓名中书然公秩满则诣尚书铨注官以归
卷九十 第 8a 页 WYG1146-0108a.png
卒不一见丞相也沅并边蛮人侵掠无宁岁公佐郡时
群獠大动守惧求去公摄其事按边防旧法访问裁处
立为条约以授边吏明谕威禁而以无事镇之蛮果帖
服公佐州常言长贰失和多由下有胜心以驾其上故
虽善意亦或不得伸惟尽吾所以事长官之礼而行吾
所以佐长官之义则庶其见信矣晚见孟容从子澄学
听其诵说而悦之谓子澄曰君言之善吾亦且将从事
于此顾恨晚矣一日召诸子告之曰观星历书吾殆止
卷九十 第 8b 页 WYG1146-0108b.png
此汝曹勉旃毋为门户羞也因诫以诚实详审谨礼择
交严分守察细微数事蔼然皆长者之言居二年而病
既病犹扶掖以奉家祭病革孟容泣而诵其平日正心
之训则微视而颔之盖其为人始终之概如此呜呼是
亦可谓善信人矣而其官不遂寿不长又如此其可悲
夫公娶昌黎韩氏生两男子孟容为长免丧举进士中
其科授迪功郎新袁州分宜县主簿孟将以公遗泽补
将仕郎一女孟蓁未行予观孟容固贤而闻孟将亦好
卷九十 第 9a 页 WYG1146-0108c.png
学然则公世之兴盖未艾也其又足以少慰也夫其铭

吁嗟刘公笃世休道虽晚闻德蚤修长途方骋岁不留
志业有嗣无馀忧清江之曲全塘幽方趺圭首干千秋
过者视此式其丘
 按会要临江军以筠州清江县置新喻自袁州新淦
 自吉州来𨽻而欧阳公作主客集贤墓碑皆云吉州
 临江人今状又云袁州临江人恐有差误请更详之
卷九十 第 9b 页 WYG1146-0108d.png
   韩溪翁程君墓表
韩溪翁先君子韦斋先生之内弟程君也讳某字复亨
徽之婺源人少孤从先君子学于闽中因得讲闻一时
儒先长者之馀论而心悦之抄缀诵习晨夕不少懈先
君子爱其勤敏于其归书六言以赠之皆事亲修身为
学之要君拜受其言以归益自树立务记览为词章思
所以大其门者然君为人坦夷跌宕不事修饰好读左
氏书为文辄效其体不能屈意用举子尺度以故久不
卷九十 第 10a 页 WYG1146-0109a.png
利于场屋家故贫至君益困中岁奉亲徙居穷山中自
号韩溪翁山田百亩环堵萧然无以卒岁而君处之泊
如也晚益不得志因自放于杯酒间酒酣讽左氏书杂
以国风雅颂之篇坐者耸然倾听其俯仰疾徐之间顿
挫抑扬如有节奏至于放臣孤子怨夫寡妇之辞又未
尝不三复感慨而出涕流涟也庸夫孺子从旁窃观时
或笑而侮之君謷然不以为意盖其中所抱负有不得
骋者故托此以自遣至它行事则其不合于理者固鲜
卷九十 第 10b 页 WYG1146-0109b.png
矣乾道元年年五十九以疾卒后十年君夫人胡氏亦
没遂合葬于怀金乡福林泠水之原盖新安番阳信安
诸程皆出梁镇西将军忠壮公灵洗其家婺源者又自
歙之黄墩徙而来谱牒具在闻之先君子忠壮公葬黄
墩其墓以石为封今尚在也君家自其大父某始与乡
荐父某亦以郡学上舍当贡京师皆不幸蚤卒至君学
益勤而其师友渊源所渐者益远顾亦不逢以没其世
而有子曰洵好学而敏于文君奇爱之日是足以成吾
卷九十 第 11a 页 WYG1146-0109c.png
志矣既又屡荐不第今乃以特恩授信州文学识者恨
之然洵故尝从熹论为学大要意其所以成君之志者
在此而不在彼也熹祖母君之姑因谓君叔父幼从先
君子在临安时时见君来先君子或留与饮君必尽醉
而论说衮衮不能自休既长归乡里又得拜君而君辱
教诲之则君益以老矣然得酒辄歌呼谈噱意气犹不
衰也今又三十馀年洵乃以书奉君学徒李君缯之状
请表君墓惟念始终顾二父于今皆不可见而熹与洵
卷九十 第 11b 页 WYG1146-0109d.png
孤露之馀亦俱老大乃流涕而书之盖以重叹君家之
