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二 第 1a 页 WYG1324-0489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古欢堂集卷四十二 户部侍郎田雯撰
长河志籍考
州镇七曰新安曰边里曰王满曰王解曰土桥曰桑园
曰曲陆是也
新安镇在城东九十里古安德县地本属旧德州永
乐七年割属今州汉书地理志有安县谓之安侯国
属平原郡王莽初始元年正月封孺子婴为安定公
古欢堂集卷四十二 户部侍郎田雯撰
长河志籍考
州镇七曰新安曰边里曰王满曰王解曰土桥曰桑园
曰曲陆是也
新安镇在城东九十里古安德县地本属旧德州永
乐七年割属今州汉书地理志有安县谓之安侯国
属平原郡王莽初始元年正月封孺子婴为安定公
卷四十二 第 1b 页 WYG1324-0489d.png
以平原安德漯阴鬲重丘凡户万地方百里为安定
公国盖古有安德又有安县王莽国号曰新谓之新
安即此地旧唐书志隋于旧广川县东八十里置新
县此地名新名安古有之矣其为镇也似晋帝改始
新之县杨仆移函谷之关焉
边里镇在城东六十里古安德县地本属旧德州永
乐七年割属今州边里之名不知所出颜真卿之守
平原在故德州及李纳之戍亦在故德州南跨河而
公国盖古有安德又有安县王莽国号曰新谓之新
安即此地旧唐书志隋于旧广川县东八十里置新
县此地名新名安古有之矣其为镇也似晋帝改始
新之县杨仆移函谷之关焉
边里镇在城东六十里古安德县地本属旧德州永
乐七年割属今州边里之名不知所出颜真卿之守
平原在故德州及李纳之戍亦在故德州南跨河而
卷四十二 第 2a 页 WYG1324-0490a.png
城谓之三汊王武俊令其子士清将兵先济滳河李
师古毁三汊城具见唐书又郑权之讨李师道也权
身将兵出屯奏置归化县绥纳隆附师道师古弟也
新唐书志元和十三年析德州之安德置归化县𨽻
德州太和四年省入临邑北有鹿角关今德州又有
鹿角关古德州尝为争战之所故有边里之名若今
州城西门名定边矣
王满店在州城东南六十里州之屯氏河旧称王莽
师古毁三汊城具见唐书又郑权之讨李师道也权
身将兵出屯奏置归化县绥纳隆附师道师古弟也
新唐书志元和十三年析德州之安德置归化县𨽻
德州太和四年省入临邑北有鹿角关今德州又有
鹿角关古德州尝为争战之所故有边里之名若今
州城西门名定边矣
王满店在州城东南六十里州之屯氏河旧称王莽
卷四十二 第 2b 页 WYG1324-0490b.png
河莽与满音近后人恶王莽之名从其讹耳汉书沟
洫志曰河之为中国害尤甚故导河自积石历龙门
酾二渠以引河一则北渎王莽时空故世俗名渎为
王莽河也旧唐书朱滔传兴元元年滔次南河攻围
贝州三月魏州乱滔令大将马实分兵过魏州营于
王莽河今大名府元城县有屯氏大河故渎俗云王
莽河一名毛河凡屯氏所经俗皆谓之王莽河故讹
曰王满也
洫志曰河之为中国害尤甚故导河自积石历龙门
酾二渠以引河一则北渎王莽时空故世俗名渎为
王莽河也旧唐书朱滔传兴元元年滔次南河攻围
贝州三月魏州乱滔令大将马实分兵过魏州营于
王莽河今大名府元城县有屯氏大河故渎俗云王