不遇又惟潦倒无以副君畴昔之意而自悲也呜呼洵
尚勉之哉淳熙八年八月乙卯表侄具位朱熹述
   曹立之墓表
淳熙乙未岁予送吕伯恭至信之鹅湖而江西陆子寿
及弟子静与刘子澄诸人皆来相与讲其所闻甚乐子
寿昆弟于学者少所称许间独为予道馀干曹立之之
为人且曰立之多得君所为书甚欲一见君与张敬夫
卷九十 第 12a 页 WYG1146-0110a.png
也后五年予守南康立之果来目其貌耳其言知其尝
从事于为已之学而信子寿昆弟之不予欺也欲留与
居而立之有宿诺不果及予受代以去而所请白鹿洞
书院赐额有旨施行如章郡守吴郡钱侯子言以予之
惓惓于是也亟以书来问孰可为师者予因以立之告
子言闻之欣然具书礼授使者走馀干踵立之之门以
请而立之病不能行矣十年二月辛亥竟不起年方三
十有七子静以书来相吊具道立之将死其言烱然在
卷九十 第 12b 页 WYG1146-0110b.png
道不少异于平日相与深叹息之呜呼吾道之衰久矣
比年以来敬夫子寿伯恭皆以盛年相继沦谢而后进
之可冀以嗣事于方来者亦多夭没今又失吾立之然
则子静与予之相吊也岂徒以游好之私情也哉立之
名建其先自金陵来徙家至立之八世矣立之父讳天
明始为儒立之幼颖悟日诵数千言少长知自刻厉学
古今文皆可观一日得河南程氏书读之始知圣贤之
学为有在也则慨然尽弃其所为者而大覃思于诸经
卷九十 第 13a 页 WYG1146-0110c.png
历访当世儒先有能明其道者将就学焉闻张敬夫讲
道湖湘欲往见之不能致有告以沙随程氏学古行高
者即往从之得其指归既又闻陆氏兄弟独以心之所
得者为学其说有非文字言语之所及者则又往受其
学久而若有得焉子寿盖深许之而立之未敢以自足
也则又寓书以讲于张氏敬夫发书亦喜曰是真可与
共学矣然敬夫寻没立之竟不得见后至南康乃尽得
其遗文以考其为学始终之致于是喟然叹曰吾平生
卷九十 第 13b 页 WYG1146-0110d.png
于学无所闻而不究其归者而今而后乃有定论而不
疑矣自是穷理益精反躬益切而于朋友讲习之际亦
必以其所得者告之盖其书有曰学必贵于知道而道
非一闻可悟一超可入也循下学之则加穷理之功由
浅而深由近而远则庶乎其可矣今必先期于一悟而
遂至于弃百事以趋之则吾恐未悟之间狼狈已甚又
况忽下趋高未有幸而得之者耶此其晚岁用力之标
的程度也今岁元日知病之不可为矣犹书其牖曰未
卷九十 第 14a 页 WYG1146-0111a.png
死之前不可自弃迁善改过自是愈笃死之日起正衣
冠危坐如平日语其弟廷曰吾虽甚病而学益进此心
莹洁无复纤翳如是而死庶其可以言命矣语讫就枕
未安而没呜呼立之虽不幸蚤死不卒其志然所以自
树立者至此亦岂他人所及哉立之事亲孝菽水之养
驩如也爱其弟甚至与相切磋如严师友姊嫁而卒抚
其孤以有成与人交敬而忠苟心所未安虽师说不曲
从必反复以归于是而后已其于予规正尤切也视人
卷九十 第 14b 页 WYG1146-0111b.png
有急难周之必尽其力虽贫病不计榜其斋曰无妄杜
门终日里巷有不识其面者日用间自省小有过差即
书之册其讨论经学有得亦悉记之及为他文甚众病
中欲举而焚之廷弗忍既没而视诸箧则已亡其半矣
乃裒自论定以来所作得十馀卷其他犹多可传者顾
以立之遗意弗敢出也立之尝娶妇不悦于姑教之不
从而去故卒无子至是廷以母命立宗人之子愿为后
而葬立之万春乡栗田原先茔之右且以立之遗文数
卷九十 第 15a 页 WYG1146-0111c.png
篇及其友成志郎赵君伯域之状不远数百里来请铭
予于立之相得虽晚而知之深望之厚哀其死而屡出
涕焉其可以无从乎然立之已葬不及识于圹中乃书
其事使以表于墓上又系之曰胡子有言学欲博不欲
杂欲约不欲陋信哉如立之者博而不杂约而不陋使
天假之年以尽其力则斯道之传其庶几乎呜呼今短
命而死矣岂不可哀也哉是岁五月乙酉新安朱熹述
   西山先生李公墓表
卷九十 第 15b 页 WYG1146-0111d.png
西山先生李公者龟山先生杨文靖公之门人也龟山
既受学于河南程氏归以其说教授东南一时学者翕
然趋之而龟山每告之曰唐虞以前载籍未具而当是
之时圣贤若彼其多也晚周以来下历秦汉以迄于今
文字之多至不可以数计然旷千百年欲求一人如颜
曾者而不可得则是道之所以传固不在于文字而古
之圣贤所以为圣贤者其用心必有在矣及李公请见
于馀杭则其告之亦曰学者当知古人之学何所用心
卷九十 第 16a 页 WYG1146-0112a.png
学之将以何用若曰孔门之学仁而已则何为而谓之
仁若曰仁人心也则何者而谓之人心耶李公受言退
求其说以进愈投而愈不合于是独取论语孟子之书
而伏读之蚤夜不懈十有八年然后涣然若有得也龟
山盖深许之而公之语学者亦曰学者于经读之又读
而于其无味之处益致思焉至于群疑并兴寝食不置
然后始当骤进耳龟山既没后进多从之游后举遗逸
召对卒官福建路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而葬其乡邵
卷九十 第 16b 页 WYG1146-0112b.png
武军光泽县东黄岭之原学者共追号为西山先生云
公讳郁字光祖元祐党人朝散郎深之子母安仁县君
陈氏赠谏议大夫陈忠肃公之女兄也公幼不好弄坐
立必庄少长学于舅氏陈公器之踰冠乃见龟山而请
业焉龟山一见奇之即妻以女既而以朝散公遗命出
为叔父将仕郎庭之后中间游大学被乡荐皆不第绍
兴初天子慨然有志中兴大业思得山林遗逸魁杰非
常之材而用之会遣御史朱异行郡国诏俾搜访以闻
卷九十 第 17a 页 WYG1146-0112c.png
异闻公名使还以对召对便殿所陈皆当世大务上为
改容倾听请退而留者再诏以为右迪功郎寻除详定
一司敕令所删定官未久以忧去用进书恩特改承务
郎及免丧会秦丞相桧已用事公自度不能俯仰禄仕
遂筑室邑之西北往来读书其间家益穷空人有不堪
其忧者公独旷然不以为意然当世贤士大夫益高仰
之迁官者多引以自代久之起家佐闽帅幕府人谓非
公所宜处而公不辞既至人谓公且不屑为而公治文
卷九十 第 17b 页 WYG1146-0112d.png
书惟谨日访民情戚休利病以告其长而罢行之一日
帅用小人言欲毁民居数十为列肆酤酒以牟利公白
其非便帅不乐颇见色词公即移病告老帅悟惭谢公
为强起二十年七月壬辰竟以疾卒年六十有五矣公
天资粹美而涵养有方其事上恭而有礼其御下严而
有恩平居未尝有惰容诲人终日无倦色自奉甚约而
事亲极其厚于所后尤兢兢致孝服丧毁瘠如礼治丧
必诚信至竭其赀不吝兄阶官杭州骂贼死公事寡嫂
卷九十 第 18a 页 WYG1146-0113a.png
如母教孤侄遣遗女皆如己子其于世务人情官政文
法下至行阵农圃之事靡不究知然竟不及用于世以
没识者恨之所著书有易传参同契论孟遗秉及平生
遗文合数十卷藏于家夫人杨氏龟山先生第三女有贤行通经史大意平居诲饬子孙整齐内外皆中礼法
后公十六年卒子揆成务郎陈公志于将仕之墓所谓
延孙者也晚以德寿庆恩补官而卒女适同郡上官墨
卿孙男闲阐䦎阛女适某人闲于是以迪功郎为全州
卷九十 第 18b 页 WYG1146-0113b.png
州学教授始将伐石以铭其墓而来请文以识焉呜呼