莽河一名毛河凡屯氏所经俗皆谓之王莽河故讹
曰王满也
卷四十二 第 3a 页 WYG1324-0490c.png
论曰昔汉明德避何罗之姓见恶马宗王皇后遭武瞾
之谗斥为莽氏考孙礼之传当时且号王翁凡屯氏
之河后世悉称王莽殆亦紫色蛙声之旧讹为别风
淮雨之俦与
王解店在州城东六十里解之字曰蟹如地理志河
东解县及春秋时解扬以地氏姓并音为蟹王解之
名不知所出字学有通俗广雅求其通广雅俗二端
而已此地今俗称螃蟹河盖古之徒骇也汉世九河
之谗斥为莽氏考孙礼之传当时且号王翁凡屯氏
之河后世悉称王莽殆亦紫色蛙声之旧讹为别风
淮雨之俦与
王解店在州城东六十里解之字曰蟹如地理志河
东解县及春秋时解扬以地氏姓并音为蟹王解之
名不知所出字学有通俗广雅求其通广雅俗二端
而已此地今俗称螃蟹河盖古之徒骇也汉世九河
卷四十二 第 3b 页 WYG1324-0490d.png
故迹北亡八枝惟徒骇独存后亦并塞河乃东徙此
必徒骇旁流土人名为旁骇或称横(音与/王同)骇耳声音
相近转写之讹字成虚虎矣黄河故道在平原安德
之间即今州境徒骇河俗称徒河又讹土河旧黄河
西南自济河接于梁山北过临邑曰大土河又西北
至德州界曰土河此地虽非徒骇本道自填遏八河
徒骇横流故地以此名王解其遗意也
论曰昔猎闾本䜲馀之聚亢仇旧䜱(音武/安反)𧮭(音/仇)之亭若
必徒骇旁流土人名为旁骇或称横(音与/王同)骇耳声音
相近转写之讹字成虚虎矣黄河故道在平原安德
之间即今州境徒骇河俗称徒河又讹土河旧黄河
西南自济河接于梁山北过临邑曰大土河又西北
至德州界曰土河此地虽非徒骇本道自填遏八河
徒骇横流故地以此名王解其遗意也
论曰昔猎闾本䜲馀之聚亢仇旧䜱(音武/安反)𧮭(音/仇)之亭若
卷四十二 第 4a 页 WYG1324-0491a.png
王解者此类是矣是以汉民记滹沱之字徒可为沱
今俗称螃蟹之河骇复为解若闻一知二亿则屡中
矣
土桥在城东四十里通陆县土桥西南有张家庄古
张甲河亦名张公渡有张公城史记秦始皇至之罘
见巨鱼射杀一鱼遂并海西至平原津而病汉书公
孙弘平津侯亦此盖平津即此津始皇渡此津而疾
即异苑所记沙丘之谣也(陵县志云今在县西十五/里按陵县西则德州城东)
今俗称螃蟹之河骇复为解若闻一知二亿则屡中
矣
土桥在城东四十里通陆县土桥西南有张家庄古
张甲河亦名张公渡有张公城史记秦始皇至之罘
见巨鱼射杀一鱼遂并海西至平原津而病汉书公
孙弘平津侯亦此盖平津即此津始皇渡此津而疾
即异苑所记沙丘之谣也(陵县志云今在县西十五/里按陵县西则德州城东)
卷四十二 第 4b 页 WYG1324-0491b.png
(矣/)又云韩信渡平原津袭齐历下军即此水经云大
河又北径张公城临侧河湄按此知大河故渎又有
张甲之称矣东方朔别传云父张氏名夷字少平母
田氏夷年二百岁颜若童子朔生三日而田氏死死
时汉景帝三年也邻母拾朔养之时东方始明因以
姓焉按此知东方朔亦姓张矣汉书东方朔上书云
臣少失父母长养兄嫂文亦类之而论衡云姓金氏
变易姓名游宦汉朝新唐书志德州长河县东南有
河又北径张公城临侧河湄按此知大河故渎又有
张甲之称矣东方朔别传云父张氏名夷字少平母