圣贤远矣然其所以立言垂训开示后学其亦可谓至
哉顾自秦汉以来道学不传儒者不知反已潜心而一
以记览诵说为事是以有道君子深以为忧然亦未尝
遂以束书不读坐谈空妙为可以徼幸于有闻也若龟
山之所以教与西山之所以学其亦足以观矣予是以
著之而并记其行事后之君子尚有考也淳熙十有二
年秋八月乙卯具位朱熹述
卷九十 第 19a 页 WYG1146-0113c.png
   太孺人邵氏墓表金华时镐既奉其母夫人邵氏之柩祔于循理乡九里
原先府君之墓使其子源以永嘉叶适所为行述及别
记事实各一通来告曰先人之丧先师东莱夫子幸与
之铭而吾子书之矣今又以不孝罹大祸间虽幸毕藏
事惟是幽堂之刻所以垂永久者未有所属敢介前惠
重拜以请予时病卧田间起受其书读之曰夫人婺州
金华县人曾祖琼祖悦父之才嫁其县清江时君汝翼
卷九十 第 19b 页 WYG1146-0113d.png
时君世昌乐而魁尨沈厚方腊之乱寇燔略空君一一
自建置尽绍其前人夫人能左右以敏无荒事焉家既
成时君遂用法度严内外文学训子孙立信务与称重
乡闾夫人又能奉承以恪无逸志时氏族良家巨子孙
竞于文科举上其名人皆尊爱时君以及夫人时君没
夫人亦将老矣具呼家人与为条约亲写刻之屏使合
居有礼缀食无专以不忘时君之法清江东南畦户数
百临水而茇舍时潦出其上民往往栖木自救有浮去
卷九十 第 20a 页 WYG1146-0114a.png
者夫人始命舟糗饭拯之岁以为常豫蓄棺告疫死者
以敛人怀其惠晚遭太上皇帝皇后庆寿恩得封太孺
人加赐冠帔淳熙十年七月庚寅卒年七十有一三子
镐锜錝二女适刘晏陈褒孙□源淇演溱法潚潭澡湂
孙女其二适陈之望汪叔贻馀尚幼曾孙矩㮚杲女庄
葍盖叶君所叙云尔其于夫人始终之际详矣而别记
手书条约之词一曰子孙谨守家法毋得违悖二曰晨
兴鸣板长幼诣影堂早参次会中堂叙揖三曰男女出
卷九十 第 20b 页 WYG1146-0114b.png
入财货出纳仆妾增减必禀家长四曰凡为子妇毋得
蓄私财五曰女仆无故不许出中门苍头毋得辄升堂
室入庖厨则予于是有以知夫人之所以教者得齐家
之要至其又谓夫人天性俭质不徇华靡服御有常未
尝追逐时好有所变易岁时奉祭甚谨尝以冬享割肉
手寒刀坠诸妇请代而弗许也母何晚得末疾归省辄
惓惓不忍去比卒年几六十矣犹蔬食以终丧女兄孀
居贫病护视周悉遇其子弟恩意有加时君笃于教子
卷九十 第 21a 页 WYG1146-0114c.png
一时髦俊多客其门夫人日饬馔具必躬临之虽勤剧
无惓意则予于是又有以见夫人之所以教者盖以其
身而不专在于言语之间也呜呼是可尚已既以病不
果铭姑记其实如此以授源使归刻石表墓上淳熙十
有二年冬十月戊辰新安朱熹撰
   董君景房墓表
番阳董君景房者讳为良世家德兴之海口大父湷始
至宗正少卿父元一秀州司法参军君少有大志尝
卷九十 第 21b 页 WYG1146-0114d.png
学于江山徐公诚叟先生之门受其说而归益务求友
讲而修焉不数年遂以文行闻于州乡再试礼部不第
退处于家读书讲学不复以声利荣达为事乡人相与
益高仰之而君之学盖日进月益而未可量也淳熙十
一年九月一旦得疾卒年甫五十有四士友闻者莫不
哀之盖君为人傥荡无城府家故饶给兄弟始求分异
君力止之不可则尽听其所择而独取其所遗及故书
数箧藏焉既而兄弟或破其产君极力资奉不计有亡
卷九十 第 22a 页 WYG1146-0115a.png
死者葬之而抚其孤焉族姻乡党之贫无归者衣食之
罢不能者教诲之不幸而有急难者救护之皆极勤恳
斗讼之不决者为晓譬以义理往往心服失其所争而