田氏夷年二百岁颜若童子朔生三日而田氏死死
时汉景帝三年也邻母拾朔养之时东方始明因以
姓焉按此知东方朔亦姓张矣汉书东方朔上书云
臣少失父母长养兄嫂文亦类之而论衡云姓金氏
变易姓名游宦汉朝新唐书志德州长河县东南有
卷四十二 第 5a 页 WYG1324-0491c.png
张公故关
桑园镇在州城北四十里以桑渊得名水经注窦氏
青山东径董仲舒庙南旧沟又东径修市县故城北
地理风俗记曰循(当作/修)县西北二十里有修市城故
县也又东会从陂子午潭涨渊而不流亦谓之桑此
渊径循(当作/修)县故城北东合清漳漳泛则北注泽盛
则南播津流上下互相径道也又脩县西北有桑社
(一作/杜)枝津径弓高城北谓之桑社沟汉书窦皇后家
桑园镇在州城北四十里以桑渊得名水经注窦氏
青山东径董仲舒庙南旧沟又东径修市县故城北
地理风俗记曰循(当作/修)县西北二十里有修市城故
县也又东会从陂子午潭涨渊而不流亦谓之桑此
渊径循(当作/修)县故城北东合清漳漳泛则北注泽盛
则南播津流上下互相径道也又脩县西北有桑社
(一作/杜)枝津径弓高城北谓之桑社沟汉书窦皇后家
卷四十二 第 5b 页 WYG1324-0491d.png
在观津广国尝与其姨采桑堕用为符信知此地古
悉种桑为浴蚕之地故名桑园桑社新唐书犹称德
州土贡绢绫矣今桑园镇北二十里为安陵镇跨卫
河东西两岸安陵故县水经注本修之安陵乡也旧
唐书志景州安陵县永徽二年移治白社桥又德州
长河县元和四年移就白桥于永济河西岸置县是
长河近安陵之地此桑园镇古安陵县也
曲陆店在州城南五十里以载籍考之二字悉有其
悉种桑为浴蚕之地故名桑园桑社新唐书犹称德
州土贡绢绫矣今桑园镇北二十里为安陵镇跨卫
河东西两岸安陵故县水经注本修之安陵乡也旧
唐书志景州安陵县永徽二年移治白社桥又德州
长河县元和四年移就白桥于永济河西岸置县是
长河近安陵之地此桑园镇古安陵县也
曲陆店在州城南五十里以载籍考之二字悉有其
卷四十二 第 6a 页 WYG1324-0492a.png
义公羊传曰河曲流河千里一曲一直钩盘河郭璞
以为水曲如钩流盘桓也夫水号钩盘则地称曲陆
矣尔雅高平曰陆此最古名史记陆贾传索隐注曰
齐宣公友子达食采于陆乡号曰陆侯贾其孙也唐
书世系表陆氏出自妫姓田完裔齐宣王少子通封
于平原般县陆乡即陆终故地因以氏焉是平原般
县有陆乡般即古钩盘矣晋书陆机为平原内史集
中有谢平原内史表又陆云为清河内史平原清河
以为水曲如钩流盘桓也夫水号钩盘则地称曲陆
矣尔雅高平曰陆此最古名史记陆贾传索隐注曰
齐宣公友子达食采于陆乡号曰陆侯贾其孙也唐
书世系表陆氏出自妫姓田完裔齐宣王少子通封
于平原般县陆乡即陆终故地因以氏焉是平原般
县有陆乡般即古钩盘矣晋书陆机为平原内史集
中有谢平原内史表又陆云为清河内史平原清河
卷四十二 第 6b 页 WYG1324-0492b.png
连竟云撰祖考颂序云云之世族承黄虞之苗裔袭
灵根之遗芳在周之衰有妫育姜而贞龟发鸣凤之
兆周史表观国之繇故能光字营丘奄有东海矣
古欢堂集卷四十二
灵根之遗芳在周之衰有妫育姜而贞龟发鸣凤之
兆周史表观国之繇故能光字营丘奄有东海矣
古欢堂集卷四十二