去岁饥奸民肆掠物情大恐君为官画策以便宜发廪
振贷而密以兵掩其渠帅寘于法人赖以安雅有当世
之志于官政民俗弛张之际尤孜孜焉尝记其见闻思
虑所及者作活国书一编其言质悫详尽不为华靡而
所规画常以厚下固本为先识者韪之恨其不得见于
卷九十 第 22b 页 WYG1146-0115b.png
用也君娶周氏子男二人从起从治女六人其三已适
人进士齐节程矩齐牧其婿也君卒之明月葬其里之
黄柏原沙随先生程公可久雅知君实铭其圹而从起
又以君友人太学生程端蒙之状来请文以表墓上予
故家君旁县顷岁还里中君以所论经子诸说来见别
后又数以书来有所问辨时君犹有四方之志予因以
所闻古人为己之说告之而君不以其言为非也然则
其可无词乃取程生状抚其可纪之大者书以授从起
卷九十 第 23a 页 WYG1146-0115c.png
俾归刻之呜呼君则已矣而予言不没则百世之下于
此尚有考也淳熙丙午三月庚辰宣教郎直徽猷阁主
管华州云台观新安朱熹述
   令人罗氏墓表
故左司郎中张公之配曰令人罗氏南剑州沙县人世
为县望姓家法严整令人生二十有二年而归张公事
姑罗恭人以孝谨闻恭人爱之如己女张公故贫初仕
将遣其女弟而无资令人悉出橐中装以奉之无吝色
卷九十 第 23b 页 WYG1146-0115d.png
事公二兄旦暮率诸幼稚以次问起居无一日阙礼子
侄就学归沐辄具汤饼会诸娣姒男女语次从容问所
学业劳勉诸侄以励其子油油如也罗恭人尝若末病
令人静夜必露香致祷愿损己寿以延姑年如是者数
月恭人疾顿平而后三年令人一旦暴卒恭人哭之恸
至老念之不能忘与人言必称其孝至于泣下且叹曰
不意吾儿失此内助之贤也令人性俭约谦下好礼法
有识度嫁时箧中有黪色絺衣忌日辄被以奉祭称慰
卷九十 第 24a 页 WYG1146-0116a.png
如仪常所服礼衣横帔如民间法或告以张公且通朝
籍盍改用命服令人曰此非拜恩何敢服也卒以礼终
生以政和戊戌卒以绍兴癸酉葬剑浦县吴张氏大墓
之左若干步后三十八年嗣子士佺来访予于临漳请
铭左司公之墓一日复奉令人之事涕泣以请曰吾母
之贤孝如此而不幸蚤终士佺兄弟生不及养已负终
天之痛矣今又不能述其德善以垂久远其何以见于
地下惟吾子哀之予不忍辞也既受其书而读之因窃
卷九十 第 24b 页 WYG1146-0116b.png
惟念孝爱和谨妇道之常世犹有难之者而令人至
身以代姑死守礼以终其身是其贤于人也远矣其可
以无传也哉因为叙此以表其墓令人生二男士佺今
为朝奉郎通判融州事其弟士僩尝为修职郎监藩葑
酒库以卒四女进士宗大同谢舒宣义郎陈善庆文林
郎黄东其婿也绍熙二年二月日朱熹述
   程君正思墓表
士患不知学知学矣而知所择之为难能择矣而勇足
卷九十 第 25a 页 WYG1146-0116c.png
以行之内不顾于己私外不牵于俗习此又难也呜呼
若番阳程君端蒙正思者其所谓知所择而能行之者
欤乃不及一试而又无年以死使人不得见其德业之
所成就是可哀已正思天资端悫自幼已知自好稍长
即能博求师友以自开益遂以词艺名荐书既乃见予
于婺源闻诸老先生所以教人之大指退即慨然发愤
以求道修身为己任讨论探索功力兼人虽其精微或
未究极而其固守力行之功则已过人远矣始时名下
卷九十 第 25b 页 WYG1146-0116d.png
之字同于周程至是亟请其父而更焉其居家事亲能
开义理于几微之际多所感悟而不失其驩心丧母葬
祭推本古经以正流俗之谬乡人多以为法其在太学
侪辈类趋时好不复知有圣贤之学正思择其可告语
者因事推诚诲诱不倦从而化者亦颇众然其为人刚
介不苟合闻人讲学议政有所未安辄造门辨质或移
书譬晓必极其是非可否之分而后已会大臣有乐豪
纵而贱名检者见修士即以邪气目之而又言于上曰
卷九十 第 26a 页 WYG1146-0117a.png
是属且能亡人之国于是学官承其风旨因课试发策
直以王程苏氏之学为问盖将以其向背为取舍对者
靡然无敢正言其失正思独奋笔抗论无所依违而所
以分别邪正之间轻重浅深又皆中理虽竟以是无所
合而归然其抑邪与正之助亦多矣既归即以病不起
绍熙二年十一月一日也享年四十有九闻者莫不哀
之方疾革时手书来曰端蒙死不恨恨不克终养而卒
业于门耳然已无可言愿先生自爱蚤就群书以俟来
卷九十 第 26b 页 WYG1146-0117b.png
哲世不我知天岂亦不我知也哉予雅意正思任道勇
而用志专必能卒究精微之蕴以广斯道之传者遽读
其书不觉失声流涕既而视其笔迹谨好如常日又知
其间于死生之际如此为之痛惜久而不能平也明年
正思之父将葬正思于其乡之某处使其二弟端临端
本状其事以来请所以表其墓者予按其言正思曾祖
宏祖汝能皆有乡行父易今以修职郎致仕母俞氏妻
王氏生一男师圣一女适同县董某而它则与予所闻
卷九十 第 27a 页 WYG1146-0117c.png
者皆不异又观其言正思自少谨信异常儿大父将没
知其可托以一老婢诿焉正思时年十四五涕泣受命
护视勤恳十有六年始终无少懈至是属疾虽病尊亲
临之必冠巾乃敢见将卒悉屏妇女户外戒治丧无用
浮屠法所以告二弟朋友皆人伦大法所系不杂它语
是皆宜书因并前所论者书之使碣墓上后之君子庶
有考焉淳熙三年秋九月乙亥新安朱熹述
   程君公才墓表
卷九十 第 27b 页 WYG1146-0117d.png
绍熙二年冬番阳程君正思病且革以书抵予告诀且
书其先大父府君之行事而求识其墓予既哀正思之
力学任道而不幸蚤死又知其大父之贤如此而无所
闻于后世矧其将死深悲之属不在它人是固不可以
无言也按正思言府君讳汝能字公才天资纯笃不由
学问而孝弟忠信自有以绝人者父性严府君事之顺
焉于其行事有未安者必以正谏谏而不入则退而谨
伺之意解复谏卒听从乃己母得末疾三年衣不解带
卷九十 第 28a 页 WYG1146-0118a.png
居不入室时其起居饮食之节而躬致养焉虽矢溲之
役不以累它人也事兄谨甚兄好饮佚游府君惧显兄
过以贻亲忧委曲其间弥缝甚至卒以无间言亲没析
其产兄欲善田宅恣所取无难色平生口无恶言妄语
足迹不涉官府之门居乡接物恂恂谨敕不怒而人敬
畏之周人之急必尽其力虽或负之不计也乡人有死
而亡子者治其丧甚饬或欲没入其赀产为告官立后
至今不绝处家慈爱而能严子弟不敢为纤芥非理事
卷九十 第 28b 页 WYG1146-0118b.png
今没三十年乡人行旅言之犹有思慕出涕者呜呼兹
非夫子所谓十室之邑忠信如己者乎是乃三代之遗
民而非今世之士所能及也使其得闻圣贤之教而讲
学以明之其所至可量哉正思病亟作书其详如此而
字画谨细如常时且谓它行之懿犹有不及书者今问
其家得其世系则番阳之程皆祖梁忠壮公灵洗唐乾
符间有名维者以金紫光禄大夫海州盐铁使将兵讨
巢贼不利始居饶州乐平之银城后徙新建而地析为
卷九十 第 29a 页 WYG1146-0118c.png
德兴县故今为德兴人自盐铁十二世而生府君之父
讳宏亦有乡行娶齐氏生府君府君娶某氏生二子曰
晟曰易晟先卒易今以修职郎致其事而又有正思为
之子意者程氏其将兴乎今正思虽不幸而二弟亦知
为学是固未可知也乃书此碑刻石墓左以俟墓在某
某乡某里某处晟之子曰端友曰伯云易之子曰端诚
曰端蒙曰端临曰端本正思即端蒙也予亦已别识其
墓云三年壬子秋九月丙子新安朱熹书
卷九十 第 29b 页 WYG1146-0118d.png
   安人王氏墓表
国子博士成都范君文叔以书致其母夫人之事于熹
曰仲黼不天蚤失先人之教先夫人抚育成就甚艰且
勤以及于兹而葬不及铭无以发其潜懿吾心惄然不
敢宁也敢拜以请熹读其书既蹙然不敢当又读其状
益惟文字之芜浅而无以信夫人之德于后世顾文叔
之贤未及识面而心已敬之且其所以属我者又如此
其重也乃不敢辞而按其状则签书东川节度判官厅
卷九十 第 30a 页 WYG1146-0119a.png
事卢君蹈之所述也其言曰夫人成都华阳人姓王氏
祖曰赠金紫光禄大夫讳廷妣文安郡夫人勾龙氏父
曰左朝议大夫讳辅妣宜人何氏夫人自幼以专静才
明称于其家年甫笄归同郡范君讳漼盖范氏自蜀郡
忠文公中书荣国公徙居许洛至是始还故乡文献未
远子弟皆有典刑非清门淑质不易作对夫人一践其
庭礼容肃穆纤悉中度虽在房闼礼敬自将燕私之言
无一不可道于外者范君始为仙井监录事参军后以
卷九十 第 30b 页 WYG1146-0119b.png
宣教郎知雅州卢山县事夫人居家俭约不以出内细
故累其君子范君阅具狱晨夜寒暑不少懈夫人犹从
旁从臾之曰毋惮淹晷之劳而使彼负没世之冤也故
范君为吏以清白著其治狱以平允称夫人盖有助焉
范君既从官不复问生理身后家事益落落夫人慨然
自力以济其艰使二子得以尽力于学继践世科人以
为荣而夫人不色喜顾语之曰吾悲汝父之不及见也
虽然汝家世以清德直道为门阀汝曹问学宜知所本
卷九十 第 31a 页 WYG1146-0119c.png
仕不患不达患无以称耳藜糗吾能甘之毋遽以三釜
为也二子以是益自厉于学而仲黼杜门几十年不汲
汲于进取蜀人高其行东游吴楚张敬夫吕伯恭一见
皆叹赏具以其学告之今在朝列尊守所闻不徇世习
而忠君爱国悃款无已识者皆倚重焉此又夫人之教
有以成之也初范君仲兄洪雅君蚤卒无子范君将以
少子仲芸后之未及而终后六年仲芸奏名南省夫人
大合族党申范君之命以告于祖祢而卒使奉其祀焉
卷九十 第 31b 页 WYG1146-0119d.png
闻者皆以为难洪雅之妻前已更嫁至是乃卒人以其
服为疑夫人曰礼不为嫁毋服而律有心丧三年之文
且是尝为洪雅配得不为芸母乎即日命仲芸服丧如
律闻者益以为难岁时典祀身亲蠲洁待宾客接宗姻
曲尽礼节而御下一以慈恕至其平居教诏子孙援前
言质往行又皆有本有末盖可书而诵也卒于淳熙八
年六月甲辰葬于十三年八月丙申墓在双流县宜城
乡曹池山实从卢山君之兆始以夫封孺人后以子赠
卷九十 第 32a 页 WYG1146-0120a.png
安人仲黼今以通直郎为国子博士兼皇侄许国公府
教授仲芸尝以从政郎为彭山令而先卒女五人一适
王晞孟一适程师夔一未行馀皆夭呜呼夫人之所以
相其夫而成其子者卢君状之详矣然犹事之常也至
其出少子以后仲父既又使之服其所后嫁母之丧则
处变事而不失其权有当世士大夫之所甚难而深愧
者呜呼贤哉兹其所以为吾文叔之母也欤呜呼贤
哉绍熙三年玄黓困敦秋九月戊子具位朱熹述
卷九十 第 32b 页 WYG1146-0120b.png
   聘士刘公先生墓表
先生姓刘氏建州崇安县五夫里之白水人其曾大父
讳滋起身农亩以进士高第仕至尚书职方郎中累赠
开府仪同三司吏部尚书大父讳照朝请郎再世皆有
清德中岁即休官退处以大耄终父讳元振始不仕然
亦以驯行称先生讳勉之字致中自幼强学日诵数千
言耳目所接一过不复忘其为文肆笔而成滂沛闳阔
凌厉顿挫侪辈少能及之踰冠以乡举诣太学时蔡京
卷九十 第 33a 页 WYG1146-0120c.png
用事方禁士毋得挟元祐书制师生收司连坐法犯者
罪至流徙名为一道德者而实以钳天下之口先生心
独知其非是阴访伊洛程氏之传得其书藏去深夜同
舍生皆熟寐乃始探箧解帙下帷然膏潜抄而默诵之
闻涪陵谯公天授尝从程夫子游兼邃易学适以事至
京师即往扣焉尽得其学之本末既而遂厌科举之业
一日弃录牒揖诸生而归道南都见元城刘忠定公过
毗陵见龟山杨文靖公皆请业焉而刘公尤奇其材留
卷九十 第 33b 页 WYG1146-0120d.png
语数十日告以平生行已立朝大节以至方外之学它
人所不及闻者无不倾尽先生拜受其言精思力行朝
夕不怠久而若有得焉则畴昔所闻一言之善融会贯
通皆为己用而其践履日以庄笃与籍溪胡公原仲屏
山刘公彦冲两先生友善日以讲论切磋为事其于当
世之务若不屑焉而论说区处钜细显微皆有条理乱
后故山室庐荒顿乃即建阳近郊萧屯别墅结草为堂读书其中力耕稼以自给澹若无求于世而一时贤士
卷九十 第 34a 页 WYG1146-0121a.png
大夫莫不注心高仰之中书舍人吕公居仁知之尤深
尝以小诗问讯有老大多材十年坚坐之句世传以为
实录是时国家南渡几十年谋复中原以摅宿愤而未
有一定之计方且寤寐俊杰与图事功吕公乃与同列
曾公天游李公似之张公子猷三数人者共列其行谊
志业以闻于朝特诏诣阙将行屏山先生为作招剑之
文以祝之其卒之乱曰宝剑来奉君王抚四夷定八荒
时乎时毋深藏其所望于先生者盖如此既至会秦丞
卷九十 第 34b 页 WYG1146-0121b.png
相桧已专国枋为其事非已出不能平时又方决屈已
和戎之策恶闻天下正论意山林之士不顾利害敢尽
言触忌讳尤不欲使见天子谈当世事第令策试后省
给札俾上其对先生知道不易行即日谢病归杜门高
卧十馀年造养益熟名闻益尊故相赵忠简公出镇南
州道出里门纡辔入谒坐语移日弥加叹重然其去未
几即遭谗窜海外以没同时知先生者亦皆废锢不复
用于是先生竟不及一试于用而卒于家享年五十有
卷九十 第 35a 页 WYG1146-0121c.png
九有志之士莫不哀之绍兴十九年二月十日也先生
学本为已而才周世用临事裁处不动声气平居严敬
自持若不可犯而接物之际恂恂和悦色笑可亲其临
财廉一介不妄取少时妇家富而无子谋尽以赀产归
女氏既谢不纳又择其宗属之贤者举而畀之使奉其
先祀其与人交诚信恳恻同里胡公明仲侍郎蚤出为
季父后不自知其本亲乡人多窃议之而莫以告先生
独为移书具陈本末所以然者胡公感其言为数归省
卷九十 第 35b 页 WYG1146-0121d.png
恩礼略备议以少息熹之先君子蚤与先生游相好将
没深以后事为寄且戒熹往学焉及弃诸孤先生慨然
为经理其家事而教诲熹如子侄既又以其息女归之
亲旧羁贫收恤扶助亦皆曲尽恩意学子造门随其材
品为说圣贤教学门户以及前言往行之懿终日娓娓
无倦色自壮至老如一日也娶连氏无子以从兄之子
思温为后二女子其长归于我次适朝奉郎范念德思
温亦无子又以从兄之子澧后之建州于今为建宁府
卷九十 第 36a 页 WYG1146-0122a.png
先生墓在草堂涉溪西北七里所群玉乡三桂里之学
士原其葬时不及铭逮今且五十年后生之及见先生
者日加少熹惧其益久而遂将无所考也乃追记其世
家学行之最而伐石以表焉庆元戊午正月己亥朔旦
门人朝奉大夫朱熹述 
 
 
卷九十 第 36b 页 WYG1146-0122b.png
 
 
 
 
 
 
 
 晦庵集卷九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